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布乐奶酪坊是中国唯一一家做手工法式奶酪的作坊,在北京的外国人圈子里大名鼎鼎,很多使馆和高档西餐厅都是它的客户。2013年,它的创始人刘阳受到法国农业部的邀请,成为巴黎Porte Versaille农展奶酪大赛的四名评委之一;欧洲《世界报》惊叹:“中国现在不仅有自己的大飞机、高铁,还有了自己的超级奶酪!”
从一块奶酪中发现商机
刘阳曾是中关村的IT男,整天做技术的他对工作产生了厌倦,于是去法国学习企业管理和国际贸易专业。然而,他为自己设定的新轨迹却在遇到一块小小的奶酪后改变了。当时他住在科西嘉岛上的小村庄里,邻居家不仅养了不少羊,而且还经营奶酪坊。
邻居到刘阳家串门时,刘阳送给对方两瓶中国白酒,法国邻居很高兴,邀他一起品尝自家做的羊奶奶酪。吃进第一口奶酪的时候,刘阳立刻被它细腻的口感和浓郁的味道所吸引,仿佛发现了新大陆一般,这让他对奶酪的品鉴和制作产生了浓厚兴趣。
邻居是兄弟俩,他们只用自家羊挤的奶,在祖传的奶酪作坊里制作三种奶酪。见这对兄弟没有帮手,刘阳就主动提出去帮忙。帮着打下手时,他逐渐被奶酪制作过程中复杂而讲究的工艺所吸引——手工制作的奶酪口感和工业化制作的奶酪完全不同,怪不得法国人以此为荣。
见刘阳对手工制作奶酪非常着迷,兄弟俩非常慷慨地把奶酪制作方法一一传授给他。在他们的帮助下,刘阳很快可以自己动手做奶酪了。手工奶酪是有生命的,每一块都独一无二。工业化奶酪一般采用巴氏消毒牛奶,而传统的手工作坊仍用生奶,其中保留了很多酶和菌素,这赋予了奶酪独特的味道。有些手工奶酪用的是祖上传下来的老木头模具,上面有很多发酵菌,让奶酪格外醇香。
法国人十分钟情奶酪,普通人的一日三餐中几乎都有奶酪,而奶酪的种类更是五花八门,什么硬质奶酪、半硬质奶酪、加工奶酪、洗皮奶酪……有的柔软温润,味道清新;有的质地坚硬,带着甘美的香气;有的则长着厚厚的绒毛,散发着浓烈刺鼻的气味。据说全世界的奶酪品种有上千种,其中有一半来自法国。
在法国生活一段时间后,刘阳从最初的不习惯到后来离不开奶酪,渐渐学会品味它在嘴里融化时的细腻感觉。
刘阳在法国学习五年后,回国探亲。当他考察了国内的奶酪市场后,发现超市里卖的全是工业化奶酪,口味单一,而生活在北京的外国人越来越多,这些奶酪品种完全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他觉得这是个市场空白,蕴含着巨大的商机。
于是,刘阳重返法国,找了一家奶酪学校,专门学习了一年的奶酪制作技术。在那里,刘阳再次认识到奶酪制作的复杂。手工奶酪的制作过程中,手怎么洗,洗到什么位置,都有一定的要求,并且还要考虑不同的季节对奶酪品质的影响。一年时间,刘阳仅学会了三种奶酪的制作工艺。
让老外品尝到“家乡的味道”
学成回国后,刘阳放弃了找工作的打算,一门心思开始创建自己的奶酪作坊,并且在自家厨房做起试验来。由于温度、湿度、设备和奶源品质等因素的影响,刘阳只能通过在实践中改良工艺,试着做出他记忆中法式奶酪的味道。刚开始什么情况都有,该长白毛的卡门贝尔奶酪长出了红毛、绿毛,内部不应该出现纹理的奶酪出现了蓝纹……
刘阳用了一年多时间反复试验,他说:“奶酪的制作,很多时候要靠感觉,而在中国几乎找不到专业制作法式奶酪的工人,所以奶酪的全套生产工艺都必须亲力亲为。”
