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取“可视化”教学策略,能够让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真实“生发”,有效地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所谓“可视化”教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借助直观表征,明晰解题思维;引導数学表达,彰显思维过程;运用图式展示,推进数学理解;借助数学量表,形成知识网络。
关键词:小学 数学 “可视化”教学
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时,实际上是一种主观思维的内在体现,即思维在表现形式上具有一定的隐匿性,不会过多地向外界展现。如何让学生学习中的思维动态地展现出来,从而使教师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和知识短板,把握学生的思维动态,及时调整教学重点和方式,是所有数学教师应该深思的一个问题。本文谈谈笔者的几点做法。
一、借助直观表征,明晰解题思维
有研究表明:在人类的记忆和理解进程中,形象直观的图形往往比单一枯燥的文字更容易记忆,而且具有很高准确性。在长期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我们发现,学生在审题和理解题意上往往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其解题思路。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图形的特点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例如,在教学“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时,会碰到这样一个实际问题:装修工人有一捆电线,使用一周后发现只剩45米了,用掉了全长的一半还多25米,求电线的原长是多少米。这道题难度不大,但在理解上有一定技巧,而运用直观的几何思维就可以轻松解决。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用画线段图来求解。通过画图理解题意后,电线所剩部分的长度就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再结合题意中所剩长度的对应关系,就能轻松得出电线一半的长度和电线的全长。
有名家指出:“图形是最能激发人们思考的一种形式。”将数学问题中的语言描述转换为一定图形展示,必将会拓宽学生的思维,从而使解决问题的思路变得清晰可见。因此,教师应该认识到学生理解能力的局限性,适时地加以图形辅助,提升学生理解题意的能力。
二、引导数学表达,彰显思维过程
在使学生展现思维动态的进程中,既要注重学生思维的无声体现,也要重视学生思维的有声表达。思维过程是大脑的微观运行,而语言则是思维表达的重要途径。学生解决问题时的思维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教师应引导学生用语言将这一过程表述出来。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审视和整理,也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思维进行评估,进而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和点拨,从而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教学“圆的知识”这一节时,可以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亲身实践找圆心。学生进行思考后会提出各种各样的操作方法,有同学说:“找一个圆形的纸片,然后将纸片对折,改变对折线再对折两次,然后出现的两条对折线的交点就是此圆的圆心。”也有同学说:“这种方法虽然对于可折叠的圆比较适用,但对于不能折叠的圆来说就无法运用。”有学生的说法不难看出这种结论的适用性和局限性,教师鼓励学生继续思考,看看能不能想出更好的办法。又有学生说:“先做出圆的切线,然后做出与这条切线平行的另一条切线,再连接这两条切线的切点找出圆的直径,最后找出直径的中点就是圆的圆心。”还有同学说:“画出圆的切线后,再画出过切点的切线的垂线就是圆的直径,然后找出圆心。”由此可见,学生积极思考后都可以得出有效的方法,使教学任务高效完成。
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后,还应鼓励学生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表达,通过表达思维实现思维交流,产生思维碰撞。这样,不仅可以使一种思维更加完善,还能使各种思维得以分享,从而实现共同提高。
三、运用图式展示,推进数学理解
合理构建图形是学生理解新知识的有效途径,它能够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引发必要的空间联想,从而产生更为灵活的方法。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难免会碰到与原先所理解的旧知识相矛盾的体会,这时就需要结合图形认知进行思维上的跨越。通过这种自我思想变革,才能实现对以往知识的变形和迁移,准确把握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对知识进行准确理解。
例如,在“因数和倍数”教学时,教师应结合本节内容之间联系紧密、知识点容易混淆的特点,采取适合本节内容的独特教学方法。为了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更为清晰的知识脉络,厘清各种知识之间的关系,可以运用图示法。在学习因数、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这三个相关概念时,应首先使学生认识到三者之间的关联性和区别,然后再将学生的思维引向约分的概念,结合前面学过的公因数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学生就能快速形成对约分内容的理解,掌握此类知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和逻辑思想。
在进行图式教学时,也应鼓励学生动手操作,让他们通过自行构建图式网络去进一步理解教学内容,形成更深刻的印象。学生之间不论是从思维特点上还是在自身能力上,难免存在差别,因而在构建图式结构时会采取不同的方式,从而呈现出符合各自理解特点的图式结构,但都是学生思维的直观体现。学生熟练掌握数学知识并充分理解了知识的本质后,就有可能对知识进行创新性思考和联想,实现对知识的深度思考。
四、借助数学量表,形成知识网络
学生如果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合理运用“量表”思维,将会使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更为直观,有利于产生创新型思维。因此,在学习每一章节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本章节内容进行整理,形成清晰的知识脉络,构建完整的知识系统。
例如,“因数和倍数”这节内容,不仅广泛渗透着抽象晦涩的知识,而且在各种知识间还有不同方向的延伸和拓展。因此,学生应该在教师的带领下,及时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和分析,对一阶段的琐碎知识点进行有机的融合和串联,打通各节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构建清晰明了的知识结构网络。在互质数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将常见的互质数通过表格的方式进行罗列,使复杂的知识概念之间形成清晰可见的纹路,有助于学生进行整理和归纳,形成深刻牢固的概念。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在学生获取知识的进程中,教师不应机械地灌输,而应运用“可视化”的教学方法,将抽象晦涩的数学问题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概念模型,激发学生的相信,调动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并掌握各种知识之间的关联性和共同性,从而实现完整吸收,提高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齐新强.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小学教学参考,2018(9):14.
