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目前,基础教育课堂改革运动已开展得如火如荼。在这一场伟大的历史性变革中,作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的教师,必须坚决更新教育观念,转变角色和行为,努力创设一种生动活泼而又有趣的课堂气氛,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并指导学生努力学习,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此,我们进行了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学法指导的探究与尝试,现将我们的做法等写出来就教于专家。
一、基本程序
第一阶段:示范课。
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有针对性的提出若干个问题,学生就这些问题进行思考、讨论,分组解答,最后教师小结。整个过程由自读课文、教师设疑、思考讨论、教师小结四个环节组成。
第二阶段:模拟课。
学生自读课文,逐步提出自己在阅读中产生的疑问,这些疑问大多数是学生必须掌握的要点,然后教师有目的的选择其中的一些问题,与学生一起思考讨论,找出答案,最后教师小结。整个过程由自读课文、发现问题、思考讨论、教师小结四个环节组成。
第三阶段:运用课。
学生自渎课文运用前两阶段掌握的阅读方法,找出自己阅读中发现的问题,独立解答,实在不能独立解答的问题,提出来求助同学,同学不能解答的再由老师引导解答,最后学生小结,重点总结自己在阅读中的最大收获。整个过程由自读课文、发现问题、独立分析、自行小结四个环节组成。
以上三个阶段的实施,能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学生以往只做配角或观众的地位,让学生来唱主角。这样就突出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发现、讨论、探究等认识活动,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具体做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注重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这就从根本上忽视了学生学的方法,它与培养跨世纪的创新人才的目标是背道而驰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必须在平常的课堂阅读教学中,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学生学法提升到首要位置上来。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主张用问答法来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以探求真理。因为问题有时确实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因此在第一阶段的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侧重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一方面,精心设计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涉及的范围从文章的字、词、句、段、修辞到作者的感情、写作的思路和方法,从朗读的基本要求与技巧到学生的收获或感悟。提问要内容丰富,难易度适中。同时又把竞争机制引入课堂,将全班学生分成几组,让学生围绕教师设计的问题进行思考,展开讨论,找出解答的方法。
教育家汪广仁说得好:“发现一个问题其意义价值要远远超过解决一个问题。”学生通过第一阶段的训练,有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后,教师便因势利导,启发学生通过自读课文努力去发现问题并提出来共同分析讨论,找出答案,获取知识。这就是第二阶段模拟课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和训练目标。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教师应把各种体裁各种类型的文章的基本阅读方法告诉学生。例如阅读记叙文,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包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写作思路、作者感情等,其次再从字、词、句、段及描写方法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最后则从学习的收获、感悟等方面进行总结。阅阅读古诗,则应从朗读、字句内容、写作思路、作者感情等方面入手,其次再从字、词、句段及描写方法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最后则从学习的收获、感悟等方面进行总结。阅读文言文,应该掌握的知识要点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多义词、活用词、朗读的节奏、语言顺序、省略现象、文章主旨、写作特色等,学生若能经常注意这些问题,就能大大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教师的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这是叶圣陶先生毕生从事教育研究的经验总结。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学法指导的目的也就在于“用不着教”。因此,在第三阶段的运用课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他们基本可以自己独立阅读课文,独立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他们不再是往日里专心听讲的好小子、毛丫头,而是肯钻研善思考能分析的“学者”、“专家”。教师呢,也不再是过去的教书匠,他们是观众,是读者。在检查、欣赏学生的自学情况中,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一起分享他们获得知识的愉悦。
《礼记.学记》中言:“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应当说,以上所探讨的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学法指导就遵循了这一古老而又科学的教育教学思想。在教学中,教师应激励学生,但又不能强制他们服从;启发学生,但又不能代替他们达成结论。只有这样,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适应科技与信息时代的要求。不过,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尤其是第三阶段的运用课中,可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还有待于我们去做进一步的探究与改进。
(作者邮编:331600;信箱:whw56t@163.com)
一、基本程序
第一阶段:示范课。
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有针对性的提出若干个问题,学生就这些问题进行思考、讨论,分组解答,最后教师小结。整个过程由自读课文、教师设疑、思考讨论、教师小结四个环节组成。
第二阶段:模拟课。
学生自读课文,逐步提出自己在阅读中产生的疑问,这些疑问大多数是学生必须掌握的要点,然后教师有目的的选择其中的一些问题,与学生一起思考讨论,找出答案,最后教师小结。整个过程由自读课文、发现问题、思考讨论、教师小结四个环节组成。
第三阶段:运用课。
学生自渎课文运用前两阶段掌握的阅读方法,找出自己阅读中发现的问题,独立解答,实在不能独立解答的问题,提出来求助同学,同学不能解答的再由老师引导解答,最后学生小结,重点总结自己在阅读中的最大收获。整个过程由自读课文、发现问题、独立分析、自行小结四个环节组成。
以上三个阶段的实施,能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学生以往只做配角或观众的地位,让学生来唱主角。这样就突出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发现、讨论、探究等认识活动,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具体做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注重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这就从根本上忽视了学生学的方法,它与培养跨世纪的创新人才的目标是背道而驰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必须在平常的课堂阅读教学中,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学生学法提升到首要位置上来。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主张用问答法来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以探求真理。因为问题有时确实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因此在第一阶段的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侧重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一方面,精心设计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涉及的范围从文章的字、词、句、段、修辞到作者的感情、写作的思路和方法,从朗读的基本要求与技巧到学生的收获或感悟。提问要内容丰富,难易度适中。同时又把竞争机制引入课堂,将全班学生分成几组,让学生围绕教师设计的问题进行思考,展开讨论,找出解答的方法。
教育家汪广仁说得好:“发现一个问题其意义价值要远远超过解决一个问题。”学生通过第一阶段的训练,有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后,教师便因势利导,启发学生通过自读课文努力去发现问题并提出来共同分析讨论,找出答案,获取知识。这就是第二阶段模拟课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和训练目标。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教师应把各种体裁各种类型的文章的基本阅读方法告诉学生。例如阅读记叙文,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包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写作思路、作者感情等,其次再从字、词、句、段及描写方法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最后则从学习的收获、感悟等方面进行总结。阅阅读古诗,则应从朗读、字句内容、写作思路、作者感情等方面入手,其次再从字、词、句段及描写方法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最后则从学习的收获、感悟等方面进行总结。阅读文言文,应该掌握的知识要点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多义词、活用词、朗读的节奏、语言顺序、省略现象、文章主旨、写作特色等,学生若能经常注意这些问题,就能大大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教师的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这是叶圣陶先生毕生从事教育研究的经验总结。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学法指导的目的也就在于“用不着教”。因此,在第三阶段的运用课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他们基本可以自己独立阅读课文,独立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他们不再是往日里专心听讲的好小子、毛丫头,而是肯钻研善思考能分析的“学者”、“专家”。教师呢,也不再是过去的教书匠,他们是观众,是读者。在检查、欣赏学生的自学情况中,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一起分享他们获得知识的愉悦。
《礼记.学记》中言:“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应当说,以上所探讨的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学法指导就遵循了这一古老而又科学的教育教学思想。在教学中,教师应激励学生,但又不能强制他们服从;启发学生,但又不能代替他们达成结论。只有这样,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适应科技与信息时代的要求。不过,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尤其是第三阶段的运用课中,可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还有待于我们去做进一步的探究与改进。
(作者邮编:331600;信箱:whw56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