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一个物理学家的体验

来源 :初中生世界·中考物理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a_lili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4年11月7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报告厅座无虚席,师生们在聆听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著名美籍华人丁肇中教授作报告,内容关于寻找太空中的反物质和暗物质。一个小时的精彩报告后,按照惯例,丁教授回答同学们的提问。
  “您觉得人类在太空中能找到暗物质和反物质吗?”
  “不知道。”
  “您觉得您从事的科学实验有什么经济价值吗?”
  “不知道。”
  “您能不能谈谈物理学未来20年的发展方向?”
  “不知道。”
  一问三不知!而且回答“不知道”时。表情自然诚恳,没有任何明知不说的矫揉造作。在场的所有同学都大感意外,短暂的沉默后开始有人窃窃私语起来。旋即。丁教授微笑着说,不知道的事情绝对不能去主观推断,而最尖端的科学很难靠判断来确定是怎么回事。简短而平实的几句话。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这也是丁肇中教授在1980年写了一篇自传性的文章《在探索中——一个物理学家的体验》的真实体现。
  丁肇中(Sarnuel chao chung Ting)1936年1月27日生于美国密歇根州安娜堡。先后在重庆、南京和青岛上小学。1948年随父母去台湾,又在台中读了一年小学。1949年丁肇中先考入台北成功中学,次年入台湾建国中学,接受严格的教育,他的数学、物理和历史学习成绩优秀。1955年建国中学高中部毕业后考入成功大学机械工程系。1956年转到美国密歇根大学,在物理系和数学系学习,1960年获硕士学位,1962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63年,他获得福特基金会的奖学金。到瑞士日内瓦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工作。1964年起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工作。1965年起,丁肇中领导的实验组在联邦德国汉堡电子同步加速器(束流能量为7.5×109eV)上进行了关于量子电动力学和矢量介子(p,w,φ)的一系列出色的实验工作,其中包括光生矢量介子、矢量介子衰变的研究、矢量为主模型的实验检验、p,w,φ介子光生相位的测量和p、w介子干涉参数的精密测量等,推进了对矢量介子的认识(见介子)。还在实验上证明了量子电动力学的正确性。
  1972年夏,丁肇中实验组利用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3.3×1010eV质子加速器寻找质量在(1.5-5.5)×1010eV之间的长寿命中性粒子。
  1974年,他们发现了一个质量约为质子质量3倍(质量为3.1×109eV)的长寿命中性粒子。在公开发表这个发现时。丁肇中把这个新粒子取名为J粒子,“J”和“丁”字形相近,寓意这是中国人发现的粒子与此同时,美国人B·里希特也发现了这种粒子,并取名为ψ粒子。后来(1975)人们就把这种粒子叫作J/ψ粒子。J/ψ粒子具有奇特的性质,其寿命值比预料值大5000倍;这表明它有新的内部结构。不能用当时已知的3种味的夸克来解释,而需要引进第四种夸克即粲夸克来解释。J/ψ粒子的发现大大推动了粒子物理学的发展。为此丁肇中和里希特共同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奖。
  丁肇中热心培养中国高能物理学人才,经常选拔中国青年科学工作者去他所领导的小组工作。他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校的名誉教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丁肇中的学术思想的特点是,在科学研究中非常重视实验。他认为,物理学是在实验与理论紧密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理论进展的基础在于理论能够解释现有的实验事实,并且还能够预言可以由实验证实的新现象。当物理学中一个实验结果与理论预言相矛盾时,就会发生物理学的革命,并且导致新理论的产生。他根据近四分之一世纪以来物理学的历史和他亲身的经验指出,许多重要实验,例如K介子衰变中电荷共轭宇称与宇称复合对称性(CP)不守恒的发现,J粒子的发现,以及高温超导体的发现,开辟了物理学中新的研究领域,但这些实验发现都是预先在理论上并没有兴趣的情况下作出的。又如高能加速器实验近年来作出的有关粒子物理的基本发现,除W粒子和Z粒子外。几乎都是在加速器开始建造时未曾预言过的。他强调。没有一个理论能够驳斥实验的结果,反之,如果一个理论与实验观察的事实不符合,那么这个理论就不能存在。他重视科学实验的观点,对科学工作者是很有教益的。
  丁肇中的思维与交流方式极其独特。初次与其交流会让人觉得他思维混乱。但仔细听来就会了解到,他的思维并非混乱,而是他想说的事情过于复杂以至于无法用语言合理表达出来。这点是想必听过他讲座的人都深有体会。
其他文献
因为一些意外的波折,夏烈老师这次拖到截稿时间的最后一刻才完成了他的“信使”任务,火急火燎地把作家鲍贝的回信填入空白的版面,终于长舒了一口气——这是2019年最后一期“为爱找方法”,也是我和夏烈老师搭档的最后一期“为爱找方法”。2020年即将到来,“为爱找方法”栏目也将迎来全新的面貌、全新的责任编辑和嘉宾阵容,敬请期待!   成长路上,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需要得到帮助和指点,这就是“
期刊
自从我年近50岁以来,我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不但是我自己,包括年轻的研究人员,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创造力?而且我也一直试图从更加客观的观点来探讨这个创造力的问题.当某人发现
内容梳理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常用单位换算关系:1km=103m=104dm=105cm=106mm=109μm=1012nm.2.正确使用刻度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  火车到达宁都火车站时已是傍晚时分。凌霄接过朱小山递来的行李箱,顺手去拎茶杯,没想到杯子底部突然破裂,水溅了旁边一位年轻男子一身。凌霄满脸歉意地冲他笑笑,轻轻说了声,对不起!  男子见凌霄一脸真诚,掸了掸身上的水大度地说,没关系,你又不是故意的。男子虽然摆出了高姿态,但凌霄的心里还是有些纠结。坐了十个小时的火车,杯子好端端的,怎么无缘无故就碎了呢?  朱小山不停地催,凌霄,快点下吧,茶杯破了就
期刊
一、力
一、电路的三种状态
一、压强
2007年,年仅20岁的美国小伙子大卫·卡普创办了一个可以让人们通过文字、照片、链接、音乐和视频交流兴趣的平台Tumblr。短短几年时间,Tumblr已经成为全球流量最大的100家网站之一。随着Tumblr的日益火爆,相似的互联网应用在国内开始快速流行—人们称之为轻博客。  博客解决了网络表达问题,却没有很好地解决信息传递的问题。微博则恰恰相反—虽然解决了人们对于更高效率获取信息的需求,但同时14
千滚油指用于油炸食品或炒菜过油的油使用次数超过规定后,再被重复使用或往其中添加一些新油后重新使用的油.经过多次加热的千滚油会破坏人体免疫力.随着循环使用次数的增多,
石油行业是一个数据密集型企业,其空间数据则是数据量最大、数据结构最复杂、管理难度最高,与公司核心业务关系最密切、对公司决策最重要的部分.因此,对空间数据的高效管理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