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家知道,太极的“太”字泛指大,“极”是终了的意思。这个“太”字,是“大”字里面多了一个点,意味着是所有“大”里的最大。于是“太极”的意思就显而易见了,“太极”就是无限大的终极。换句话说,就是我们无法认知宇宙的终端。周敦颐认为,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世上万物,都是在“太极”这个自然规律的作用之下生成的,也都是在“太极”这一自然规律的作用下有条不紊地履行着各自的使命。他的《太极图说》[1]中的“动静”观,就是揭示和掌握事物变化的内在动力与规律的,被现代科学家认为相当的“科学”。由此他为儒家建构起了宇宙生成理论,并用以指导人生论,这就为天性是善、人性是善找到了哲学根据,从而使衰微了千年之久的儒家思想获得了新生。周敦颐的这一太极思想也为儒学转变为性理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南宋思想家胡宏赞誉道:“周子启程氏兄弟以不传之妙,一回万古之光明。如日丽天,将为百世之利泽;如水行地,其功盖在孔孟之间矣。”[2] 因此他被南宋思想家朱熹等人尊之为“理学开山”。南宋四川籍思想家魏了翁评述周敦颐的学术宗旨在于“嗣往圣,开来哲,发天理,正人心”,[3] 理宗皇帝赐谥号“元”公,理学也随之成为七百年多年来不曾动摇的官学。
周敦颐与四川的血缘关系
北宋真宗天禧元年(1017年)五月五日,在湖南道州营道县营乐里楼田堡,一个书香门第的周姓家里又呱呱坠地一男婴。他就是后来对宇宙人生有着独特思考的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他的到来,让这个人丁并不太兴旺的家中又多了一点生气。
周敦颐的父亲周辅成有兄弟四人,连他在内五兄弟均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其中三人中进士。周辅成是家中的老四,于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连续第六次参加省试或殿试不中,被皇帝恩赐,同其他屡试落第者一起获得进士出身,这叫“特奏名”进士。这一年,周辅成48岁了。他50岁时又喜得贵子,添了老二周敦颐。不久他就补缺任了广西贺州桂岭县令。在他死后,因为儿子周敦颐的名声,曾两次获得朝廷的追赠,第一次赠郎中,第二次赠谏议大夫。[4]
周辅成的第一个儿子周砺,是由原配夫人唐氏所生。老二周敦颐是由续弦的成都籍郑氏所生,因此在周敦颐的血管中流有一半四川人的血液。
周敦颐的生母郑氏,其父郑灿是五代十国后蜀皇帝孟昶朝中的左侍禁。宋灭蜀后,郑灿作为降帝孟昶的随员,一起奉诏来到京城开封。从这里可以看出,郑家是成都人。这从周敦颐授意好友潘兴嗣为其母郑氏所写的《仙居县太君墓志铭》中也得到证实:“赠右谏议大夫周府君之配郑氏,其先成都人,左侍禁讳灿之女。”[5]
后蜀是继荆南和湖南后,第三个被宋朝灭掉的割据政权。当时赵匡胤需要采取一种怀柔政策来感化那些尚未被收复的割据势力。他在灭蜀后,于京城汴河边大张旗鼓地为孟昶修了五百多间的府邸,诏孟昶进京。在孟昶进京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赵匡胤又是宴请、又是封赏,并下诏明确孟昶可以自行开府,仪同三司,享受三公待遇,从一品,封检校太尉兼中书令,秦国公。然而在这热闹过后,孟昶却不明不白地死了,身后仅留下“孟昶卒”三个字的记载。[6]
