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丝丝香篆浓于雾,织就绿阴红雨。乳燕飞来傍莲幕,杨花欲雪,梨云如梦,又是清明暮。屏山遮断相思路,子规啼到无声处。鳞瞑羽迷谁与诉。好段东风,好轮明月,尽教封侯误。”
——清·高鹗《青玉案》
高鹗的这首词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江南的景色和他借景抒怀的心境,别样的美丽和哀愁,借丝丝香篆缭绕人心。何为香篆呢?香篆是在唐宋时期就已盛行的一种香事,一开始是寺院里诵经计时所用,用香印模在香末粉上打出篆书图案,点燃后绵延不绝,直至燃尽。宋洪刍《香谱》中这样描述:“镂木以为之,以范香尘为篆文,燃于饮席或佛像前,往往有至二三天径者。”又“百刻香”条:“近世尚奇者作香篆,其文准十二辰,分一百刻,凡燃一昼夜已。”香篆因此又得名“无声漏”。随着时光流转,香篆逐渐走出寺院,成为士大夫、文人喜爱的梵香方式。发展至宋代,打香印已成为一项专门的技艺,一些工匠制作的香篆模子精细考究,材质以木质为主,更有使用象牙等贵重材料,供有身份的人使用。及至明清,则多以铜锡等金属制作为主了。香篆的流行从唐宋一直到清代中期,都使用香盘来打香篆,打好香印后点燃,上加镂空的盖子,香味便随着袅袅烟雾沁人心脾。吴自牧《梦梁录》卷一三“诸色杂货”条“供香印盘者,各管定铺席人家,每日印香而去,遇月支清香钱而已。”刘艘《中山诗话》:“京师人货香印者,皆击铁盘以士众人。”宋刘子翚《次韵六四叔村居即事十二绝》句云“午梦不知缘底破。篆烟烧遍一盘香。”明代朱之蕃《印香盘》:“不听更漏向谯楼,自剖玄机贮案头,炉面匀铺香粉细,屏问时有篆烟浮。”明代高濂《遵生八笺》中、周嘉胄《香乘》中也都有香印图样和香盘的描述。
直至清中晚期,才出现了一种印香炉,也称篆香炉、芸香炉,专门用来焚篆香。印香炉一般有三到四层,并有印模、香铲、香压等配件。第一层为盖,第二层为焚烧印香用,第三层放置香印等配件,第四层存放香料。常见外形多为方形和圆筒形,也有扇形、琴形等形状。随着清代中晚期刻铜技艺的成熟,特别是以陈寅生为代表的—批刻铜高手的崛起,在铜制炉具及其他文房器物上镂刻书画成为—种时尚,如今我们收藏的一些精心制作的印香炉,炉身大都刻有精美的书法、博古、花鸟、山水人物等,而炉盖的设计也堪称经典,常镂空雕刻一些“踏雪寻梅”“携琴访友”等中国传统题材的典故和传统,诗情画意呼之欲出,令人爱不释手。
笔者收藏的第一件刻铜作品就是一座白铜印香炉,该炉一面刻《兰亭序集》节录文字,字字珠玑;一面刻山水风光,意境悠远;一面刻喜上眉梢,心存高洁;一面刻秦砖汉瓦,铁笔金石。盒盖为镂空的篆书“贵寿无极”,整件作品秀雅端庄,置于案头,文人气息油然而生。
笔者收藏的另一件芸香炉是刻铜收藏界泰斗周继烈老师的旧藏,盖上是“福寿禄”篆书,炉身一面为九才女图、一面为五子登科图,一侧隶书铭60字、一侧小篆铭48字。周老师说它刀刻如书写,画刻尤精。高14.8厘米。重达1750克,多年来见过不少刻铜印香炉,无论是体量还是刻工竞无出其右者。
然而,真正值得收藏的刻铜印香炉并不多见。一些名人名店的作品更是难得。譬如,署有寅生刻款的,底款为清秘、淳菁阁、万丰等名店的,大都是其中的精品佳构,不过也有一些拙劣的仿刻品,当然更多的是一些泛泛平庸之作,这就需要我们在收藏过程中更加以甄选取舍。
说到印香炉的泛泛之作,不能不提到晚清南通文人丁月湖。1876年春他与忘年好友谈及印香炉,认为当时的印香炉“粗陋不可供幽赏,思欲别开生面”。于是丁月湖先生“弥复心摹手画,愈出愈奇。次第授攻金之徒,陶之冶之,椎子凿之,遂成雅制”。几年间,设计出了一批风格独特的印香炉,把印香炉的发展推到了一个历史的高峰。杨之水先生这样评价丁月湖的制炉成就:“南通丁月湖独标新颖,勒改旧观,印香和印香炉的风雅方臻于极致。”
