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药甘草的功效与用法

来源 :中国中医药咨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yi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甘草最早见于我国的《神农本草经》,甘草是一种补益中草药。它是重要的补益药,为补气之要药,是临床最常应用的药品。甘草别名很多,如“密草”“、国老”“、粉草”、“甜草”,而以“国老”独著。具有抗炎、抗病毒,和保肝解毒及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由于甘草酸有糖皮质激素样药理作用而无严重不良反应,临床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急慢性肝炎、支气管炎和艾滋病,还具有抗癌防癌、干扰素诱生剂及细胞免疫调节剂等功能。。
   当前很多中医医生在甘草的应用方面不甚注意,如:开方时不注明生甘草还是炙甘草,而中药房抓药时对于未注明炙甘草的处方大多不进行进一步核对,一律给予生甘草,这样一来,会导致原本用于补益的方剂作用大打折扣,达不到预期的治疗效果;不注意甘草的副作用,随意加用,产生不良反应。现将甘草的功效分述于下,以供参考。
  1 生甘草与炙甘草的区别
   生甘草与炙甘草的性、味、功用、主治都有很大的区别。《本草纲目草部第十二卷甘草》引寇宗奭言:“生则微凉,味不佳;炙则温。”认为生用泻火热,熟用散表寒,去咽痛,除邪热,缓正气,养阴血,补脾胃,润肺。张仲景就非常重视甘草的用法,《伤寒论》112方中,用甘草者78方,其中76方中用的是炙甘草。只有治疗少阴客热咽痛的甘草汤和桔梗汤两方所用为生甘草,其在方中的作用为甘凉泻火,清热解毒。其余76方所治为表证、虚证、寒证、虚实夹杂者,甘草在方中的作用为补中益气,温散表寒。
  2 炙甘草的功效与作用。
   炙甘草主治脾胃功能减退,大便溏薄,乏力发热以及咳嗽、心悸等。其作用可归纳为:
  2.1 补中益气:用于心气虚,常与桂枝配伍,如桂枝甘草汤;治疗心悸怔忡,脉结代,如炙甘草汤配伍麦冬、阿胶、生地、桂枝、生姜,功能益气滋阴,通阳复脉。用于脾胃气虚,倦怠乏力,常与党参、白术等同用,如四君子汤、理中丸等。
  2.2 化痰止咳:用于气喘咳嗽。可单用,亦可配伍其他药物应用。治湿痰咳嗽与半夏、陈皮同用,如二陈汤;治寒痰咳喘与茯苓、干姜、细辛同用,如苓甘五味姜辛汤;治燥痰咳嗽与桑叶、杏仁同用,如桑杏汤;还有治热毒而致肺痈咳唾腥臭脓痰的桔梗汤;治咳唾涎沫的甘草干姜汤等。另风热咳嗽、风寒咳嗽、热痰咳嗽亦常配伍应用。
  2.3 缓急止痛:用于胃痛、腹痛及腓肠肌挛急疼痛等,如小建中汤配伍桂枝、芍药、饴糖等治脾胃虚寒,脘腹挛急作痛;芍药甘草汤中配伍芍药,治疗营血受伤,四肢拘挛作痛,或脚挛急不伸。现代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常与乌贼骨、瓦楞子等同用。
  2.4 调和药性:甘草具有“缓和药性、调和百药”的功效,即能够缓和药力过于猛烈的药物之药性,使它们药力温和而持久。如温燥之药干姜配苦寒之药黄连时,会加入甘草。用于调和某些药物的烈性。如调味承气汤用本品缓和大黄、芒硝的泻下作用及其对胃肠道的刺激。四逆汤用本品缓和附子的燥烈之性。另外,在许多处方中也常用本品调和诸药。这也是甘草被称为“国老”的原因。李东垣称其“:热药得之缓其热,寒药得之缓其寒,寒热相杂者,用之得其平。”如果说中医配方讲究“君臣佐使”,那甘草绝对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佐使药”。
  3 生甘草的功效与作用
   生甘草主治咽喉肿痛,痛疽疮疡,胃肠道溃疡以及解药毒、食物中毒等。具体而言可归纳如下:
  3.1 清热泻火:用于痈疽疮疡、咽喉肿痛等。可单用,内服或外敷或配伍应用。痈疽疮疡,常与金银花、连翘等同用,共奏清热解毒之功,如仙方活命饮。咽喉肿痛,常与桔梗同用,如桔梗汤。中医治疗热证多用性味苦寒之品,但苦寒药用量大,或用药时间长,又易出现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大便溏泻等症状,中医称之为“苦寒败胃”。为克服这一弊端,清热药中就常用到甘草。如清肝热的龙胆泻肝汤、清肺热的泻白散等。
