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情怀

来源 :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hui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之乐山好水,自古皆然。古人曾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慨,今人更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就连孔夫子也曾站在江河之边,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喟叹,提出了“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历史宏论。
  《论语》中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仔细想想,这话所蕴甚丰。东坡诗云:“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唐人常建诗说:“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说的都是山和水的风情灵性,与智者、仁者几有相通。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是现实中人们经常引用的一句话,大多把其说成是当事人喜爱山水的一种心境。但是,为什么乐水者必是智者,为什么乐山者必是仁者,为什么古今仁人志士大多喜好登山涉水、以山水为乐?怎样才能正确解读“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乐以成德,文以载道。中国文化在五千年的历史沉淀中形成以“人”为核心,重人文、重人伦的文化特点,主张追求人的完善,追求人的理想,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们在征服和改造自然中发现,高山大水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核心有着相似和相近的质地。
  对于“智者乐水”,刘向《说苑·杂言》曾有这样的记载:“子贡问曰:君子见大水必观焉,何也?孔子曰:夫水者,君子比德焉,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绵弱而微达,似察;受恶不让,似包蒙;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至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度;其万折必东,似意。是以君子见大水必观焉,是知之所以乐也。”
  聪明人和水一样随机应变,常常能够明察事物的发展,“明事物之万化,亦与之万化”,而不固守一成不变的某种标准或规则,因此能破除愚昧和困危,取得成功,即便不能成功。也能随遇而安,寻求另外的发展。水至清则无鱼。水是千古情怀的聚集地,江河湖泊溪流深潭,无不进发着天地清浊及人的七情六欲。水太闪烁,人们摹仿不出它皱而无痕的形体。智者大多会在水边,涉水而行,望水而思,让碧波清流濯洗自己的理智和机敏。
  对于“仁者乐山”,清代画家石涛曾说,“山之得体也,以位;山之荐灵也,以神;山之变幻也,以化;山之蒙养也,以仁;山之纵横也,以动;山之潜伏也,以静;山之拱揖也,以礼;山之纡徐也,以和;山之环聚也,以谨;山之虚灵也,以智;山之纯秀也,以文;山之蹲跳也,以武;山之峻厉也,以险:山之逼汉也,以高;山之浑厚也,以洪;山之浅近也,以小……夫水,汪洋广泽也,以德;卑下循礼也,以义;潮汐不息也,以道;决行激跃也,以勇;潆洄平一也,以法;盈远通达也,以察;沁泓鲜洁也,以善;折旋朝东也,以志。”
