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学生习作的灵气应来自于他们纯净之心对社会和生活的真切感受,来自于对社会和生活的真切情感。构建一个民主宽松的、张扬个性的、乐意表达的作文教学环境,表现真实的自我。在感悟中写作,表达真情实感,充分展现自我,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关键词 写作训练 生成机制 教学环境
“写作教学应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这是作文教学改革在呼唤生命的回归。学生习作的灵气应来自于他们纯净之心对社会和生活的真切感受,来自于对社会和生活的真切情感。如何努力构建一个民主宽松的、张扬个性的、乐意表达的作文教学环境,再现儿童纯真的性情、飞扬的灵性,表现真实的自我?在这里,让“情”成为学生作文过程中的催化剂显得至关重要。
一、于永不枯竭的泉源中寻“情”
生活是作文之源。指导学生作文必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辐射、导向,延伸功能,把学生作文同学校、社会的实践活动,感性、理性的认识过程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会生活、增强实践能力的同时,提高分析、判断事物的能力,拓展主见思路。我们从家庭、学校、社会三大领域中充实学生的生活,引导他们认识生活,加深情感体验,达到“有情而发”。
1.布置任务,感受家庭生活。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孩子的学习、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我们就经常布置给学生一些家庭劳动的任务,如扫地、整理房间、购物、烧饭……劳动难度由易到难,让他们直接感受家庭生活的艰辛,并且让他们多写一些此类内容的日记及作文。
2.参与活动,丰富校园生活。教师在课外活动中表现出的能力、特长,对学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教师参与学生的游戏活动或亲手设计游戏内容,会加深学生的感受,这样的作文不仅写出了学生自己参加游戏的感受,而且也透出了一种创新的精神。
3.组织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学生有了一定的作文能力后,就应该让他们走向社会,表现自己,锻炼自己。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认识生活,使作文教学尽量贴近生活。
这样训练作文写作,学生才会感到有话可写。要让学生明白,只有热爱生活,注意观察周围事物,捕捉鲜明的事物表象,并主动注入情感。才能获得真切感受和情绪体验,感悟沸腾的现实生活,从而为习作开拓鲜活的源泉。
二、于充满意趣的情境中萌“情”
在作文课上应创设各种富有意趣的情境,“以境萌情”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让他们用自由的形式表达丰富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要还“作文”以生活面目,在生活交流活动中,创设生活化的作文情境,让学生自然进入“作文生活”。
1.倡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教师创设的习作内容应贴近儿童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可发,并为儿童所喜欢。课内的作文选材还应注意有限度地根据学生实际需要放宽。课后的习作训练可以让学生自己拟题,自由发挥;可以给学生形式和内容方面启发,充分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自己命题,鼓励他们用不同的人称,不同的文体练写作文。
2.倡自由表达,鼓励创意表达。《语文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出个性,有创意,是作文的关键所在!
三,于富有个性的想象中激“情”
想象是儿童的天性,也是学生个性张扬的重要体现。作文教学要讲求虚实结合,既要重视写作文的训练,又要加强想象和幻想作文的指导。老师应引导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在教学中充分重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地反映生活,形成和表达自己的观点,让其思维在广阔的空间、丰富的内容中自由驰骋,展示个性。
四、于呵护备至的赏识中述“情”
鲁迅先生在回答“创作要怎样才会好?”时,曾说:“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作为实践性很强的作文训练活动,教师不能包揽评改,而要发动学生修改。
评价可采用集体评、分组评,老师点评、同学互评、自比自评;总结评、分层评、即讲即评等多种方式,把评价的优先权教给学生。评价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立意是否新颖、选材是否得当、层次是否清晰、语句是否通顺、字词使用是否准确、标点使用是否恰当等方面评,先从整体入手品味,再从细节人手评议,评议时多挖掘闪光点。
1.读改法。小声朗读自己的作文初稿,围绕作文要求和写作的重点修改草稿。读文章时,注意标点符号是否漏缺、使用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完整,是否有主次、重点突出……通过朗读可以发现文章中的问题,并及时纠正、加工。
2.小组评改法。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让小组成员依次朗读自己的作品,其他学生根据本次作文的要求,对文章进行鉴赏、评论,提出修改意见。
3.全班交流。各小组推选一个同学的作文在全班进行交流,让学生说一说写得好的地方并说明理由。教师也及时给予评价、指导,使其作品在原有基础上更上一层楼,为学生树立范例。
教师要提供机会,把好文章展示给更多人阅读、评价、欣赏。其做法有全班宣读、园地张贴、设擂竞争、张榜发奖、鼓励投稿等。我注意到学生的层次性,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让每位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
