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脑外伤和脑出血是脑损伤最常见的致病原因。脑损伤的幸存者70%-80%遗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较差。康复治疗对脑损伤的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现代康复医学认为,康复护理是康复治疗的延续,是实现整体康复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成功的康复都离不开康复护理。从人的大脑半球分工来讲,右侧大脑半球通过运动中枢管理着左侧肢体运动而左侧大脑半球,通过运动神经管理着右侧肢体运动。脑损伤给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都造成了重要伤害,严重影响了治疗的效果,也给患者正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不良影响。我院根据我国三级康复网络建设经验,凭借三级康复整体护理的概念,对35例脑损伤患者进行系统化、规范化三级康复整体护理,经临床观察,康复效果满意,并对疗效进行研究。现总结如下。
关键词:脑损伤 三级康复 康复护理 日常生活能力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7.284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7-0255-01
脑外伤和脑出血是脑损伤最常见的致病原因。脑损伤的幸存者70%-80%遗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较差。康复治疗对脑损伤的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现代康复医学认为,康复护理是康复治疗的延续,是实现整体康复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成功的康复都离不开康复护理。从人的大脑半球分工来讲,右侧大脑半球通过运动中枢管理着左侧肢体运动而左侧大脑半球,通过运动神经管理着右侧肢体运动。脑损伤给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都造成了重要伤害,严重影响了治疗的效果,也给患者正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不良影响。我院根据我国三级康复网络建设经验,凭借三级康复整体护理的概念,对35例脑损伤患者进行系统化、规范化三级康复整体护理,经临床观察,康复效果满意,并对疗效进行研究。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入院的脑损伤患者70例(脑外伤和脑出血)。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35例。征得病人及其家属同意,签订知情同意书。康复组35例:男29例,女6例;年龄15岁~65岁;脑挫裂伤10例,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9例,蛛网膜下腔出血8例,硬膜外血肿8例;对照组35例:男25例,女10例;年龄9岁~60岁;脑挫裂伤12例,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9例,硬膜外血肿11例。两组病人随机分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损伤类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按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提出的治疗指南,采用神经外科常规治疗、高压氧及穴位低频电刺激治疗,未给予任何规范的康复护理和训练,仅由家人及护工帮助锻炼。
1.2.2 康复组。除常规临床治疗外,采取早期的康复护理及康复疗法。一旦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早期及时地介入康复疗法,三级康复整体护理方案更是要贯穿于治疗的始终。一级康复护理是指患者从发病到发病后第1个月末,主要在神经内科病房进行治疗。二级康复护理是指患者在发病后第2个月初至第3个月末,随着病程延长,病人的体能逐渐改善,由神经科病房转入康复病房继续康复训练。内容包括:仰卧或侧卧位时,头抬高15-30°、体位转换、轮椅转移、坐卧训练;坐位保持及平衡训练;同时进行进食及穿衣等床上ADL训练、如厕训练、并发症护理、膀胱直肠训练、心理护理。三级康复护理是指患者第4个月初至第6个月末。康复医院出院前,康复责任护士根据患者功能恢复情况及患者出院时的实际需求,对患者进行出院指导。而患者继续在家庭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康复训练。康复护士定期上门指导,对脑损伤患者康复护理训练给予帮助,教会病人如何自我锻炼,日常生活能力训练以及适应患者的家庭环境改造指导。在给病人治疗的同时,指导病人家属或护工采取正确的辅助训练及护理方法教,并由他们完成每周其余部分训练活动。两周上门1次,直到6个月末随访结束。各康复阶段具体内容视患者个体情况选择进行,在护理过程中应注重心理护理以及康复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及家庭康复指导。
2 结果
我院对70名患者进行为期7至11个月跟踪随访,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指数(Barthel index评分)在治疗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虽然在医院在进行一级康复护理后,康复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康复中心或康复医院进行二级康复,康复组出院后进行三级康复,通过比较发现,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差值变化时,康复组在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目前国内大多数学者认为,规范的三级康复训练在颅脑损伤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明显地促进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三级康复整体护理能使患者在整个恢复过程中自始至终进行康复训练,不再局限于治疗室中。脑损伤后采用的三级康复体系包括:急性期康复护理,即第一级康复;康复中心或综合医院康复科病房的恢复期的康复治疗,即第二级康复;家庭及社区层面的后遗症期康复治疗,即第三级康复。国内外成功经验表明,三级康复整体护理可以有效改善脑损伤病人的各项功能障碍,提高生存质量,降低致残率。在康复过程中,康复护士根据康复治疗计划在治疗室外帮助患者完成大量的康复训练计划,不断增加训练的强度,许多功能训练是在护士的帮助、监督和具体指导下完成的。康复期间康复护士对家属或护工进行有针对性的相关康复知识的培训和指导,充分发挥陪护人员的督促和协助康复的作用。患者出院后,建立患者治疗护理档案,保证指导规范化,成立陪护照顾指导小组,对陪护照顾者进行组织管理,配置专职的家庭专访康复护士上门访问指导,从患者的康复指导、注意事项、家居环境、心理护理等方面对研究组患者的家庭照顾者进行护理指导;指导在对患者进行肢体训练的同时,根据患者需求对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训练指导,如进行力所能及的更衣、进食及个人卫生等,使康复护理更加人性化,贴近生活,更有利于调动患者对康复训练的主动性,提高患者日常行为能力。