  山,尤其是享誉中外的名山大川,如泰山,可以说是山中的伟丈夫。它的每一块岩石都铭刻着岁月的沧桑与世故,正如仁者额头上的道道皱纹,是岁月和风雨的极好见证;登上峰顶,自然的回归,使人顿时忘却了身后的红尘俗事,感受着造物主的伟大与自我的渺小,有了对生命意义的全新理解,有了抛却名利的自然之心。而这正是山的仁爱,它似乎在你不经意间时时处处告诉你做人的道理。那种厚重与耐心,感化着每一位登山者,使你顿时有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平常之心,有了“得意不忘形,失慧不失态”的终身教诲。山有脊梁。人有人格。
  刘禹锡曾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山和人的交融,使山更富有一种超然的灵性,多了几分神秘之感。而人也从山的灵性和奇峰独矗之中,悟出了生命的真谛,有了“仙”的构架、“道”的灵悟。正如欧阳修在《醉翁亭记》言,既不在山,亦不在水,而在于山水之间的超脱与悠闲。有道是,“彼山还比此山高”,这似乎在告诉人们,在人生之中,想出人头地、卓尔不群,当然要胸怀远大的目标,如山的稳重、厚实一般,始终矗立不变,包容万物,执着而恒定,不为面前的困难所折腰,正如仁爱之人,和山一样平静,一样稳定,不为外在的事物所动摇,他们以爱待人、待物,像群山一样向万物张开双臂,站得高,看得远,宽容仁厚,不役于物,也不伤于物,不忧不惧,所以能够长寿。智、仁、勇是儒家人格的最高理想。
  勇是智和仁的结果。像山一样坚忍不拔,像水一样勇往直前,这就是一个崇高的人,一个有价值的人,一个快乐的人,一个长寿的人。这也许就是乐山者必仁的原因吧!问渠哪有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水则是多变的,具有不同的面貌,它没有像山那样固定、执着的形象,它柔和而又锋利,可以为善,也可以为恶:难于追随,深不可测,不可逾越。
  总之,山有厚重,水无常势。山和水构成了大自然中两种风格迥异的形态。山有其高、深、博、大:水有其灵、动、柔、变。一个志存高远,一个随波逐流。山以执著挺拔表现力度,水以畅达柔顺显示智慧。山的哲学蕴藏着正直,水的哲学贯穿着机智。山的逻辑意味着青云直上,水的轨道体现着迂回渗透。简洁是山的风格,它拔地而起,直视苍穹:丰富是水的个性,它漫地而游,潇洒从容。山是有记忆的,经年累月,历经苍桑,成就伟岸气质;水则灵柔乖巧,化解万物,有容乃大,因此畅流不息。山是静止的书,它书写了青松气质、磐石风格,能够打磨你的刚毅和傲骨:水是流动的书,它记载了风花雪月,儿女情长,可以培养你的灵活和敏锐。读山,你能懂得什么是持之以恒:读水,你会悟出什么是稍纵即逝。
  “乐水”者,大体在于喜动态,好开阖,或有方塘一鉴、天光云影,或有非常规之思维,这也许正是“智”者之特点。山气韵神闲,安豢如素,厚德载物,“乐山”者,大体是喜稳健平和,秀外麓中,神气若定,“每临大事有静气”,这也许,正是“仁”者之特点。西汉的张子房为“智”者,而萧何则为“仁”者。《三国演义》中,周瑜为“智”者,鲁肃则为“仁”者,各有异人光彩。
  “文章是案间的山水,山水是地上的文章”,清人张潮的这个名句经常浮现脑际,同时不由自主会产生出去走走的冲动。身处自然,阅读山水,常常使得内心异常平静。这就是山水可以陶冶性情的原因吧。
其他文献
上一期我们介绍了土尔扈特回归祖国的壮举,本期我们把目光投注到未能东归的土尔扈特部。土尔扈特东归时,伏尔加河西岸的两万多蒙古同胞被留在了俄国。二百多年来,他们和东归的部族一样,在历史的潮流中跌宕起伏,历尽沧桑。    1771年,土尔扈特的领袖渥巴锡率领部族冲破重重困扰回归祖国。但在伏尔加河西岸的蒙古部落因河流尚未封冻未能成行。当时有4700帐,其中有杜尔伯特部落10000多人,土尔扈特部落8000
期刊
在秦汉之交的政治风云中,有一个文武双全的人物张苍,他跟随汉高祖刘邦一同打天下、治天下,建立了卓著的功勋,官至丞相,后来活到100多岁才去世,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中唯一超过百岁的丞相寿星。  张苍的人生经历,颇富有戏剧色彩。据史书记载,张苍做过秦朝主管文书的御史。他为人很正直,对秦朝的残暴统治非常不满,经常发表一些抨击朝政的议论。秦王对张苍恨之入骨,准备指派公差逮捕他。有朋友向张苍通风报信,得知消息后,
期刊