经过一次次试验,刘阳终于做出了第一块令他满意的奶酪。这款奶酪是软质的,有点像卡门贝尔的口感,有蘑菇的清香味,他把这块泛着淡淡灰色的奶酪命名为“北京灰”。这个带着明显地方色彩的名字充分体现了刘阳的经营思路:较之添加了防腐成分的进口奶酪和大规模生产的国产奶酪,本地手工制作的新鲜奶酪更健康更美味,更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经过一年多的筹备,刘阳的奶酪坊终于开张了,他给这家位于北京五道口的小店起名为“布乐奶酪坊”。“布乐”源于法语的“蓝色”,是他最喜欢的颜色,也是有名的蓝纹奶酪的颜色。
刘阳将在北京的法国人作为首要销售群体。为了推广奶酪,他每个星期都会给驻北京的法国企业发邮件介绍自己的新产品。有一天,他带着自己做的奶酪参加了法国人的聚会,法国朋友品尝后都很震惊,想不到在遥远的北京还能够品尝到“家乡的味道”。
刘阳制作的奶酪味道新鲜,口感地道,在法国人圈子里经过口口相传,得到了认可。仅仅一年多时间,住在北京的很多外国人,都知道了布乐奶酪坊,就连在北京的美国人、英国人、意大利人、德国人也时常慕名而来。在布乐奶酪坊的官方微博中,大家交流布乐奶酪带来的口感体验,这样一种舶来的食品通过刘阳的努力,很快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两年后,除了“北京灰”,刘阳还陆续推出了“多姆”、“金字塔”、“羊脂球”和“北京蓝”等16种奶酪,渐渐形成了自己的品牌体系。“这样可以充分满足不同客户的口味。”他的布乐奶酪坊月产量由过去的100公斤达到300公斤~400公斤,而且总是销售一空。
刚回国时,刘阳感觉很孤单,像他这样试图和工业化生产抗衡的手工业者似乎并不多。后来,一群关注生态问题的志愿者发起了“北京有机农夫市集”,邀请有机农产品和手工制作食品的生产者每个周末在城中的繁华地带开集。在市集上,刘阳搞起了品尝会,让人们了解天然奶酪和再制奶酪的区别,鲜奶酪、软质奶酪和硬质奶酪各有什么特点。他强调手工奶酪的健康营养,“做奶酪的奶不能添加抗生素和添加剂,加了抗生素会把牛奶里的有益菌都杀死,无法发酵。”对于不太熟悉法国奶酪的中国消费者,刘阳热心地介绍,“北京灰”可以放在烤箱加热后蘸着面包吃,“北京蓝”可以熔化成汁浇在牛肉上吃……市集越来越火爆,刘阳的回头客也越来越多。
受法国农业部邀请当评委
刘阳对手工业有种迷恋,不少人想说服他把作坊变成工厂,都被他否决了,他说:“我不会上工业化的机器,会一直坚持手工制作。可能满足不了那么多人,但我想让每一块出自我手的奶酪都令人难忘。”
刘阳把大部分时间和热情都灌注到了奶酪制作和推广中,虽然生意不错,但布乐奶酪坊的经营依然面临着不少现实问题。优质的奶源对奶酪的质量至关重要,只有获得优质奶,才能做出优质的奶酪。刘阳说,他的理想是自己开个农场,因为现在的大农场都是现代化管理,讲究数据和制度,每头牛都配了电脑,定时喂饲料,但在法国人看来,只要给一头牛一公顷草地就行了,它完全能照顾好自己,也只有在这种放养环境中饲养的奶牛,其奶的品质才是最上乘的。
刘阳用来做奶酪的一把奶酪刀,是从法国带回来的。他说这把刀子也是手工做的,上面有人气,做出来的奶酪分外香。2013年2月,刘阳受到法国农业部的邀请,参加在巴黎Porte Versaille农展馆举办的一年一度的法国农业大赛中奶酪大赛,他和一位法国奶酪发酵师以及两位德国奶酪专家负责水洗皮软质奶酪的评审。
2013年4月,法国总统奥朗德访华,随行的代表团中有一位奶酪大师叫Monsieur LE。在法国大使馆的推荐下,Monsieur LE来到布乐奶酪坊,刘阳请他品尝了“北京灰”、“北京蓝”、“金字塔”、“温柔的牛”、“羊脂球”等产品后,Monsieur LE惊讶得半天说不出话来,他甚至不相信这么美味纯正的奶酪出自一位中国奶酪师之手。欧洲《世界报》刊登了对刘阳的专访,并评论道:中国现在不仅有自己的大飞机、高铁,还有了自己的奶酪——布乐奶酪!
