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价值判断和实态把握是教育评价的两个根本环节。价值判断是教育评价的核心内容,但它必须以实态把握为基础和前提。本文在此论述的基础上,提倡客观地、技巧地运用价值判断和实态把握,产生出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价。
[关键词]教育评价 实态把握 价值评断
所谓教育评价是指在学校教育中所使用的一系列评价标准、评价手段、评价内容及评价结果的综合。其实施过程是以教育目标为指导,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成绩、身心发展状况、生活能力等进行价值判断。找出学生的现实状态与教育目标之间的差距,作为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生活指导的依据。教育评价是通过实态把握和价值判断来实现的。
社会为学校教育提出了明确的目标。教育评价即是尽力缩小学生的现实状态(实态)和教育目标(价值)之间的差距,最大程度地追求教育目标的实现。还原到具体内容上,即是价值判断。价值判断即是对学生的现实状态进行细密的分析和构造,找出实态和目标的差距,判断学生实现目标的情况。由此形成对学生一定的评价,这种评价被叫做形成性评价。它不断产生和更新,并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价值判断是教育评价的核心内容,但它必须以实态把握为基础和前提。
实态把握即是在教育活动中了解、把握学生学习、生活的现实状态。它的内容首先是认识教师的教育方法以及这些方法所取得的成效,即教育效果。其次是发现学生学习上存在的问题点,这是找出现实状态和目标之间差距的重要环节。再次,学生的情感、学习态度、道德倾向等是很难用数量测定的,实态把握采用比较测定的方式,对这些方面进行了解、测定。最后,把握学生的个性、特长以及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并以此为他们制定出个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实态把握可以采取以下系列具体方法。
其一是考试。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考试,是对学生进行知识和能力的检查。一方面,把握学生的学习基础、知识量、知识上的空白等;另一方面,把握学生的思考能力、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对表格、图案的直观观察能力等。考试分数是学生成绩的量化,但并非实态把握的绝对数值。相同的成绩,有的问题出在知识量上,有的出在理解上,有的则出在失误上。重要的是以量化的分数为依据,找出学生知识的差距和问题点。其二是观察。观察并不是指偶然的观察,而是在一定目标指导下,对学生个体或集体进行的有计划,有时间性的观察,是一种客观的科学的观察。可具体使用检查、调查、序列、谈话等方式进行。它适用于对难以量化的内容,如观念、态度,习惯等进行把握。其三是提问。教师和学生面对面,向学生进行口头提问,从而把握学生的意见、态度,这是一种较为直观、真实的实态把握方式。其四是报告、作文。设定一定的主题,布置学生写出报告、作文,从而把握学生的思考能力,理论论辩能力及思想观念等。其五是手工制作。图画、手工制作、办板报等活动也是对学生进行实态把握的重要手段。在这类活动中能够表现学生的兴趣、爱好、动手能力等。
以上方式相互联系、交叉和互为补充,各具特色。为了准确、客观地对学生进行实态把握,可以选择性地组合使用以上方法。对学生实态的把握并非教育评价的终点,而仅仅是教育评价的起点。它必须伴随价值判断,才能完成教育评价的功能。价值判断包括以下内容。
首先,通过对学生实态的把握,判断学生现实的身体、心理发育发展情况,掌握学生具有的能力、特性等,用于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指导学校和老师的教育活动。其次,判断学生的观念、态度、发言、行动中,哪些是正确的、积极的,应该保持和延伸;哪些是不对的、有待提高的,应该在老师的指导下得到矫正。再次,在教育过程中及时把握学生的变化,并对变化的价值做出判断,对积极的变化给予鼓励、促进,对消极的变化进行引导、帮助。
通过实态把握和价值判断两个环節,产生出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通过具体的手段发挥对学生的指导作用。当然,这些评价难免带着知识的、历史的局限,或多或少带着个人的、社会的偏见,但不能因此而否定评价的可行性和作用。只有不断提高教育评价的客观性、科学性和技巧性,才能更好地发挥教育评价的功能。
参考文献:
[1](日)小原国芳.小原国芳教育论著选[M].由其民,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2]施雨丹.二战后日本大学评价的发展历程及基本特点[J]. 北京:外国教育研究,2004,(10).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国际教育交流中心)
