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笔者去维也纳世界博物馆看了一个展览。如今,展览的细节依旧鲜活。黑白大理石柱衬托的数层博物馆空间,瑰丽典雅,世界各地的民间艺术极品在此云集,墨西哥的孔雀头饰,危地马拉的玛雅挂毯,夏威夷的羽制神像,不丹的茶壶,埃塞俄比亚的咖啡杯,西藏的唐卡,巴厘的木雕,贝宁的铜雕,巴西的神龛,印第安人的披氅,刚果的苏丹宝座,巴布亚新几内亚的舞蹈面具,格陵兰的因纽特皮货,新西兰的避邪面具,印度的木雕裸女像,埃及的珐琅彩器,中国的郎窑红碗和宝座屏风,日本的地藏菩萨和武家雏形……热展物件在大小不一、峰回路转的展厅里,琳琅满目,层层叠叠,看得人眼花缭乱。许多来自亚非拉的传统艺术代表作,都是难以复得的孤品。而这些孤品,不乏当年被欧洲各国肆意掠夺,并在皇亲国戚间彼此相赠的殖民地宝物。
世界博物馆的那次展览,主题为“在一个果壳里”。细阅策展人的介绍文字,不难感受其中的复杂情感;展厅里的一些视频,也带着尊敬,借曾经的生活场景,回顾各地原住民被殖民前的社会原貌。若说策展人尚在欲言又止,其心愿则已明了:展览欲借展品本身的话语权,以其独一无二的魅力,叙述物件背后的故事,追溯原殖民地不堪回首的历史,表达原殖民者的赎罪和忏悔之意。
笔者留意到,近年来欧洲人在反思二战及纳粹罪行之余,对延续数世纪的殖民行为,包括其间发生的大量艺术掠夺,也非常关注。
从16世纪初到20世纪20年代,许多国家的人民生活在被殖民的阴影里,世界范围内充斥着强权和侵凌。维也纳世界博物馆的前身,是民俗博物馆。两个世纪以来,欧洲各地的民俗博物馆遍地开花,高调展示掠夺来的艺术宝藏。如今,反思的浪潮渐渐涌来,维也纳世界博物馆显然是浪尖上的一朵浪花。策展人勇敢发声:二战后,时间仿佛凝固了,民俗博物馆依旧沉浸在过去的荣光里。直到20世纪80年代,关于“我们”与“他们”(殖民与被殖民)的话题,才被不大情愿地提到议事日程上。
世界博物馆的展览,引发了各界人士的热议。眼下,维也纳世界博物馆即将上任的新馆长乔纳森·费恩,正因贝宁青铜器而焦头烂额,一边与相关机构打交道,一边思量究竟如何解决19世纪殖民地青铜器的归还问题。
“只有当您知道是在哪里,尤其是向谁进行赔偿时,您才能考虑归还原物。”这是殖民主义辩论中反复出现的论点,论点基于地理边界变化,殖民者常常以此借口逃脱罪责。
1897年,英国人在贝宁城洗劫了原贝宁王国。1967年以来,当年埃多州的首府已经归属尼日利亚。现在,那些藏有英国人窃取来的文物的众多博物馆,通过“贝宁对话小组”,既与来自贝宁城,又与来自尼日利亚的相关负责人联系。难度的增大,对于那些博物馆而言,成了能拖则拖的好机缘。
贝宁青铜器的归属问题一直引人关注。目前,相关机构有个初步构想,说要按共同商定的计划,在前贝宁王宫的遗址上建造一座博物館,然后从欧洲各国的民俗博物馆“借出”青铜器参展。“普鲁士文化遗产基金会”的主席赫尔曼·帕钦格说,不排除物归原主的可能性。然而,雷声大雨点小,到目前为止,尚无任何具体决定。帕钦格大约是个聪明的斡旋家,他说首先要与尼日利亚方面达成协议,才能走下一步。听上去像个缓兵之计。
柏林有个“洪堡论坛”,计划于2022年2月在“贝宁远征”125周年前后举办一次展览,展出大约440件收藏的青铜器。将参与这次展览的几家博物馆共拥有约530件历史物品,大多是在殖民时代通过不公正手段获得的。作为首席策展人,乔纳森·费恩认为柏林“洪堡论坛”计划中的展览,不该成为博物馆之间的争执话题,处理好这个展览,“不应仅仅停留在修辞层面,或在几个标签的转换层面”。
但乔纳森·费恩不招人喜,他的辩论似乎每况愈下。赘言几句费恩:他是纽约人,拥有光鲜的学位,包括艺术和考古学(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和文学(芝加哥大学、剑桥大学),以及法律(耶鲁大学)。他还有一大优势:曾在柏林负责喀麦隆、加蓬和纳米比亚等西非国家的藏品策展,故而熟悉与那儿相关的诸种话题。