现在,刘阳对当初的选择很庆幸,他说:“虽然我的奶酪作坊并不大,但我觉得它很有意义,因为它是中国唯一一家手工法式奶酪作坊。我希望把它做成一个标志、一个品牌,让中国人能吃到最地道的手工法式奶酪。”
编辑 钟健 12497681@163.com
从一块奶酪中发现商机
刘阳曾是中关村的IT男,整天做技术的他对工作产生了厌倦,于是去法国学习企业管理和国际贸易专业。然而,他为自己设定的新轨迹却在遇到一块小小的奶酪后改变了。当时他住在科西嘉岛上的小村庄里,邻居家不仅养了不少羊,而且还经营奶酪坊。
邻居到刘阳家串门时,刘阳送给对方两瓶中国白酒,法国邻居很高兴,邀他一起品尝自家做的羊奶奶酪。吃进第一口奶酪的时候,刘阳立刻被它细腻的口感和浓郁的味道所吸引,仿佛发现了新大陆一般,这让他对奶酪的品鉴和制作产生了浓厚兴趣。
邻居是兄弟俩,他们只用自家羊挤的奶,在祖传的奶酪作坊里制作三种奶酪。见这对兄弟没有帮手,刘阳就主动提出去帮忙。帮着打下手时,他逐渐被奶酪制作过程中复杂而讲究的工艺所吸引——手工制作的奶酪口感和工业化制作的奶酪完全不同,怪不得法国人以此为荣。
见刘阳对手工制作奶酪非常着迷,兄弟俩非常慷慨地把奶酪制作方法一一传授给他。在他们的帮助下,刘阳很快可以自己动手做奶酪了。手工奶酪是有生命的,每一块都独一无二。工业化奶酪一般采用巴氏消毒牛奶,而传统的手工作坊仍用生奶,其中保留了很多酶和菌素,这赋予了奶酪独特的味道。有些手工奶酪用的是祖上传下来的老木头模具,上面有很多发酵菌,让奶酪格外醇香。
法国人十分钟情奶酪,普通人的一日三餐中几乎都有奶酪,而奶酪的种类更是五花八门,什么硬质奶酪、半硬质奶酪、加工奶酪、洗皮奶酪……有的柔软温润,味道清新;有的质地坚硬,带着甘美的香气;有的则长着厚厚的绒毛,散发着浓烈刺鼻的气味。据说全世界的奶酪品种有上千种,其中有一半来自法国。
在法国生活一段时间后,刘阳从最初的不习惯到后来离不开奶酪,渐渐学会品味它在嘴里融化时的细腻感觉。
刘阳在法国学习五年后,回国探亲。当他考察了国内的奶酪市场后,发现超市里卖的全是工业化奶酪,口味单一,而生活在北京的外国人越来越多,这些奶酪品种完全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他觉得这是个市场空白,蕴含着巨大的商机。
于是,刘阳重返法国,找了一家奶酪学校,专门学习了一年的奶酪制作技术。在那里,刘阳再次认识到奶酪制作的复杂。手工奶酪的制作过程中,手怎么洗,洗到什么位置,都有一定的要求,并且还要考虑不同的季节对奶酪品质的影响。一年时间,刘阳仅学会了三种奶酪的制作工艺。
让老外品尝到“家乡的味道”
学成回国后,刘阳放弃了找工作的打算,一门心思开始创建自己的奶酪作坊,并且在自家厨房做起试验来。由于温度、湿度、设备和奶源品质等因素的影响,刘阳只能通过在实践中改良工艺,试着做出他记忆中法式奶酪的味道。刚开始什么情况都有,该长白毛的卡门贝尔奶酪长出了红毛、绿毛,内部不应该出现纹理的奶酪出现了蓝纹……
刘阳用了一年多时间反复试验,他说:“奶酪的制作,很多时候要靠感觉,而在中国几乎找不到专业制作法式奶酪的工人,所以奶酪的全套生产工艺都必须亲力亲为。”
经过一次次试验,刘阳终于做出了第一块令他满意的奶酪。这款奶酪是软质的,有点像卡门贝尔的口感,有蘑菇的清香味,他把这块泛着淡淡灰色的奶酪命名为“北京灰”。这个带着明显地方色彩的名字充分体现了刘阳的经营思路:较之添加了防腐成分的进口奶酪和大规模生产的国产奶酪,本地手工制作的新鲜奶酪更健康更美味,更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经过一年多的筹备,刘阳的奶酪坊终于开张了,他给这家位于北京五道口的小店起名为“布乐奶酪坊”。“布乐”源于法语的“蓝色”,是他最喜欢的颜色,也是有名的蓝纹奶酪的颜色。
