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策略探讨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sun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这一门学科作为传统文化的最好体现,集合了我国上下五千年的辉煌历史,更有利于在教学的过程中融合传统文化教育。在近些年来,初中语文教学着重关注学生的成绩,而忽视了传统文化的深层教育,阻碍了这些优秀的精神文明在学生中的传承和发扬。所以,在当前语文教学中必须要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我国民族的精神文化,为我国的文化振兴打下坚实的基础。鉴于此,本文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传统文化 渗透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30.038
  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体现是:首先要协助学生完成应该完成的语文学习任务,如提升写作素养、提高古诗文的鉴赏能力,其次是让学生有机会了解中华传统的精神意义,希望学生能够一边完成学业,一边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魅力,以便懂得古人的精神品质。
  一、将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语文课堂的必要性
  我国的传统文化经过了数千年的演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格,经我国特殊的文化风貌汇集成了一种集思想、观念、艺术等总体表现形式。而语言作为我们中华民族重要沟通的工具,同样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在当前教育教学中,语文学科具有独特的教学性质,同样也承载着重要的文化传承的任务,尤其在初中教育阶段。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意识是极其重要的,通过让学生学习我国革命的发展和创新,以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己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目前,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初中教学的重要内容。很多初中的教学已经包含了诗词歌赋、文明礼仪、道德修养、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内容。我们在对传统文化教育资源进行挖掘和利用的过程中,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数字资源建设为手段,以公共服务体系作保障,采用各种传播方式,采用共建共享模式,提供大量的、优秀的、高质量的传统文化资源,建立传统文化教育资源信息库,进而满足初中生教育传统文化教学的需求,能使各个地区的学校都可以从传统文化教育资源中汲取丰厚的营养,保证教师、家长和学生都能够从中受益,这对于消除地区差别,保证传统文化教育的均衡发展意义是十分重大的。因为初中生教育的特殊性较强,因此教学过程中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地位和价值都是至关紧要的。初中时期强化传统文化教育,可以让初中生时期的孩子接受经典文化的熏陶,促进初中生智力发展,把初中生美好的人格建立起来,为初中生进一步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其作用和意义是不可估量的。
  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
  1.分析课文典故
  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认知,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与思考能力,使学生的文化素养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后,可以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从实践层面来讲,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形成的初级阶段,因此应抓住时机在语文教学环节将传统文化融入,这样可以有效提升初中生的民族自豪感。
  以《邹忌讽齐王纳谏》为例,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邹忌这一历史人物,从此人的行事风格中可以得知其是一个擅长进谏的人,并且还以自己身上发生的事情为例子,奉劝齐王要有对周围人的夸奖或者奉承有辨别的能力,邹忌对齐王说,自己的妻子爱自己,妾惧怕自己,而一些门客则是有求于自己。邹忌这么说的目的是为了提醒齐王,使齐王明白自身当前的处境。齐王非常感谢邹忌,并接受了邹忌的建议,成为一代明君。教师可以通过对邹忌这个人物的讲解,逐渐以点带面使学生对整篇课文的内容逐渐有一个清晰化的了解。而这也使学生对这一段传统文化进行认知,并且懂得了一个得力的臣子甚至可以挽救一个国家,但是作为君主也应知人善任,能够接受臣子的建议。而引申到现实层面,则是学生学会做一个虚怀若谷的人,对于他人的建议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从而使自己成为一个更加完善的,具有更高道德水准的人。
  2.拓展教学内容
  古诗词中的传统文化内涵是十分丰富的,但传统文化的内容不仅包含书面知识,传统文化涉及面非常广,包括民俗传统、古建筑、古典乐器、乐曲等。因此,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踐中,可以在导课环节,引导学生学习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知识内容,有效将传统文化教学内容进行拓展。
  以《中国石拱桥》为例,在进行本知识点教学的过程中,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好一些有关石拱桥的知识,包括石拱桥的挂图和一些文字知识。然后对学生进行提问,问题是现代桥梁与古代桥梁有什么区别,赵州桥与卢沟桥有哪些不同的美。通过这种图片结合文字的真实讲解,以及对学生的提问,可以使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知识进行近距离认知和学习。在这一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对本篇课文进行学习,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课文的认知程度,同时也使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和对传统建筑施工桥的认知,从更深层次面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并有一个全面地了解。