丁月湖,名法,字月湖(1829-1879),印香炉的设计和制作是在他一生中的最后五年完成的。从光绪二年开始,丁月湖将自己设计的印香炉盖式及印香篆模模式编成一册《印香炉图谱》,由扬州的孙月卿雕刻木版水印而成。书成于1880年,卷首有刘瑞芬、徐琪、齐学森等14人的序文题词,共收录了炉式立体图1种,各类炉盖图97种,篆模44种,共计图为142种,与传世的印香炉对比其尺寸比例均为1:1。
当时,丁月湖制作的印香炉名噪一时,安徽齐学裘这样评价他的炉:“不朽之作也,必传无疑,巨眼有瞳,当自识之”“鱼湾月湖,天才也,亦逸才也。”而丁月湖也有自己的感悟:“比佛前灯,常燃不灭,似隙中驹,健行不息。吐雾喷云,不徐不疾。记刻按时,永朝永夕。伴我琴书,亲我几席。或诵或弦,宜熏宜热爇。妙自心闻,境由人辟。牖君灵通,神清志逸。默古韬真,万滤一涤。恍然物外,遗世独立。”真是凭着丁月湖对炉的深刻理解,结合其深厚的文化底蕴,锐意创新,才有了他在印香炉技艺上的不凡成就。
从我收藏到的《印香炉图谱》中可以看到,丁月湖设计的炉品种十分丰富,有方形、圆形、秋叶形、如意形、梅花形、古琴形等百余种。炉体由黄铜和紫铜两种,有的黄铜作身,紫铜为盖,有的全部以紫铜为主,有的底及层间的边缘用紫铜线作镶嵌,富于变化。从表面看就一个炉体配一个盖子,其实内含数层,分别放香末粉和一些香料工具等,最上面覆以镂空的炉盖,透雕有精美的文字和图案,焚香时烟气从孔中缓缓飘出婀娜多姿,煞是好看。炉体中最为精彩的当属印香篆模具,丁月湖对香模的设计可谓匠心独运,模具的厚度基本为4毫米,使用时能保证香末粉形成连绵不绝的香篆,并均匀缓慢地燃烧,焚烧后残留的香灰仍是一幅美丽的篆书图案。香篆图案一般采用“虚心”“芳心自同”“几生修到梅花”等优美的诗句。
炉盖的设计同样令人叹为观止,无不透着浓浓的书卷味及文人的艺术品位。如“春暖墨融河北纸,夜深入试海南香。”“如是我闻”,“心香一瓢”等。设计完成后丁月湖专门聘请李学裕、王东林两位制炉匠人为其精心制作印香炉,所以不少印香炉的炉底都铸有“月湖仿古石港李学裕造”“江苏南通月湖仿古王东林造”或“石港李学裕造”等方形的楷书款识。印香炉制成后深得文人雅士的喜爱,“远近访求,咸以希见为宝。”清末状元张謇也曾收藏了几件月湖印香炉,并分别为其作《云鹤印香铭》《佛香铭》《龙凤香铭》,珍爱程度可见一斑。丁月湖去世后,后人也曾依《图录》制炉,大多还是差那么一口气,其中有少许精到者,也是可赏可玩。
多年来,我也有幸藏有几件丁月湖的印香炉,其中一件是秋叶形,盖子上镂刻:“右丞画意素师书丙成年荷月”,落月湖款,印模是“绿天”两字,整炉造型生动自然,线条流畅,叶形的设计可谓独到,暗喻一叶知秋。丁月湖的才华在这件作品上展露无遗,令人叹服。
另一件是书卷形的,整体造型就像一本卷起的书,封面上有“翰墨香”三字和丁月湖的印章款,印模是“开卷有盖”,里外呼应,相得益彰。如果在读书时用此炉焚香,想必一定才思敏捷,妙笔生花。
南宋赵希鹄在《洞天清禄集》里有关书房的一章中写道:“明窗净几,罗列布置,篆香居中。佳客玉立相映,时取古人妙迹,以观乌篆蜗书,奇峰远水。摩挲钟鼎,亲见商周。端研涌岩泉,焦桐鸣玉佩,不知身居人世,所谓受用清福,熟有逾此者乎?是境也,阆苑瑶池,未必是过。”从这些描述中可见篆香在当时文人心中有着很重要的位置。如今,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印香炉作为文房雅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和收藏,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编辑/董萍)