今年7月1日,费恩先生在维也纳开始他的世界博物馆之旅。会否成绩斐然,或阻力频繁,大家拭目以待。在贝宁青铜器问题上,他与“贝宁对话小组”自2010年以来一直有相关倡议。从去年开始,他力推“数字贝宁项目”,希望到明年通过数字方式,完成对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前贝宁王国艺术作品的汇总工作。恩斯特·冯·西门子艺术基金会已同意资助120万欧元,支持出版贝宁艺术的存货名录。
笔者查询到的信息表明,对撒哈拉以南非洲艺术品的收藏,德国也很厉害。在1884年至1918年间(即从瓜分非洲的“刚果会议”到归还殖民地的一战结束时期),德国相关收藏的库存数字高达12022,掠夺者涉及殖民官员、传道士和皇家海军等。
而英国对贝宁王国的财产拥有,约有196件物品与其在1897年发动的殖民战争有关。不过,也有消息说,目前只有13件贝宁物品证据确凿。当年,英国人将他们的战利品运往欧洲后,通过公开拍卖,将其中一部分卖给了欧洲各地的博物馆或私人收藏。其实,那些买主都被及时告知物品的前世今生,但他们并无惭愧之心,还往往称赞那是民族学专家们的幸运。维也纳著名艺评人奥尔加·克朗施泰纳女士说,列支敦士登亲王和纳撒尼尔·罗斯柴尔德男爵等,都曾作为著名赞助商,使那些非法购买成为可能。
在关于将殖民文化品归还原产地的争论中,有个神话仍然存在,即这个问题不过顺应了某种新“时尚”,在一定程度上源于后殖民时代的“政治正确”。帕钦格曾于2017年放言:“民族藏品的溯源工作,是个相对较新的话题。”言外之意很清楚。这位考古学家是柏林“洪堡论坛”的三位创始理事之一,处在相关辩论的中心地位,其言辞具有导向性。
事实上,50年前,关于归还殖民文化资产的辩论就已经开始。法国艺术史学家本尼迪克特·萨伏依在2021年刚刚出版的新著《非洲的艺术斗争——后殖民失败的历史》中写道:“我们今天所有关于将文化品归还非洲的对话,几乎都发生在40年前。”这位学者曾是“洪堡论坛”咨询委员会成员,但2017年,她离开了论坛,以抗议其处理殖民主义的方式。
2018年,萨伏依女士受邀于法国总统马克龙,携手塞内加尔社会学家费尔文·萨尔,撰写了一篇广受赞誉的研究文章,内容涉及殖民文化资产及其完璧归赵的可能性。之后,各界人士都开始大谈特谈殖民艺术品的去留问题。其实,正如萨伏依所解释的那样,她文中引用的取自报刊、博物馆和国家档案馆等处的研究资料,很多都显示,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就有过的辩论,往往还胜于今天的。
在非殖民化的進程中,非洲一直是个吸引世人关注的地方,因为迄今为止,各地针对黑人的种族主义社会氛围仍然显性存在。西方媒体直到20世纪70年代,还在用双引号表达“黑人大会”和“黑人文化”,以质疑其存在。但也是在同一时期,许多非洲国家都开始以自信直面欧洲人的歧视,比如尼日利亚、扎伊尔、加纳、刚果、马达加斯加、喀麦隆、马里和埃塞俄比亚。关于被掠夺的非洲殖民艺术品话题,也曾多次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相关会议上提出,却被所有前殖民国家及其与艺术市场有接触的人士拒绝,包括奥地利。
到了21世纪的今天,人类文明的脚步一边往前迈,一边还在迟疑。英国是殖民侵占的最大受益者,但迄今仍然强硬,一毛不拔,不闻不问。奥地利维也纳世界博物馆能够反思,也是一种进步。法国、德国、比利时和北美的一些博物馆,也有类似展览,但主旋律貌似还是希望赶在归还殖民艺术品之前,找到折中路线。在潜意识层面,或许也有能拖则拖的心态,万一非洲人将来放弃索求呢?!
