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中国钢琴曲创作中,以传统古曲音乐素材改编的钢琴曲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些作品继承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独特魅力,又利用钢琴这一西洋乐器,创造了新的音乐文化语境。对于中国钢琴作品的学习,旋律、曲式、音乐要素这些都一样是要重视的,但更深远的目的是为了发扬我国的中国音乐,让中国音乐元素发扬光大,促进中国在钢琴史上的进步,更促进发展世界音乐。本论文以王建中为主要中国钢琴作品创作为基础,赏析他的作品。
关键词:王建中;彩云追月分析与赏析
从古代开始中国的音乐形式就多种多样,随着时间的不断流逝,中国音乐的发展呈现出更多元化的元素。很多中国作曲家开始创作具有中国风味的钢琴曲,比如著名作曲家贺绿汀、冼星海等,在那个年代作品大多是受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影响,在作品内容方面,为民族存亡而斗争是这个阶段音乐创作的中心主题,人们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通过音乐全面反映了这一伟大的战争。其次,反映人民所遭受的苦难和悲痛,以及反映民族解放斗争中动人事迹的抒情作品。器乐作品在各个年代由于条件的限制,钢琴作品是很少的,流传到现在的作品有贺绿汀的《牧童短笛》、《黄河大合唱》等。
近现代的钢琴作品也逐渐涌现,被大量演奏的有张朝的《滇南山谣三首》、《皮黄》;孙义强的《春舞》、《谷粒飞舞》;王建中的《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百鸟朝凤》等。这其中张朝的作品多以创新为主,多是以中国元素的曲风创作的钢琴作品,而王建中的作品多以中国乐曲改编而来,如《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就是由脍炙人口的陕北民歌改编的钢琴曲,曲中运用琶音、颤音等音乐要素把整首曲子表现的华丽而生动。
一、作者简介
(一)王建中背景
王建中,祖籍在江苏省江阴市,长大于上海,是中国的钢琴家、作曲家。他从10岁开始进行钢琴学习,1950年顺利地考入了著名音乐学府—上海音乐学院。1958年毕业留校任教。他将中国民族乐器的元素巧妙的用各种音乐元素和音形在钢琴中表现出来,让民族民间音乐与钢琴融合在一起,深受国内外听众的喜爱。一些业余爱好者也都在听他改变的钢琴曲,一些不爱好音乐的人也非常喜欢他改变的作品,他不仅在音乐界、钢琴教育界出名,在普通大众耳朵里他的作品也是常听的曲目。
(二)王建中的音乐作品
王建中曾出版过众多作品,其中一些金曲,包括《百鸟朝凤》、《梅花三弄》、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彩云追月》等已成为钢琴教学以及音乐教育中非常受大家喜爱的曲目。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钢琴音乐创作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其中钢琴改编曲尤其值得关注。这些作品运用了易于被大众所接受和理解的民族民间音乐素材,结合多声音乐创作手法和民族化的和声,使钢琴这件外来西洋乐器具有别样的"中国民族特色"魅力,同时也丰富了钢琴的演奏技巧。本文以王建中的中国曲调钢琴改编曲为切入点,深入分析其改编曲中的民族特色,探索王建中在中国曲调钢琴改编曲中的创作手法。
二、作品创作背景
《彩云追月》是由任光、聂耳于1935年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民族管弦乐,后由钢琴作曲家王建中成功地把它与钢琴手法融为一体,运用钢琴的琶音、五连音来模仿弹拨类乐器,用装饰音和颤音来模仿笛子的声音而改编成优秀的同名钢琴曲。作品以浓郁的民族色彩与独具特色的艺术感染力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并成为演奏家们最青睐的演奏曲目之一。其旋律采用中国的五声音阶写成,简单、质朴,流畅舒缓、温文尔雅,形象地描绘了浩瀚夜空的迷人景色。
《彩云追月》描绘了一幅夜空的画面,灰蒙蒙的夜晚,依稀可以看到有一些月的光辉,月光如水,清澈透明。朦胧中带有一些生气幽淡的夜幕背景下,云月相逐,相映成趣。
三、作品赏析
《彩云追月》此乐曲是一个三段曲式的结构,共69 小节。
(一)开头及引子部分
