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味”这一概念主张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以臻美境,也是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体现。关于这一概念的含义、意义等已经有不少人做了论述,本文将从辩证的思维角度来浅析“语文味”这一概念。
【关键词】语文味;辩证;程少堂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味”究竟是什么?“味”的基本词义是舌头尝东西所得到的感觉、鼻子闻东西所得到的感觉,引申为情趣、体会。味,滋味也。——《说文》。在中国的传统美学中,一涉及味道,似乎就只能体会,非常模糊,无法言传,属于较高层次的概念。“语文味”这个说法就更是如此,作为语文教学美学中的一个理论范畴,很能体现汉语教学的特色。
一、对“语文味”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过程
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对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历一个过程,语文教学界对“语文味”的认识也是有一个过程的。
在“语文味”这一概念提出之前,语文教学界存在的一个很大问题是:过于关注语文教学内容所承载的东西,更多的是把文本内容当成了语文教学内容,导致“耕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比如过于关注课文的价值观目标,就会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语文教学中存在大量的“非语文”的现象,让语文教学几乎承担了所有学科的使命。
直到2001年程少堂正式提出“语文味”这一概念,并在此后做了许多相关的课题研究。程少堂也因此成了语文味教学流派创立者和核心人物。此后到2007年左右才有较为成熟的定义,经过一再更改,最终在《新的语文教学美学原则在崛起——以“语文味”或“文人语文”为核心》中程少堂才对“语文味”下了一个比较成熟的定义。
二、“语文味”的课堂不能有单一的模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既然“语文味”的课堂可行,那为什么不能有一个语文课的模式,老师们只要把教学代入模式中就可以了呢?不但不可以,而且如果真的有这样一个模式,是很可怕的。因为:
(一)每堂课的教学内容都是特殊的
不仅课文内容不可能一样,哪怕是相同文体的两篇课文都不可能采用一个教学模式。比如蔡元培的《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和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两篇同属演讲词,二者也不可能用同一模式。从作者上来看,蔡元培改革北大,对北大、对中国近代教育、对整个中国的发展都可谓是影响深远,在作者的介绍上自然要比马丁·路德·金用墨更多。从语言上来看,蔡元培的演说是用浅显的文言文写成,又利用了大量的成语、熟语,比起用现代白话文翻译出的《我有一个梦想》要多字词的梳理。从结构上来看,蔡元培先简单介绍了与北大的情感联系,随后提出对学生的要求和自己的改良计划,而《我有一个梦想》的感情抒发应该是在文章最后才达到顶峰,学习顺序也必然会有所不同。
(二)学生的情况是特殊的
既然内容特殊,那其他老师模仿名师们的课堂来给自己的学生上课可以吗?也不行。很多试图模仿名师课堂的老师都会有一个感觉:明明教案都已经被名师们公布出来了,课件可以根据教案制作,教学视频也可以在网上找到,为什么就是达不到名师那样的效果呢?对于名师自己而言,同一堂课的内容也不会是每次都完全一样的,因为他教的学生每次都不同。建构主义认为,新知识是在旧知识的改造和重组基础上习得的。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不同,认知方式、智力水平都不相同,甚至整个班级是否活跃都会影响到教学内容的调整。
(三)老师的情况也不一样
教师自身所具备的专业知识等也不同。举个简单的例子,假设教师本身普通话不够标准,那在朗读时能不能达到和名师一样的效果呢?名师课堂之所以出彩,并不仅仅在于他们表现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最重要的是他们自身的知识能力、人格魅力、管理方法和教学宗旨等,而这些思想不是通过模仿其一节课就可以领悟到的,而是应该探究其思想本质,学习他们的教学思想、理念、价值观。
三、把握好“语文味”的度,不能让语文课变质
“度”是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界限,适度原则是实践活动的正确准则。语文味教学强调紧扣语言文字是语文教学最正确的方法,也是最终的归宿。但是这也很容易走向一个极端,就是有人认为所谓的“语文味”就是集中注意力于文本。对很多一线教师来说,能抓住语文知识的要点,但往往只是静态的知识,缺少整体联系。对于文本的解读应该从文本中的关键字词句入手,挖掘文本的深层内涵。这是文本解读的必经途径,但也只能是途径,通过解读来揣测文本作者的原意,最终获得文本的潜在信息。如《林黛玉进贾府》一节,它不仅引出了小说的主要人物,而且对他们思想性格的刻画也是初见端倪;林黛玉与其他人物的对话,展示了封建社会的民情风俗,人与人之间等级分明的关系,以及社会交际中的繁文缛节等。
另一种极端就是课堂“语文味”太少,变成了非语文课。例如,在讲解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之演说》时,没有相关的背景知识介绍,学生就无法理解演说内涵;背景介绍过多,就变成了历史课,这其中的“度”往往很难把握。“非语文”的东西太多,超过一定的量,就会发生质变,语文课就不再是语文课。语文教学中无思想教育不成课的意识始终在作怪,什么篇章的教学都要来一个“教育学生如何如何”的环节,语文课也就变成了品德课。
参考文献
[1]郭本禹.当代心理学的新进展[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
[2]十二院校编.中学语文教学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版,1983.
[3]曾祥芹,韩雪屏.阅读学原理[M].郑州:大象出版社,1992.
