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保卡,一张小小的卡片,不仅记载了持卡人的基本信息,更是持卡人便捷享受社会保障的重要载体。国家“十二五”规划里明确提出,要实现社保一卡通,“十二五”末全国统一的社保卡发放数量达到8亿张,覆盖全国60%人口。
保卡不仅是国家、人社部门民
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事关百姓福祉的民心工程。随着社会保障网络信息系统覆盖面日益扩大,社保卡项目建设也已驶进“快车道”。自1999年上海市发了第一张卡,到2010年底全国持卡人数达1.03亿。社保卡作为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身份标识,最终将全民持卡,实现“一卡多用,全国通用”的终极目标。
障碍重重
社保卡是人社部统一规划,广泛应用于劳动和社会保障各个领域的集成电路(IC)卡。目前发行的社保卡一般都具备身份识别、信息记录、信息查询及金融应用四大功能。应用前景广阔,但要真正实现社保一卡通,尤其是在较短时间内把卡广泛用起来,仍面临很多难题。
发卡量少是硬伤。社保一卡通,发卡是基础。截至2010年年底,全国持卡人总量刚突破1亿,占城镇居民总人口比率不足25%,占全国总人口不足8%。发卡总量少,必将影响社保卡的广泛应用。
卡片统一是难题。社保一卡通需要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格式规范的社保卡。目前已发卡的地区,尤其是2009年以前发放的卡片,地区各业务部门之间业务协调不统一,地区与地区之间卡片技术标准、格式规范不统一,无法实现卡与卡之间的无缝对接。
利益博弈是根本。社保一卡通,“通”是关键。社保一卡通之“通”,目前大多已发卡地区能做到的也只是市内通用,省内流通是下一步的目标,全国通用更是遥不可及。说到底,这是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带来的利益博弈,当前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差距明显,各地缴费、报销、补贴标准不同,由此带来的巨大差额是大家都不愿意承受的。
时代的选择
社保一卡通,纵然前路漫漫,阻碍重重,但作为新生事物,仍然体现出了强劲的生命力。归根结底,社保一卡通是解决现在社会保障事业很多难题(异地养老、医疗、就业等)的手段,而目前各方的支持和网络信息技术的进步,使一卡通具备了成为现实的可能,尽管这条路走起来并不轻松。
百姓呼唤一卡通。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口流动愈加频繁,异地就医、异地养老、异地就业等发生概率日益增多,如果能有一个中介载体使这些劳动保障业务便捷实现对接,必将能解决百姓之急,客观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社保卡于是应运而生。
网络信息技术搭桥。随着金保工程一期建设基本完成,目前全国三级联网体系已基本形成,劳动保障业务网络架构已覆盖全国,业务终端已延伸至乡镇、街道、社区,为社保一卡通建设进入“快车道”提供了稳定的数据和技术保障。
政府、政策支持。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日益完善,覆盖全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健全,政府、人社部门也在想办法解决医保、社保、养老漫游等难题,社保一卡通成为解决这些难题的重要手段,鉴于各地经济、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的不平衡性,政府必将在制度和政策环境等方面出台举措,为社保一卡通提供决策支持。
事在人为
要真正实现社保一卡通明天的美好愿景,今天要做得工作还有很多,现在工作的成效决定了未来用卡的规模。
抓发卡,尽快实现“人手一卡”。截至2010年底,人社部已批准制卡2亿张,实际发放1.03亿张。“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十二五”末全国发卡总量达到8亿张,覆盖全国60%的人口。无论是自发还是采取与银行合作发卡,采取灵活多样的模式加快发卡进度,保证“人手一卡”,是实现社保卡“一卡多用,全国通用”的基础。
抓用卡,推进卡的广泛应用。一卡多用是社保卡活力和生命力之所在,目前大部分省市发放的社保卡主要还是应用在医保领域,应尽快将社保、就业、生育等劳动保障其它领域纳入社保卡应用范围,使社保卡实现劳动保障业务全覆盖。此外,部分地方在积极探索社保卡与金融、民政、交通、教育等领域的合作应用,使社保卡逐步扩展成为影响市民衣、食、住、行的市民卡。这些举措对推动社保一卡通意义重大。全国通用是社保卡的终极目标,目前的实际情况决定了全国通用目标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各市之间、各省之间小范围内试点一卡通,对将来全国通用也有重要借鉴意义。
抓管理,确保用卡安全。社保卡事关持卡人个人权益和卡内资金安全,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保证用卡安全。一是要狠抓卡片质量,各省市制卡都要按照部里统一技术标准和格式规范,确保卡片规范统一;二是要做好卡片安全管理,建立规范的社保卡领卡、用卡、补卡业务流程;三是建立健全各种保障制度,如《中国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卡管理办法》等,通过制度保障用卡安全。
社保一卡通的美好未来正日渐清晰,向我们走来。
