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陈阅,宁波大学体育学院,2011级研究生,体育教育训练学。
摘要: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浙江省5所高等院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分析,提出浙江省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一些改革建议,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浙江省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浙江省;体育教育;课程设置;改革;研究
高等教育是人类社会进步必不可少的因素,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这要求它必须不断改革与完善。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反映的是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把课程设置好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需要,是培养适应新的体育需求人才的根本动力。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抽取的方法,以浙江省5所高等院校(浙江大学、宁波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温州大学)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通过网络,查阅近十年与本论文相关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文章,以及收集整理5所院校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
1.2.2问卷调查法
通过对实习基地教师的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浙江省4所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实习期间所反映出来综合能力素质和存在的现实问题。
1.2.3访谈法
对所抽取院校的领导、教师、学生进行访谈了解课程设置现状,获取相关信息。
1.2.4数理统计法
对问卷调查所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为论文的撰写提供依据。
2、结果与分析
2.1浙江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培养目标、基本规格和课程设置是培养方案的三大模块,同时,这三大模块反映了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目标是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通过考察专业培养目标可了解其课程设置目标。
2.1.1浙江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分析
培养目标是一个专业发展的基础和指南,它贯穿于专业的培养方案,反应办学单位对专业人才的系统认识,反映了办学单位的办学层次和特色。只有明确了培养目标,才能组织起有效的教育活动。培养目标是一个专业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也是体现本单位特色的重要标志。本研究搜集的五所院校有2所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复合型人才”。另几所高校的培养目标都强调知识、能力与素质发展并重的思路,培养在体育教育领域具有广泛扎实的体育基础理论知识,全面实用的运动技术与技能、谨慎求真的科研实践能力,具备国际发展视野,适应现代体育事业发展的高素质专门人才,都定位在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或“体育专门人才”。或多或少在不同程度上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但落脚点都是“专门人才”的培养。
经济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带动社会的变革,新时期社会对体育人才质量的要求在提高,这就要求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培养出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社会需求是前提,它影响学校的课程设置,并间接影响到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要结合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确立多元化的培养目标,培养社会发展需求的体育教育人才。为此,必须与时俱进,设置起点高、体系新、少而精的课程,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培养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未来新型体育师资。
2.1.2浙江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内容的分析
调查资料显示,浙江省高校的体育教育专业以必修课和选修课为表现形式,课程设置结构由必修课和选修课组成。必修课分为三个层次组成:公共基础、学科基础和专业基础。选修课包括专业方向和任意选修课。其中必修课约占60%选修课约占40%。
2.2国外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
2.2.1国外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由基础教育课程、专业课程和教育学科课程三部分组成。专业课程非常重视中小学的实际需求,比较有针对性。对新教师的培养以学校为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国外的一些体育院校开设了中小学体育教师课程以及以中小学为基地的教师培养模式。
2.2.2国外一些发达的国家在课程设置方面强调学生的通才。目的是为了给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各个国家对此类课程设置的门数比例有所不同。
2.2.3国外的课程设置根据各国的实际情况进行开设,比较个性化。各国不仅开设一些常规的运动项目,还开设民族传统项目,会根据社会的需要开设娱乐健身休闲医疗等课程。
2.2.4国外的课程设置比较重视文理科的相互渗透,以及综合课程的开设,让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2.2.5国外选修课程多,必修课程少,能充分发展和提高学生的特长和综合能力,最大限度地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设计学习内容,能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有利于培养创造性、个性化的人才。
2.2.6国外课程设置比较注重实践,实践课程分散在平时的课程里,分多次进行。
2.3实习学校的教师对浙江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评价
在访谈过程中实习学校的教师指出:实习生在早操、课间操组织、课堂的教学组织管理方面做的较好,同时他们也指出:学生教学组织能力的培养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操作中提升;实习生的教学设计能力比较好,教案编写也规范,但学生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把握不是十分的准确,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多数实习生讲解不能做到简明、扼要和充分运用术语,动作示范不能作到干净利索、示范的位置和角度把握得不好等,学生的讲解不能配合动作的示范,在教学中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实习生在指导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课余运动训练以及组织体育竞赛、裁判工作的能力方面都受到了一致好评。实习基地的指导教师普遍指出,实习生的基本功一年不如一年,体操田径项目中最基本的示范要求都达不到,不太符合作为一名体育教师的特色。
2.4浙江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优化路径
2.4.1浙江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能力需要进一步的提高,表现在重难点把握,科研能力,教学评价以及教学的应变能力。这都是由于高校的学生和老师对这些课程不够重视,所以高校课程设置中要增加教师教育课程和科研环节的比重,以此来提高学生所缺少的能力。
2.4.2专业基础课的课目不宜过多,要打破传统学科壁垒进行整合,构建学科群,删除一些无重复的内容,增加新的内容,使新旧内容相互渗透相互融合。
2.4.3选修课程要小型化,开设大量小型、新颖的学科,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2.4.4增加实习时间和次数,充分的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这对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和综合素质有很大的作用。即能鼓励学生走出校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实现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也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掌握中学的体育教学情况、教师情况、以及当前社会对中学体育教师能力的新需求等,从而树立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思想,为将来步入社会打下基础。
