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般认为《庄子》内七篇为庄子自著而外篇和杂篇则是庄子后学所作,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庄子内七篇探究其自由思想。
《人间世》——庄子自由思想提出的起点
庄子在《人间世》开篇借颜回的口描述衛君为“其年壮,其行独。轻用其国而不见其过。轻用民死,死者以国量,乎泽若蕉,民其无如矣!”这里表现了卫君专横决断,不知爱惜百姓的生命,以致百姓横尸遍野,百姓不知如何生存下去。接着颜回用他自己所学的学说妄图来治理卫国,提出了“端而虚,勉而一”、“内直外曲,成而上比”等治国方法,都被他的老师孔子所否定。最后孔子提出了“心斋”的治国方法。
这一方面否定了儒家以仁义之道治国的方略,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庄子对当时社会的绝望,他没有实际有形的方法去改变世道,只能用“心斋”即顺乎自然大道的方法去处世。
总之,在《人间世》中,庄子揭露了当时统治者的残酷无情,也体现了庄子的无可奈何,只能顺其自然。正是有了对人间社会的这种认识,才促使庄子力求精神上的自由。
《齐物论》——用旷达的态度自处于人世间
庄子在《齐物论》写到:“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与接为构,日以心斗。缦者、窖者、密者。小恐惴惴,大恐缦缦”,最终导致“终身役役而不见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则是每个人的“成心”。每个人都“师心自用”,相互之间争执不休,劳心伤神。庄子认为这些争辩其实是不必要的,世间的事物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彼与此之间没有确定的界限,从大道的角度看,万物都是齐等的,正所谓“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
其实,不仅物与物是平等的,人与物也是平等的,万物都源于道,归于道,这被庄子称为“物化”。庄子在本篇的最后写了一则“庄周梦蝶”的故事。庄子认为,无论是蝴蝶也好,庄周也好,这都是大道的暂时的现象而已。他们其实在本性上是没有分别的。需要说明的是,并非因为从道的观点来看万物,万物就无差别、平等了。这只是高扬一种旷达的精神。去掉“成心”,用齐物、齐是非的观点来看待世间万物,这样就不会为时间的是非、利害所束缚,才能有助于精神自由的获得。
《养生主》——庄子精神自由的保养原则
庄子在《养生主》中提出了一个比较重要的养生原则“缘督以为经”。《养生主》开篇用庖丁解牛的故事形象的说明了这个原则。庖丁解牛的技艺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而他所用的方法却是“依乎天理”,即顺乎自然。的确,作为道之产物的人来说,要想保全自己必须顺乎自然,违反自然必然死无丧身之地。当然这里的养生主要的是养神而不是养形,如“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蓄乎樊中。神虽王,不善也。”野鸡即使通过很艰难的途径才能满足自己的物质欲望,但是它也不愿呆在笼子中,因为被关在笼子中就失去了自由。那么为什么庄子这么轻视或淡化养形呢?因为在庄子看来,万物包括人的形体在内都是暂时的、终究会消失,而道是永存的。养神也就是保养“真君”,只要“真君”存在,形体的残缺都可以置之度外。其实,这又何尝不是庄子的无奈之举呢?作为一个人,他当然不希望自己的形体受到摧残,他也想过着身心愉悦的日子。但在当时的“无道”社会,这都是妄想,是无法实现的。庄子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这么坚定地认为形体的残缺可以放在一边,只要注意养神,还是可以生存下去的。
《德充符》、《大宗师》、《应帝王》——庄子精神自由保养的方法
在高扬齐物精神、讨论养生之道后,庄子同样需要思考如何处理内在与外在的关系问题,即内圣外王。这些思想主要体现在《德充符》、《大宗师》、《应帝王》中。
《德充符》——完善内在德性。庄子在《德充符》中所说的道德,“并非常人的所说的笃学善教,平民爱政之类,而是要做到领悟大道,因循万物的变化,消除是非的观念,抛弃立德的动机”。在此篇中,庄子有意设定了几个肢体残缺的人,运用对比、反衬的手法,说明有德者关键在于内在德性的培养 ,一个人的外貌和一个人的内在德性好坏没有关系。而要追求德性完满必须做到“才全”、“德不形”。“才全”,就是人民要摆脱“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等世俗的外在的东西,对这些要因循自然。“德不形者,物不能离也。”这是说要做到与物混然一体。因此,德性的培养关键在于与万物混同一体、因循自然,抛弃外在东西的束缚,注重内在品格的修养。
