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研究生党建与一流人才培养“同频共振”的机制构建

来源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icuiCUICU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党的建设为引领,将党建工作融入研究生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全方位覆盖的有效协同育人机制,推进研究生党建与一流人才培养“同频共振”,是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文章在分析研究生党建与人才培养中所面临的问题和机遇的基础上,探索了高校研究生党建和人才培养相结合的基本做法,并总结提出了研究生党建与研究生人才培养相互促进的机制.
其他文献
围绕如何通过科教融合人文素质来提升理工类专业的教学质量,主要从现状困境、科教融合人文素质的意义、实施路线等阐述了人文素质培养的必要性.在培养过程中,坚持以文化自信为基础,建立校园文化与专业自信,注重教师言传身教,从而助推理工科教学质量的提升.
随着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在医学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医学教育由数字化、信息化向智能化进行转变.肿瘤的诊疗已经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人工智能在肿瘤病理学、肿瘤影像学、肿瘤的辅助诊断中发挥出重要作用,人工智能辅助教学改变了既往肿瘤学继续教育模式和方法,提高了肿瘤学医师终身学习的能力和综合素养.本文对人工智能辅助教学在临床肿瘤学继续教育中的作用进行探讨,指出人工智能将会是临床肿瘤医师“终身学习的伙伴”.
自健康中国战略提出以来,高校将公共体育作为重要基础推进协同育人教育体系构建.然而,研究发现,当前仍然存在公共体育课程单一、思政教育融合不敷、心理健康教育忽略、教育模式普及不足等诸多协同育人体系构建的困厄.为此,笔者根植于上述困境,提出建构包括体育课程直接教育系统、思政教育协同系统、心理教育协同系统、社团活动协同系统在内的公共体育协同育人教育体系,以期在健康中国视阈下提升高校教育质量.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繁荣发展,人工智能即将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中国经济也步入了一个新常态:一方面,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基础的新兴教育产业正在颠覆整个教育业,另一方面,当前市场发展中的不可控因素不断增加,企业之间、高职学校之间在未来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及风险也不断提高,企业与学校需要合作共进,学科与智能有机融合,只有充分分享、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带来的红利,才能走向合作共赢.本文就人工智能下纳税实务的课程建设提出了与时俱进的建设思路.
高职院校的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近年来,航空物流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中原经济的快速发展,郑州航空港区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其中,航空物流业是主要推动力.为更好地发展航空物流,河南省亟需大量不同层次的航空物流人才.基于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本文通过分析目前郑州航空港区发展航空物流业的现状和高职院校航空物流人才培养研究出现的问题,从专业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和校企合作三个角度研究高职院校航空物流管理专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路径.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过程中,只有把准课程思政建设的“出发点”“着力点”“落脚点”,抓牢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理清基本思路,解决瓶颈问题,构建互动模式,才能扎实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高校应高度重视加强研究生基层党支部建设.本文以开展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创建工作为抓手,积极探索研究生党支部和党员先进典型培育机制,坚持软件建设和硬件建设相结合、统筹规划和分布实施相结合、整体提升和品牌塑造相结合,从思想、科技、文化、实践四个方面具体实施创建培育工作.通过创建培育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引导广大研究生党员自主学习、主动实践、敢于创新,为学生成长成才引领起航.
大型仪器设备是高校进行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的重要手段和物质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水平是高等学校建设情况及教学科研综合实力十分重要的评价指标之一.在资源总量有限、分布不均衡的情况下,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是提高仪器设备使用效率、充分发挥仪器设备支撑保障作用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工作现状的深入分析,总结影响开放共享的各个因素,提出新时期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管理的新思路.
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健康成长路上的引路人,时刻关心学生的思想动态、身心健康、学习生活等是极为重要的.为了让学生能够在良好的高校环境中成长为优秀的人才,谈心谈话工作就显得极为重要了.本文以自身的工作经历,探究在谈心谈话工作开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优化策略等方面,为提升辅导员谈心谈话的有效性提供建议.
文章介绍了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创型”人才培养的内涵和意义,针对“双创”教育理念渗透力不足、“双创”教育师资实践经验不强、“双创”教育平台建设不完善、“双创”教育硬件投入匮乏、“双创”教育与实践基地的融合不充分等问题,提出了培育“双创”意识、强化“双创”能力、构建完善的“双创”教育体系、开展学科交叉与跨界融合培养等实践策略,并通过实例探索了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