社保一卡通是解决现在社会保障事业很多难题(异地养老、医疗、就业等)的手段,而目前各方的支持和网络信息技术的进步,使一卡通具备了成为现实的可能,尽管这条路走起来并不轻松。
保卡不仅是国家、人社部门民
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事关百姓福祉的民心工程。随着社会保障网络信息系统覆盖面日益扩大,社保卡项目建设也已驶进“快车道”。自1999年上海市发了第一张卡,到2010年底全国持卡人数达1.03亿。社保卡作为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身份标识,最终将全民持卡,实现“一卡多用,全国通用”的终极目标。
障碍重重
社保卡是人社部统一规划,广泛应用于劳动和社会保障各个领域的集成电路(IC)卡。目前发行的社保卡一般都具备身份识别、信息记录、信息查询及金融应用四大功能。应用前景广阔,但要真正实现社保一卡通,尤其是在较短时间内把卡广泛用起来,仍面临很多难题。
发卡量少是硬伤。社保一卡通,发卡是基础。截至2010年年底,全国持卡人总量刚突破1亿,占城镇居民总人口比率不足25%,占全国总人口不足8%。发卡总量少,必将影响社保卡的广泛应用。
卡片统一是难题。社保一卡通需要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格式规范的社保卡。目前已发卡的地区,尤其是2009年以前发放的卡片,地区各业务部门之间业务协调不统一,地区与地区之间卡片技术标准、格式规范不统一,无法实现卡与卡之间的无缝对接。
利益博弈是根本。社保一卡通,“通”是关键。社保一卡通之“通”,目前大多已发卡地区能做到的也只是市内通用,省内流通是下一步的目标,全国通用更是遥不可及。说到底,这是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带来的利益博弈,当前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差距明显,各地缴费、报销、补贴标准不同,由此带来的巨大差额是大家都不愿意承受的。
时代的选择
社保一卡通,纵然前路漫漫,阻碍重重,但作为新生事物,仍然体现出了强劲的生命力。归根结底,社保一卡通是解决现在社会保障事业很多难题(异地养老、医疗、就业等)的手段,而目前各方的支持和网络信息技术的进步,使一卡通具备了成为现实的可能,尽管这条路走起来并不轻松。
百姓呼唤一卡通。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口流动愈加频繁,异地就医、异地养老、异地就业等发生概率日益增多,如果能有一个中介载体使这些劳动保障业务便捷实现对接,必将能解决百姓之急,客观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社保卡于是应运而生。
网络信息技术搭桥。随着金保工程一期建设基本完成,目前全国三级联网体系已基本形成,劳动保障业务网络架构已覆盖全国,业务终端已延伸至乡镇、街道、社区,为社保一卡通建设进入“快车道”提供了稳定的数据和技术保障。
政府、政策支持。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日益完善,覆盖全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健全,政府、人社部门也在想办法解决医保、社保、养老漫游等难题,社保一卡通成为解决这些难题的重要手段,鉴于各地经济、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的不平衡性,政府必将在制度和政策环境等方面出台举措,为社保一卡通提供决策支持。
事在人为
要真正实现社保一卡通明天的美好愿景,今天要做得工作还有很多,现在工作的成效决定了未来用卡的规模。
抓发卡,尽快实现“人手一卡”。截至2010年底,人社部已批准制卡2亿张,实际发放1.03亿张。“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十二五”末全国发卡总量达到8亿张,覆盖全国60%的人口。无论是自发还是采取与银行合作发卡,采取灵活多样的模式加快发卡进度,保证“人手一卡”,是实现社保卡“一卡多用,全国通用”的基础。
抓用卡,推进卡的广泛应用。一卡多用是社保卡活力和生命力之所在,目前大部分省市发放的社保卡主要还是应用在医保领域,应尽快将社保、就业、生育等劳动保障其它领域纳入社保卡应用范围,使社保卡实现劳动保障业务全覆盖。此外,部分地方在积极探索社保卡与金融、民政、交通、教育等领域的合作应用,使社保卡逐步扩展成为影响市民衣、食、住、行的市民卡。这些举措对推动社保一卡通意义重大。全国通用是社保卡的终极目标,目前的实际情况决定了全国通用目标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各市之间、各省之间小范围内试点一卡通,对将来全国通用也有重要借鉴意义。
抓管理,确保用卡安全。社保卡事关持卡人个人权益和卡内资金安全,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保证用卡安全。一是要狠抓卡片质量,各省市制卡都要按照部里统一技术标准和格式规范,确保卡片规范统一;二是要做好卡片安全管理,建立规范的社保卡领卡、用卡、补卡业务流程;三是建立健全各种保障制度,如《中国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卡管理办法》等,通过制度保障用卡安全。
社保一卡通的美好未来正日渐清晰,向我们走来。
社保一卡通是解决现在社会保障事业很多难题(异地养老、医疗、就业等)的手段,而目前各方的支持和网络信息技术的进步,使一卡通具备了成为现实的可能,尽管这条路走起来并不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