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自2000年开始,就已经踏进了老年型国家的门槛。人口老龄化现象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相对于城市,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更加严重,存在收入低、养老机构不健全、养老保险作用不显著等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增加农村老年人的经济收入;政府加大对农村养老机构的扶持;完善新农合和新农保制度;转变农村传统的养老观念。
关键词:农村老年人 养老问题 收入 养老机构 养老观念
我国早已经进入了老龄化国家行列,尤其是农村,其老龄化程度和速度都高于城市,加之农村年轻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更加剧了农村老年人的养老困境,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不容忽视。
一、农村老年人养老遇到的问题
1.低收入引起的经济问题。经济问题是农村老年人养老面临的最大问题,农村老年人没有退休金,在年老无法继续劳作时就没有了经济来源,每月除了国家补助的几十块钱的生活费以外完全依靠儿女来养老,有病不敢进医院在农村老年人中是很普遍的现象。走访Y镇发现老年人生活水平普遍偏低,据67岁的张奶奶描述,现在基本都是靠儿子给生活费,两三年前自己还可以去景区门口摆摊,卖点花生、大枣、土鸡蛋等维持生活,去年起景区统一规划了售卖点,不让乱摆摊,自己也就没有了经济来源。
2.养老院等养老机构不健全。现如今农村的养老机构主要以公办为主,床位有限,主要面向“三无”、“五保户”等特殊的孤寡老人,普通的老年人没有资格进入养老院,即使是空巢老人也会因为有子女而无法进入公办的养老院。而私利的养老院在农村几乎没有,即使有老年人也承担不起相应的费用。
3.养老保险制度在农村没有起到明显的作用。虽有国家大政方针的指引,但由于农民收入水平与城市居民仍有差距,经济能力较低下,新农合和新农保实际参保未能真正实现全覆盖。即便是参加了新农保和新农合的农村老年人,又由于最终拿到手的养老金或医疗补助与保费成正比关系,再加之物价上涨等原因,老年人最终拿到的养老金根本起不到保障生活的作用。
二、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原因分析
1.经济原因。农村老年人大多靠农业收入维持生活,然而在技术发展的今天老年人由于技术的问题造成生产效率低收入较低。尤其是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大量的年轻劳动力涌入城市。老年人在本该享受晚年的时期得不到子女的帮助,还有可能反过来帮忙照顾子孙辈的起居。这更加剧了农村老年人养老的经济负担。在农村新农合和新农保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覆盖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经济原因,在收入有限的情况下,农民大多会更多的顾及眼前,参保积极性不高。
2.思想原因,农村的养老意识观念落后。首先,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在农村根深蒂固,因此农村老人的自我养老观念淡薄,把希望都寄托在下一代上,然而由于计划生育、生活压力的加大等原因,部分子女或许并不具备很好的赡养能力,由此引发了养老矛盾。其次,受传统家庭养老观念的影响即使有足够的养老院等养老机构,农村的老人可能会担心闲言碎语也不愿意去养老院养老。走访过程中和几个在村口乘凉的大爷聊到了如果有条件是否会选择在养老院安度晚年,当时一共有五个老年人,只有一个83岁的老大爷说,年纪大了不想给儿女添负担,如果有条件会考虑进养老院养老。
三、解决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的对策
1.增加农村老年人的经济收入。首先,积极发展村集体经济,现在的农村随着青壮年外出打工的增加,很多村集体经济处于荒废状态,其实完全可以依靠在家的身体强壮的老年人来继续村集体经济,在农村由于常年劳作很多上了60岁的老年人身体还很健康,对于农业种植等有丰富的经验,可以采取相关措施扶持老年人来发展农副业来增加收入。其次,可以发展编制、手工创作等老年产业,解决有工作能力的农村老年人的就业问题。
2.政府加大对农村养老机构的扶持。对于公共的养老机构在保障基本的财政补贴按时发放的同时还要继续加大财政拨款,监督相关部门做好养老院的养老安排活动,增加养老院的床位,使得更多的需要帮助的老年人可以进入养老院安度晚年,尤其是面临严重养老困境的空巢老人,他们虽然有儿女,但由于工作等各种原因不能在身边照顾老人,他们如果愿意也应该进入养老院养老。同时应制定相应的税收等优惠政策来发展农村的私立养老院,在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私立养老院发展还处于空白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政府应在税收等方面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从制度上对私立养老院的发展给予鼓励和扶持,以此来缓解农村公立养老院床位紧张的问题。
3.完善新农合和新农保制度。新农合和新农保只是制度上的全覆盖,在现实的农村中参保率并不是100%。首先,政府应加大宣传,调动农民参保和参合的积极性,实现新农保和新农合的真正全覆盖,提高参保率。其次,政府应完善参保的补助机制,保障参保的国家补助部分按时落到实处,在缓解农民经济压力的同时也增强了参保意愿,增加了参保信心。
4.转变农村传统的养老观念。家庭的养老功能弱化是不可避免的趋势。社区或机构养老是未来养老的发展趋势。政府应进行积极引导转变农村根深蒂固的“养儿防老”的观念,在农村建立邻里互助网络就是一种很好的养老模式。传统的农村社会是一个熟人的社会,邻里之间的关系密切,在需要幫助的时候农村老年人总会有“远亲不如近邻”的感慨,所以在农村既有建立邻里互助养老的可能性又具有必要性。政府应加以积极引导用多元化的养老模式来填补家庭养老的空缺。
参考文献:
[1]谈甜.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民养老问题[J].农业与技术, 2015(3):162.
[2]周祖竣.陈烦.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理论认识与现实状况的矛盾研究——以湖南某村庄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2(6):3648.
