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创新型大学生的定位
创新型大学生就是在原有科学、技术、学术研究的基础上能够通过自己的研究在技术或学术上获得更大的突破和进步,甚至在以前空白的领域能够产生自己独到的见解。在此我们以下面的几个实际的案例对此概念进行诠释。江泽民主席在2004年的院士大会上就有过陈述:“创新就要靠人才,特别要靠年轻的英才不断涌现出来。”他在讲话中举了不少实例,其中有:牛顿22岁发明微积分,哥白尼38岁提出日心说,爱迪生29岁发明留声机、31岁发明电灯(美国一项民意调查把爱迪生选为过去1000年最有影响的发明家) ,贝尔29岁发明电话,爱因斯坦26岁提出狭义相对论,李政道30岁、杨振宁34岁时提出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沃森25岁、克里克(学物理出身) 37岁时提出DNA与分子结构的双螺旋模型。在江主席举的十几个例子的背后都隐藏着非常多激动人心的故事。
2.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型”大学生培养存在的障碍
2.1大学生基本知识不够扎实,知识面比较狭窄
创新人才必须有宽厚的基础知识。没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创新就无从谈起。许多科学工作者所以能做出杰出的成就,与他们在掌握科学基础理论和科学研究上扎扎实实的基本功是分不开的。我国高职院校由于传统的影响,以及一些人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市场经济中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的影响,表现出急功近利或心浮气躁的倾向,致使一些学校基础教学质量存在“滑坡”的现象。这样就造成我们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一个严重缺陷仍然是知识面狭窄。
2.2教材陈旧,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高职院校在教学内容、课程设置、选课范围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管理过死,条条太多,严重影响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虽然许多高职院校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但总体上说,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仍显单一。由于教学改革的滞后,教学内容还远远没有来得及真正跟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从足够的高度、广度、深度和力度上,对现行教学内容进行认真全面的梳理、辨析、选择、更新和重组,不少教学内容陈旧落后。
2.3高职院校缺乏“创新型”大学生培养的意识
2.3.1教师缺乏创新意识
教师缺乏创新意识,就不会产生具有创造性的教学成果和科研成果,培养创造性人才也就无从谈起。目前,不少高校近年由于扩招,教师教学量增加,以致许多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完成学校交给的教学任务,没有精力去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和方法。
2.3.2学生缺乏个性和创造力
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制度下,教师们不承认学生的头脑和判断,不让他们自主地认知,而是把成人的、僵化的观点强加给他们,严重束缚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导致许多学生只是习惯于被动地回答现成的问题,却缺少那种主动提出新问题的探索能力。
2.3.3学校缺乏创新教育环境
中國的高职院校继承了以前的中专模式,基本上是封闭的而不是开放的,学校与外界联系少,学生所接触的事物就少,发现自己潜能、表现自己优势的机会也少。没有现实世界的激励,没有开放式生活的冲击,光靠“象牙塔”内的智力竞赛、演讲比赛、辩论赛,学生只能提高基本的学习、表达能力,却很难培养创新能力。当前高校的各种评优、奖励制度都还是坚持“成绩第一、品德第二”这一硬一软两大条件,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很少有明确的要求。在高等学校厚此薄彼的诱导下,教师、学生往往把知识的获取放在了至高无上的地位,而忽视了创造能力的培养。
3.高职院校培养“创新型”大学生的对策
3.1加强“创新型”大学生培养,树立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理念
在新经济时代,不断创新和开拓是高等职业人才最重要的素质和生存能力。而作为高职院校也不能总将目标定在对工厂蓝领的培养上。高职院校培养的不仅仅是工人,应该是有创新能力的技术工人,而创新能力最主要取决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无论是学习不同的专业知识或训练各种技能,都离不开思维的统摄和指导作用。因为任何一种精密灵巧的技术,都是经过巧思奇想的运筹、设计而来的。未经深刻理解了的知识,是很难升华为能够灵活运用的智慧,更谈不上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的。
3.2构建合理的创新型大学生培养体系