把康复护理及治疗延伸到家庭的日常生活活动中,并延伸到社区活动中,才能使患者得到一个全面的、整体的康复治疗。患者出院后康复护士在随访过程中通过不同的方式将康复护理计划和措施继续延续,这正是康复护理取得较好疗效的关键,同时专业的康复护士在社区康复护理工作中的介入也能带动和提高了社区护理质量。发展家庭社区三级康复,才能达到患者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康复,让患者回归社会、回归家庭。三级康复整体护理中规范化康复护理能明显提高脑损伤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减轻家庭、社会的负担。
关键词:脑损伤 三级康复 康复护理 日常生活能力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7.284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7-0255-01
脑外伤和脑出血是脑损伤最常见的致病原因。脑损伤的幸存者70%-80%遗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较差。康复治疗对脑损伤的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现代康复医学认为,康复护理是康复治疗的延续,是实现整体康复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成功的康复都离不开康复护理。从人的大脑半球分工来讲,右侧大脑半球通过运动中枢管理着左侧肢体运动而左侧大脑半球,通过运动神经管理着右侧肢体运动。脑损伤给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都造成了重要伤害,严重影响了治疗的效果,也给患者正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不良影响。我院根据我国三级康复网络建设经验,凭借三级康复整体护理的概念,对35例脑损伤患者进行系统化、规范化三级康复整体护理,经临床观察,康复效果满意,并对疗效进行研究。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入院的脑损伤患者70例(脑外伤和脑出血)。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35例。征得病人及其家属同意,签订知情同意书。康复组35例:男29例,女6例;年龄15岁~65岁;脑挫裂伤10例,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9例,蛛网膜下腔出血8例,硬膜外血肿8例;对照组35例:男25例,女10例;年龄9岁~60岁;脑挫裂伤12例,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9例,硬膜外血肿11例。两组病人随机分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损伤类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按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提出的治疗指南,采用神经外科常规治疗、高压氧及穴位低频电刺激治疗,未给予任何规范的康复护理和训练,仅由家人及护工帮助锻炼。
1.2.2 康复组。除常规临床治疗外,采取早期的康复护理及康复疗法。一旦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早期及时地介入康复疗法,三级康复整体护理方案更是要贯穿于治疗的始终。一级康复护理是指患者从发病到发病后第1个月末,主要在神经内科病房进行治疗。二级康复护理是指患者在发病后第2个月初至第3个月末,随着病程延长,病人的体能逐渐改善,由神经科病房转入康复病房继续康复训练。内容包括:仰卧或侧卧位时,头抬高15-30°、体位转换、轮椅转移、坐卧训练;坐位保持及平衡训练;同时进行进食及穿衣等床上ADL训练、如厕训练、并发症护理、膀胱直肠训练、心理护理。三级康复护理是指患者第4个月初至第6个月末。康复医院出院前,康复责任护士根据患者功能恢复情况及患者出院时的实际需求,对患者进行出院指导。而患者继续在家庭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康复训练。康复护士定期上门指导,对脑损伤患者康复护理训练给予帮助,教会病人如何自我锻炼,日常生活能力训练以及适应患者的家庭环境改造指导。在给病人治疗的同时,指导病人家属或护工采取正确的辅助训练及护理方法教,并由他们完成每周其余部分训练活动。两周上门1次,直到6个月末随访结束。各康复阶段具体内容视患者个体情况选择进行,在护理过程中应注重心理护理以及康复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及家庭康复指导。
2 结果
我院对70名患者进行为期7至11个月跟踪随访,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指数(Barthel index评分)在治疗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虽然在医院在进行一级康复护理后,康复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康复中心或康复医院进行二级康复,康复组出院后进行三级康复,通过比较发现,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差值变化时,康复组在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目前国内大多数学者认为,规范的三级康复训练在颅脑损伤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明显地促进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三级康复整体护理能使患者在整个恢复过程中自始至终进行康复训练,不再局限于治疗室中。脑损伤后采用的三级康复体系包括:急性期康复护理,即第一级康复;康复中心或综合医院康复科病房的恢复期的康复治疗,即第二级康复;家庭及社区层面的后遗症期康复治疗,即第三级康复。国内外成功经验表明,三级康复整体护理可以有效改善脑损伤病人的各项功能障碍,提高生存质量,降低致残率。在康复过程中,康复护士根据康复治疗计划在治疗室外帮助患者完成大量的康复训练计划,不断增加训练的强度,许多功能训练是在护士的帮助、监督和具体指导下完成的。康复期间康复护士对家属或护工进行有针对性的相关康复知识的培训和指导,充分发挥陪护人员的督促和协助康复的作用。患者出院后,建立患者治疗护理档案,保证指导规范化,成立陪护照顾指导小组,对陪护照顾者进行组织管理,配置专职的家庭专访康复护士上门访问指导,从患者的康复指导、注意事项、家居环境、心理护理等方面对研究组患者的家庭照顾者进行护理指导;指导在对患者进行肢体训练的同时,根据患者需求对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训练指导,如进行力所能及的更衣、进食及个人卫生等,使康复护理更加人性化,贴近生活,更有利于调动患者对康复训练的主动性,提高患者日常行为能力。
把康复护理及治疗延伸到家庭的日常生活活动中,并延伸到社区活动中,才能使患者得到一个全面的、整体的康复治疗。患者出院后康复护士在随访过程中通过不同的方式将康复护理计划和措施继续延续,这正是康复护理取得较好疗效的关键,同时专业的康复护士在社区康复护理工作中的介入也能带动和提高了社区护理质量。发展家庭社区三级康复,才能达到患者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康复,让患者回归社会、回归家庭。三级康复整体护理中规范化康复护理能明显提高脑损伤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减轻家庭、社会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