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视觉艺术如何走向自律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zhzhc1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过去三十年是充满变故的时代,视觉艺术也在上个世纪逐步独立起来,不再是形象的附属。从视觉艺术本体来看,它逐渐摆脱文学性,进而逐步摆脱音乐性,视觉艺术逐渐成为一个自律的学科。语言学和符号学又从内在、外在等各个方面促进了视觉艺术的蜕变与发展,将它看作一个特定的运作系统,以满足视觉规律。科学的进步使我们观察和认识世界同过去有着本质的区别。艺术家们怀揣着形形色色的策略来思考视觉艺术在新的理解力中应该作何呈现。文章通过对当代艺术外在语言形式和内在精神现象的探讨,来分析视觉艺术是摆脱怎样的束缚而实现自律的。
  关键词:语言;文学性;科学;精神性;自律
  当代视觉艺术融合了丰富的形式、多样的主题和独特的审美,是十分复杂、不一而足的。现代以后的视觉艺术的定义、目的和形式发生了新的转向。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很复杂,一者是许多艺术家第一职业或者曾经的职业都是与艺术不大相关的行业,另外科技与信息的发展使学科之间联系更为紧密,使得他们重视创造与艺术圈之外的世界有密切联系的作品,正是在这样的环境框架内,视觉艺术自律的发生出现了切入点。
  “自从艺术被公认为是一个自律的学科以来,其面临的主要难题就是话语对视觉的统治。”视觉艺术在久远的历史中积淀、创造了自己特殊的表达体系,这可以看做是作品的内在语言,对于这部分语言,往往是艺术家们在自己的艺术宣言(文字语言)中写下的原则和目标,目的是给自己的作品的阐释提供背景,供人们在作品中寻找内在矛盾、隐含意义和暗示性的意识形态。但这种语言也使得作品面临一个问题:人的一种表达方式需要另一种表达来阐释,这对视觉像是一种讽刺——承认文字语言是凌驾于视觉语言之上。意识到这个问题,二十世纪中期诞生的具象诗启发了当代视觉艺术家制作出就词语如何能从传统文本的线性排列中解放出来进行了实验,这些具有革新性的实验让视觉艺术“反叛”地使语言成为一种表征,我们试图去理解文字的含义或许就“中计了”。这类艺术家横跨文学和视觉两个领域,使我们目前所能见到的视觉属性的种类和范围被扩展了,随着这种扩展,文学和视觉艺术之间的区分或许不再有效,我们或许不可能杜绝文字对视觉强加的意志,但模糊的边界已经在起作用了。
  一定程度上由于符号学和语言学广泛地应用在视觉分析上,视觉被看做是语言的一类。语言学为破译交流提供了系统的方法,当代艺术家参考于此认为,语言发生了实质性的转变,语言就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掌握规律就可以参与的游戏,学会语言并不足以学会如何说话,语言不再被看作是思想的传达工具,它只是结构性的系统性的网络,它形成了一个场,思维在这个场里得到具体化的体现。换而言之,视觉不再是对他者的解释,而是对其本身的解释。所以视觉作为语言的一种,它有自己的场域,在人类思维过程中与其他语言居于平等地位。通过对文学性的剥离与语言概念的介入解决了视觉艺术面对文本的被动,这也促使视觉艺术独立的价值体现出来。
  20世纪以来,科学的介入与精神的改造也在不断影响着视觉艺术走向自律。科学的技术进步、范式转变和意识形态的变化对文化的影响从古至今都存在,在形式上,藝术家吸收科学工具材料和概念,通常以七拼八凑的挪用方式融入到他们的艺术中,他们的标准只是文化标准,不用科学计量;从创作的动机上来看,科学提供了“因为伴随着技术进步而来的全新研究领域和经验性观察的新机遇”。科学对艺术的影响不仅是本身创造了新的视觉内容,还有科学进步对我们精神世界的改造。当代人与前几个世纪的人理解世界的区别不是认识的量的区别,而是质的区别,这使得我们在认识宗教、神学、意识、精神等方面有着新的基础。同时因为艺术从古典时期之后走下神坛,人们不再对某一张画“顶礼膜拜”,视觉艺术自然出现了快消品的特性,接着面对架上绘画已死的“叫嚣”其必须向着比情感之类的更深层的含义走去,任何时候艺术作品都是艺术家的另一种存在形式,艺术家对自我、意识、精神的探寻都反映在作品中,这种探寻具备了视觉艺术独特的无法被替代的品质,这无疑使视觉艺术通过表层进入了更深层次的精神世界。