让孩子们接触生活,用自己的耳朵去聆听生活,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生活,就会在发现“生活的美、生活的真、生活的趣”的同时,用自己的笔去描绘丰富多彩的生活,在感悟中写作,表达真情实感,充分展现自我,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关键词 写作训练 生成机制 教学环境
“写作教学应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这是作文教学改革在呼唤生命的回归。学生习作的灵气应来自于他们纯净之心对社会和生活的真切感受,来自于对社会和生活的真切情感。如何努力构建一个民主宽松的、张扬个性的、乐意表达的作文教学环境,再现儿童纯真的性情、飞扬的灵性,表现真实的自我?在这里,让“情”成为学生作文过程中的催化剂显得至关重要。
一、于永不枯竭的泉源中寻“情”
生活是作文之源。指导学生作文必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辐射、导向,延伸功能,把学生作文同学校、社会的实践活动,感性、理性的认识过程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会生活、增强实践能力的同时,提高分析、判断事物的能力,拓展主见思路。我们从家庭、学校、社会三大领域中充实学生的生活,引导他们认识生活,加深情感体验,达到“有情而发”。
1.布置任务,感受家庭生活。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孩子的学习、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我们就经常布置给学生一些家庭劳动的任务,如扫地、整理房间、购物、烧饭……劳动难度由易到难,让他们直接感受家庭生活的艰辛,并且让他们多写一些此类内容的日记及作文。
2.参与活动,丰富校园生活。教师在课外活动中表现出的能力、特长,对学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教师参与学生的游戏活动或亲手设计游戏内容,会加深学生的感受,这样的作文不仅写出了学生自己参加游戏的感受,而且也透出了一种创新的精神。
3.组织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学生有了一定的作文能力后,就应该让他们走向社会,表现自己,锻炼自己。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认识生活,使作文教学尽量贴近生活。
这样训练作文写作,学生才会感到有话可写。要让学生明白,只有热爱生活,注意观察周围事物,捕捉鲜明的事物表象,并主动注入情感。才能获得真切感受和情绪体验,感悟沸腾的现实生活,从而为习作开拓鲜活的源泉。
二、于充满意趣的情境中萌“情”
在作文课上应创设各种富有意趣的情境,“以境萌情”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让他们用自由的形式表达丰富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要还“作文”以生活面目,在生活交流活动中,创设生活化的作文情境,让学生自然进入“作文生活”。
1.倡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教师创设的习作内容应贴近儿童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可发,并为儿童所喜欢。课内的作文选材还应注意有限度地根据学生实际需要放宽。课后的习作训练可以让学生自己拟题,自由发挥;可以给学生形式和内容方面启发,充分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自己命题,鼓励他们用不同的人称,不同的文体练写作文。
2.倡自由表达,鼓励创意表达。《语文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出个性,有创意,是作文的关键所在!
三,于富有个性的想象中激“情”
想象是儿童的天性,也是学生个性张扬的重要体现。作文教学要讲求虚实结合,既要重视写作文的训练,又要加强想象和幻想作文的指导。老师应引导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在教学中充分重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地反映生活,形成和表达自己的观点,让其思维在广阔的空间、丰富的内容中自由驰骋,展示个性。
四、于呵护备至的赏识中述“情”
鲁迅先生在回答“创作要怎样才会好?”时,曾说:“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作为实践性很强的作文训练活动,教师不能包揽评改,而要发动学生修改。
评价可采用集体评、分组评,老师点评、同学互评、自比自评;总结评、分层评、即讲即评等多种方式,把评价的优先权教给学生。评价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立意是否新颖、选材是否得当、层次是否清晰、语句是否通顺、字词使用是否准确、标点使用是否恰当等方面评,先从整体入手品味,再从细节人手评议,评议时多挖掘闪光点。
1.读改法。小声朗读自己的作文初稿,围绕作文要求和写作的重点修改草稿。读文章时,注意标点符号是否漏缺、使用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完整,是否有主次、重点突出……通过朗读可以发现文章中的问题,并及时纠正、加工。
2.小组评改法。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让小组成员依次朗读自己的作品,其他学生根据本次作文的要求,对文章进行鉴赏、评论,提出修改意见。
3.全班交流。各小组推选一个同学的作文在全班进行交流,让学生说一说写得好的地方并说明理由。教师也及时给予评价、指导,使其作品在原有基础上更上一层楼,为学生树立范例。
教师要提供机会,把好文章展示给更多人阅读、评价、欣赏。其做法有全班宣读、园地张贴、设擂竞争、张榜发奖、鼓励投稿等。我注意到学生的层次性,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让每位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
让孩子们接触生活,用自己的耳朵去聆听生活,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生活,就会在发现“生活的美、生活的真、生活的趣”的同时,用自己的笔去描绘丰富多彩的生活,在感悟中写作,表达真情实感,充分展现自我,不断提高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