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感兴趣,才能把事情做好。学习语文也如此,我们语文老师要成为学生心灵的引领者,去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带领他们去感受大语文的魅力,从而让他们喜欢上语文这门学科。
兴趣是需要培养的,该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我们可以这样做:
第一,起点再低一点
这一点是针对初一学生,刚接触到初中语文的学习而言的。要让初一学生对初中语文学习产生兴趣,首先要建立他们学习语文的自信心。我们可以让他们学习的“起点再低一点”,把他们学习的“难度再降一点”,让他们能不断地学有所得,有获得感,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提高学习的兴趣。
初一开始,我们可以固定在每周的晚自习安排一场小考试,考试内容为一周所学习的基础知识。考试前可以先划考试范围,强调重点要考的内容;再拿时间给他们背诵、巩固;最后才进行考试。出的全是基础题,一般考下来,学生的分数都不会太低,我们再降序挨个地发试卷,让他们知道成绩和排名,并对成绩优异的学生及时地表扬和肯定,那些没考好的通过订正也会发现并反思:原来这些题都是老师上课讲过的,早自习背過的,我只要认真对待,多花时间来落实,也能取得好成绩,也能追赶上来。久而久之,学生们都能自豪地给家长或身边的小伙伴说:“我初中语文平时考试都考高分哦!”就这样,既树立了他们学习语文的信心,又把语文常考的基础知识给掌握、巩固了,还养成了良好的背诵、复习、订正等好习惯。
我们常说“一课一得”,在初一的起步阶段,可以把门槛放低,在班上实施“一周一得”,即每一周甚至两周三周,只抓一个语文学习的重点。比如说本周的学习重点是“书写”,那在这一周的语文学习里特别强调书写,并重点检查他们作业、笔记的书写是否正确、规范、工整、美观。甚至还开展书法比赛,让他们相互学习,提高对书写的兴趣,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等这一周全班的书写有了效果后,再从语文学习的其它方面:朗读、背诵、预习、阅读等,逐一再来落实。
第二,教学再慢一点
我们常常感觉到教学任务重,为了加快教学进度,我们的语文课堂显得“步履匆匆”,教学不够“纯粹”。其实很多时候,语文课堂是需要“放慢脚步”的,因为那一篇篇精选的课文里有太多的“沿途风景”值得孩子们去欣赏。走马观花、快马扬鞭式教学是不行的,我们必须有针对、有目的、有效地备好每一堂语文课。可以备课组集体备课,在备课上花了很多时间,大家共同讨论,精准教学重点,放弃一些意义不大的枝节和皮毛。内容少了,自然就放慢了语文课堂教学的脚步。正是因为这样,孩子们学起语文就像是漫步于乡间小道,边散步边欣赏美丽的田野、树木、河流、花草等风景,慢慢地,就越学越有趣、越有味了。
为了让教学进度慢下来,每一堂课40分钟,可以安排为:5分钟+30分钟+5分钟。前5分钟用来点评上一次课的作业情况,或检查预习情况,或临近考试时,把这5分钟用来默写、听写初中考试常考的内容。中间30分钟用来讲课,课后留5分钟,用来检查学生当堂课笔记,或让他们完成语文作业。关于作业的布置,可以一般会精选单一、有针对性的作业,作业量也不要太大。尽量少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读其它书籍。
同时,每周可以固定用一节语文课来上阅读课,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中慢下来,学会用批注、交流、分享和展示等方法来进行阅读,在慢节奏中学习语文,与书本对话,与心灵对话。
像这样,作业少、平时每周小测试考得又好,学生们学语文就越学越有劲,后劲也越来越足。
第三,视野再宽一点
“语文即生活”,作为一名语文老师首先要拥有大语文的观念。“生活的外延有多广,我们的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广”,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之外,我们要重视大语文活动的开展,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去学习语文,培养他们的兴趣,用兴趣来让语文核心素养落地。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多开展一些语文活动:
