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微信公众平台是在微信的基础上新增的功能模块,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可以制作图文消息,管理关注用户,群发信息。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校园网络新闻采写》课程教学,开启了新的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新闻采写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新媒体的能力、培养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校园网络新闻采写;教学
【中图分类号】G210.7 【文献标识码】A
一、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是腾讯公司2011年推出的一种即时通讯的软件,具有社交、平台化的功能,深受用户欢迎。微信公众平台是腾讯公司2012年在微信的基础上新增的功能模块,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可以制作图文消息,管理关注用户,群发信息。通过这一平台,个人和企业都可以打造一个微信公众号,实现和特定群体的文字、图片、语音的全方位沟通、互动。将微信公众平台用于新闻采写课程教学,开启新的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新闻采写、编辑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新媒体的能力,培养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二、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校园网络新闻采写》课程教学
(一)《校园网络新闻采写》课程概述
《校园网络新闻采写》是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一门专业实践课。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主要培养学生新闻采写、制作等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校园网络新闻的采写技巧和流程。融媒体时代下,校园网络新闻采写应培养复合型人才,即能够适应从单媒体到多媒体的传播方式的转变,具备全媒体采、编、发技能的人才。
(二)学习需要分析
据调查统计,所教大一两个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班的学生都有智能手机,都使用微信。两个班已开通微信公众号,学生有使用微信公众号的基础。大一新闻采编与制作学生求知欲强,有学习新闻采写、摄影摄像的兴趣。发现和使用新媒体,有创新意识。对学校的活动、校园新闻事件关注度高。大学的校园活动多,生活丰富多彩,为学生校园新闻采写提供了素材和环境。
(三)微信公众平台下的《校园网络新闻采写》课程教学内容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下的《校园网络新闻采写》课程教学内容融合微信公众平台内容知识,将认识微信公众平台、内容编发、页面呈现、推广、用户管理作为专题介绍。教师结合学校周程的活动,布置任务,学生到活动中去拍摄、采写校园网络新闻。结合校园生活,将知识内容进行分类、整合,重构知识内容,分专题、项目实践。
微信公众平台下的《校园网络新闻采写》课程教学内容如“表1”。
通过专题、项目学习,学生从做中学,提高学生的能力。学生校园新闻采写活动结合篮球赛、运动会、晚会、就业招聘会、校园歌手大赛、摄影作品展等活动,学生到现场拍摄,采集素材,采写校园新闻。结合校园的生活,关注饮食安全、校园环境、校园十星励志人物采访、最美校园人物等,将校园网络新闻采写课程融入生活, 将理论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学生将采写的校园新闻发布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图文并茂,配上音乐、微视频。校园新闻得到了师生的关注和好评,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宣传和学习的阵地。有些专题引发了学校学生的讨论,提出了建议,反映了校园生活。采写的校园网络新闻掀起了学习的热潮。
(四)微信公众平台下的《校园网络新闻采写》课程教法、学法
微信公众平台下的《校园网络新闻采写》课程教学采用项目导向教学、案例教学等。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微信公众平台下的《校园网络新闻采写》课程采取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学习方法。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实践校园新闻采写,运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图文、视频编辑。
(五)微信公众平台下的《校园网络新闻采写》课程考核与评价
为全面考核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技能提高水平,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为形成性考核(70%) 期末考核(30%)。综合成绩为加权平均的结果。其中形成性考核(1)平时成绩(15%):考勤(5%)、平时作业(10%);(2)项目成绩(55%):每次项目成绩按比例打分。终结性考核是指期末考试,以实务考试形式进行。注重考勤,严格要求学生的出勤,注重过程性评价,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提高专业技能。
三、结语
微信公众平台下的《校园网络新闻采写》课程教学,开启了新的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通过一学期教学实践表明:通过校园网络新闻采写,将图文内容发布在微信公众平台上,提高了学生新闻采写能力,培养了学生运用新媒体的能力。对培养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孟凡立,陈琳.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移动学习空间构建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10):195.
[2]管雪.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职网络新闻编辑教学构想传播与版权[J].2016,32(1):133.
[3]倪志宏.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掌上高校网络信息服务系统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14):127-128.
[4]霍芳,沈坚勇.基于云空间的顶岗实习“微信课堂”初探[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6):48-50.
[5]蒋琦琦.微信服务在图书馆应用的探索与实践[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3(7):201-202.
[6]陈晓罗.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校师生信息互动平台研究与实现[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3(9):98-99.
[7]张文婷.都市报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与发展探索——基于八家都市報微信平台的研究[J].中国记者,2013(5):101-102.
[8]陈方正.微信自媒体的传播特性与盈利模式分析[J].华中人文论丛,2013(2):232-234.
[9]韩梅.新媒体:网络营销新渠道——以“微信”为例[J].今传媒,2013(5):95-96.
