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照应,是文章结构的基本环节,指文章中某些内容和意思在不同位置上互相关照与呼应。照应是就文章内容的联系说的,是使篇章完整周密的重要方法。照应可以让文章生出波澜,使作品结构更严谨有致,令语言表达更耐人寻味。
一、照应的主要类型
1.内容与题目照应。
篇章的内容与题目相照应,或揭示标题的含义,或突出篇章的中心。这种照应有时在开头点题,有时在结尾扣题,有时则在整篇中随时和题目照应。
朱自清的《绿》就在开头和结尾两次点题:
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开头)
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结尾)
开头点出梅雨潭的绿,结尾再次点题,表达对绿的赞美、惊异之情。
2.结尾与开头照应。
结尾与开头照应得好,能够“首尾圆合”,使文章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这样的例子很多,如杨朔的《荔枝蜜》,开头写道:“花鸟鱼虫,凡是上得画的,那原物往往也叫人喜爱。蜜蜂是画家的爱物,我却总不大喜欢……”结尾写道:“这天夜里,我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开头实,结尾虚,开头抑,结尾扬,首尾相互照应,将文章的意义推向了更高的层次,使作品的主题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
3.前文和后文照应。
这是最常见的照应类型。前边先交代一下,后面或换一个说法,或点出结果,使内容深入。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在运用前后照应手法方面堪称典范。
(1)林冲自来天王堂,取了包裹,带了尖刀,拿了条花枪,与差拨一同辞了管营,两个取路投草料场来。
这里对林冲离开天王堂时的描写,看起来好像是不经意之笔,但这里所写的事物,在后文都有了着落:包裹——放在床上;尖刀——剜了陆谦的心窝,同时也照应了上文的“买把解腕尖刀”;花枪——挑了酒葫芦,也挑了差拨和富安。
(2)林冲把被卷了,花枪挑了酒葫芦,依旧把门拽上,锁了,望那庙里来。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
这里是对林冲来到山神庙后的描写,他掇石头靠住庙门,后边照应的内容正是陆谦三人推不开庙门,才在庙檐下对话,让林冲伏门听清楚了事情的真相。这时林冲的幻想彻底破灭了,于是毅然手刃仇敌,投奔梁山。
4.相同或相近的词语或句子在文中照应。
这样的照应可以使文章前后语意不断,结构更加完整周密。
某官员上任,为示亲民,与下属寒暄:“我是农民的儿子。”然后问秘书:“你呢?”秘书本是官二代,但只好谄媚道:“我是农民的孙子。”领导很满意,再问身边刚分配来的一名大学生:“你呢?”大学生憨厚地答道:“俺是农民。”
“我是农民的儿子”“我是农民的孙子”和“俺是农民”在句式上保持一致,只更换了个别词语,三者之间形成了一种照应关系,不仅表达完整而富有层次,而且收到了诙谐幽默的讽刺效果。
二、如何学习和运用照应之法
1.积极领会和学习名著及教材中的例子。
名著和教材中行文照应的经典例子甚多,当用心领会和学习。
众猴拍手称扬道:“好水!好水!原来此处远通山脚之下,直接大海之波。”又道:“那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不伤身体者,我等即拜他为王。”连呼了三声,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
……
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
这是《西游记》第一回中一处很有趣的照应,每每想起就会忍俊不禁。这样的照应尽管没有多少曲折,但也算有呼有应,自然圆熟,极为恰切地交代了石猴成为猴王的原因。
再如《红楼梦》,其主要人物的命运结局和该书第五回中判词的照应可谓天衣无缝,令人叹绝。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小桔灯》《背影》《祝福》等,都是我们领会和学习照应手法的好文章。
2.要相信自己可以切实地掌握照应之法
下面的例子就是来自中学生的考场作文:
林清玄在他的《心的菩提》中说:“我们要以全心来绽放,以花的姿态证明自己的存在。”
……
全心,忘我,去除一切杂念,这是我们今后所要的,同样,也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正因此,以全心之态,对待生活中的每件事,才可至善,至美!