——清·高鹗《青玉案》
高鹗的这首词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江南的景色和他借景抒怀的心境,别样的美丽和哀愁,借丝丝香篆缭绕人心。何为香篆呢?香篆是在唐宋时期就已盛行的一种香事,一开始是寺院里诵经计时所用,用香印模在香末粉上打出篆书图案,点燃后绵延不绝,直至燃尽。宋洪刍《香谱》中这样描述:“镂木以为之,以范香尘为篆文,燃于饮席或佛像前,往往有至二三天径者。”又“百刻香”条:“近世尚奇者作香篆,其文准十二辰,分一百刻,凡燃一昼夜已。”香篆因此又得名“无声漏”。随着时光流转,香篆逐渐走出寺院,成为士大夫、文人喜爱的梵香方式。发展至宋代,打香印已成为一项专门的技艺,一些工匠制作的香篆模子精细考究,材质以木质为主,更有使用象牙等贵重材料,供有身份的人使用。及至明清,则多以铜锡等金属制作为主了。香篆的流行从唐宋一直到清代中期,都使用香盘来打香篆,打好香印后点燃,上加镂空的盖子,香味便随着袅袅烟雾沁人心脾。吴自牧《梦梁录》卷一三“诸色杂货”条“供香印盘者,各管定铺席人家,每日印香而去,遇月支清香钱而已。”刘艘《中山诗话》:“京师人货香印者,皆击铁盘以士众人。”宋刘子翚《次韵六四叔村居即事十二绝》句云“午梦不知缘底破。篆烟烧遍一盘香。”明代朱之蕃《印香盘》:“不听更漏向谯楼,自剖玄机贮案头,炉面匀铺香粉细,屏问时有篆烟浮。”明代高濂《遵生八笺》中、周嘉胄《香乘》中也都有香印图样和香盘的描述。
直至清中晚期,才出现了一种印香炉,也称篆香炉、芸香炉,专门用来焚篆香。印香炉一般有三到四层,并有印模、香铲、香压等配件。第一层为盖,第二层为焚烧印香用,第三层放置香印等配件,第四层存放香料。常见外形多为方形和圆筒形,也有扇形、琴形等形状。随着清代中晚期刻铜技艺的成熟,特别是以陈寅生为代表的—批刻铜高手的崛起,在铜制炉具及其他文房器物上镂刻书画成为—种时尚,如今我们收藏的一些精心制作的印香炉,炉身大都刻有精美的书法、博古、花鸟、山水人物等,而炉盖的设计也堪称经典,常镂空雕刻一些“踏雪寻梅”“携琴访友”等中国传统题材的典故和传统,诗情画意呼之欲出,令人爱不释手。
笔者收藏的第一件刻铜作品就是一座白铜印香炉,该炉一面刻《兰亭序集》节录文字,字字珠玑;一面刻山水风光,意境悠远;一面刻喜上眉梢,心存高洁;一面刻秦砖汉瓦,铁笔金石。盒盖为镂空的篆书“贵寿无极”,整件作品秀雅端庄,置于案头,文人气息油然而生。
笔者收藏的另一件芸香炉是刻铜收藏界泰斗周继烈老师的旧藏,盖上是“福寿禄”篆书,炉身一面为九才女图、一面为五子登科图,一侧隶书铭60字、一侧小篆铭48字。周老师说它刀刻如书写,画刻尤精。高14.8厘米。重达1750克,多年来见过不少刻铜印香炉,无论是体量还是刻工竞无出其右者。
然而,真正值得收藏的刻铜印香炉并不多见。一些名人名店的作品更是难得。譬如,署有寅生刻款的,底款为清秘、淳菁阁、万丰等名店的,大都是其中的精品佳构,不过也有一些拙劣的仿刻品,当然更多的是一些泛泛平庸之作,这就需要我们在收藏过程中更加以甄选取舍。
说到印香炉的泛泛之作,不能不提到晚清南通文人丁月湖。1876年春他与忘年好友谈及印香炉,认为当时的印香炉“粗陋不可供幽赏,思欲别开生面”。于是丁月湖先生“弥复心摹手画,愈出愈奇。次第授攻金之徒,陶之冶之,椎子凿之,遂成雅制”。几年间,设计出了一批风格独特的印香炉,把印香炉的发展推到了一个历史的高峰。杨之水先生这样评价丁月湖的制炉成就:“南通丁月湖独标新颖,勒改旧观,印香和印香炉的风雅方臻于极致。”