首先,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主题办手抄报,如有关抗疫情、读名著和传统节日、学习古诗词等。通过这样的活动,我们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带着自己的兴趣去探索、去掌握语文知识。这样以后,他们不仅仅只知道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这些简单枯燥的概念,他们还能说出苏轼也是一个活生生的有着喜怒哀乐的人:他有过“人生如梦”的迷茫、“早生华发”的惋惜、“十年生死两茫茫”的痛苦、更有着“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淡泊与豁达。
同时,我们还可以结合课本的综合性学习来开展演讲比赛、朗诵比赛和模拟课堂,提高孩子们很感兴趣。通过这些活动,你会发现,原来不仅仅是语文成绩优异的孩子喜欢这样的活动,那些在班上成绩排名靠后的学生,他们的表现更吸引老师的目光。记得一次演讲比赛中,我班上一个名叫左沛鑫的孩子给大家讲任正非、讲华为、讲中国精神,有理有据,赢得了全班同学一次又一次的掌声。
其次,开展不同主题的诗词创作,并用书法的形式来展现也是一个不错的点子。记得在一次母亲节,班上给自己妈妈写了一首诗,并用书法的形式展现出来,我才发现,学生写自己的原创作品,不仅内容动情,那字也写得格外的认真、格外的漂亮。
到了一定的学习阶段,还可以放手让学生进行作品创作了,比如学生们的寒暑假生活较丰富,可以让他们创作自己的小说集、随笔创作或者假期旅游后写一本游记。甚至可以在班上发行班刊,我们的班刊叫《朝蕾集》,学生们自己取的名,还附了文字介绍“含苞待放的花蕾,在朝阳照映下美丽招展,文笔如花蕾般,渐渐成长。虽稚气但清新淡雅,朴素简练,直抵人心。”的确,有了学习语文的兴趣,才愿意去钻研。
以上就是我对兴趣和核心素养的一些不成熟的见解,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而我今天所分享的只涉及它的皮毛。希望我这些不成熟的观点,能够抛砖引玉,引起大家的共鸣。
兴趣是需要培养的,该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我们可以这样做:
第一,起点再低一点
这一点是针对初一学生,刚接触到初中语文的学习而言的。要让初一学生对初中语文学习产生兴趣,首先要建立他们学习语文的自信心。我们可以让他们学习的“起点再低一点”,把他们学习的“难度再降一点”,让他们能不断地学有所得,有获得感,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提高学习的兴趣。
初一开始,我们可以固定在每周的晚自习安排一场小考试,考试内容为一周所学习的基础知识。考试前可以先划考试范围,强调重点要考的内容;再拿时间给他们背诵、巩固;最后才进行考试。出的全是基础题,一般考下来,学生的分数都不会太低,我们再降序挨个地发试卷,让他们知道成绩和排名,并对成绩优异的学生及时地表扬和肯定,那些没考好的通过订正也会发现并反思:原来这些题都是老师上课讲过的,早自习背過的,我只要认真对待,多花时间来落实,也能取得好成绩,也能追赶上来。久而久之,学生们都能自豪地给家长或身边的小伙伴说:“我初中语文平时考试都考高分哦!”就这样,既树立了他们学习语文的信心,又把语文常考的基础知识给掌握、巩固了,还养成了良好的背诵、复习、订正等好习惯。
我们常说“一课一得”,在初一的起步阶段,可以把门槛放低,在班上实施“一周一得”,即每一周甚至两周三周,只抓一个语文学习的重点。比如说本周的学习重点是“书写”,那在这一周的语文学习里特别强调书写,并重点检查他们作业、笔记的书写是否正确、规范、工整、美观。甚至还开展书法比赛,让他们相互学习,提高对书写的兴趣,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等这一周全班的书写有了效果后,再从语文学习的其它方面:朗读、背诵、预习、阅读等,逐一再来落实。
第二,教学再慢一点