周敦颐的外祖父郑灿作为孟昶旧政权的人员,随主子来到开封。[7] 原打算孟昶在京城开府(可自行招募官员)后,能继续在府中谋个一官半职,在相对熟悉的圈子中了却一生。可没想到主子来京不到一个月就逝去了;而赵匡胤还有令,蜀地降官和军队都要迁往开封一带,一律不得留在蜀地或回蜀。为了安抚这批人,赵匡胤对他们许以重金,并对一些人量材做了相应的安置。郑灿百无聊赖,只得留在汴京边上的陈留;一段时间后,或许是又谋得了个什么差事,便举家迁往湖南衡阳。这可从衡阳《郑氏家乘》和其子系出自衡阳的进士这些记载上得到印证,所以尔后才会有周辅成这个湖南人在湖南这个地界上续娶了成都籍妹子,生下了一代伟人周敦颐的事情发生。
成都籍母亲和娘舅对周敦颐的辛勤抚育及培养
周敦颐5岁这一年,不幸降临在他的头上:父亲在县令任上大病一场后,便撒手人寰了!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使这对孤儿寡母措手不及。看着悲伤幼小的敦颐,成都籍的母亲抑制住再次的丧夫之痛(在周辅成之前郑氏曾有过一次婚姻,亡夫是卢郎中)。她强打起精神,收拾起行囊,带着幼儿从广西桂岭县衙扶柩北上湖南道县周氏老家,安葬了夫君。丧事处理停当后,郑氏恪守儒家礼制,陪着幼儿敦颐开始了为期三年的服丧守孝。虽然郑氏和前夫卢郎中也生过一子卢惇文,但在她嫁入周家时,孩子已大,随了舅舅做事去了;而周家前夫人唐氏所生的老大周砺也早已成人,另立门户自己过日子了。[8] 眼下,没了依靠,身边又没个帮手,拖着一个年幼的孩子守着几亩薄田度日,对这个大家闺秀来说,生活的具体可想而知!但郑氏也算是过来人了,曾随家人颠沛流离过,所以在她柔弱的性格中透着一种坚毅,从贤淑的外表下表现出一种知书的豁达。看着膝下聪明伶俐的周敦颐,这位母亲心里时不时也会涌上暖意——从孩子身上她看到了希望!
从此,在周家大院里,常看到一位四十来岁柔弱女子的身影——她起早贪黑,忙里忙外,既要为一天的生计忙碌,又要为孩子的学习操心。《三字经》《女儿书》《孝经》这些启蒙书,这位闺秀能背诵不少。她引领着周敦颐逐步地迈进了儒学之门。母亲的教育并不刻板。她对幼小周敦颐的教育多采用的是启发式的教育,除了让他背诵经文诗书外,更多的是让他去感悟,到大自然中去体会。周边的名山大川,如舜帝所葬的九疑山,“五岭之一”的都庞岭,母亲都带他去过。尤其是对他后来作《太极图》有直观影响的“月岩洞”,更是让他流连忘返,深醉其中。这样的教育让周敦颐受益匪浅,形成了他日后善于独立思考和热爱大自然的博大胸怀。周敦颐的好友潘兴嗣在为周敦颐母亲的《墓志铭》中这样写道:“敦颐幼孤,自立好学不群”[9] 。此时少年周敦颐开始立志:长大后一定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随之一种特立独行的特质开始建立,无欲主静、独立好思、广撷博览、博学力行等都成为他成长的特点,并就此养成了“过目不忘”的学习特长,为日后学习的精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周敦颐8岁这一年,为父亲守孝期满。衡阳的舅舅郑向因牵挂妹妹与外甥孤儿寡母生计艰难,便叫侄儿卢敦文将他们接来身边抚养。《周敦颐墓志铭》中写道:“君幼孤,依舅氏龙图阁学士郑向。以君有远器,爱之如子。”[10]