丁月湖,名法,字月湖(1829-1879),印香炉的设计和制作是在他一生中的最后五年完成的。从光绪二年开始,丁月湖将自己设计的印香炉盖式及印香篆模模式编成一册《印香炉图谱》,由扬州的孙月卿雕刻木版水印而成。书成于1880年,卷首有刘瑞芬、徐琪、齐学森等14人的序文题词,共收录了炉式立体图1种,各类炉盖图97种,篆模44种,共计图为142种,与传世的印香炉对比其尺寸比例均为1:1。
当时,丁月湖制作的印香炉名噪一时,安徽齐学裘这样评价他的炉:“不朽之作也,必传无疑,巨眼有瞳,当自识之”“鱼湾月湖,天才也,亦逸才也。”而丁月湖也有自己的感悟:“比佛前灯,常燃不灭,似隙中驹,健行不息。吐雾喷云,不徐不疾。记刻按时,永朝永夕。伴我琴书,亲我几席。或诵或弦,宜熏宜热爇。妙自心闻,境由人辟。牖君灵通,神清志逸。默古韬真,万滤一涤。恍然物外,遗世独立。”真是凭着丁月湖对炉的深刻理解,结合其深厚的文化底蕴,锐意创新,才有了他在印香炉技艺上的不凡成就。
从我收藏到的《印香炉图谱》中可以看到,丁月湖设计的炉品种十分丰富,有方形、圆形、秋叶形、如意形、梅花形、古琴形等百余种。炉体由黄铜和紫铜两种,有的黄铜作身,紫铜为盖,有的全部以紫铜为主,有的底及层间的边缘用紫铜线作镶嵌,富于变化。从表面看就一个炉体配一个盖子,其实内含数层,分别放香末粉和一些香料工具等,最上面覆以镂空的炉盖,透雕有精美的文字和图案,焚香时烟气从孔中缓缓飘出婀娜多姿,煞是好看。炉体中最为精彩的当属印香篆模具,丁月湖对香模的设计可谓匠心独运,模具的厚度基本为4毫米,使用时能保证香末粉形成连绵不绝的香篆,并均匀缓慢地燃烧,焚烧后残留的香灰仍是一幅美丽的篆书图案。香篆图案一般采用“虚心”“芳心自同”“几生修到梅花”等优美的诗句。
炉盖的设计同样令人叹为观止,无不透着浓浓的书卷味及文人的艺术品位。如“春暖墨融河北纸,夜深入试海南香。”“如是我闻”,“心香一瓢”等。设计完成后丁月湖专门聘请李学裕、王东林两位制炉匠人为其精心制作印香炉,所以不少印香炉的炉底都铸有“月湖仿古石港李学裕造”“江苏南通月湖仿古王东林造”或“石港李学裕造”等方形的楷书款识。印香炉制成后深得文人雅士的喜爱,“远近访求,咸以希见为宝。”清末状元张謇也曾收藏了几件月湖印香炉,并分别为其作《云鹤印香铭》《佛香铭》《龙凤香铭》,珍爱程度可见一斑。丁月湖去世后,后人也曾依《图录》制炉,大多还是差那么一口气,其中有少许精到者,也是可赏可玩。
多年来,我也有幸藏有几件丁月湖的印香炉,其中一件是秋叶形,盖子上镂刻:“右丞画意素师书丙成年荷月”,落月湖款,印模是“绿天”两字,整炉造型生动自然,线条流畅,叶形的设计可谓独到,暗喻一叶知秋。丁月湖的才华在这件作品上展露无遗,令人叹服。
另一件是书卷形的,整体造型就像一本卷起的书,封面上有“翰墨香”三字和丁月湖的印章款,印模是“开卷有盖”,里外呼应,相得益彰。如果在读书时用此炉焚香,想必一定才思敏捷,妙笔生花。
南宋赵希鹄在《洞天清禄集》里有关书房的一章中写道:“明窗净几,罗列布置,篆香居中。佳客玉立相映,时取古人妙迹,以观乌篆蜗书,奇峰远水。摩挲钟鼎,亲见商周。端研涌岩泉,焦桐鸣玉佩,不知身居人世,所谓受用清福,熟有逾此者乎?是境也,阆苑瑶池,未必是过。”从这些描述中可见篆香在当时文人心中有着很重要的位置。如今,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印香炉作为文房雅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和收藏,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编辑/董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