《全心》一文的首尾做到了前呼后应,既紧扣文题,又极为准确地诠释了“全心”的意义。这样的照应,看上去一点也不难吧?一定要相信自己可以切实地掌握文章的照应之法,继而写出美丽多姿的文章。
3.掌握一些行文时可以造成照应的方法。
(1)同桌三年的时间里她偷偷喜欢着他,他却似乎没感觉。他们每天吵吵闹闹,有时玩疯了他会喊一句:“你这么凶,男生和你果真不适合一见钟情。”这时她会假装不屑地骂回去,背过身却是满脸落寞。
……
毕业聚会,他拉着她的手一本正经地说:“毕业了,终于可以跟你告白了。和你果真不适合一见钟情,却适合白头到老。”
“和你果真不适合一见钟情”一定会让“她”心下凄然,也会让读者感觉到二人没戏。三年一度毕业季,本是你我分手时,没想到“他”来了句“和你果真不适合一见钟情,却适合白头到老”的真情告白,“她”的感动何止是惊喜莫名,定然是以为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然后是梨花一枝春带雨,幸福陶醉得一塌糊涂。
这则微小说之所以有如此令人称奇的效果,是因为它运用“误会法”造成了前后照应,以“适合白头到老”照应“不适合一见钟情”,前后用语变化甚大,表达精妙,出人意料。 (2)报到第一天,她满心沮丧。高考失利,沦落到这个遥远的南方三流大学,她已经看不到前途。这时有人喊她的名字:“方莹!”是负责接待新生的清秀学长。这是缘分吗?素不相识,他竟在人群中准确地认出自己。她忽然觉得考砸也没什么,新生活这才要开始。学长来到了她面前,笑着说:“方莹来到偶民鞋校(欢迎来到我们学校)。”
这段文字在内容的前后照应上别出心裁,先是给了方莹无限的希望和无穷的力量,同时吊足了读者的胃口,而后又玩起了“冰桶”,冷水浇透了方莹,也浇醒了多情的读者。以“方莹来到偶民鞋校(欢迎来到我们学校)”照应“方莹”,谐音成趣,新奇自然,值得借鉴。
除了误会法、谐音法,还有悬念法、对比法、问答法、因果法、反复法等等,但是运用照应讲求水到渠成,无斧凿痕,没有必要给所有的照应都贴上一个标签。
4.从内容和标题相照应的角度结构全篇。
《纽约时报》曾经罕见地以中文标题发表评论《从开封到纽约——辉煌如过眼烟云》,作者说:“我对世界上最重要城市的投票是这样的:……公元1年,罗马……公元1000年,中国开封……公元2000年,纽约。”
这样的文字告诉我们,作者在行文时一定会铺开笔墨去写开封的悠久和凄凉——那是一种历史从这里走过而不能驻留的感觉。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和文章的标题形成照应。当然我们还可以推知,作者最终会把文字的重心落在时下的纽约上,开封的辉煌只能属于千年之前的大宋,早已完整而结实地保存在那幅《清明上河图》里了。我们在写作实践时,要善于从内容和标题相照应的角度结构全篇,这样,才可以写出题文一致,结构精美,重点突出的上乘之作。
5.要努力让自己习作中的照应耐人寻味。
来看《三国演义》中的两段文字:
先主以目遍视,只见马良之弟马谡在傍,先主令且退。谡退出,先主谓孔明曰:“丞相观马谡之才何如?”孔明曰:“此人亦当世之英才也。”先主曰:“不然。朕观此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丞相宜深察之。”(第八十五回)
……
蒋琬问曰:“今幼常得罪,既正军法,丞相何故哭耶?”孔明曰:“吾非为马谡而哭。吾想先帝在白帝城临危之时,曾嘱吾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今果应此言。乃深恨己之不明,追思先帝之言,因此痛哭耳!”(第九十六回)
小说在结构上设此照应,严谨周密,单就内容来说,刘备之嘱不可谓不警人心,诸葛之哭不可谓不痛肺腑。但这一照应值得读者思考的东西太多:刘备判断马谡是一个赵括式的人物的依据何在?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为何置先帝遗命而不顾?斩马谡仅仅是为了整肃军纪吗?诸葛亮“违众拔谡”酿成大败的根源何在?至今,恐怕这些问题也无定论。
这样的照应历来为人称道,发人深思,是我们学习的标杆。我们不仅要学会运用照应的方法,还要努力让自己习作中的照应与众不同,耐人寻味。
照应之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照应仅仅是写作的一种技法,能够自然、巧妙、恰当地运用它,必将给我们的习作增分添彩。当然,中学生在写作实践中不应该刻意、生硬、胡乱地去制造一些所谓的照应,因为真实和美才是我们的终极追求。