  科学的进步让人们在探讨艺术里精神的含义时更加靠近我们希望得到的真实,是一种新的知识基础之上的“上帝视角”所观察到的结果。但事实是精神无法被量化,我们虽不能否认它的无处不在,可是也不能知晓其全貌,所以也往往把它界定为是不可知的。当我们面对一件抽象作品,经验和知识都不再在判断中起作用,直觉的感受是判断依赖的条件,这种东西是不可解释的,马列维奇说:“在至上主义看来,自然物像的表面本身是无意义的;本质的东西是感觉——在本质上完全独立于产生它的世界。”命名、描述和定义当视觉艺术的语言及方式,都无助于我们理解它的意思,它是视觉的现实,是精神、观念的直接输出,不是任何再现,不对他者负责,作品的完成代表着其自身的终止,其之外的他者表述都不可能再现甚至覆盖它本身。它不像现代主义及之前的作品一样建立一个通往审美愉快的捷径,而是直面真正艺术所必须面对的困难——视觉本身。
  当然,即便有可能探究自律的成因和途径,但也不可避免地看见许多当前的艺术潮流正在发展甚至刚刚起步,现已完成的作品可能并非是艺术家的最终诉求,但重要的是虽然当代艺术作品的解读意义是开放的,但是我们最多只能去客观地描述它。当代的视觉艺术作品不仅是靠视知觉来感受受,更多的是靠视觉本身来思考,要理解图像本身而不是图像的“比喻”,在面对作品之时和之后,其他表述不会再比作品本身更有用了,排除了一切他律条件,视觉艺术的自律就自然的出现了。
  【参考文献】
  [1][美]简·罗伯森,克雷格·迈克丹尼尔.当代艺术的主题:1980年以后的视觉艺术[M].匡骁译.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3.
  [2][美]欧文·帕诺夫斯基.视觉艺术的含义[M].傅志强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3]易英.抽象艺术的理论死亡[J].大艺术,2011(02):9-12.
  [4]易英.纽约的没落[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黄昌剑(1993-),男,鲁迅美术学院综合绘画系研究生。研究方向:水性材料绘画表现与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通过阐述威廉·莫里斯出生背景、生长环境的影响。莫里斯对机械化大生产的反抗,分析工业革命时期英国资产阶级对堕落的艺术审美。红屋与莫里斯风格的装饰艺术的产生来源。罗金斯的观点对莫里斯的影响。莫里斯继承了罗斯金的观点并沿用了他的观点,反对所谓的工业革命大机械生产的艺术,批判为追求艺术也艺术的不良浪潮。有两个矛盾点:一是参照贵族热爱的艺术审美眼光还要企图跟贵族的审美方式有所区分;二是为平民艺术而不是
穆旦的《诗八首》与王佐良的《异体十四行诗八首》基本上都是以爱情为主题,并且两首诗的结构相似,创作时间也相近,对于当时的两位年轻诗人来说,爱情正是他们当时的生命体验和
提出了一种用于浅埋式地下结构物抗震设计的简化方法。采用任意侧向位移下地震土压力理论 ,推得在土 -结构相对位移较小的情况下 ,结构物所受的土作用力与它们的相对位移近似
摘要:在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多样化的今天,我们不能忽视城市艺术作品发挥的作用。城市艺术作品的直观性、影响的直接性、传播的广泛性都是良好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重要表现,因此,讨论其发挥的功能尤为必要。  关键词:艺术作品;城市;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多样,在互联网媒体如此发达的今天,其载体的形式与其作用各不一样,但是作为重要的载体之一的城市艺术作品,很容易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忽视,弱化其能重要的
本文详细阐述了电视台费用上报系统开发过程以及模块功能说明。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化,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唐等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态势逐步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渗透到报业的发展进程之中.省级党报目前面临着空前的困难和压力:
《边城》源于沈从文心中理想的“湘西世界”,小说处处展现着真善美.本文从情感抉择之“纯真”、见义让利之“大善”、理想乡村之“诗意美”三方面来论述沈从文笔下湘西世界的
随着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促进广告业发展的意见推进实施,我市广告业不断壮大,产业内涵和外延同步提升扩张,出现整体繁荣发展之势。2013年,全市广告业产值达到1.5亿元,同比增长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