周敦颐的舅舅郑向,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以省元中进士甲科,后来在皇帝身边做过讲书,担任过朝廷户部判官、度支员外郎、盐铁判官,兵部侍郎,并出任过两浙转运使,后以龙图阁直学士在杭州知府任上致仕。郑向在朝廷不仅是一位重臣,而且还是一位史学家、乐律学家,对中国历史、易经、儒学和乐律有独特见解,精通先秦诸子百家,著有《五代开皇记》三十卷和《皇帝起居注》三卷。[11] 这位饱学之士,对这位外甥有着一种特别的情愫,不仅是因为对他幼年丧父的一种怜爱;更多的却是对他好学多思,天资聪颖的一种发自内心的喜爱。这爷儿俩一见如故,舅舅对他疼爱有加,“视若己出”,立马担当起了培养他的重任来。
后来,在周敦颐的整个青少年阶段,舅舅无论走到哪里,都把他带在身边。舅舅不仅关心他的身体成长,更在他的学业上倾注大量心血,引导他在广泛读书的基础上精研《易经》。在舅舅的精心培育下,周敦颐刻苦钻研,广撷博览,加之他悟性高和善于结合现实做深层次思考的优点,学识得以飞速发展。在他十七八岁时,就“行义名称,有闻于时”[12], 即以良好的品行和满腹的经纶扬名在外了。稍后三年,他在镇江鹤林寺为母亲守孝。“时范文正公、胡文忠公诸名士与之游,独王荆公少年不可一世,怀刺谒先生,足三及门而不得见。”[13]
后世理学家和史学家有一种普遍观点,认为周敦颐“学不由师传,理已臻极至”,这是因为他们考证不出周敦颐的老师,才说出这样的话来。如若周敦颐真的没有拜过师的话,那他的母亲和娘舅就当属他人生中最好的老师了。这位成都籍的娘舅接下来还为外甥做了两件大事:一是在周敦颐20岁这一年,舅舅以他龙图阁直学士的官爵,得到了朝廷恩荫其子的机会,就是自己的一个儿子可以不通过科举考试就能直接当官的机遇。然而这个机遇舅舅没给自己的儿子,却给了外甥。于是,周敦颐便顺利地做了一名“试将作监主簿”的小官吏,开始了他的仕途道路。二是在同一年,由舅舅做主,周敦颐娶了职方郎中陆参之女为妻。舅舅在自己生命将止的情况下却为外甥完成了人生中成家立业的两件大事。[14]
周敦颐作为一位真儒者,他知道知恩图报。在母亲去世后,他从京城扶柩南下,将母亲安葬在了镇江舅舅的墓旁。不仅如此,他还把新婚不久的妻子留在舅母膝下,以替自己尽孝。而这一孝举,直到舅母终老为止,才结束了他们长达19年的夫妻分居生活。这一年周敦颐已40岁。[15]他41岁时,方才得一子。然而不幸的是,陆氏在生下长子寿的第二年,因长期的相思之苦和积劳成疾,加之产后的虚弱便与世长辞了!
周敦颐与四川的姻亲关系
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年),这是周敦颐来到四川合州(治今重庆合川)的第四个年头了,他是由皇帝御笔钦点以太子中舍佥署合州判官来合州的。这一年年底,四川阆州人蒲宗孟回乡省亲。他沿长江而上路过合阳,再由此转道嘉陵江回阆中。同为官员,所到之处,按礼节都要去拜会一下当地的地方官员。判官为州的副长官,当时合州知州位缺,周敦颐应该是以主持州事的身份出来会见蒲宗孟的。
蒲宗孟,仁宗皇祐五年(1053年)进士,太常丞阆中蒲师道的儿子。太常丞,在朝廷掌管宗庙祭祀礼仪事务,总管本府诸曹,参与礼制。蒲宗孟本人后来曾官至六部之上的尚书省左丞,神宗朝的副宰相之一,史书习惯称他为“左丞”。[16]
