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你下次还愿意做,固然很好;但是如果你累了,不想做,也不会感觉到那么内疚。
“把书捡起来!乱扔东西不是好孩子!”
听完姥姥讲绘本之后,小树随手把书扔在了地上。姥姥耐心地谆谆教导,各种鼓励,10分钟之后,小树终于伸出他的小手,把书捡起来,放回了书架。
姥姥的教育终于有了成果,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兴奋地夸小树:“真是好孩子呀,小树太懂事儿了,真乖!”小树也表示很开心,一家人皆大欢喜。
15分钟后,书架那儿传来一阵噼里啪啦的巨响,大家赶过去一看,原来是两岁多的小树,正在把书架上一整层的书,都胡乱推到地上,打算一本一本地放回去,一边放还一边扭头看着姥姥笑:“我是好孩子。”
全家人哭笑不得,只有我明白怎么回事:错误的表扬方式会导致的结果,就这样真真切切地在我眼前发生了。
对姥姥来说,她想表达的是:把书收起来→孩子懂道理→自己的事自己负责→姥姥就不用收了→孩子很心疼大人→长大一定不会太差。
但是对于孩子来说,他不太懂得,“收起一本书”和“我是一个好孩子”之间漫长曲折的逻辑关系。“好孩子”是每个孩子的目标,就像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成为“好人”一样。对于小树来说,成为好孩子的逻辑如此清晰简洁:把书收起来=好孩子。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所以他去把书架上的书都弄到地上,一次次重复自己成为好孩子的机会。
但倘若当天晚上,小树把玩具扔到地上,又有可能被评价:“到处乱扔玩具,不是好孩子!”
事实上,“你不是好孩子”和“你真是一个好孩子”一样,都不是实话。因为人是多么复杂的动物,怎么可能单单通过这一件事情就可以判定。
这就是以往我们用“你”开头的句式表扬孩子可能导致的结果。我们本来希望通过让孩子整理书籍,学会保持整洁,或者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但是事实上,幼小孩子并不真的知道自己为什么需要做这件事情,这么做的意义是什么,所以他并没有做这件事情的内部动力,只是追求姥姥表扬的外部动力。
这是用“贴标签”的表扬方式对小孩子可能产生的第一个负面影响。
第二个是什么?
当我们持续地把孩子做的一件事情,扩大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孩子对自己的评价就会依赖于这些具体的事。比如一次考试分数高,我们说你是好的,一次下棋下得好,我们说你很聪明,孩子當然很开心,因为他从一件事情上面收获了对他整个人的评价。
但是当一件事情没有做好,他会很自然地联想到,我这个人是不好的,下棋输了的时候,他会认为“我是不聪明的”。如果孩子对自己的评价依赖于事情的结果,自信心和安全感就非常容易受伤害,没有办法真正认识到自己的价值。这就是第二个负面影响:让孩子把“事”和“人”混淆起来,过于关注一次事情的结果。
第三个坏处隐藏更深,让我们通过例子来了解。
一个学员妈妈告诉我说,她有一个弟弟。从小妈妈就告诉她,姐姐要照顾弟弟,而且妈妈总是会表扬她说:“你是一个好姐姐,你把弟弟照顾得真好,妈妈真喜欢你!”所以她在妈妈的表扬下,不断地努力成为一个好姐姐,一个被妈妈喜欢的人。
事实上她怎么想?“我一直都在照顾弟弟,把好东西让给他。但是我其实心里并不真的想这么做,我觉得很委屈。妈妈根本就不爱我。”
这就是第三个负面影响:它实际上是对孩子的一种催眠和控制,跟批评和指责不同,它并不容易识别,所以伤害更大。
以上三种传统的“你真棒,你真好”的表扬方式,对孩子可能造成的负面的影响,总结来说就是:
第一,它会破坏孩子的内在动力。
第二,孩子会过于依赖外部评价来评价自己。
第三,对孩子形成一种隐性的催眠和控制,无法做自己。
我们说了很多传统的表扬的缺点,那是不是我们就不能表扬孩子了呢?
当然不是了!鼓励,赞美,认同,是家长能给到孩子的非常重要的心理营养,那么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不去给孩子贴标签,而是分享真实的感受。
比如:当小树把书收起来的时候,我们说:“你自己把书捡起来收回去了,这样妈妈就不用收了,妈妈觉得好轻松啊,谢谢你啊!”