是谁?让漫漫黑夜跳跃希耀的火苗?  是谁?让蛮荒时代沐浴文明的曙光?  是谁?甘愿触犯天条也要救人类于水火?  是谁?深受酷刑却无怨无悔?    啊!巨人,是你给人类带来火种。  送来光和热,送来人类新的纪元!  尽管上天和你蓄意为敌——  高山险峻,铁链加身。  烈日如火,暴雨如注——  但沉重的铁链只能锁住你的身躯,  却怎能锁住那颖坦荡无私的心!  难道仅仅是物质的火种吗?  不,你给予我们
期刊
2011年元旦前夕,山东省教育主管部门发出通知,要求中小学传统文化课程遵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认真甄别和筛选优秀传统文化,“不可不加选择地全文推荐如《弟子规》、《三字经》、《神童诗》等内容”,以避免“一些带有糟粕性的内容流入学校,扭曲了学生的价值观念,腐蚀了中小学生的心灵,造成了很坏的负面影响”。无独有偶,此前湖北省已有部分学校专门对《三字经》等经典文本进行了删节,然后重新编排后再发给学
期刊
说起天津,人们总是不自觉地把它的名字和北京联系在一起,的确,在天津的历史和文化里,有很多部分都和北京有关系。如果把这两座城市比作兄弟的话,天津更像是一个顽皮的弟弟,在它身上,我们更多看到的,是生活的趣味。    把笑声带给世间的老人  天津作家林希曾经写过一本著作,叫做《天津话逗你玩儿》。作为土生土长的天津人,林希认为,天津的方言最大的特点就是“倍儿逗”,即便是在读音上,天津人都能找出些乐子来。作
期刊
在大名鼎鼎的“春秋五霸”之中,晋文公“谲而不正”,楚庄王在当时中原人眼里算是“非我族类”,宋襄公傻得有些可笑,秦穆公功业偏于一隅,唯独齐桓公才是货真价实的一代霸主,以至孔子称道他“正而不谲”,孟子讴歌他“五霸桓公为盛”。   齐桓公的“正”,说白了也很寻常,就是他的处事从根本上合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庸、节制,凡事把握分寸,恰到好处,无过无不及,用最佳的方式实现自己既定的战略目标。用今天的话说,
期刊
前些年,香港的古装戏在大陆特别火。那几年,香港出了多少古装戏?比如《戏说乾隆》,内容完全是乱写的,不是说历史上真正的乾隆,但让他穿上古装,说明香港人内心深处还是有历史情结。同样一个故事,讲一个香港老板有了私生女,大家会觉得没什么好看,穿上古装,爱看的人就多了,这就是历史情结。虽然是香港,但毕竟还是中国人,文化心理还是有许多接近的地方,比如说,孙隆基写的对中国人的解读,全中国,包括港澳台都适用的。 
期刊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期?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恩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行行重行行》    古诗是与今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一般唐代以后的律诗称今体诗或近体诗,非律诗则称古诗或古体诗。《古诗十九首》大约是东汉后期作品,大多是文人模仿乐府之作,也
期刊
如果要给这个古老帝国的开放历程找到一个象征性起点的话,那么1862年是恰如其分的。这一年的6月11日,英国圣公会传教士包尔腾,踏进了位于北京东堂子胡同49号的总理衙门东院,开始了他给同文馆学生的第一堂英语课。    这是一座“按照北京标准的样式建造,地面用砖砌成,屋内的装饰也很少”,由一层平房围合而成的小院。它的前主人——大学士赛尚阿,曾是一个固执的排外主义者,他在1846年5月8日写给道光皇帝的
期刊
古往今来,在风雷激荡硝烟四起的历史关头,多少英雄豪杰长剑匹马,纵横四海,建功立业,百代流芳。然而同时,还有另外一些功败垂成的悲剧英雄,令人扼腕长叹。在近代中国和日本,处于同一时代的洪秀全与西乡隆盛的成败得失,便如一曲悲歌,余音难尽。他们都出生寒微却胸怀大志,以霹雳雷霆之手段,开创震古烁今之伟业;他们掀起惊天狂涛、几乎倒旋乾坤,却又都在辉煌的巅峰忽如大厦之倾,死于非命。而更发人深省的是,他们都壮心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