这次蒲宗孟回乡省亲,应该是在夔州(治今重庆奉节)观察推官任上,因为离家近的缘故,他便可抽身回乡看看。这也是他考中进士后的第一次荣归。在合州衙门,当蒲宗孟了解到周敦颐不是科班出身后,便来了神气,开始天南地北、上下纵横地侃侃而谈起来,有意展示自己,好让尽地主之谊的人高看他一眼。(按:历史上的蒲宗孟与王安石兴趣、性格相投,在变法中为“同党”,两人均恃才傲物,都属有争议的人。)谈着谈着,蒲宗孟觉得有些不对劲了,本来是以我为主在谈着,怎么这会儿就随他去了呢?而且无论你说什么,对方都潇洒自如,对答如流……不过,接下来,两人越谈越贴近,越谈越投入,从先秦诸子到四书五经,从宇宙人生到修身养性,无所不及,无所不言。这一谈不打紧,不知不觉就过去了三天三夜,仍意犹未尽。要不是蒲宗孟要赶着回家过年的话,还真的不会离开合州衙门呢!这从他后来为周敦颐所写的《墓碣铭》中可以看到。[17]
此刻,蒲宗孟才真的感悟到“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这句话的含义,也真真切切地领受到后来成为国子博士的周敦颐的才识与风采。他退而叹曰:“世间怎会有这般奇才?”短暂的默然后他猛地回过神来:“这不正是我妹妹苦苦寻觅了多年的如意郎君吗?!”[18]于是临别之际,蒲宗孟把自己还有一个六妹,因家境好眼光高,至今尚未婚配之事给周敦颐提起。[19]
此时离陆氏辞世已一年多了。面对蒲宗孟的热情,周敦颐自然抹不开面子;再说陆氏的离去,留下一个幼儿嗷嗷待哺,加之自己年岁已大,身边确实需要有一个人端茶递水、嘘寒问暖了。于是周敦颐答应待来年相互见面,然后再论婚否。
第二年春,周敦颐如约去了阆中。当他踏进蒲家大院时,看到到处张灯结彩,人人喜气洋洋,心里不禁纳闷。
实际这一切是蒲宗孟为其妹与周敦颐准备的婚礼,就只等周敦颐上门了。自打上次他在合州与周敦颐谈了婚约后,就心里有数了。虽说周敦颐年岁是大了点,但毕竟相貌堂堂,才华超群(用当时“程朱理学”二程父亲的话说就是:“视其貌,非常人也”)。[20] 而妹妹的心思蒲宗孟最懂。另一方面,对妹妹自身的条件,蒲宗孟也非常自信:拿她与周敦颐相比,真可谓郎才女貌!果然,他六妹与周敦颐一碰面,便立即互生爱意,相见恨晚。
于是,这段良缘就在双方称心如意,皆大欢喜中成功缔结了!
周敦颐就这么又成为四川人的女婿。而这个四川媳妇不久就为周敦颐生下第二个儿子焘,这个焘“元祐三年登李长宁榜,为贵池令,迁两浙转运使,知成都府,终朝议大夫徽猷阁待制,累赠先生宣奉大夫,苏东坡知杭州时与之同官,亲如兄弟。”[21] 感谢上苍的眷顾,这个焘还是笔者与周恩来、鲁迅这一脉的先祖呢![22]
注释:
[1]《太极图说》。
[2]《胡宏集》。
[3]《鹤山全集·奏议卷》。
[4][7][8][12][15][19]《元公周先生濂溪集·年谱》。
[5][9]《元公周先生濂溪集·仙居县太君墓志铭》。
[6]《新五代史》卷六十四《后蜀世家第四》。
[10]《元公周先生濂溪集·先生墓志铭》。
[11]《宋史》卷三百一《郑向列传》。
[13][21]《周敦颐年谱》。
[14][17][18]《元公周先生濂溪集·先生墓碣铭》。
[16] 《蒲左丞集》。
[20] 伊川《太中公家传》。
[22]《浙江周氏族谱》。
周敦颐与四川的血缘关系
北宋真宗天禧元年(1017年)五月五日,在湖南道州营道县营乐里楼田堡,一个书香门第的周姓家里又呱呱坠地一男婴。他就是后来对宇宙人生有着独特思考的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他的到来,让这个人丁并不太兴旺的家中又多了一点生气。