正如萨伏依女士所指出的那样:欧美的诸多博物馆有意识地拒绝全面盘货,并对存货进行物源研究,宁愿将其百分之九十的物品保存在黑暗的仓库中,避人耳目,且还在使用经典的诡辩方式,一有机会就声称收藏品会有丢失的危险。可见,关于殖民艺术品的归还,还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2021年7月1日完成于维也纳
世界博物馆的那次展览,主题为“在一个果壳里”。细阅策展人的介绍文字,不难感受其中的复杂情感;展厅里的一些视频,也带着尊敬,借曾经的生活场景,回顾各地原住民被殖民前的社会原貌。若说策展人尚在欲言又止,其心愿则已明了:展览欲借展品本身的话语权,以其独一无二的魅力,叙述物件背后的故事,追溯原殖民地不堪回首的历史,表达原殖民者的赎罪和忏悔之意。
笔者留意到,近年来欧洲人在反思二战及纳粹罪行之余,对延续数世纪的殖民行为,包括其间发生的大量艺术掠夺,也非常关注。
从16世纪初到20世纪20年代,许多国家的人民生活在被殖民的阴影里,世界范围内充斥着强权和侵凌。维也纳世界博物馆的前身,是民俗博物馆。两个世纪以来,欧洲各地的民俗博物馆遍地开花,高调展示掠夺来的艺术宝藏。如今,反思的浪潮渐渐涌来,维也纳世界博物馆显然是浪尖上的一朵浪花。策展人勇敢发声:二战后,时间仿佛凝固了,民俗博物馆依旧沉浸在过去的荣光里。直到20世纪80年代,关于“我们”与“他们”(殖民与被殖民)的话题,才被不大情愿地提到议事日程上。
世界博物馆的展览,引发了各界人士的热议。眼下,维也纳世界博物馆即将上任的新馆长乔纳森·费恩,正因贝宁青铜器而焦头烂额,一边与相关机构打交道,一边思量究竟如何解决19世纪殖民地青铜器的归还问题。
“只有当您知道是在哪里,尤其是向谁进行赔偿时,您才能考虑归还原物。”这是殖民主义辩论中反复出现的论点,论点基于地理边界变化,殖民者常常以此借口逃脱罪责。
1897年,英国人在贝宁城洗劫了原贝宁王国。1967年以来,当年埃多州的首府已经归属尼日利亚。现在,那些藏有英国人窃取来的文物的众多博物馆,通过“贝宁对话小组”,既与来自贝宁城,又与来自尼日利亚的相关负责人联系。难度的增大,对于那些博物馆而言,成了能拖则拖的好机缘。
贝宁青铜器的归属问题一直引人关注。目前,相关机构有个初步构想,说要按共同商定的计划,在前贝宁王宫的遗址上建造一座博物館,然后从欧洲各国的民俗博物馆“借出”青铜器参展。“普鲁士文化遗产基金会”的主席赫尔曼·帕钦格说,不排除物归原主的可能性。然而,雷声大雨点小,到目前为止,尚无任何具体决定。帕钦格大约是个聪明的斡旋家,他说首先要与尼日利亚方面达成协议,才能走下一步。听上去像个缓兵之计。
柏林有个“洪堡论坛”,计划于2022年2月在“贝宁远征”125周年前后举办一次展览,展出大约440件收藏的青铜器。将参与这次展览的几家博物馆共拥有约530件历史物品,大多是在殖民时代通过不公正手段获得的。作为首席策展人,乔纳森·费恩认为柏林“洪堡论坛”计划中的展览,不该成为博物馆之间的争执话题,处理好这个展览,“不应仅仅停留在修辞层面,或在几个标签的转换层面”。
但乔纳森·费恩不招人喜,他的辩论似乎每况愈下。赘言几句费恩:他是纽约人,拥有光鲜的学位,包括艺术和考古学(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和文学(芝加哥大学、剑桥大学),以及法律(耶鲁大学)。他还有一大优势:曾在柏林负责喀麦隆、加蓬和纳米比亚等西非国家的藏品策展,故而熟悉与那儿相关的诸种话题。
今年7月1日,费恩先生在维也纳开始他的世界博物馆之旅。会否成绩斐然,或阻力频繁,大家拭目以待。在贝宁青铜器问题上,他与“贝宁对话小组”自2010年以来一直有相关倡议。从去年开始,他力推“数字贝宁项目”,希望到明年通过数字方式,完成对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前贝宁王国艺术作品的汇总工作。恩斯特·冯·西门子艺术基金会已同意资助120万欧元,支持出版贝宁艺术的存货名录。