一、照应的主要类型
1.内容与题目照应。
篇章的内容与题目相照应,或揭示标题的含义,或突出篇章的中心。这种照应有时在开头点题,有时在结尾扣题,有时则在整篇中随时和题目照应。
朱自清的《绿》就在开头和结尾两次点题:
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开头)
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结尾)
开头点出梅雨潭的绿,结尾再次点题,表达对绿的赞美、惊异之情。
2.结尾与开头照应。
结尾与开头照应得好,能够“首尾圆合”,使文章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这样的例子很多,如杨朔的《荔枝蜜》,开头写道:“花鸟鱼虫,凡是上得画的,那原物往往也叫人喜爱。蜜蜂是画家的爱物,我却总不大喜欢……”结尾写道:“这天夜里,我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开头实,结尾虚,开头抑,结尾扬,首尾相互照应,将文章的意义推向了更高的层次,使作品的主题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
3.前文和后文照应。
这是最常见的照应类型。前边先交代一下,后面或换一个说法,或点出结果,使内容深入。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在运用前后照应手法方面堪称典范。
(1)林冲自来天王堂,取了包裹,带了尖刀,拿了条花枪,与差拨一同辞了管营,两个取路投草料场来。
这里对林冲离开天王堂时的描写,看起来好像是不经意之笔,但这里所写的事物,在后文都有了着落:包裹——放在床上;尖刀——剜了陆谦的心窝,同时也照应了上文的“买把解腕尖刀”;花枪——挑了酒葫芦,也挑了差拨和富安。
(2)林冲把被卷了,花枪挑了酒葫芦,依旧把门拽上,锁了,望那庙里来。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
这里是对林冲来到山神庙后的描写,他掇石头靠住庙门,后边照应的内容正是陆谦三人推不开庙门,才在庙檐下对话,让林冲伏门听清楚了事情的真相。这时林冲的幻想彻底破灭了,于是毅然手刃仇敌,投奔梁山。
4.相同或相近的词语或句子在文中照应。
这样的照应可以使文章前后语意不断,结构更加完整周密。
某官员上任,为示亲民,与下属寒暄:“我是农民的儿子。”然后问秘书:“你呢?”秘书本是官二代,但只好谄媚道:“我是农民的孙子。”领导很满意,再问身边刚分配来的一名大学生:“你呢?”大学生憨厚地答道:“俺是农民。”
“我是农民的儿子”“我是农民的孙子”和“俺是农民”在句式上保持一致,只更换了个别词语,三者之间形成了一种照应关系,不仅表达完整而富有层次,而且收到了诙谐幽默的讽刺效果。
二、如何学习和运用照应之法
1.积极领会和学习名著及教材中的例子。
名著和教材中行文照应的经典例子甚多,当用心领会和学习。
众猴拍手称扬道:“好水!好水!原来此处远通山脚之下,直接大海之波。”又道:“那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不伤身体者,我等即拜他为王。”连呼了三声,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
……
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
这是《西游记》第一回中一处很有趣的照应,每每想起就会忍俊不禁。这样的照应尽管没有多少曲折,但也算有呼有应,自然圆熟,极为恰切地交代了石猴成为猴王的原因。
再如《红楼梦》,其主要人物的命运结局和该书第五回中判词的照应可谓天衣无缝,令人叹绝。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小桔灯》《背影》《祝福》等,都是我们领会和学习照应手法的好文章。
2.要相信自己可以切实地掌握照应之法
下面的例子就是来自中学生的考场作文:
林清玄在他的《心的菩提》中说:“我们要以全心来绽放,以花的姿态证明自己的存在。”
……
全心,忘我,去除一切杂念,这是我们今后所要的,同样,也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正因此,以全心之态,对待生活中的每件事,才可至善,至美!
