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金钱石苇散;治疗;泌尿系结石
【中图分类号】R691.4【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1007-8517(2009)01-0129-01
笔者自拟金钱石苇汤,以大剂量金钱草为主药,采用多味化石、溶石、排石药物,辨证施治,共治泌尿系结石20例,取得佳效。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例中,男9例,女11例,年龄20~30岁5例,31~40岁2例,41岁以上3例。结石部位:肾结石3例,输尿管结石15例,膀胱结石2例。病程:发病发现结石3个月~1年4例,1~3年14例,3年以上2例。全部病例均经X线及B超证实。
1.2 治疗方法 方药:金鱼草300g、石苇50g、海金砂15g、川楝子15g、内金15g、冬葵子30g、王不留15g、牛膝15g、木通15g、滑石15g、皂刺10g、路路通15g、瞿麦30g、车前子15g、郁金20g、地龙15g。口服汤药同时服用将核桃肉200g,研末入香油炸酥后加白砂糖200g,1~2小时内分几次服完,每次约100g左右。如症见腰腹绞痛另加白芍、甘草以缓急止痛;如见血尿可加白茅根,藕节以凉血止血;如兼发热,加公英、元柏;如石淋日久,虚实夹杂,当标本兼顾,宜合八珍汤加减。
2 结果
20例患者,服药时间最短3天,最长28天,平均14天,除1例肾结石未排石无效外,其余19例结石排出,均经X线及B超复查证实。
典型病例:张玉珍,女,32岁,2008年9月19日来诊,左侧腹痛、腰痛1年余,2007年因绞痛而拍片,B超证实:左侧输尿管上段有2.5cm×2.0cm结石,以后屡经中西药治疗无效后,来我院就诊,即投金钱石苇汤,同时嘱其同时服核桃肉合白糖,多饮水、多活动。患者自诉,每天倒尿盆时,盆底均剩黄色闪光的细砂物一层,持续5天后,尿液方澄清,共服10剂,诸症消失。
3 讨论
泌尿系结石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属中医“石淋”范畴。石淋病因,《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认为是“热在下焦”。《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明确阐明:“石淋者,淋而出石者也,肾主水,永结则化为石,故肾客沙石。肾虚为热所乘,热则成淋,其病之状,小便则茎里痛,尿不能卒出,痛引少腹,膀胱里急,沙石以小便道出,甚者塞痛令闷绝”。可见本病多因食辛热肥甘之品,嗜酒太过,酿成湿热,下注膀胱;或湿浊之邪入侵膀胱,酿成湿热,湿热下注膀胱,湿热蕴积,尿液受其煎熬,日积月累,尿中杂质结为砂石,故为石淋。治疗本病宜清热利湿,通淋排石,化瘀散结为治疗原则。
(收稿日期:2008.11.8)
【中图分类号】R691.4【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1007-8517(2009)01-0129-01
笔者自拟金钱石苇汤,以大剂量金钱草为主药,采用多味化石、溶石、排石药物,辨证施治,共治泌尿系结石20例,取得佳效。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例中,男9例,女11例,年龄20~30岁5例,31~40岁2例,41岁以上3例。结石部位:肾结石3例,输尿管结石15例,膀胱结石2例。病程:发病发现结石3个月~1年4例,1~3年14例,3年以上2例。全部病例均经X线及B超证实。
1.2 治疗方法 方药:金鱼草300g、石苇50g、海金砂15g、川楝子15g、内金15g、冬葵子30g、王不留15g、牛膝15g、木通15g、滑石15g、皂刺10g、路路通15g、瞿麦30g、车前子15g、郁金20g、地龙15g。口服汤药同时服用将核桃肉200g,研末入香油炸酥后加白砂糖200g,1~2小时内分几次服完,每次约100g左右。如症见腰腹绞痛另加白芍、甘草以缓急止痛;如见血尿可加白茅根,藕节以凉血止血;如兼发热,加公英、元柏;如石淋日久,虚实夹杂,当标本兼顾,宜合八珍汤加减。
2 结果
20例患者,服药时间最短3天,最长28天,平均14天,除1例肾结石未排石无效外,其余19例结石排出,均经X线及B超复查证实。
典型病例:张玉珍,女,32岁,2008年9月19日来诊,左侧腹痛、腰痛1年余,2007年因绞痛而拍片,B超证实:左侧输尿管上段有2.5cm×2.0cm结石,以后屡经中西药治疗无效后,来我院就诊,即投金钱石苇汤,同时嘱其同时服核桃肉合白糖,多饮水、多活动。患者自诉,每天倒尿盆时,盆底均剩黄色闪光的细砂物一层,持续5天后,尿液方澄清,共服10剂,诸症消失。
3 讨论
泌尿系结石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属中医“石淋”范畴。石淋病因,《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认为是“热在下焦”。《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明确阐明:“石淋者,淋而出石者也,肾主水,永结则化为石,故肾客沙石。肾虚为热所乘,热则成淋,其病之状,小便则茎里痛,尿不能卒出,痛引少腹,膀胱里急,沙石以小便道出,甚者塞痛令闷绝”。可见本病多因食辛热肥甘之品,嗜酒太过,酿成湿热,下注膀胱;或湿浊之邪入侵膀胱,酿成湿热,湿热下注膀胱,湿热蕴积,尿液受其煎熬,日积月累,尿中杂质结为砂石,故为石淋。治疗本病宜清热利湿,通淋排石,化瘀散结为治疗原则。
(收稿日期:2008.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