[2]詹孝宇.小学数学教学思维“可视化”的几点探讨[J].学周刊,2018(16):34-35.
关键词:小学 数学 “可视化”教学
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时,实际上是一种主观思维的内在体现,即思维在表现形式上具有一定的隐匿性,不会过多地向外界展现。如何让学生学习中的思维动态地展现出来,从而使教师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和知识短板,把握学生的思维动态,及时调整教学重点和方式,是所有数学教师应该深思的一个问题。本文谈谈笔者的几点做法。
一、借助直观表征,明晰解题思维
有研究表明:在人类的记忆和理解进程中,形象直观的图形往往比单一枯燥的文字更容易记忆,而且具有很高准确性。在长期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我们发现,学生在审题和理解题意上往往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其解题思路。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图形的特点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例如,在教学“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时,会碰到这样一个实际问题:装修工人有一捆电线,使用一周后发现只剩45米了,用掉了全长的一半还多25米,求电线的原长是多少米。这道题难度不大,但在理解上有一定技巧,而运用直观的几何思维就可以轻松解决。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用画线段图来求解。通过画图理解题意后,电线所剩部分的长度就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再结合题意中所剩长度的对应关系,就能轻松得出电线一半的长度和电线的全长。
有名家指出:“图形是最能激发人们思考的一种形式。”将数学问题中的语言描述转换为一定图形展示,必将会拓宽学生的思维,从而使解决问题的思路变得清晰可见。因此,教师应该认识到学生理解能力的局限性,适时地加以图形辅助,提升学生理解题意的能力。
二、引导数学表达,彰显思维过程
在使学生展现思维动态的进程中,既要注重学生思维的无声体现,也要重视学生思维的有声表达。思维过程是大脑的微观运行,而语言则是思维表达的重要途径。学生解决问题时的思维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教师应引导学生用语言将这一过程表述出来。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审视和整理,也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思维进行评估,进而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和点拨,从而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教学“圆的知识”这一节时,可以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亲身实践找圆心。学生进行思考后会提出各种各样的操作方法,有同学说:“找一个圆形的纸片,然后将纸片对折,改变对折线再对折两次,然后出现的两条对折线的交点就是此圆的圆心。”也有同学说:“这种方法虽然对于可折叠的圆比较适用,但对于不能折叠的圆来说就无法运用。”有学生的说法不难看出这种结论的适用性和局限性,教师鼓励学生继续思考,看看能不能想出更好的办法。又有学生说:“先做出圆的切线,然后做出与这条切线平行的另一条切线,再连接这两条切线的切点找出圆的直径,最后找出直径的中点就是圆的圆心。”还有同学说:“画出圆的切线后,再画出过切点的切线的垂线就是圆的直径,然后找出圆心。”由此可见,学生积极思考后都可以得出有效的方法,使教学任务高效完成。
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后,还应鼓励学生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表达,通过表达思维实现思维交流,产生思维碰撞。这样,不仅可以使一种思维更加完善,还能使各种思维得以分享,从而实现共同提高。
三、运用图式展示,推进数学理解
合理构建图形是学生理解新知识的有效途径,它能够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引发必要的空间联想,从而产生更为灵活的方法。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难免会碰到与原先所理解的旧知识相矛盾的体会,这时就需要结合图形认知进行思维上的跨越。通过这种自我思想变革,才能实现对以往知识的变形和迁移,准确把握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对知识进行准确理解。
例如,在“因数和倍数”教学时,教师应结合本节内容之间联系紧密、知识点容易混淆的特点,采取适合本节内容的独特教学方法。为了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更为清晰的知识脉络,厘清各种知识之间的关系,可以运用图示法。在学习因数、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这三个相关概念时,应首先使学生认识到三者之间的关联性和区别,然后再将学生的思维引向约分的概念,结合前面学过的公因数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学生就能快速形成对约分内容的理解,掌握此类知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和逻辑思想。
在进行图式教学时,也应鼓励学生动手操作,让他们通过自行构建图式网络去进一步理解教学内容,形成更深刻的印象。学生之间不论是从思维特点上还是在自身能力上,难免存在差别,因而在构建图式结构时会采取不同的方式,从而呈现出符合各自理解特点的图式结构,但都是学生思维的直观体现。学生熟练掌握数学知识并充分理解了知识的本质后,就有可能对知识进行创新性思考和联想,实现对知识的深度思考。
四、借助数学量表,形成知识网络
学生如果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合理运用“量表”思维,将会使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更为直观,有利于产生创新型思维。因此,在学习每一章节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本章节内容进行整理,形成清晰的知识脉络,构建完整的知识系统。
例如,“因数和倍数”这节内容,不仅广泛渗透着抽象晦涩的知识,而且在各种知识间还有不同方向的延伸和拓展。因此,学生应该在教师的带领下,及时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和分析,对一阶段的琐碎知识点进行有机的融合和串联,打通各节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构建清晰明了的知识结构网络。在互质数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将常见的互质数通过表格的方式进行罗列,使复杂的知识概念之间形成清晰可见的纹路,有助于学生进行整理和归纳,形成深刻牢固的概念。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在学生获取知识的进程中,教师不应机械地灌输,而应运用“可视化”的教学方法,将抽象晦涩的数学问题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概念模型,激发学生的相信,调动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并掌握各种知识之间的关联性和共同性,从而实现完整吸收,提高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齐新强.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小学教学参考,2018(9):14.
[2]詹孝宇.小学数学教学思维“可视化”的几点探讨[J].学周刊,2018(16):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