《全心》一文的首尾做到了前呼后应,既紧扣文题,又极为准确地诠释了“全心”的意义。这样的照应,看上去一点也不难吧?一定要相信自己可以切实地掌握文章的照应之法,继而写出美丽多姿的文章。
3.掌握一些行文时可以造成照应的方法。
(1)同桌三年的时间里她偷偷喜欢着他,他却似乎没感觉。他们每天吵吵闹闹,有时玩疯了他会喊一句:“你这么凶,男生和你果真不适合一见钟情。”这时她会假装不屑地骂回去,背过身却是满脸落寞。
……
毕业聚会,他拉着她的手一本正经地说:“毕业了,终于可以跟你告白了。和你果真不适合一见钟情,却适合白头到老。”
“和你果真不适合一见钟情”一定会让“她”心下凄然,也会让读者感觉到二人没戏。三年一度毕业季,本是你我分手时,没想到“他”来了句“和你果真不适合一见钟情,却适合白头到老”的真情告白,“她”的感动何止是惊喜莫名,定然是以为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然后是梨花一枝春带雨,幸福陶醉得一塌糊涂。
这则微小说之所以有如此令人称奇的效果,是因为它运用“误会法”造成了前后照应,以“适合白头到老”照应“不适合一见钟情”,前后用语变化甚大,表达精妙,出人意料。 (2)报到第一天,她满心沮丧。高考失利,沦落到这个遥远的南方三流大学,她已经看不到前途。这时有人喊她的名字:“方莹!”是负责接待新生的清秀学长。这是缘分吗?素不相识,他竟在人群中准确地认出自己。她忽然觉得考砸也没什么,新生活这才要开始。学长来到了她面前,笑着说:“方莹来到偶民鞋校(欢迎来到我们学校)。”
这段文字在内容的前后照应上别出心裁,先是给了方莹无限的希望和无穷的力量,同时吊足了读者的胃口,而后又玩起了“冰桶”,冷水浇透了方莹,也浇醒了多情的读者。以“方莹来到偶民鞋校(欢迎来到我们学校)”照应“方莹”,谐音成趣,新奇自然,值得借鉴。
除了误会法、谐音法,还有悬念法、对比法、问答法、因果法、反复法等等,但是运用照应讲求水到渠成,无斧凿痕,没有必要给所有的照应都贴上一个标签。
4.从内容和标题相照应的角度结构全篇。
《纽约时报》曾经罕见地以中文标题发表评论《从开封到纽约——辉煌如过眼烟云》,作者说:“我对世界上最重要城市的投票是这样的:……公元1年,罗马……公元1000年,中国开封……公元2000年,纽约。”
这样的文字告诉我们,作者在行文时一定会铺开笔墨去写开封的悠久和凄凉——那是一种历史从这里走过而不能驻留的感觉。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和文章的标题形成照应。当然我们还可以推知,作者最终会把文字的重心落在时下的纽约上,开封的辉煌只能属于千年之前的大宋,早已完整而结实地保存在那幅《清明上河图》里了。我们在写作实践时,要善于从内容和标题相照应的角度结构全篇,这样,才可以写出题文一致,结构精美,重点突出的上乘之作。
5.要努力让自己习作中的照应耐人寻味。
来看《三国演义》中的两段文字:
先主以目遍视,只见马良之弟马谡在傍,先主令且退。谡退出,先主谓孔明曰:“丞相观马谡之才何如?”孔明曰:“此人亦当世之英才也。”先主曰:“不然。朕观此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丞相宜深察之。”(第八十五回)
……
蒋琬问曰:“今幼常得罪,既正军法,丞相何故哭耶?”孔明曰:“吾非为马谡而哭。吾想先帝在白帝城临危之时,曾嘱吾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今果应此言。乃深恨己之不明,追思先帝之言,因此痛哭耳!”(第九十六回)
小说在结构上设此照应,严谨周密,单就内容来说,刘备之嘱不可谓不警人心,诸葛之哭不可谓不痛肺腑。但这一照应值得读者思考的东西太多:刘备判断马谡是一个赵括式的人物的依据何在?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为何置先帝遗命而不顾?斩马谡仅仅是为了整肃军纪吗?诸葛亮“违众拔谡”酿成大败的根源何在?至今,恐怕这些问题也无定论。
这样的照应历来为人称道,发人深思,是我们学习的标杆。我们不仅要学会运用照应的方法,还要努力让自己习作中的照应与众不同,耐人寻味。
照应之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照应仅仅是写作的一种技法,能够自然、巧妙、恰当地运用它,必将给我们的习作增分添彩。当然,中学生在写作实践中不应该刻意、生硬、胡乱地去制造一些所谓的照应,因为真实和美才是我们的终极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