  3.运用情境领悟
  面对生动的情境,学生们将进一步加深对古诗词背后传统文化的体会。课上,要利用好多媒体教学工具,借助多媒体技术,以视听渲染方式呈现真实场景,引导学生在真实场景下学习古诗,切身体会其传播的传统文化。此外,为了引导学生在情境中领悟传统文化,可根据古诗词内容,精心组织角色扮演活动,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让他们在自由表演中有所收获,于不知不觉中完成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最终实现更好的发展。
  例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课教学时,可先为学生介绍古诗词的背景资料,再引导他们诵读古诗词,初步感受诗歌。当学生对古诗词创作内容有了一定了解以后,把背景设置成边塞雪景,再找两名同学分别扮演诗人岑参和他友人的角色。基于情境导入下,再现诗歌画面,展示“黯然销魂”离别场面。角色扮演过程中,通过切身体会送别场景,学生们将细细品味诗歌,真正体会到诗人是一个重情重义且有着侠骨柔情的人,主动学习他身上的英雄气概。在这里,角色扮演情境的创设加深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领悟,提高了传统文化融入效果。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师要结合学科特点以及传统文化所揭示的内涵,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在语文课堂中充分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同时要将传统文化与科学技术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文化内涵让学生能够在我国古典的韵味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梁少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对策分析》,《考试周刊》2017年第21期。
其他文献
摘 要:对学生开展核心素养教育,能使得学生不断增强个人社会适应能力,运用课堂知识来对生活问题进行思考与解决,在实践中提升个人能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若想对学生开展科学的核心素养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写作等各方面学习能力,其首先要倾听到学生最真实的学习诉求,抓住初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增强对书本的教学深度,做到教学模式的多样化,从根本上提升学生各模块的学习能力;其次,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目
摘 要:语文教學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课程,也是必修科目之一,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老师在开展语文活动的过程当中,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将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上,让学生提高综合能力的同时具备一定的思维模式,本文将围绕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话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 思维能力 教学质量  DOI:10.12241/j.issn.
摘 要:阅读与写作教学具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而言,其理解能力和认知思维尚未发展成熟,因此在学习中会遇到较大的困难。读写结合教学方法的应用,可以有效增进彼此的衔接关系,帮助学生更加高效地开展语文学习,促进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对于阅读和写作教学的认知程度较低,未能在教学实践中采取有效的衔接措施,其孤立性特征明显。为此,应该加强对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重视,充分发挥其在小学
摘 要:本文结合小学语文教学,论述了思维导图在小学阶段语文学习中的作用和具体策略。  关键词:思维导图 小学语文教学 实践探究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6.051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本文主要探索的是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一、思维导图的概述  思维导图又被称为“脑图”,它是一种放射性思
摘 要: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阅读能力形成与发展的主要途径。一直以来,我国的教育专家及活跃在教学一线的教师们进行的各类语文教学研究和改革,都是侧重在阅读教学这一层面。但几轮教改下来,反观半数以上的中学语文课堂,仍是教师讲得多、学生学得少,教师讲得精彩绝伦、学生实际收获不大。这表明,单单从教师“教”的层面下功夫,是收效不大的。我们必须要认识到,课堂阅读,虽然离不开教师的“教”,
摘 要:在大众传媒快速发展和普及的情况下,部分辨别能力相对比较薄弱高中生的思想观念很容易受到冲击。新课改实施以后,高中语文学科教学的优势更加突显,为此,教师应该充分借鉴语文学科自身的优势,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笔者针对高中语文教学中媒介素养教育实施的有效策略进行了分析,希望对高中语文教学中媒介素养教育的顺利实施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 语文教学 媒介素养 教育策略  DOI:10.12241/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