[4]曾祥芹.新课标的阅读学阐释[J].语文教学通讯,2002(4).
(编辑:马梦杰)
【关键词】语文味;辩证;程少堂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味”究竟是什么?“味”的基本词义是舌头尝东西所得到的感觉、鼻子闻东西所得到的感觉,引申为情趣、体会。味,滋味也。——《说文》。在中国的传统美学中,一涉及味道,似乎就只能体会,非常模糊,无法言传,属于较高层次的概念。“语文味”这个说法就更是如此,作为语文教学美学中的一个理论范畴,很能体现汉语教学的特色。
一、对“语文味”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过程
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对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历一个过程,语文教学界对“语文味”的认识也是有一个过程的。
在“语文味”这一概念提出之前,语文教学界存在的一个很大问题是:过于关注语文教学内容所承载的东西,更多的是把文本内容当成了语文教学内容,导致“耕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比如过于关注课文的价值观目标,就会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语文教学中存在大量的“非语文”的现象,让语文教学几乎承担了所有学科的使命。
直到2001年程少堂正式提出“语文味”这一概念,并在此后做了许多相关的课题研究。程少堂也因此成了语文味教学流派创立者和核心人物。此后到2007年左右才有较为成熟的定义,经过一再更改,最终在《新的语文教学美学原则在崛起——以“语文味”或“文人语文”为核心》中程少堂才对“语文味”下了一个比较成熟的定义。
二、“语文味”的课堂不能有单一的模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既然“语文味”的课堂可行,那为什么不能有一个语文课的模式,老师们只要把教学代入模式中就可以了呢?不但不可以,而且如果真的有这样一个模式,是很可怕的。因为:
(一)每堂课的教学内容都是特殊的
不仅课文内容不可能一样,哪怕是相同文体的两篇课文都不可能采用一个教学模式。比如蔡元培的《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和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两篇同属演讲词,二者也不可能用同一模式。从作者上来看,蔡元培改革北大,对北大、对中国近代教育、对整个中国的发展都可谓是影响深远,在作者的介绍上自然要比马丁·路德·金用墨更多。从语言上来看,蔡元培的演说是用浅显的文言文写成,又利用了大量的成语、熟语,比起用现代白话文翻译出的《我有一个梦想》要多字词的梳理。从结构上来看,蔡元培先简单介绍了与北大的情感联系,随后提出对学生的要求和自己的改良计划,而《我有一个梦想》的感情抒发应该是在文章最后才达到顶峰,学习顺序也必然会有所不同。
(二)学生的情况是特殊的
既然内容特殊,那其他老师模仿名师们的课堂来给自己的学生上课可以吗?也不行。很多试图模仿名师课堂的老师都会有一个感觉:明明教案都已经被名师们公布出来了,课件可以根据教案制作,教学视频也可以在网上找到,为什么就是达不到名师那样的效果呢?对于名师自己而言,同一堂课的内容也不会是每次都完全一样的,因为他教的学生每次都不同。建构主义认为,新知识是在旧知识的改造和重组基础上习得的。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不同,认知方式、智力水平都不相同,甚至整个班级是否活跃都会影响到教学内容的调整。
(三)老师的情况也不一样
教师自身所具备的专业知识等也不同。举个简单的例子,假设教师本身普通话不够标准,那在朗读时能不能达到和名师一样的效果呢?名师课堂之所以出彩,并不仅仅在于他们表现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最重要的是他们自身的知识能力、人格魅力、管理方法和教学宗旨等,而这些思想不是通过模仿其一节课就可以领悟到的,而是应该探究其思想本质,学习他们的教学思想、理念、价值观。
三、把握好“语文味”的度,不能让语文课变质
“度”是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界限,适度原则是实践活动的正确准则。语文味教学强调紧扣语言文字是语文教学最正确的方法,也是最终的归宿。但是这也很容易走向一个极端,就是有人认为所谓的“语文味”就是集中注意力于文本。对很多一线教师来说,能抓住语文知识的要点,但往往只是静态的知识,缺少整体联系。对于文本的解读应该从文本中的关键字词句入手,挖掘文本的深层内涵。这是文本解读的必经途径,但也只能是途径,通过解读来揣测文本作者的原意,最终获得文本的潜在信息。如《林黛玉进贾府》一节,它不仅引出了小说的主要人物,而且对他们思想性格的刻画也是初见端倪;林黛玉与其他人物的对话,展示了封建社会的民情风俗,人与人之间等级分明的关系,以及社会交际中的繁文缛节等。
另一种极端就是课堂“语文味”太少,变成了非语文课。例如,在讲解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之演说》时,没有相关的背景知识介绍,学生就无法理解演说内涵;背景介绍过多,就变成了历史课,这其中的“度”往往很难把握。“非语文”的东西太多,超过一定的量,就会发生质变,语文课就不再是语文课。语文教学中无思想教育不成课的意识始终在作怪,什么篇章的教学都要来一个“教育学生如何如何”的环节,语文课也就变成了品德课。
参考文献
[1]郭本禹.当代心理学的新进展[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
[2]十二院校编.中学语文教学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版,1983.
[3]曾祥芹,韩雪屏.阅读学原理[M].郑州:大象出版社,1992.
[4]曾祥芹.新课标的阅读学阐释[J].语文教学通讯,2002(4).
(编辑:马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