构建合理科学的高校创新培养体系,首先要从物质层次上予以保证。学校要提供进行创新研究的实验技术设备条件,要建立可供师生自由参加,进行学术讨论和思想交流的轻松休闲式的学术交流场所,创造一个可供师生便捷获取科技前沿信息的信息环境。其次,要从制度层次上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进行创新思维,开展创新研究,取得创新成果。为避免培养创造性人才流于形式,学校必须从制度层次上新修订人才评价标准,把创造性培养纳入教学计划,形成创新激励机制,建立内容丰富的课外创新活动制度。再次,要在学校目标、办学宗旨、教育思想、学校精神、校风学风等观念层次上确立创造性人才培养和鼓励创新研究的思想、意识和观念,把创新精神作为学校精神的组成部分,为创新培养体系提供重要的精神源泉和动力;努力形成重视创造性培养的教育思想和价值观;营造具有鼓励创造的校风和学风,使之成为有利于创新的无形的巨大推动力量。
3.3加强“通识”教育,创建创新大学生培养的课程体系
通识教育是相对于专业教育而言的,目的在于“统一的知识”。 该理念特别强调作为承担一定社会责任的人所必要的培养和训练。现代科学的发展在高度分化的同时,呈现出综合化和一体化的大趋势。而创新型人才,必须充分吸纳当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因此建立符合受教育者全面发展规律、激发受教育者创造性的新型课程体系。一是统一安排各专业公共基础课的基础上开设特色专业课。二是把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扩大选修课的比例,并细化为公共选修、专业选修和辅修专业选修或系列课程选修。三是统筹安排人文、社科、经济、管理类等课程。四是推进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
3.4积极发挥科技型社团对创新型大学生培养的作用
3.4.1科技型社团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阵地
科技型社团的自由度较大,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而自发组成的群体,往往是以课题为纽带,跨专业、跨学科的组合;科技型社团的民主意识较强,它的规章制度由各社员约定俗成、共同遵守;科技型社团强调团队协作精神,其成员之间强调相互协作、各尽所能。
3.4.2科技型社团增强了大学生创新的社会实践能力
社团的科技创新活动则侧重于实践性,强调如何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它能弥补课堂教学中的不足,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培养和锻炼。
3.4.3科技型社团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平台
近年来,不少用人单位在招聘大学毕业生时,要求被聘者具有和社会实践能力和学生干部经历,这无疑为大学生参加社团活动平添了一份助力,同时,也为高校转变培养模式、积极为学生提供技能训练创造良好条件提出一要求。■
创新型大学生就是在原有科学、技术、学术研究的基础上能够通过自己的研究在技术或学术上获得更大的突破和进步,甚至在以前空白的领域能够产生自己独到的见解。在此我们以下面的几个实际的案例对此概念进行诠释。江泽民主席在2004年的院士大会上就有过陈述:“创新就要靠人才,特别要靠年轻的英才不断涌现出来。”他在讲话中举了不少实例,其中有:牛顿22岁发明微积分,哥白尼38岁提出日心说,爱迪生29岁发明留声机、31岁发明电灯(美国一项民意调查把爱迪生选为过去1000年最有影响的发明家) ,贝尔29岁发明电话,爱因斯坦26岁提出狭义相对论,李政道30岁、杨振宁34岁时提出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沃森25岁、克里克(学物理出身) 37岁时提出DNA与分子结构的双螺旋模型。在江主席举的十几个例子的背后都隐藏着非常多激动人心的故事。
2.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型”大学生培养存在的障碍
2.1大学生基本知识不够扎实,知识面比较狭窄
创新人才必须有宽厚的基础知识。没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创新就无从谈起。许多科学工作者所以能做出杰出的成就,与他们在掌握科学基础理论和科学研究上扎扎实实的基本功是分不开的。我国高职院校由于传统的影响,以及一些人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市场经济中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的影响,表现出急功近利或心浮气躁的倾向,致使一些学校基础教学质量存在“滑坡”的现象。这样就造成我们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一个严重缺陷仍然是知识面狭窄。
2.2教材陈旧,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高职院校在教学内容、课程设置、选课范围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管理过死,条条太多,严重影响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虽然许多高职院校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但总体上说,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仍显单一。由于教学改革的滞后,教学内容还远远没有来得及真正跟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从足够的高度、广度、深度和力度上,对现行教学内容进行认真全面的梳理、辨析、选择、更新和重组,不少教学内容陈旧落后。