摘要: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浙江省5所高等院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分析,提出浙江省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一些改革建议,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浙江省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浙江省;体育教育;课程设置;改革;研究
高等教育是人类社会进步必不可少的因素,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这要求它必须不断改革与完善。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反映的是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把课程设置好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需要,是培养适应新的体育需求人才的根本动力。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抽取的方法,以浙江省5所高等院校(浙江大学、宁波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温州大学)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通过网络,查阅近十年与本论文相关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文章,以及收集整理5所院校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
1.2.2问卷调查法
通过对实习基地教师的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浙江省4所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实习期间所反映出来综合能力素质和存在的现实问题。
1.2.3访谈法
对所抽取院校的领导、教师、学生进行访谈了解课程设置现状,获取相关信息。
1.2.4数理统计法
对问卷调查所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为论文的撰写提供依据。
2、结果与分析
2.1浙江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培养目标、基本规格和课程设置是培养方案的三大模块,同时,这三大模块反映了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目标是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通过考察专业培养目标可了解其课程设置目标。
2.1.1浙江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分析
培养目标是一个专业发展的基础和指南,它贯穿于专业的培养方案,反应办学单位对专业人才的系统认识,反映了办学单位的办学层次和特色。只有明确了培养目标,才能组织起有效的教育活动。培养目标是一个专业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也是体现本单位特色的重要标志。本研究搜集的五所院校有2所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复合型人才”。另几所高校的培养目标都强调知识、能力与素质发展并重的思路,培养在体育教育领域具有广泛扎实的体育基础理论知识,全面实用的运动技术与技能、谨慎求真的科研实践能力,具备国际发展视野,适应现代体育事业发展的高素质专门人才,都定位在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或“体育专门人才”。或多或少在不同程度上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但落脚点都是“专门人才”的培养。
经济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带动社会的变革,新时期社会对体育人才质量的要求在提高,这就要求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培养出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社会需求是前提,它影响学校的课程设置,并间接影响到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要结合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确立多元化的培养目标,培养社会发展需求的体育教育人才。为此,必须与时俱进,设置起点高、体系新、少而精的课程,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培养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未来新型体育师资。
2.1.2浙江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内容的分析
调查资料显示,浙江省高校的体育教育专业以必修课和选修课为表现形式,课程设置结构由必修课和选修课组成。必修课分为三个层次组成:公共基础、学科基础和专业基础。选修课包括专业方向和任意选修课。其中必修课约占60%选修课约占40%。
2.2国外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
2.2.1国外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由基础教育课程、专业课程和教育学科课程三部分组成。专业课程非常重视中小学的实际需求,比较有针对性。对新教师的培养以学校为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国外的一些体育院校开设了中小学体育教师课程以及以中小学为基地的教师培养模式。
2.2.2国外一些发达的国家在课程设置方面强调学生的通才。目的是为了给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各个国家对此类课程设置的门数比例有所不同。
2.2.3国外的课程设置根据各国的实际情况进行开设,比较个性化。各国不仅开设一些常规的运动项目,还开设民族传统项目,会根据社会的需要开设娱乐健身休闲医疗等课程。
2.2.4国外的课程设置比较重视文理科的相互渗透,以及综合课程的开设,让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2.2.5国外选修课程多,必修课程少,能充分发展和提高学生的特长和综合能力,最大限度地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设计学习内容,能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有利于培养创造性、个性化的人才。
2.2.6国外课程设置比较注重实践,实践课程分散在平时的课程里,分多次进行。
2.3实习学校的教师对浙江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评价
在访谈过程中实习学校的教师指出:实习生在早操、课间操组织、课堂的教学组织管理方面做的较好,同时他们也指出:学生教学组织能力的培养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操作中提升;实习生的教学设计能力比较好,教案编写也规范,但学生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把握不是十分的准确,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多数实习生讲解不能做到简明、扼要和充分运用术语,动作示范不能作到干净利索、示范的位置和角度把握得不好等,学生的讲解不能配合动作的示范,在教学中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实习生在指导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课余运动训练以及组织体育竞赛、裁判工作的能力方面都受到了一致好评。实习基地的指导教师普遍指出,实习生的基本功一年不如一年,体操田径项目中最基本的示范要求都达不到,不太符合作为一名体育教师的特色。
2.4浙江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优化路径
2.4.1浙江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能力需要进一步的提高,表现在重难点把握,科研能力,教学评价以及教学的应变能力。这都是由于高校的学生和老师对这些课程不够重视,所以高校课程设置中要增加教师教育课程和科研环节的比重,以此来提高学生所缺少的能力。
2.4.2专业基础课的课目不宜过多,要打破传统学科壁垒进行整合,构建学科群,删除一些无重复的内容,增加新的内容,使新旧内容相互渗透相互融合。
2.4.3选修课程要小型化,开设大量小型、新颖的学科,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2.4.4增加实习时间和次数,充分的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这对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和综合素质有很大的作用。即能鼓励学生走出校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实现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也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掌握中学的体育教学情况、教师情况、以及当前社会对中学体育教师能力的新需求等,从而树立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思想,为将来步入社会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