刘阳将在北京的法国人作为首要销售群体。为了推广奶酪,他每个星期都会给驻北京的法国企业发邮件介绍自己的新产品。有一天,他带着自己做的奶酪参加了法国人的聚会,法国朋友品尝后都很震惊,想不到在遥远的北京还能够品尝到“家乡的味道”。
刘阳制作的奶酪味道新鲜,口感地道,在法国人圈子里经过口口相传,得到了认可。仅仅一年多时间,住在北京的很多外国人,都知道了布乐奶酪坊,就连在北京的美国人、英国人、意大利人、德国人也时常慕名而来。在布乐奶酪坊的官方微博中,大家交流布乐奶酪带来的口感体验,这样一种舶来的食品通过刘阳的努力,很快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两年后,除了“北京灰”,刘阳还陆续推出了“多姆”、“金字塔”、“羊脂球”和“北京蓝”等16种奶酪,渐渐形成了自己的品牌体系。“这样可以充分满足不同客户的口味。”他的布乐奶酪坊月产量由过去的100公斤达到300公斤~400公斤,而且总是销售一空。
刚回国时,刘阳感觉很孤单,像他这样试图和工业化生产抗衡的手工业者似乎并不多。后来,一群关注生态问题的志愿者发起了“北京有机农夫市集”,邀请有机农产品和手工制作食品的生产者每个周末在城中的繁华地带开集。在市集上,刘阳搞起了品尝会,让人们了解天然奶酪和再制奶酪的区别,鲜奶酪、软质奶酪和硬质奶酪各有什么特点。他强调手工奶酪的健康营养,“做奶酪的奶不能添加抗生素和添加剂,加了抗生素会把牛奶里的有益菌都杀死,无法发酵。”对于不太熟悉法国奶酪的中国消费者,刘阳热心地介绍,“北京灰”可以放在烤箱加热后蘸着面包吃,“北京蓝”可以熔化成汁浇在牛肉上吃……市集越来越火爆,刘阳的回头客也越来越多。
受法国农业部邀请当评委
刘阳对手工业有种迷恋,不少人想说服他把作坊变成工厂,都被他否决了,他说:“我不会上工业化的机器,会一直坚持手工制作。可能满足不了那么多人,但我想让每一块出自我手的奶酪都令人难忘。”
刘阳把大部分时间和热情都灌注到了奶酪制作和推广中,虽然生意不错,但布乐奶酪坊的经营依然面临着不少现实问题。优质的奶源对奶酪的质量至关重要,只有获得优质奶,才能做出优质的奶酪。刘阳说,他的理想是自己开个农场,因为现在的大农场都是现代化管理,讲究数据和制度,每头牛都配了电脑,定时喂饲料,但在法国人看来,只要给一头牛一公顷草地就行了,它完全能照顾好自己,也只有在这种放养环境中饲养的奶牛,其奶的品质才是最上乘的。
刘阳用来做奶酪的一把奶酪刀,是从法国带回来的。他说这把刀子也是手工做的,上面有人气,做出来的奶酪分外香。2013年2月,刘阳受到法国农业部的邀请,参加在巴黎Porte Versaille农展馆举办的一年一度的法国农业大赛中奶酪大赛,他和一位法国奶酪发酵师以及两位德国奶酪专家负责水洗皮软质奶酪的评审。
2013年4月,法国总统奥朗德访华,随行的代表团中有一位奶酪大师叫Monsieur LE。在法国大使馆的推荐下,Monsieur LE来到布乐奶酪坊,刘阳请他品尝了“北京灰”、“北京蓝”、“金字塔”、“温柔的牛”、“羊脂球”等产品后,Monsieur LE惊讶得半天说不出话来,他甚至不相信这么美味纯正的奶酪出自一位中国奶酪师之手。欧洲《世界报》刊登了对刘阳的专访,并评论道:中国现在不仅有自己的大飞机、高铁,还有了自己的奶酪——布乐奶酪!
现在,刘阳对当初的选择很庆幸,他说:“虽然我的奶酪作坊并不大,但我觉得它很有意义,因为它是中国唯一一家手工法式奶酪作坊。我希望把它做成一个标志、一个品牌,让中国人能吃到最地道的手工法式奶酪。”
编辑 钟健 124976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