《大宗师》——效法自然大道。大宗师,就是以大道为老师。大宗师既是学道的过程,又是修道的过程。道先天地而生,它是万物的主宰,作为万物之灵的人要想享尽天年必须向道学习,以求达到与道同体的境界。而修道的途径其实就是“坐忘”。所谓“坐忘”就是“忘仁义”、“忘礼乐”之后的“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在这里,庄子再次否定了仁义礼乐对于治国修身的效用。面对大自然,人应该做的是向“道”学习,不断的修道。整日执着于仁义礼乐,于国于人于己都无益处。
《应帝王》——应对世俗生活。在这篇中,庄子批判了仁义礼乐的理论,主张“无为”,就是一切顺任自然,不要刻意去做什么,这样才能治理好社会。关于“有为”的恶果,庄子在本篇的最后一个寓言中有所说明:儵与忽以自己的俗见为混沌凿七窍,认为这样可以让混沌享受他们所认为的快乐。这是愚昧的。混沌作为大道的化身一受到世俗的侵扰就会毁坏。儵与忽正像儒墨等派别。他们都认为自己的学说可以拯救乱世,结果不但没有改变乱世,反而让世道更乱。这也反映出庄子对儒墨等“有为之人”的鄙视。
《逍遥游》——庄子精神自由的获得
庄子看破了人世间的是是非非,树立了齐物、齐是非的旷达精神,经历了养生、修德、修道、治世这么一番艰难的旅程。而这一旅程的终点便是精神的解脱。庄子在开篇写了一个关于鲲和鹏的寓言。“在这个寓言中,有两个字眼是值得留意的。一个是‘大’,一个是‘化’。”的确,这则寓言中的“化”字极大的扩展了我们的思维空间,它把我们带到一个浩瀚的世界。他把我们带到一个奇特的世界,目的是想让我们将之比于自己的境况并有所感悟。鲲的沉重正像深陷黑暗社会中而无法自拔的身体,而展翅高飞的鹏则象征着精神的解脱。虽然鲲“化”而为鹏“飞”向了天空,但它仍然是不自由的。因为它的“飞”是需要条件的,真正的自由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而要达到这种境界必须做到“无己”、“无功”、“无名”,这才是真正自由的。
庄子的自由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无数文人雅士藉庄子得到精神解脱。更有抛开世俗效而仿之者,后来的道教就是如此。我们从庄子的自由中所汲取的应该是他豁达的人生态度。
《人间世》——庄子自由思想提出的起点
庄子在《人间世》开篇借颜回的口描述衛君为“其年壮,其行独。轻用其国而不见其过。轻用民死,死者以国量,乎泽若蕉,民其无如矣!”这里表现了卫君专横决断,不知爱惜百姓的生命,以致百姓横尸遍野,百姓不知如何生存下去。接着颜回用他自己所学的学说妄图来治理卫国,提出了“端而虚,勉而一”、“内直外曲,成而上比”等治国方法,都被他的老师孔子所否定。最后孔子提出了“心斋”的治国方法。
这一方面否定了儒家以仁义之道治国的方略,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庄子对当时社会的绝望,他没有实际有形的方法去改变世道,只能用“心斋”即顺乎自然大道的方法去处世。
总之,在《人间世》中,庄子揭露了当时统治者的残酷无情,也体现了庄子的无可奈何,只能顺其自然。正是有了对人间社会的这种认识,才促使庄子力求精神上的自由。
《齐物论》——用旷达的态度自处于人世间
庄子在《齐物论》写到:“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与接为构,日以心斗。缦者、窖者、密者。小恐惴惴,大恐缦缦”,最终导致“终身役役而不见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则是每个人的“成心”。每个人都“师心自用”,相互之间争执不休,劳心伤神。庄子认为这些争辩其实是不必要的,世间的事物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彼与此之间没有确定的界限,从大道的角度看,万物都是齐等的,正所谓“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
其实,不仅物与物是平等的,人与物也是平等的,万物都源于道,归于道,这被庄子称为“物化”。庄子在本篇的最后写了一则“庄周梦蝶”的故事。庄子认为,无论是蝴蝶也好,庄周也好,这都是大道的暂时的现象而已。他们其实在本性上是没有分别的。需要说明的是,并非因为从道的观点来看万物,万物就无差别、平等了。这只是高扬一种旷达的精神。去掉“成心”,用齐物、齐是非的观点来看待世间万物,这样就不会为时间的是非、利害所束缚,才能有助于精神自由的获得。