作者简介:吴惠娟(1987-),女,汉族,广东河源市人,硕士研究生,河源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数字媒体技术。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校园网络新闻采写;教学
【中图分类号】G210.7 【文献标识码】A
一、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是腾讯公司2011年推出的一种即时通讯的软件,具有社交、平台化的功能,深受用户欢迎。微信公众平台是腾讯公司2012年在微信的基础上新增的功能模块,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可以制作图文消息,管理关注用户,群发信息。通过这一平台,个人和企业都可以打造一个微信公众号,实现和特定群体的文字、图片、语音的全方位沟通、互动。将微信公众平台用于新闻采写课程教学,开启新的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新闻采写、编辑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新媒体的能力,培养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二、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校园网络新闻采写》课程教学
(一)《校园网络新闻采写》课程概述
《校园网络新闻采写》是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一门专业实践课。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主要培养学生新闻采写、制作等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校园网络新闻的采写技巧和流程。融媒体时代下,校园网络新闻采写应培养复合型人才,即能够适应从单媒体到多媒体的传播方式的转变,具备全媒体采、编、发技能的人才。
(二)学习需要分析
据调查统计,所教大一两个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班的学生都有智能手机,都使用微信。两个班已开通微信公众号,学生有使用微信公众号的基础。大一新闻采编与制作学生求知欲强,有学习新闻采写、摄影摄像的兴趣。发现和使用新媒体,有创新意识。对学校的活动、校园新闻事件关注度高。大学的校园活动多,生活丰富多彩,为学生校园新闻采写提供了素材和环境。
(三)微信公众平台下的《校园网络新闻采写》课程教学内容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下的《校园网络新闻采写》课程教学内容融合微信公众平台内容知识,将认识微信公众平台、内容编发、页面呈现、推广、用户管理作为专题介绍。教师结合学校周程的活动,布置任务,学生到活动中去拍摄、采写校园网络新闻。结合校园生活,将知识内容进行分类、整合,重构知识内容,分专题、项目实践。
微信公众平台下的《校园网络新闻采写》课程教学内容如“表1”。
通过专题、项目学习,学生从做中学,提高学生的能力。学生校园新闻采写活动结合篮球赛、运动会、晚会、就业招聘会、校园歌手大赛、摄影作品展等活动,学生到现场拍摄,采集素材,采写校园新闻。结合校园的生活,关注饮食安全、校园环境、校园十星励志人物采访、最美校园人物等,将校园网络新闻采写课程融入生活, 将理论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学生将采写的校园新闻发布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图文并茂,配上音乐、微视频。校园新闻得到了师生的关注和好评,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宣传和学习的阵地。有些专题引发了学校学生的讨论,提出了建议,反映了校园生活。采写的校园网络新闻掀起了学习的热潮。
(四)微信公众平台下的《校园网络新闻采写》课程教法、学法
微信公众平台下的《校园网络新闻采写》课程教学采用项目导向教学、案例教学等。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微信公众平台下的《校园网络新闻采写》课程采取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学习方法。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实践校园新闻采写,运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图文、视频编辑。
(五)微信公众平台下的《校园网络新闻采写》课程考核与评价
为全面考核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技能提高水平,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为形成性考核(70%) 期末考核(30%)。综合成绩为加权平均的结果。其中形成性考核(1)平时成绩(15%):考勤(5%)、平时作业(10%);(2)项目成绩(55%):每次项目成绩按比例打分。终结性考核是指期末考试,以实务考试形式进行。注重考勤,严格要求学生的出勤,注重过程性评价,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提高专业技能。
三、结语
微信公众平台下的《校园网络新闻采写》课程教学,开启了新的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通过一学期教学实践表明:通过校园网络新闻采写,将图文内容发布在微信公众平台上,提高了学生新闻采写能力,培养了学生运用新媒体的能力。对培养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孟凡立,陈琳.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移动学习空间构建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10):195.
[2]管雪.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职网络新闻编辑教学构想传播与版权[J].2016,32(1):133.
[3]倪志宏.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掌上高校网络信息服务系统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14):127-128.
[4]霍芳,沈坚勇.基于云空间的顶岗实习“微信课堂”初探[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6):48-50.
[5]蒋琦琦.微信服务在图书馆应用的探索与实践[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3(7):201-202.
[6]陈晓罗.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校师生信息互动平台研究与实现[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3(9):98-99.
[7]张文婷.都市报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与发展探索——基于八家都市報微信平台的研究[J].中国记者,2013(5):101-102.
[8]陈方正.微信自媒体的传播特性与盈利模式分析[J].华中人文论丛,2013(2):232-234.
[9]韩梅.新媒体:网络营销新渠道——以“微信”为例[J].今传媒,2013(5):95-96.
作者简介:吴惠娟(1987-),女,汉族,广东河源市人,硕士研究生,河源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数字媒体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