这样说,首先孩子能够明确地知道自己做了什么才得到了表扬,也了解自己做的事情对妈妈有什么帮助,当孩子知道自己的行为能够帮助妈妈变得更轻松的时候,他会非常开心,这也能够让孩子很有价值感,是因为他自己的努力改变了一些事情。
同时,我们也跟孩子分享了自己的喜悦:感谢你做了这样的事情,给我带来了一些积极的影响,我觉得特别地开心。当孩子知道他做的事情能够让别人开心,他会非常得意。
这个表扬方式其实是有公式的:事实 影响 感受。
事实:你把书收起来了。
影响:妈妈就不用收了。
感受:觉得更轻松了,好开心了。
如果姐姐帮助妈妈照顾弟弟了,妈妈也是用同样的方式来表达:
事实:你帮忙给弟弟把衣服穿上了。
影响:这样妈妈就有了10分钟的时间,可以多吃一碗饭了。
感受:妈妈真的觉得好开心呢,谢谢你啊!
作为姐姐,孩子也会觉得非常地开心,可能很愿意继续为妈妈多分担一些照顾弟弟的工作。同时,这并不是一个“应该”的事情,下次当姐姐没时间的时候,也会有勇气跟妈妈说:“今天我特别忙,我可不可以不照顾弟弟了?”
这样的“表扬”方式,避免了把一件事情和人格进行捆绑。让孩子终于能够从“好孩子”“坏孩子”这样的评价怪圈中跳出来,慢慢形成一个坚定的稳固的自我。同时也避免了我们对孩子造成控制,因为我们只是在跟你分享我的这个喜悦的感受,但是我并没有期待你下次还这么做。如果你下次还愿意做,固然很好;但是如果你累了,不想做,也不会感觉到那么内疚。
作者简介:树妈马瑞,作家,心理咨询师,儿童沙游师。这位作家妈妈和摄影师树爸共同经营有微信公众号“温暖记录者”,分享他们对宝宝有爱的生活记录。
“把书捡起来!乱扔东西不是好孩子!”
听完姥姥讲绘本之后,小树随手把书扔在了地上。姥姥耐心地谆谆教导,各种鼓励,10分钟之后,小树终于伸出他的小手,把书捡起来,放回了书架。
姥姥的教育终于有了成果,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兴奋地夸小树:“真是好孩子呀,小树太懂事儿了,真乖!”小树也表示很开心,一家人皆大欢喜。
15分钟后,书架那儿传来一阵噼里啪啦的巨响,大家赶过去一看,原来是两岁多的小树,正在把书架上一整层的书,都胡乱推到地上,打算一本一本地放回去,一边放还一边扭头看着姥姥笑:“我是好孩子。”
全家人哭笑不得,只有我明白怎么回事:错误的表扬方式会导致的结果,就这样真真切切地在我眼前发生了。
“好孩子”哪有那么简单
对姥姥来说,她想表达的是:把书收起来→孩子懂道理→自己的事自己负责→姥姥就不用收了→孩子很心疼大人→长大一定不会太差。
但是对于孩子来说,他不太懂得,“收起一本书”和“我是一个好孩子”之间漫长曲折的逻辑关系。“好孩子”是每个孩子的目标,就像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成为“好人”一样。对于小树来说,成为好孩子的逻辑如此清晰简洁:把书收起来=好孩子。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所以他去把书架上的书都弄到地上,一次次重复自己成为好孩子的机会。
但倘若当天晚上,小树把玩具扔到地上,又有可能被评价:“到处乱扔玩具,不是好孩子!”
事实上,“你不是好孩子”和“你真是一个好孩子”一样,都不是实话。因为人是多么复杂的动物,怎么可能单单通过这一件事情就可以判定。
坏表扬的三个坏处
这就是以往我们用“你”开头的句式表扬孩子可能导致的结果。我们本来希望通过让孩子整理书籍,学会保持整洁,或者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但是事实上,幼小孩子并不真的知道自己为什么需要做这件事情,这么做的意义是什么,所以他并没有做这件事情的内部动力,只是追求姥姥表扬的外部动力。
这是用“贴标签”的表扬方式对小孩子可能产生的第一个负面影响。
第二个是什么?