  3.2 清热通淋:甘草还具有清热通淋利尿的功能。用于小便涩痛与竹叶、通草合用如导赤散。清热利湿与滑石同用如六一散。
  3.3 解毒作用:多种中药中毒,均可使用生甘草解毒。如附子中毒常配绿豆或与防风水煎服。明代《本草蒙鉴》有治饮馔中毒及中砒毒用甘草伴黑豆煮汁,恣饮无虞的记载。清代《疡医大全》解砒霜毒,以生甘草煮汤加羊血半碗和匀饮之立吐即愈。从多年来的医学资料看,单味甘草煎剂对乌拉坦、士的宁、可卡因、白喉毒素、破伤风毒素、河豚毒、蛇毒、木薯、山荔枝、农药以及不洁肉食等等的中毒,都有明显的解毒作用。
  4 甘草的副作用
   甘草药性虽平,临床也应重视配伍禁忌。清代名医徐灵胎说“误用致害,虽甘草、人参亦毒药之类也。”故临床遣方用药应深思熟虑。首先“,十八反”中“藻戟遂芫俱战草”不可不知。其次,甘草之功在于甘而其弊也在于甘,甘草“味甘”,凡是甘味的药品,起作用都比较迟缓,不能治疗急症。再次,甘草还能妨碍消化功能,医云“:甘者令人中满,”在临床中气滞中满者用之每见胀闷愈增。又曰“:甘能助湿”、加重各种“湿证”的症状。“呕家忌甘,酒家忌甘诸湿肿满及胀病,咸不当服。”此外,甘味还可能导致“肾气”受损因而“肾病禁甘”。有科研报道,甘草可使尿量减少,血钠滞留,有碍水肿之治疗。古代也有本草学家指出甘草“有小毒”,一次使用量不宜过大。故临床应用当慎重。
其他文献
医学院校护理专业学牛的实训教学占全课程的50%以上,学牛刚刚接触护理专业,实训指导教师是学生的启蒙老师,会受到实训教帅的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护理技能操作的学习过程中,要经历行为模仿和语言模仿的过程。实训教帅的示范操作和讲解在学生的头脑中有了初步而深刻的印象,因此实训教师的一言一行时时刻刻影响着学牛,对以后学生工作习惯的养成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囚此实训指导教帅的言与行将影响学生对护理专业和对护理工作的
【摘要】目的:探索中药解郁丸在治疗躯体形式障碍中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66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分为解郁丸组和阿普唑仑组各33例。两组患者均用药治疗观察4周。采用SCL-90、TESS副反应量表进行疗效与副反应评定。结果: 对照研究发现解郁丸与阿普唑仑疗效相当(P﹥0 05),且副反应少。结论: 解郁丸是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理想药物。安全有效、可作为首选
【摘要】目的 探讨腰大池引流与脑脊液置换对SAH(Subarachnoid hemorrhage,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42例SAH入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21例,分别行腰大池引流和脑脊液置换,经过7天的治疗后,比较头痛持续时间、脑膜刺激征持续时间、脑脊液廓清时间、CVS(cerebral vasospasm,脑血管痉挛)发生例数、脑积水发生例数以及再出血的发生例数、Glasgo
一、背景与理据  散文教学首先应该突出散文的特点。散文的选材丰富,人事景物,虚虚实实,驰骋恣肆;散文的表达技巧综合,开开合合,灵活自如。最重要的是,散文里有真“我”。郁达夫认定散文创作最重要的秘诀就是辞断意连。梁实秋先生认为:“一个人的人格思想,在散文里绝无隐饰的可能,提起笔来就把作者的整个的性格纤毫毕现的表现了出来。”换一个角度看,即是说阅读散文我们一定不能忽视散文中作者的人格思想。郁达夫在《中
读者服务作为图书馆所有工作中的第一要务,是整个图书馆工作的重中之重。它既是图书馆与学校教育教学连为一体的桥梁,也是图书馆作用得以更好发挥的根本。网络信息时代高校图
许多疾病在发展的过程中,都有其自身的一些规律,或自愈,或迁延,或进展。此时如能针对某种疾病在某一阶段的某种情况,适时地给以药物进行治疗,不但必要,而且还有助于病囚,病原的抑制或消除及机体功能形态的恢复。要取得预期的效果,就应按照“合理时间用药”的学说,正确择时,恰当科学的掌握用药时间,既能发挥药物的最佳疗效,又能减少对人体的毒副作用,这是合理用药的重要一环。否则不但延误疾病的康复,还增加患者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