作者简介:陈晓(1991—),女,汉族,河北邢台人,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14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产品市场营销;.卢东宁(1968—),男,汉族,陕西清涧人,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管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市场营销、企业管理。
关键词:农村老年人 养老问题 收入 养老机构 养老观念
我国早已经进入了老龄化国家行列,尤其是农村,其老龄化程度和速度都高于城市,加之农村年轻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更加剧了农村老年人的养老困境,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不容忽视。
一、农村老年人养老遇到的问题
1.低收入引起的经济问题。经济问题是农村老年人养老面临的最大问题,农村老年人没有退休金,在年老无法继续劳作时就没有了经济来源,每月除了国家补助的几十块钱的生活费以外完全依靠儿女来养老,有病不敢进医院在农村老年人中是很普遍的现象。走访Y镇发现老年人生活水平普遍偏低,据67岁的张奶奶描述,现在基本都是靠儿子给生活费,两三年前自己还可以去景区门口摆摊,卖点花生、大枣、土鸡蛋等维持生活,去年起景区统一规划了售卖点,不让乱摆摊,自己也就没有了经济来源。
2.养老院等养老机构不健全。现如今农村的养老机构主要以公办为主,床位有限,主要面向“三无”、“五保户”等特殊的孤寡老人,普通的老年人没有资格进入养老院,即使是空巢老人也会因为有子女而无法进入公办的养老院。而私利的养老院在农村几乎没有,即使有老年人也承担不起相应的费用。
3.养老保险制度在农村没有起到明显的作用。虽有国家大政方针的指引,但由于农民收入水平与城市居民仍有差距,经济能力较低下,新农合和新农保实际参保未能真正实现全覆盖。即便是参加了新农保和新农合的农村老年人,又由于最终拿到手的养老金或医疗补助与保费成正比关系,再加之物价上涨等原因,老年人最终拿到的养老金根本起不到保障生活的作用。
二、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原因分析
1.经济原因。农村老年人大多靠农业收入维持生活,然而在技术发展的今天老年人由于技术的问题造成生产效率低收入较低。尤其是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大量的年轻劳动力涌入城市。老年人在本该享受晚年的时期得不到子女的帮助,还有可能反过来帮忙照顾子孙辈的起居。这更加剧了农村老年人养老的经济负担。在农村新农合和新农保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覆盖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经济原因,在收入有限的情况下,农民大多会更多的顾及眼前,参保积极性不高。
2.思想原因,农村的养老意识观念落后。首先,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在农村根深蒂固,因此农村老人的自我养老观念淡薄,把希望都寄托在下一代上,然而由于计划生育、生活压力的加大等原因,部分子女或许并不具备很好的赡养能力,由此引发了养老矛盾。其次,受传统家庭养老观念的影响即使有足够的养老院等养老机构,农村的老人可能会担心闲言碎语也不愿意去养老院养老。走访过程中和几个在村口乘凉的大爷聊到了如果有条件是否会选择在养老院安度晚年,当时一共有五个老年人,只有一个83岁的老大爷说,年纪大了不想给儿女添负担,如果有条件会考虑进养老院养老。
三、解决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的对策
1.增加农村老年人的经济收入。首先,积极发展村集体经济,现在的农村随着青壮年外出打工的增加,很多村集体经济处于荒废状态,其实完全可以依靠在家的身体强壮的老年人来继续村集体经济,在农村由于常年劳作很多上了60岁的老年人身体还很健康,对于农业种植等有丰富的经验,可以采取相关措施扶持老年人来发展农副业来增加收入。其次,可以发展编制、手工创作等老年产业,解决有工作能力的农村老年人的就业问题。
2.政府加大对农村养老机构的扶持。对于公共的养老机构在保障基本的财政补贴按时发放的同时还要继续加大财政拨款,监督相关部门做好养老院的养老安排活动,增加养老院的床位,使得更多的需要帮助的老年人可以进入养老院安度晚年,尤其是面临严重养老困境的空巢老人,他们虽然有儿女,但由于工作等各种原因不能在身边照顾老人,他们如果愿意也应该进入养老院养老。同时应制定相应的税收等优惠政策来发展农村的私立养老院,在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私立养老院发展还处于空白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政府应在税收等方面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从制度上对私立养老院的发展给予鼓励和扶持,以此来缓解农村公立养老院床位紧张的问题。
3.完善新农合和新农保制度。新农合和新农保只是制度上的全覆盖,在现实的农村中参保率并不是100%。首先,政府应加大宣传,调动农民参保和参合的积极性,实现新农保和新农合的真正全覆盖,提高参保率。其次,政府应完善参保的补助机制,保障参保的国家补助部分按时落到实处,在缓解农民经济压力的同时也增强了参保意愿,增加了参保信心。
4.转变农村传统的养老观念。家庭的养老功能弱化是不可避免的趋势。社区或机构养老是未来养老的发展趋势。政府应进行积极引导转变农村根深蒂固的“养儿防老”的观念,在农村建立邻里互助网络就是一种很好的养老模式。传统的农村社会是一个熟人的社会,邻里之间的关系密切,在需要幫助的时候农村老年人总会有“远亲不如近邻”的感慨,所以在农村既有建立邻里互助养老的可能性又具有必要性。政府应加以积极引导用多元化的养老模式来填补家庭养老的空缺。
参考文献:
[1]谈甜.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民养老问题[J].农业与技术, 2015(3):162.
[2]周祖竣.陈烦.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理论认识与现实状况的矛盾研究——以湖南某村庄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2(6):3648.
作者简介:陈晓(1991—),女,汉族,河北邢台人,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14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产品市场营销;.卢东宁(1968—),男,汉族,陕西清涧人,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管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市场营销、企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