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动手操作”已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然而,在教学实践中,由于教师往往只关注动手操作的结果而忽视其它要素,致使动手操作活动“形神分离”。基于此,教师需要智慧引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操作工具,深入理解操作原理,充分利用操作成果,实现操作从低效到高效的转变;操作中促进学生对数学活动有本质地理解,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升思维品质,扩大动手操作活动效益。
【关键词】缺失;引领;操作;效益;归位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动手操作”已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它能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然而,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学生对操作素材认识不透、对操作原理理解不深、对操作成果预见不足等原因,导致课堂中存在着操作“形”“神”分离,“动手”“动脑”脱节等低效操作的现象。如何提高“动手操作”的有效性,提升教学效益,还需教师智慧地引领学生对操作工具、原理、成果等有正确的认识和把握,实现操作从低效到高效的转变。
一、理清“是什么”——正确认识操作工具
操作工具是学生从事操作活动的载体,教材中对操作工具的使用介绍具有普适性、一般化的特点,教师要引领学生正确地认识操作工具究竟“是什么”,并有所“创新”地运用,激活学生更多的智力思索,促进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如用量角器量角时,教材中呈现的方法是“两重合,再看数”,即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再看角的另一条边指向的刻度数。在具体教学时,教师们都将这一方法视为“法宝”教给学生,要求严格按“规范”操作。诚然,这样的方法便于学生记忆,但学生在用量角器量角时易出现以下两类错误:其一是外圈刻度与内圈刻度错位选取,比如110°的角学生易误读成70°;其二是学生在两个整十刻度间易错位反向读取,比如135°的角学生易错位读成145°。对操作工具缺乏正确认识是学生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
用量角器量角的本质不在于角的边指向的刻度数,而在于要度量的角中包含了多少个1°的角。教学时,教师应先引导学生认识量角器,让学生在量角器上找出“角”来,比划出这个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加深学生对量角器上若干隐存“角”的认可和理解。如图1角中包含了50个1°的小角,这个角就是50°。
图2角的一条边并没有与“0刻度线”重合,但这个角中也包含了50个1°的小角,也是50°。在引领学生充分认识量角器的基础上,再将要量的角与量角器上的角重合,逐渐使学生理解“量角就是把要量的角重叠在量角器上”的操作本质。从而也能理解“两重合,再看数”是较为便捷的量角方法,但它的实质不是看角的另一条边所指向的刻度。
二、认识“为什么”——深入理解操作原理
操作活动不仅要有目标的引领,还应深入理解操作原理,使操作活动更显灵活与灵动;相反,失去原理支撑,操作活动会显得呆板与教条,将学生异化为机械的操作工,丧失数学活动的意义与价值。教学中,教师不但要使学生掌握怎样操作,还应深入理解为什么这样操作,使操作动手更动脑,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笔者在听课时曾经遇到过这样的尴尬现象,一位教师在教学“平行线的画法”时,学生自学课本后按照教材中的方法模仿画一组平行线,但坐在我身旁的学生一动不动。当我轻声询问他为什么不按老师的要求操作时,他回答自己只有一副三角尺,忘记了带直尺。其中的潜台词是:要画平行线必须像教材中那样有一把直尺和一个三角尺,否则就无法操作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对“一重、二靠、三移、四画”的步骤多数学生只知其“形”不知其“神”,对“为什么这样画能得到一组平行线?”缺乏应有的理解,缺乏对数学活动的本质认识。由于对操作原理理解不透,导致操作僵化,机械模仿,不能灵活处置。为此,我们可以增加“静态找平行”到“动态找平行”教学环节,使学生感悟到“平移可以得到平行线”这一数学思想,为下面的操作行为提供智力支撑。
教师可以提问:图3中的三角形是怎样平移的?你能找出平移前后两个三角形中的平行线吗?图4中的三角尺又是怎样平移的?你能找出其中的平行线吗?从而使学生感悟到“平移可以得到平行线”的数学思想,进而理解“一画、二靠、三移、四画”的操作依据,实现操作从机械模仿向思维引领的转变,学生也能理解并掌握图5、图6等操作方法。这样的动手操作才会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学生也才能更为自主与灵活地从事操作活动。
三、明晰“还有什么”——扩大运用操作成果
在操作目标的引领下,经过智力地思索,经历操作的过程,操作成果也展现在眼前。而此时需打破思维定势,明晰教材中出示的“显性成果”,适时呈现教材中未出示的“隐性成果”,引导学生对操作成果充分地利用,放大动手操作活动的效益,发展学生思维,提升思维品质。
如:“圆柱的体积”教学时,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方法把圆柱底面平均分成若干个小扇形,切开后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通过拼成的长方体与原来圆柱体之间的关系逐步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此时对新知的探索也就此结束,留给学生的是“自古华山一条道”——要求圆柱的体积必须要先知道圆柱的底面积和高。但长方体的任何一个面都可以作为底面,与底面垂直的棱作为高。此时,可以引导学生换个视角思考,把长方体的前面作为底面,将其“倒”下来,就会发现长方体的底面积其实是圆柱侧面积的一半,高就是圆柱的底面半径,进而可以推导圆柱体积的另外一种计算方法,圆柱的体积=侧面积的一半×底面半径。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继续沟通两种计算方法之间的联系:V圆柱=πr2×h=π×r×r×h=π×r×h×r=2πr×h÷2×r=S侧÷2×r。这时,学生一定能体验到数学方法的千变万化,感悟到数学真好玩,动手操作的活动效益得以充分彰显。
提高动手操作的有效性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之一,是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途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须提升学生动手操作的智慧,实现智慧地动手操作。
【作者简介】