我们常常感觉到教学任务重,为了加快教学进度,我们的语文课堂显得“步履匆匆”,教学不够“纯粹”。其实很多时候,语文课堂是需要“放慢脚步”的,因为那一篇篇精选的课文里有太多的“沿途风景”值得孩子们去欣赏。走马观花、快马扬鞭式教学是不行的,我们必须有针对、有目的、有效地备好每一堂语文课。可以备课组集体备课,在备课上花了很多时间,大家共同讨论,精准教学重点,放弃一些意义不大的枝节和皮毛。内容少了,自然就放慢了语文课堂教学的脚步。正是因为这样,孩子们学起语文就像是漫步于乡间小道,边散步边欣赏美丽的田野、树木、河流、花草等风景,慢慢地,就越学越有趣、越有味了。
为了让教学进度慢下来,每一堂课40分钟,可以安排为:5分钟+30分钟+5分钟。前5分钟用来点评上一次课的作业情况,或检查预习情况,或临近考试时,把这5分钟用来默写、听写初中考试常考的内容。中间30分钟用来讲课,课后留5分钟,用来检查学生当堂课笔记,或让他们完成语文作业。关于作业的布置,可以一般会精选单一、有针对性的作业,作业量也不要太大。尽量少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读其它书籍。
同时,每周可以固定用一节语文课来上阅读课,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中慢下来,学会用批注、交流、分享和展示等方法来进行阅读,在慢节奏中学习语文,与书本对话,与心灵对话。
像这样,作业少、平时每周小测试考得又好,学生们学语文就越学越有劲,后劲也越来越足。
第三,视野再宽一点
“语文即生活”,作为一名语文老师首先要拥有大语文的观念。“生活的外延有多广,我们的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广”,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之外,我们要重视大语文活动的开展,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去学习语文,培养他们的兴趣,用兴趣来让语文核心素养落地。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多开展一些语文活动:
首先,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主题办手抄报,如有关抗疫情、读名著和传统节日、学习古诗词等。通过这样的活动,我们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带着自己的兴趣去探索、去掌握语文知识。这样以后,他们不仅仅只知道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这些简单枯燥的概念,他们还能说出苏轼也是一个活生生的有着喜怒哀乐的人:他有过“人生如梦”的迷茫、“早生华发”的惋惜、“十年生死两茫茫”的痛苦、更有着“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淡泊与豁达。
同时,我们还可以结合课本的综合性学习来开展演讲比赛、朗诵比赛和模拟课堂,提高孩子们很感兴趣。通过这些活动,你会发现,原来不仅仅是语文成绩优异的孩子喜欢这样的活动,那些在班上成绩排名靠后的学生,他们的表现更吸引老师的目光。记得一次演讲比赛中,我班上一个名叫左沛鑫的孩子给大家讲任正非、讲华为、讲中国精神,有理有据,赢得了全班同学一次又一次的掌声。
其次,开展不同主题的诗词创作,并用书法的形式来展现也是一个不错的点子。记得在一次母亲节,班上给自己妈妈写了一首诗,并用书法的形式展现出来,我才发现,学生写自己的原创作品,不仅内容动情,那字也写得格外的认真、格外的漂亮。
到了一定的学习阶段,还可以放手让学生进行作品创作了,比如学生们的寒暑假生活较丰富,可以让他们创作自己的小说集、随笔创作或者假期旅游后写一本游记。甚至可以在班上发行班刊,我们的班刊叫《朝蕾集》,学生们自己取的名,还附了文字介绍“含苞待放的花蕾,在朝阳照映下美丽招展,文笔如花蕾般,渐渐成长。虽稚气但清新淡雅,朴素简练,直抵人心。”的确,有了学习语文的兴趣,才愿意去钻研。
以上就是我对兴趣和核心素养的一些不成熟的见解,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而我今天所分享的只涉及它的皮毛。希望我这些不成熟的观点,能够抛砖引玉,引起大家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