曲子开头用八个小节作为引子部分,第一小节模仿民族管弦乐中的弹拨乐器,弹出轻盈活泼的感觉犹如月亮悄悄的显现了出来,节奏张弛有度,第二小节由三组五连音构成,模仿弹拨乐器如流水般的轻盈,使音乐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第三、第四小节分别是第一、第二小节的上行模进,用重复的五声音阶按左手单音,右手八度快速交错进行,仿佛浩瀚夜空下,月光如水的画面。演奏第一小节跟第三小节时,双手不要离开琴键太多,并掌握力度不能过重,也不能太轻,要弹奏出轻快活泼的感,第二小节和第四小节的连续五连音的琶音弹奏则要求演奏者要协调好双手的交换,交换要快速没有断奏感,模仿彈拨乐器一气呵成的感觉,音色从弱到强的渐变过程,暗示着月光由浅到亮。而右手八度左手单音的部分则需要演奏者右手八度掌握好宽度,只需要把手型摆好然后贴着琴键慢慢连奏,要有连贯性,音色由弱到强,速度由慢到快,最后停在一个sol音上,这个音一定要沉下去,而紧接着的一串双手琶音则需要提上去,右手上方音突出,前后两个演奏方式给听众营造一种抑扬顿挫的美感。
(二)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是一个三句式的单乐段,第八小节由八分音符和右手四分音符组成,有一种小切分的感觉,一下把旋律拉到一种欢快的氛围当中。主题乐句也就是第十小节开始,从sol音开始按五声音阶上行级进,依旧是模仿弹拨乐器的音色,在第十一小节处引用前面第八小节的小切分作为补充,使音色听起来丰富没那么单调。第十二小节也就是第二个乐句出在高音的地方加入装饰音,以模仿笛子的音色,在加上左手和弦的分解弹奏使音乐更富于民族特点。第十六小节开始到第十九小节也就是乐曲的第三个乐句,则是前面第二和乐句的下行四度演奏,在最后一小节做了变奏。钢琴演奏和前面开头一样手指要贴键弹奏,使音色饱满而富有张力。为了使声音连贯、流畅,要适当踩踏板,弱音踏板和延音踏板相互结合使用。注意装饰音的部分一定要弹奏快速、清晰,要突出旋律感,又不失装饰音的活泼和力度。注意旋律线一定要清晰。两小节的间奏也是模仿民族管弦乐中的弹拨乐器。中部和声上主要采用主和弦、属和弦及它们的七和弦,采用流动的分解和弦作为伴奏织体,延长音的地方右手装饰音轻巧均匀,左手模仿前面右手的旋律,在第二十六到二十九小节处也是运用小切分弹奏出模仿弹拨乐器的音色,最后一串下行音阶弹出一个乐段的结束感。表现出月色朦朦胧胧的美感。 接下来是变化在现了前面的乐句,只不过加厚了织体运用八度来表现,主旋律在左手部。旋律的音色是模仿民族管弦乐中的弹拨乐器的音色,而伴奏织体则采用富有民族色彩五声音阶,连续三个小节的琶音,从下到上,演奏时控制左手主旋律的同时也要表现出右手伴奏肢体的走向,向上的音阶声音要强向下的要弱。第三十四小节和开始又是前面小节的重复。一个长音的停留左手用上行的音阶琶音,接着右手颤音,弹奏要均匀平稳,突出左手的旋律,左手旋律织体加厚,力度加强。第四十小节到四十三小节是一个过渡,最后的三连音把旋律推到前方的弹拨乐弹奏模仿,右手由八度改为四度,演奏方式比之前的音量突出一些。四十六小节道四十七小节的又是在线,旋律出现在低音声部,将乐曲推向高潮。
(三)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是第二部分的变化再现,旋律织体加厚,力度加强,采用八度的形式出现,把全曲推向高潮部分。仿佛幽淡的夜幕背景下,云月相逐、嬉戏,忽而显现忽而消失不见,情态逼真、生意盎然。这段演奏要求演奏者把八度弹准、弹连贯,手指还是不要脱离琴键太多,贴着琴键演奏。同时要做出音色的变化从弱到强,最强音的时候要运用身体的力量把音色弹透。五连音的弹奏要均匀、准确,力度也要逐渐加强。尾声部分则采用了前面引子的部分。演奏上变化不大,只是在最后两小节作渐慢、渐弱处理,最后定格在长琶音上,而长琶音的最高一个音用左手夸过右手弹奏,一定要轻巧,但声音要透亮,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四、小结
《彩云追月》这首曲子整体给人一种幽静静谧的空灵感,让人能在其曲子中得以安静的思考,旋律简洁,全曲流畅舒缓,犹如一轮明月,在表达出中国特有的风情的前提下,又有雅俗共赏的境界,是一首有足够中国特点的钢琴曲。
参考文献
[1]黄嘉清.皓月当空-钢琴曲《彩云追月》的音乐分析.电影评介.2008.6
[2]張晓培.谈《彩云追月》的意境美.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12
[3]胡满春.中国钢琴作品《浏阳河》简析.音乐天地.2009.11
[4]赵昕.中国钢琴作品演奏艺术的民族风格.艺术百家.2015.12