《养生主》——庄子精神自由的保养原则
庄子在《养生主》中提出了一个比较重要的养生原则“缘督以为经”。《养生主》开篇用庖丁解牛的故事形象的说明了这个原则。庖丁解牛的技艺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而他所用的方法却是“依乎天理”,即顺乎自然。的确,作为道之产物的人来说,要想保全自己必须顺乎自然,违反自然必然死无丧身之地。当然这里的养生主要的是养神而不是养形,如“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蓄乎樊中。神虽王,不善也。”野鸡即使通过很艰难的途径才能满足自己的物质欲望,但是它也不愿呆在笼子中,因为被关在笼子中就失去了自由。那么为什么庄子这么轻视或淡化养形呢?因为在庄子看来,万物包括人的形体在内都是暂时的、终究会消失,而道是永存的。养神也就是保养“真君”,只要“真君”存在,形体的残缺都可以置之度外。其实,这又何尝不是庄子的无奈之举呢?作为一个人,他当然不希望自己的形体受到摧残,他也想过着身心愉悦的日子。但在当时的“无道”社会,这都是妄想,是无法实现的。庄子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这么坚定地认为形体的残缺可以放在一边,只要注意养神,还是可以生存下去的。
《德充符》、《大宗师》、《应帝王》——庄子精神自由保养的方法
在高扬齐物精神、讨论养生之道后,庄子同样需要思考如何处理内在与外在的关系问题,即内圣外王。这些思想主要体现在《德充符》、《大宗师》、《应帝王》中。
《德充符》——完善内在德性。庄子在《德充符》中所说的道德,“并非常人的所说的笃学善教,平民爱政之类,而是要做到领悟大道,因循万物的变化,消除是非的观念,抛弃立德的动机”。在此篇中,庄子有意设定了几个肢体残缺的人,运用对比、反衬的手法,说明有德者关键在于内在德性的培养 ,一个人的外貌和一个人的内在德性好坏没有关系。而要追求德性完满必须做到“才全”、“德不形”。“才全”,就是人民要摆脱“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等世俗的外在的东西,对这些要因循自然。“德不形者,物不能离也。”这是说要做到与物混然一体。因此,德性的培养关键在于与万物混同一体、因循自然,抛弃外在东西的束缚,注重内在品格的修养。
《大宗师》——效法自然大道。大宗师,就是以大道为老师。大宗师既是学道的过程,又是修道的过程。道先天地而生,它是万物的主宰,作为万物之灵的人要想享尽天年必须向道学习,以求达到与道同体的境界。而修道的途径其实就是“坐忘”。所谓“坐忘”就是“忘仁义”、“忘礼乐”之后的“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在这里,庄子再次否定了仁义礼乐对于治国修身的效用。面对大自然,人应该做的是向“道”学习,不断的修道。整日执着于仁义礼乐,于国于人于己都无益处。
《应帝王》——应对世俗生活。在这篇中,庄子批判了仁义礼乐的理论,主张“无为”,就是一切顺任自然,不要刻意去做什么,这样才能治理好社会。关于“有为”的恶果,庄子在本篇的最后一个寓言中有所说明:儵与忽以自己的俗见为混沌凿七窍,认为这样可以让混沌享受他们所认为的快乐。这是愚昧的。混沌作为大道的化身一受到世俗的侵扰就会毁坏。儵与忽正像儒墨等派别。他们都认为自己的学说可以拯救乱世,结果不但没有改变乱世,反而让世道更乱。这也反映出庄子对儒墨等“有为之人”的鄙视。
《逍遥游》——庄子精神自由的获得
庄子看破了人世间的是是非非,树立了齐物、齐是非的旷达精神,经历了养生、修德、修道、治世这么一番艰难的旅程。而这一旅程的终点便是精神的解脱。庄子在开篇写了一个关于鲲和鹏的寓言。“在这个寓言中,有两个字眼是值得留意的。一个是‘大’,一个是‘化’。”的确,这则寓言中的“化”字极大的扩展了我们的思维空间,它把我们带到一个浩瀚的世界。他把我们带到一个奇特的世界,目的是想让我们将之比于自己的境况并有所感悟。鲲的沉重正像深陷黑暗社会中而无法自拔的身体,而展翅高飞的鹏则象征着精神的解脱。虽然鲲“化”而为鹏“飞”向了天空,但它仍然是不自由的。因为它的“飞”是需要条件的,真正的自由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而要达到这种境界必须做到“无己”、“无功”、“无名”,这才是真正自由的。
庄子的自由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无数文人雅士藉庄子得到精神解脱。更有抛开世俗效而仿之者,后来的道教就是如此。我们从庄子的自由中所汲取的应该是他豁达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