笔者查询到的信息表明,对撒哈拉以南非洲艺术品的收藏,德国也很厉害。在1884年至1918年间(即从瓜分非洲的“刚果会议”到归还殖民地的一战结束时期),德国相关收藏的库存数字高达12022,掠夺者涉及殖民官员、传道士和皇家海军等。
而英国对贝宁王国的财产拥有,约有196件物品与其在1897年发动的殖民战争有关。不过,也有消息说,目前只有13件贝宁物品证据确凿。当年,英国人将他们的战利品运往欧洲后,通过公开拍卖,将其中一部分卖给了欧洲各地的博物馆或私人收藏。其实,那些买主都被及时告知物品的前世今生,但他们并无惭愧之心,还往往称赞那是民族学专家们的幸运。维也纳著名艺评人奥尔加·克朗施泰纳女士说,列支敦士登亲王和纳撒尼尔·罗斯柴尔德男爵等,都曾作为著名赞助商,使那些非法购买成为可能。
在关于将殖民文化品归还原产地的争论中,有个神话仍然存在,即这个问题不过顺应了某种新“时尚”,在一定程度上源于后殖民时代的“政治正确”。帕钦格曾于2017年放言:“民族藏品的溯源工作,是个相对较新的话题。”言外之意很清楚。这位考古学家是柏林“洪堡论坛”的三位创始理事之一,处在相关辩论的中心地位,其言辞具有导向性。
事实上,50年前,关于归还殖民文化资产的辩论就已经开始。法国艺术史学家本尼迪克特·萨伏依在2021年刚刚出版的新著《非洲的艺术斗争——后殖民失败的历史》中写道:“我们今天所有关于将文化品归还非洲的对话,几乎都发生在40年前。”这位学者曾是“洪堡论坛”咨询委员会成员,但2017年,她离开了论坛,以抗议其处理殖民主义的方式。
2018年,萨伏依女士受邀于法国总统马克龙,携手塞内加尔社会学家费尔文·萨尔,撰写了一篇广受赞誉的研究文章,内容涉及殖民文化资产及其完璧归赵的可能性。之后,各界人士都开始大谈特谈殖民艺术品的去留问题。其实,正如萨伏依所解释的那样,她文中引用的取自报刊、博物馆和国家档案馆等处的研究资料,很多都显示,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就有过的辩论,往往还胜于今天的。
在非殖民化的進程中,非洲一直是个吸引世人关注的地方,因为迄今为止,各地针对黑人的种族主义社会氛围仍然显性存在。西方媒体直到20世纪70年代,还在用双引号表达“黑人大会”和“黑人文化”,以质疑其存在。但也是在同一时期,许多非洲国家都开始以自信直面欧洲人的歧视,比如尼日利亚、扎伊尔、加纳、刚果、马达加斯加、喀麦隆、马里和埃塞俄比亚。关于被掠夺的非洲殖民艺术品话题,也曾多次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相关会议上提出,却被所有前殖民国家及其与艺术市场有接触的人士拒绝,包括奥地利。
到了21世纪的今天,人类文明的脚步一边往前迈,一边还在迟疑。英国是殖民侵占的最大受益者,但迄今仍然强硬,一毛不拔,不闻不问。奥地利维也纳世界博物馆能够反思,也是一种进步。法国、德国、比利时和北美的一些博物馆,也有类似展览,但主旋律貌似还是希望赶在归还殖民艺术品之前,找到折中路线。在潜意识层面,或许也有能拖则拖的心态,万一非洲人将来放弃索求呢?!
正如萨伏依女士所指出的那样:欧美的诸多博物馆有意识地拒绝全面盘货,并对存货进行物源研究,宁愿将其百分之九十的物品保存在黑暗的仓库中,避人耳目,且还在使用经典的诡辩方式,一有机会就声称收藏品会有丢失的危险。可见,关于殖民艺术品的归还,还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2021年7月1日完成于维也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