[关键词]教育评价 实态把握 价值评断
所谓教育评价是指在学校教育中所使用的一系列评价标准、评价手段、评价内容及评价结果的综合。其实施过程是以教育目标为指导,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成绩、身心发展状况、生活能力等进行价值判断。找出学生的现实状态与教育目标之间的差距,作为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生活指导的依据。教育评价是通过实态把握和价值判断来实现的。
社会为学校教育提出了明确的目标。教育评价即是尽力缩小学生的现实状态(实态)和教育目标(价值)之间的差距,最大程度地追求教育目标的实现。还原到具体内容上,即是价值判断。价值判断即是对学生的现实状态进行细密的分析和构造,找出实态和目标的差距,判断学生实现目标的情况。由此形成对学生一定的评价,这种评价被叫做形成性评价。它不断产生和更新,并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价值判断是教育评价的核心内容,但它必须以实态把握为基础和前提。
实态把握即是在教育活动中了解、把握学生学习、生活的现实状态。它的内容首先是认识教师的教育方法以及这些方法所取得的成效,即教育效果。其次是发现学生学习上存在的问题点,这是找出现实状态和目标之间差距的重要环节。再次,学生的情感、学习态度、道德倾向等是很难用数量测定的,实态把握采用比较测定的方式,对这些方面进行了解、测定。最后,把握学生的个性、特长以及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并以此为他们制定出个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实态把握可以采取以下系列具体方法。
其一是考试。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考试,是对学生进行知识和能力的检查。一方面,把握学生的学习基础、知识量、知识上的空白等;另一方面,把握学生的思考能力、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对表格、图案的直观观察能力等。考试分数是学生成绩的量化,但并非实态把握的绝对数值。相同的成绩,有的问题出在知识量上,有的出在理解上,有的则出在失误上。重要的是以量化的分数为依据,找出学生知识的差距和问题点。其二是观察。观察并不是指偶然的观察,而是在一定目标指导下,对学生个体或集体进行的有计划,有时间性的观察,是一种客观的科学的观察。可具体使用检查、调查、序列、谈话等方式进行。它适用于对难以量化的内容,如观念、态度,习惯等进行把握。其三是提问。教师和学生面对面,向学生进行口头提问,从而把握学生的意见、态度,这是一种较为直观、真实的实态把握方式。其四是报告、作文。设定一定的主题,布置学生写出报告、作文,从而把握学生的思考能力,理论论辩能力及思想观念等。其五是手工制作。图画、手工制作、办板报等活动也是对学生进行实态把握的重要手段。在这类活动中能够表现学生的兴趣、爱好、动手能力等。
以上方式相互联系、交叉和互为补充,各具特色。为了准确、客观地对学生进行实态把握,可以选择性地组合使用以上方法。对学生实态的把握并非教育评价的终点,而仅仅是教育评价的起点。它必须伴随价值判断,才能完成教育评价的功能。价值判断包括以下内容。
首先,通过对学生实态的把握,判断学生现实的身体、心理发育发展情况,掌握学生具有的能力、特性等,用于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指导学校和老师的教育活动。其次,判断学生的观念、态度、发言、行动中,哪些是正确的、积极的,应该保持和延伸;哪些是不对的、有待提高的,应该在老师的指导下得到矫正。再次,在教育过程中及时把握学生的变化,并对变化的价值做出判断,对积极的变化给予鼓励、促进,对消极的变化进行引导、帮助。
通过实态把握和价值判断两个环節,产生出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通过具体的手段发挥对学生的指导作用。当然,这些评价难免带着知识的、历史的局限,或多或少带着个人的、社会的偏见,但不能因此而否定评价的可行性和作用。只有不断提高教育评价的客观性、科学性和技巧性,才能更好地发挥教育评价的功能。
参考文献:
[1](日)小原国芳.小原国芳教育论著选[M].由其民,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2]施雨丹.二战后日本大学评价的发展历程及基本特点[J]. 北京:外国教育研究,2004,(10).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国际教育交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