曹志国,男,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扬州市中青年教学骨干,现担任江苏省宝应县桃园小学副校长。从教17年来,一直致力于小学数学教学研究,曾多次获省、市、县教学类竞赛一等奖,二十余篇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教育类期刊。
(作者单位:江苏省宝应县桃园小学)
【关键词】缺失;引领;操作;效益;归位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动手操作”已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它能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然而,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学生对操作素材认识不透、对操作原理理解不深、对操作成果预见不足等原因,导致课堂中存在着操作“形”“神”分离,“动手”“动脑”脱节等低效操作的现象。如何提高“动手操作”的有效性,提升教学效益,还需教师智慧地引领学生对操作工具、原理、成果等有正确的认识和把握,实现操作从低效到高效的转变。
一、理清“是什么”——正确认识操作工具
操作工具是学生从事操作活动的载体,教材中对操作工具的使用介绍具有普适性、一般化的特点,教师要引领学生正确地认识操作工具究竟“是什么”,并有所“创新”地运用,激活学生更多的智力思索,促进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如用量角器量角时,教材中呈现的方法是“两重合,再看数”,即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再看角的另一条边指向的刻度数。在具体教学时,教师们都将这一方法视为“法宝”教给学生,要求严格按“规范”操作。诚然,这样的方法便于学生记忆,但学生在用量角器量角时易出现以下两类错误:其一是外圈刻度与内圈刻度错位选取,比如110°的角学生易误读成70°;其二是学生在两个整十刻度间易错位反向读取,比如135°的角学生易错位读成145°。对操作工具缺乏正确认识是学生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
用量角器量角的本质不在于角的边指向的刻度数,而在于要度量的角中包含了多少个1°的角。教学时,教师应先引导学生认识量角器,让学生在量角器上找出“角”来,比划出这个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加深学生对量角器上若干隐存“角”的认可和理解。如图1角中包含了50个1°的小角,这个角就是50°。
图2角的一条边并没有与“0刻度线”重合,但这个角中也包含了50个1°的小角,也是50°。在引领学生充分认识量角器的基础上,再将要量的角与量角器上的角重合,逐渐使学生理解“量角就是把要量的角重叠在量角器上”的操作本质。从而也能理解“两重合,再看数”是较为便捷的量角方法,但它的实质不是看角的另一条边所指向的刻度。
二、认识“为什么”——深入理解操作原理
操作活动不仅要有目标的引领,还应深入理解操作原理,使操作活动更显灵活与灵动;相反,失去原理支撑,操作活动会显得呆板与教条,将学生异化为机械的操作工,丧失数学活动的意义与价值。教学中,教师不但要使学生掌握怎样操作,还应深入理解为什么这样操作,使操作动手更动脑,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笔者在听课时曾经遇到过这样的尴尬现象,一位教师在教学“平行线的画法”时,学生自学课本后按照教材中的方法模仿画一组平行线,但坐在我身旁的学生一动不动。当我轻声询问他为什么不按老师的要求操作时,他回答自己只有一副三角尺,忘记了带直尺。其中的潜台词是:要画平行线必须像教材中那样有一把直尺和一个三角尺,否则就无法操作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对“一重、二靠、三移、四画”的步骤多数学生只知其“形”不知其“神”,对“为什么这样画能得到一组平行线?”缺乏应有的理解,缺乏对数学活动的本质认识。由于对操作原理理解不透,导致操作僵化,机械模仿,不能灵活处置。为此,我们可以增加“静态找平行”到“动态找平行”教学环节,使学生感悟到“平移可以得到平行线”这一数学思想,为下面的操作行为提供智力支撑。
教师可以提问:图3中的三角形是怎样平移的?你能找出平移前后两个三角形中的平行线吗?图4中的三角尺又是怎样平移的?你能找出其中的平行线吗?从而使学生感悟到“平移可以得到平行线”的数学思想,进而理解“一画、二靠、三移、四画”的操作依据,实现操作从机械模仿向思维引领的转变,学生也能理解并掌握图5、图6等操作方法。这样的动手操作才会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学生也才能更为自主与灵活地从事操作活动。
三、明晰“还有什么”——扩大运用操作成果
在操作目标的引领下,经过智力地思索,经历操作的过程,操作成果也展现在眼前。而此时需打破思维定势,明晰教材中出示的“显性成果”,适时呈现教材中未出示的“隐性成果”,引导学生对操作成果充分地利用,放大动手操作活动的效益,发展学生思维,提升思维品质。
如:“圆柱的体积”教学时,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方法把圆柱底面平均分成若干个小扇形,切开后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通过拼成的长方体与原来圆柱体之间的关系逐步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此时对新知的探索也就此结束,留给学生的是“自古华山一条道”——要求圆柱的体积必须要先知道圆柱的底面积和高。但长方体的任何一个面都可以作为底面,与底面垂直的棱作为高。此时,可以引导学生换个视角思考,把长方体的前面作为底面,将其“倒”下来,就会发现长方体的底面积其实是圆柱侧面积的一半,高就是圆柱的底面半径,进而可以推导圆柱体积的另外一种计算方法,圆柱的体积=侧面积的一半×底面半径。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继续沟通两种计算方法之间的联系:V圆柱=πr2×h=π×r×r×h=π×r×h×r=2πr×h÷2×r=S侧÷2×r。这时,学生一定能体验到数学方法的千变万化,感悟到数学真好玩,动手操作的活动效益得以充分彰显。
提高动手操作的有效性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之一,是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途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须提升学生动手操作的智慧,实现智慧地动手操作。
【作者简介】
曹志国,男,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扬州市中青年教学骨干,现担任江苏省宝应县桃园小学副校长。从教17年来,一直致力于小学数学教学研究,曾多次获省、市、县教学类竞赛一等奖,二十余篇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教育类期刊。
(作者单位:江苏省宝应县桃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