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艺术教育发展速度增快,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只能称为是高等艺术教育大国,尚不能称为高等艺术设计强国,因为我国的艺术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上都存在很大问题,教学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21世纪以来,我国各艺术设计院系办学规模逐渐扩大,可是教育模式依旧僵化。面对这些问题,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教学模式改革,提倡借鉴国外成功的教学理念,吸收国外先进的教育制度,进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模式。艺术设计专业不同于其他专业,它综合众多学科知识,具有高度的应用性,目的在于培养复合型设计人才。但是,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尤其是在固有的教育模式下,改革显得格外困难。由于办学条件的限制,现行的教育体制的固化,艺术设计教育普遍地重理论和轻实践,教师之间缺乏合作,教学和需求有脱节。“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当今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应该倡导一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結合的方式,并运用这种新型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走出“纸上谈兵”式旧有教学模式的误区。基于此,叶德辉等著的《设计学科特色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湖南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对设计学科特色工作室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探索。该书有以下特点:
一、立足现实,把握未来,对工作室教学模式进行总结和展望
该书先是立足于中国设计教育现状,对于工作室教育模式进行总结。在该书中读者可以了解到工作室教学模式提出的背景,了解到工作室教育模式的运转方式。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基于教学经验的积累,通过毕业生对就业信息的反馈,进而不断改进这种模式。和传统以班为单位的教学模式相比,工作室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转变了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在传统教学课堂上,学生只是机械地服从;而在工作室教学中,学生的自主性增强,具有选择权,可以挑选自己感兴趣的设计课题;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团队合作,教师在其中不再是传授者,而是策划者,组织者。工作室这种教学模式注重创造自立自主的教育氛围,在这样开放的环境中,学生和老师平等工作,共同学习,进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之间共同探讨,自主组织,亲自实践,努力形成高效竞争的教学局面。在该书中,作者针对之前设计课程的断裂,教师之间的衔接不当问题,学生理论和实践不能很好结合的困境,对工作室教学模式进行了总结,进而强调了设计学科特色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现实性和时代性。
二、理论实践并重,强调作用,对设计学科特色工作室教学模式进行肯定
该书理论和实践并重,强调设计学科特色工作室教学模式的作用。在该书中,作者对工作室的具体概念、特点、功能和教学模式的作用及其意义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探讨,并结合室内设计专业的具体情况,对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新型教学方法进行了重点且详尽的说明和阐述。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把教室和生产实践进行紧密结合,突破了传统封闭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工作室这一灵活的载体,进行面向生产实际的开放式教学。在工作室,学生不仅可以学到理论课程知识,还可以应用专业技术,承接技术项目,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在这一过程中,有专业教师对学生指导,带领学生完成综合专业技术训练,整个过程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完成,真正把理论教学转化成实践,学生又在实践中提高理论水平。在该书中,读者可以充分感受到工作室模式的作用,由此感受到正向作用。
该书强调设计艺术是一种创造事物的行为,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这必然要求设计师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在工作室实践课题上,要求研究人员不仅要满足于完成一个设计成品,还要立足于全球化和社会化的视角进行探究。作者强调,对于艺术设计院校而言,其责任在于培养新型的符合现代发展的设计师;在教育方面,要努力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激发其创造灵感,帮助其广阔发展的空间,不能局限于专业技能的训练;在学生的精神方面,要通过一个互动性的具有实践性的教学平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进而树立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正是因为这样的需求,工作室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这种教学模式立足于现代社会的需求,不断改进,不断完善,从而促进当代艺术设计院校实践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在该书中我们可以具体了解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实践设计。
(第一作者系重庆邮电大学副教授;第二作者系重庆邮电大学教授)
一、立足现实,把握未来,对工作室教学模式进行总结和展望
该书先是立足于中国设计教育现状,对于工作室教育模式进行总结。在该书中读者可以了解到工作室教学模式提出的背景,了解到工作室教育模式的运转方式。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基于教学经验的积累,通过毕业生对就业信息的反馈,进而不断改进这种模式。和传统以班为单位的教学模式相比,工作室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转变了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在传统教学课堂上,学生只是机械地服从;而在工作室教学中,学生的自主性增强,具有选择权,可以挑选自己感兴趣的设计课题;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团队合作,教师在其中不再是传授者,而是策划者,组织者。工作室这种教学模式注重创造自立自主的教育氛围,在这样开放的环境中,学生和老师平等工作,共同学习,进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之间共同探讨,自主组织,亲自实践,努力形成高效竞争的教学局面。在该书中,作者针对之前设计课程的断裂,教师之间的衔接不当问题,学生理论和实践不能很好结合的困境,对工作室教学模式进行了总结,进而强调了设计学科特色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现实性和时代性。
二、理论实践并重,强调作用,对设计学科特色工作室教学模式进行肯定
该书理论和实践并重,强调设计学科特色工作室教学模式的作用。在该书中,作者对工作室的具体概念、特点、功能和教学模式的作用及其意义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探讨,并结合室内设计专业的具体情况,对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新型教学方法进行了重点且详尽的说明和阐述。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把教室和生产实践进行紧密结合,突破了传统封闭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工作室这一灵活的载体,进行面向生产实际的开放式教学。在工作室,学生不仅可以学到理论课程知识,还可以应用专业技术,承接技术项目,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在这一过程中,有专业教师对学生指导,带领学生完成综合专业技术训练,整个过程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完成,真正把理论教学转化成实践,学生又在实践中提高理论水平。在该书中,读者可以充分感受到工作室模式的作用,由此感受到正向作用。
该书强调设计艺术是一种创造事物的行为,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这必然要求设计师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在工作室实践课题上,要求研究人员不仅要满足于完成一个设计成品,还要立足于全球化和社会化的视角进行探究。作者强调,对于艺术设计院校而言,其责任在于培养新型的符合现代发展的设计师;在教育方面,要努力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激发其创造灵感,帮助其广阔发展的空间,不能局限于专业技能的训练;在学生的精神方面,要通过一个互动性的具有实践性的教学平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进而树立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正是因为这样的需求,工作室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这种教学模式立足于现代社会的需求,不断改进,不断完善,从而促进当代艺术设计院校实践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在该书中我们可以具体了解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实践设计。
(第一作者系重庆邮电大学副教授;第二作者系重庆邮电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