当我们持续地把孩子做的一件事情,扩大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孩子对自己的评价就会依赖于这些具体的事。比如一次考试分数高,我们说你是好的,一次下棋下得好,我们说你很聪明,孩子當然很开心,因为他从一件事情上面收获了对他整个人的评价。
但是当一件事情没有做好,他会很自然地联想到,我这个人是不好的,下棋输了的时候,他会认为“我是不聪明的”。如果孩子对自己的评价依赖于事情的结果,自信心和安全感就非常容易受伤害,没有办法真正认识到自己的价值。这就是第二个负面影响:让孩子把“事”和“人”混淆起来,过于关注一次事情的结果。
第三个坏处隐藏更深,让我们通过例子来了解。
一个学员妈妈告诉我说,她有一个弟弟。从小妈妈就告诉她,姐姐要照顾弟弟,而且妈妈总是会表扬她说:“你是一个好姐姐,你把弟弟照顾得真好,妈妈真喜欢你!”所以她在妈妈的表扬下,不断地努力成为一个好姐姐,一个被妈妈喜欢的人。
事实上她怎么想?“我一直都在照顾弟弟,把好东西让给他。但是我其实心里并不真的想这么做,我觉得很委屈。妈妈根本就不爱我。”
这就是第三个负面影响:它实际上是对孩子的一种催眠和控制,跟批评和指责不同,它并不容易识别,所以伤害更大。
以上三种传统的“你真棒,你真好”的表扬方式,对孩子可能造成的负面的影响,总结来说就是:
第一,它会破坏孩子的内在动力。
第二,孩子会过于依赖外部评价来评价自己。
第三,对孩子形成一种隐性的催眠和控制,无法做自己。
好的表扬有公式
我们说了很多传统的表扬的缺点,那是不是我们就不能表扬孩子了呢?
当然不是了!鼓励,赞美,认同,是家长能给到孩子的非常重要的心理营养,那么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不去给孩子贴标签,而是分享真实的感受。
比如:当小树把书收起来的时候,我们说:“你自己把书捡起来收回去了,这样妈妈就不用收了,妈妈觉得好轻松啊,谢谢你啊!”
这样说,首先孩子能够明确地知道自己做了什么才得到了表扬,也了解自己做的事情对妈妈有什么帮助,当孩子知道自己的行为能够帮助妈妈变得更轻松的时候,他会非常开心,这也能够让孩子很有价值感,是因为他自己的努力改变了一些事情。
同时,我们也跟孩子分享了自己的喜悦:感谢你做了这样的事情,给我带来了一些积极的影响,我觉得特别地开心。当孩子知道他做的事情能够让别人开心,他会非常得意。
这个表扬方式其实是有公式的:事实 影响 感受。
事实:你把书收起来了。
影响:妈妈就不用收了。
感受:觉得更轻松了,好开心了。
如果姐姐帮助妈妈照顾弟弟了,妈妈也是用同样的方式来表达:
事实:你帮忙给弟弟把衣服穿上了。
影响:这样妈妈就有了10分钟的时间,可以多吃一碗饭了。
感受:妈妈真的觉得好开心呢,谢谢你啊!
作为姐姐,孩子也会觉得非常地开心,可能很愿意继续为妈妈多分担一些照顾弟弟的工作。同时,这并不是一个“应该”的事情,下次当姐姐没时间的时候,也会有勇气跟妈妈说:“今天我特别忙,我可不可以不照顾弟弟了?”
这样的“表扬”方式,避免了把一件事情和人格进行捆绑。让孩子终于能够从“好孩子”“坏孩子”这样的评价怪圈中跳出来,慢慢形成一个坚定的稳固的自我。同时也避免了我们对孩子造成控制,因为我们只是在跟你分享我的这个喜悦的感受,但是我并没有期待你下次还这么做。如果你下次还愿意做,固然很好;但是如果你累了,不想做,也不会感觉到那么内疚。
作者简介:树妈马瑞,作家,心理咨询师,儿童沙游师。这位作家妈妈和摄影师树爸共同经营有微信公众号“温暖记录者”,分享他们对宝宝有爱的生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