[5]张伟.浅析王建中的主要钢琴改编曲及风格特点.商业文化.2011.9
[6]刘浩然.浅析钢琴曲《彩云追月》.读书文摘.2016.8
作者简介
余洁慧(1994—),女,汉族,河南,学历:现研二,四川师范大学,钢琴方向。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关键词:王建中;彩云追月分析与赏析
从古代开始中国的音乐形式就多种多样,随着时间的不断流逝,中国音乐的发展呈现出更多元化的元素。很多中国作曲家开始创作具有中国风味的钢琴曲,比如著名作曲家贺绿汀、冼星海等,在那个年代作品大多是受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影响,在作品内容方面,为民族存亡而斗争是这个阶段音乐创作的中心主题,人们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通过音乐全面反映了这一伟大的战争。其次,反映人民所遭受的苦难和悲痛,以及反映民族解放斗争中动人事迹的抒情作品。器乐作品在各个年代由于条件的限制,钢琴作品是很少的,流传到现在的作品有贺绿汀的《牧童短笛》、《黄河大合唱》等。
近现代的钢琴作品也逐渐涌现,被大量演奏的有张朝的《滇南山谣三首》、《皮黄》;孙义强的《春舞》、《谷粒飞舞》;王建中的《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百鸟朝凤》等。这其中张朝的作品多以创新为主,多是以中国元素的曲风创作的钢琴作品,而王建中的作品多以中国乐曲改编而来,如《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就是由脍炙人口的陕北民歌改编的钢琴曲,曲中运用琶音、颤音等音乐要素把整首曲子表现的华丽而生动。
一、作者简介
(一)王建中背景
王建中,祖籍在江苏省江阴市,长大于上海,是中国的钢琴家、作曲家。他从10岁开始进行钢琴学习,1950年顺利地考入了著名音乐学府—上海音乐学院。1958年毕业留校任教。他将中国民族乐器的元素巧妙的用各种音乐元素和音形在钢琴中表现出来,让民族民间音乐与钢琴融合在一起,深受国内外听众的喜爱。一些业余爱好者也都在听他改变的钢琴曲,一些不爱好音乐的人也非常喜欢他改变的作品,他不仅在音乐界、钢琴教育界出名,在普通大众耳朵里他的作品也是常听的曲目。
(二)王建中的音乐作品
王建中曾出版过众多作品,其中一些金曲,包括《百鸟朝凤》、《梅花三弄》、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彩云追月》等已成为钢琴教学以及音乐教育中非常受大家喜爱的曲目。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钢琴音乐创作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其中钢琴改编曲尤其值得关注。这些作品运用了易于被大众所接受和理解的民族民间音乐素材,结合多声音乐创作手法和民族化的和声,使钢琴这件外来西洋乐器具有别样的"中国民族特色"魅力,同时也丰富了钢琴的演奏技巧。本文以王建中的中国曲调钢琴改编曲为切入点,深入分析其改编曲中的民族特色,探索王建中在中国曲调钢琴改编曲中的创作手法。
二、作品创作背景
《彩云追月》是由任光、聂耳于1935年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民族管弦乐,后由钢琴作曲家王建中成功地把它与钢琴手法融为一体,运用钢琴的琶音、五连音来模仿弹拨类乐器,用装饰音和颤音来模仿笛子的声音而改编成优秀的同名钢琴曲。作品以浓郁的民族色彩与独具特色的艺术感染力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并成为演奏家们最青睐的演奏曲目之一。其旋律采用中国的五声音阶写成,简单、质朴,流畅舒缓、温文尔雅,形象地描绘了浩瀚夜空的迷人景色。
《彩云追月》描绘了一幅夜空的画面,灰蒙蒙的夜晚,依稀可以看到有一些月的光辉,月光如水,清澈透明。朦胧中带有一些生气幽淡的夜幕背景下,云月相逐,相映成趣。
三、作品赏析
《彩云追月》此乐曲是一个三段曲式的结构,共69 小节。
(一)开头及引子部分