周敦颐的父亲周辅成有兄弟四人,连他在内五兄弟均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其中三人中进士。周辅成是家中的老四,于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连续第六次参加省试或殿试不中,被皇帝恩赐,同其他屡试落第者一起获得进士出身,这叫“特奏名”进士。这一年,周辅成48岁了。他50岁时又喜得贵子,添了老二周敦颐。不久他就补缺任了广西贺州桂岭县令。在他死后,因为儿子周敦颐的名声,曾两次获得朝廷的追赠,第一次赠郎中,第二次赠谏议大夫。[4]
周辅成的第一个儿子周砺,是由原配夫人唐氏所生。老二周敦颐是由续弦的成都籍郑氏所生,因此在周敦颐的血管中流有一半四川人的血液。
周敦颐的生母郑氏,其父郑灿是五代十国后蜀皇帝孟昶朝中的左侍禁。宋灭蜀后,郑灿作为降帝孟昶的随员,一起奉诏来到京城开封。从这里可以看出,郑家是成都人。这从周敦颐授意好友潘兴嗣为其母郑氏所写的《仙居县太君墓志铭》中也得到证实:“赠右谏议大夫周府君之配郑氏,其先成都人,左侍禁讳灿之女。”[5]
后蜀是继荆南和湖南后,第三个被宋朝灭掉的割据政权。当时赵匡胤需要采取一种怀柔政策来感化那些尚未被收复的割据势力。他在灭蜀后,于京城汴河边大张旗鼓地为孟昶修了五百多间的府邸,诏孟昶进京。在孟昶进京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赵匡胤又是宴请、又是封赏,并下诏明确孟昶可以自行开府,仪同三司,享受三公待遇,从一品,封检校太尉兼中书令,秦国公。然而在这热闹过后,孟昶却不明不白地死了,身后仅留下“孟昶卒”三个字的记载。[6]
周敦颐的外祖父郑灿作为孟昶旧政权的人员,随主子来到开封。[7] 原打算孟昶在京城开府(可自行招募官员)后,能继续在府中谋个一官半职,在相对熟悉的圈子中了却一生。可没想到主子来京不到一个月就逝去了;而赵匡胤还有令,蜀地降官和军队都要迁往开封一带,一律不得留在蜀地或回蜀。为了安抚这批人,赵匡胤对他们许以重金,并对一些人量材做了相应的安置。郑灿百无聊赖,只得留在汴京边上的陈留;一段时间后,或许是又谋得了个什么差事,便举家迁往湖南衡阳。这可从衡阳《郑氏家乘》和其子系出自衡阳的进士这些记载上得到印证,所以尔后才会有周辅成这个湖南人在湖南这个地界上续娶了成都籍妹子,生下了一代伟人周敦颐的事情发生。
成都籍母亲和娘舅对周敦颐的辛勤抚育及培养
周敦颐5岁这一年,不幸降临在他的头上:父亲在县令任上大病一场后,便撒手人寰了!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使这对孤儿寡母措手不及。看着悲伤幼小的敦颐,成都籍的母亲抑制住再次的丧夫之痛(在周辅成之前郑氏曾有过一次婚姻,亡夫是卢郎中)。她强打起精神,收拾起行囊,带着幼儿从广西桂岭县衙扶柩北上湖南道县周氏老家,安葬了夫君。丧事处理停当后,郑氏恪守儒家礼制,陪着幼儿敦颐开始了为期三年的服丧守孝。虽然郑氏和前夫卢郎中也生过一子卢惇文,但在她嫁入周家时,孩子已大,随了舅舅做事去了;而周家前夫人唐氏所生的老大周砺也早已成人,另立门户自己过日子了。[8] 眼下,没了依靠,身边又没个帮手,拖着一个年幼的孩子守着几亩薄田度日,对这个大家闺秀来说,生活的具体可想而知!但郑氏也算是过来人了,曾随家人颠沛流离过,所以在她柔弱的性格中透着一种坚毅,从贤淑的外表下表现出一种知书的豁达。看着膝下聪明伶俐的周敦颐,这位母亲心里时不时也会涌上暖意——从孩子身上她看到了希望!