2.3高职院校缺乏“创新型”大学生培养的意识
2.3.1教师缺乏创新意识
教师缺乏创新意识,就不会产生具有创造性的教学成果和科研成果,培养创造性人才也就无从谈起。目前,不少高校近年由于扩招,教师教学量增加,以致许多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完成学校交给的教学任务,没有精力去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和方法。
2.3.2学生缺乏个性和创造力
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制度下,教师们不承认学生的头脑和判断,不让他们自主地认知,而是把成人的、僵化的观点强加给他们,严重束缚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导致许多学生只是习惯于被动地回答现成的问题,却缺少那种主动提出新问题的探索能力。
2.3.3学校缺乏创新教育环境
中國的高职院校继承了以前的中专模式,基本上是封闭的而不是开放的,学校与外界联系少,学生所接触的事物就少,发现自己潜能、表现自己优势的机会也少。没有现实世界的激励,没有开放式生活的冲击,光靠“象牙塔”内的智力竞赛、演讲比赛、辩论赛,学生只能提高基本的学习、表达能力,却很难培养创新能力。当前高校的各种评优、奖励制度都还是坚持“成绩第一、品德第二”这一硬一软两大条件,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很少有明确的要求。在高等学校厚此薄彼的诱导下,教师、学生往往把知识的获取放在了至高无上的地位,而忽视了创造能力的培养。
3.高职院校培养“创新型”大学生的对策
3.1加强“创新型”大学生培养,树立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理念
在新经济时代,不断创新和开拓是高等职业人才最重要的素质和生存能力。而作为高职院校也不能总将目标定在对工厂蓝领的培养上。高职院校培养的不仅仅是工人,应该是有创新能力的技术工人,而创新能力最主要取决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无论是学习不同的专业知识或训练各种技能,都离不开思维的统摄和指导作用。因为任何一种精密灵巧的技术,都是经过巧思奇想的运筹、设计而来的。未经深刻理解了的知识,是很难升华为能够灵活运用的智慧,更谈不上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的。
3.2构建合理的创新型大学生培养体系
构建合理科学的高校创新培养体系,首先要从物质层次上予以保证。学校要提供进行创新研究的实验技术设备条件,要建立可供师生自由参加,进行学术讨论和思想交流的轻松休闲式的学术交流场所,创造一个可供师生便捷获取科技前沿信息的信息环境。其次,要从制度层次上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进行创新思维,开展创新研究,取得创新成果。为避免培养创造性人才流于形式,学校必须从制度层次上新修订人才评价标准,把创造性培养纳入教学计划,形成创新激励机制,建立内容丰富的课外创新活动制度。再次,要在学校目标、办学宗旨、教育思想、学校精神、校风学风等观念层次上确立创造性人才培养和鼓励创新研究的思想、意识和观念,把创新精神作为学校精神的组成部分,为创新培养体系提供重要的精神源泉和动力;努力形成重视创造性培养的教育思想和价值观;营造具有鼓励创造的校风和学风,使之成为有利于创新的无形的巨大推动力量。
3.3加强“通识”教育,创建创新大学生培养的课程体系
通识教育是相对于专业教育而言的,目的在于“统一的知识”。 该理念特别强调作为承担一定社会责任的人所必要的培养和训练。现代科学的发展在高度分化的同时,呈现出综合化和一体化的大趋势。而创新型人才,必须充分吸纳当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因此建立符合受教育者全面发展规律、激发受教育者创造性的新型课程体系。一是统一安排各专业公共基础课的基础上开设特色专业课。二是把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扩大选修课的比例,并细化为公共选修、专业选修和辅修专业选修或系列课程选修。三是统筹安排人文、社科、经济、管理类等课程。四是推进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
3.4积极发挥科技型社团对创新型大学生培养的作用
3.4.1科技型社团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阵地
科技型社团的自由度较大,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而自发组成的群体,往往是以课题为纽带,跨专业、跨学科的组合;科技型社团的民主意识较强,它的规章制度由各社员约定俗成、共同遵守;科技型社团强调团队协作精神,其成员之间强调相互协作、各尽所能。
3.4.2科技型社团增强了大学生创新的社会实践能力
社团的科技创新活动则侧重于实践性,强调如何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它能弥补课堂教学中的不足,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培养和锻炼。
3.4.3科技型社团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平台
近年来,不少用人单位在招聘大学毕业生时,要求被聘者具有和社会实践能力和学生干部经历,这无疑为大学生参加社团活动平添了一份助力,同时,也为高校转变培养模式、积极为学生提供技能训练创造良好条件提出一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