曲子开头用八个小节作为引子部分,第一小节模仿民族管弦乐中的弹拨乐器,弹出轻盈活泼的感觉犹如月亮悄悄的显现了出来,节奏张弛有度,第二小节由三组五连音构成,模仿弹拨乐器如流水般的轻盈,使音乐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第三、第四小节分别是第一、第二小节的上行模进,用重复的五声音阶按左手单音,右手八度快速交错进行,仿佛浩瀚夜空下,月光如水的画面。演奏第一小节跟第三小节时,双手不要离开琴键太多,并掌握力度不能过重,也不能太轻,要弹奏出轻快活泼的感,第二小节和第四小节的连续五连音的琶音弹奏则要求演奏者要协调好双手的交换,交换要快速没有断奏感,模仿彈拨乐器一气呵成的感觉,音色从弱到强的渐变过程,暗示着月光由浅到亮。而右手八度左手单音的部分则需要演奏者右手八度掌握好宽度,只需要把手型摆好然后贴着琴键慢慢连奏,要有连贯性,音色由弱到强,速度由慢到快,最后停在一个sol音上,这个音一定要沉下去,而紧接着的一串双手琶音则需要提上去,右手上方音突出,前后两个演奏方式给听众营造一种抑扬顿挫的美感。
(二)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是一个三句式的单乐段,第八小节由八分音符和右手四分音符组成,有一种小切分的感觉,一下把旋律拉到一种欢快的氛围当中。主题乐句也就是第十小节开始,从sol音开始按五声音阶上行级进,依旧是模仿弹拨乐器的音色,在第十一小节处引用前面第八小节的小切分作为补充,使音色听起来丰富没那么单调。第十二小节也就是第二个乐句出在高音的地方加入装饰音,以模仿笛子的音色,在加上左手和弦的分解弹奏使音乐更富于民族特点。第十六小节开始到第十九小节也就是乐曲的第三个乐句,则是前面第二和乐句的下行四度演奏,在最后一小节做了变奏。钢琴演奏和前面开头一样手指要贴键弹奏,使音色饱满而富有张力。为了使声音连贯、流畅,要适当踩踏板,弱音踏板和延音踏板相互结合使用。注意装饰音的部分一定要弹奏快速、清晰,要突出旋律感,又不失装饰音的活泼和力度。注意旋律线一定要清晰。两小节的间奏也是模仿民族管弦乐中的弹拨乐器。中部和声上主要采用主和弦、属和弦及它们的七和弦,采用流动的分解和弦作为伴奏织体,延长音的地方右手装饰音轻巧均匀,左手模仿前面右手的旋律,在第二十六到二十九小节处也是运用小切分弹奏出模仿弹拨乐器的音色,最后一串下行音阶弹出一个乐段的结束感。表现出月色朦朦胧胧的美感。 接下来是变化在现了前面的乐句,只不过加厚了织体运用八度来表现,主旋律在左手部。旋律的音色是模仿民族管弦乐中的弹拨乐器的音色,而伴奏织体则采用富有民族色彩五声音阶,连续三个小节的琶音,从下到上,演奏时控制左手主旋律的同时也要表现出右手伴奏肢体的走向,向上的音阶声音要强向下的要弱。第三十四小节和开始又是前面小节的重复。一个长音的停留左手用上行的音阶琶音,接着右手颤音,弹奏要均匀平稳,突出左手的旋律,左手旋律织体加厚,力度加强。第四十小节到四十三小节是一个过渡,最后的三连音把旋律推到前方的弹拨乐弹奏模仿,右手由八度改为四度,演奏方式比之前的音量突出一些。四十六小节道四十七小节的又是在线,旋律出现在低音声部,将乐曲推向高潮。
(三)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是第二部分的变化再现,旋律织体加厚,力度加强,采用八度的形式出现,把全曲推向高潮部分。仿佛幽淡的夜幕背景下,云月相逐、嬉戏,忽而显现忽而消失不见,情态逼真、生意盎然。这段演奏要求演奏者把八度弹准、弹连贯,手指还是不要脱离琴键太多,贴着琴键演奏。同时要做出音色的变化从弱到强,最强音的时候要运用身体的力量把音色弹透。五连音的弹奏要均匀、准确,力度也要逐渐加强。尾声部分则采用了前面引子的部分。演奏上变化不大,只是在最后两小节作渐慢、渐弱处理,最后定格在长琶音上,而长琶音的最高一个音用左手夸过右手弹奏,一定要轻巧,但声音要透亮,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四、小结
《彩云追月》这首曲子整体给人一种幽静静谧的空灵感,让人能在其曲子中得以安静的思考,旋律简洁,全曲流畅舒缓,犹如一轮明月,在表达出中国特有的风情的前提下,又有雅俗共赏的境界,是一首有足够中国特点的钢琴曲。
参考文献
[1]黄嘉清.皓月当空-钢琴曲《彩云追月》的音乐分析.电影评介.2008.6
[2]張晓培.谈《彩云追月》的意境美.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12
[3]胡满春.中国钢琴作品《浏阳河》简析.音乐天地.2009.11
[4]赵昕.中国钢琴作品演奏艺术的民族风格.艺术百家.2015.12
[5]张伟.浅析王建中的主要钢琴改编曲及风格特点.商业文化.2011.9
[6]刘浩然.浅析钢琴曲《彩云追月》.读书文摘.2016.8
作者简介
余洁慧(1994—),女,汉族,河南,学历:现研二,四川师范大学,钢琴方向。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