从此,在周家大院里,常看到一位四十来岁柔弱女子的身影——她起早贪黑,忙里忙外,既要为一天的生计忙碌,又要为孩子的学习操心。《三字经》《女儿书》《孝经》这些启蒙书,这位闺秀能背诵不少。她引领着周敦颐逐步地迈进了儒学之门。母亲的教育并不刻板。她对幼小周敦颐的教育多采用的是启发式的教育,除了让他背诵经文诗书外,更多的是让他去感悟,到大自然中去体会。周边的名山大川,如舜帝所葬的九疑山,“五岭之一”的都庞岭,母亲都带他去过。尤其是对他后来作《太极图》有直观影响的“月岩洞”,更是让他流连忘返,深醉其中。这样的教育让周敦颐受益匪浅,形成了他日后善于独立思考和热爱大自然的博大胸怀。周敦颐的好友潘兴嗣在为周敦颐母亲的《墓志铭》中这样写道:“敦颐幼孤,自立好学不群”[9] 。此时少年周敦颐开始立志:长大后一定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随之一种特立独行的特质开始建立,无欲主静、独立好思、广撷博览、博学力行等都成为他成长的特点,并就此养成了“过目不忘”的学习特长,为日后学习的精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周敦颐8岁这一年,为父亲守孝期满。衡阳的舅舅郑向因牵挂妹妹与外甥孤儿寡母生计艰难,便叫侄儿卢敦文将他们接来身边抚养。《周敦颐墓志铭》中写道:“君幼孤,依舅氏龙图阁学士郑向。以君有远器,爱之如子。”[10]
周敦颐的舅舅郑向,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以省元中进士甲科,后来在皇帝身边做过讲书,担任过朝廷户部判官、度支员外郎、盐铁判官,兵部侍郎,并出任过两浙转运使,后以龙图阁直学士在杭州知府任上致仕。郑向在朝廷不仅是一位重臣,而且还是一位史学家、乐律学家,对中国历史、易经、儒学和乐律有独特见解,精通先秦诸子百家,著有《五代开皇记》三十卷和《皇帝起居注》三卷。[11] 这位饱学之士,对这位外甥有着一种特别的情愫,不仅是因为对他幼年丧父的一种怜爱;更多的却是对他好学多思,天资聪颖的一种发自内心的喜爱。这爷儿俩一见如故,舅舅对他疼爱有加,“视若己出”,立马担当起了培养他的重任来。
后来,在周敦颐的整个青少年阶段,舅舅无论走到哪里,都把他带在身边。舅舅不仅关心他的身体成长,更在他的学业上倾注大量心血,引导他在广泛读书的基础上精研《易经》。在舅舅的精心培育下,周敦颐刻苦钻研,广撷博览,加之他悟性高和善于结合现实做深层次思考的优点,学识得以飞速发展。在他十七八岁时,就“行义名称,有闻于时”[12], 即以良好的品行和满腹的经纶扬名在外了。稍后三年,他在镇江鹤林寺为母亲守孝。“时范文正公、胡文忠公诸名士与之游,独王荆公少年不可一世,怀刺谒先生,足三及门而不得见。”[13]
后世理学家和史学家有一种普遍观点,认为周敦颐“学不由师传,理已臻极至”,这是因为他们考证不出周敦颐的老师,才说出这样的话来。如若周敦颐真的没有拜过师的话,那他的母亲和娘舅就当属他人生中最好的老师了。这位成都籍的娘舅接下来还为外甥做了两件大事:一是在周敦颐20岁这一年,舅舅以他龙图阁直学士的官爵,得到了朝廷恩荫其子的机会,就是自己的一个儿子可以不通过科举考试就能直接当官的机遇。然而这个机遇舅舅没给自己的儿子,却给了外甥。于是,周敦颐便顺利地做了一名“试将作监主簿”的小官吏,开始了他的仕途道路。二是在同一年,由舅舅做主,周敦颐娶了职方郎中陆参之女为妻。舅舅在自己生命将止的情况下却为外甥完成了人生中成家立业的两件大事。[14]
周敦颐作为一位真儒者,他知道知恩图报。在母亲去世后,他从京城扶柩南下,将母亲安葬在了镇江舅舅的墓旁。不仅如此,他还把新婚不久的妻子留在舅母膝下,以替自己尽孝。而这一孝举,直到舅母终老为止,才结束了他们长达19年的夫妻分居生活。这一年周敦颐已40岁。[15]他41岁时,方才得一子。然而不幸的是,陆氏在生下长子寿的第二年,因长期的相思之苦和积劳成疾,加之产后的虚弱便与世长辞了!
周敦颐与四川的姻亲关系
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年),这是周敦颐来到四川合州(治今重庆合川)的第四个年头了,他是由皇帝御笔钦点以太子中舍佥署合州判官来合州的。这一年年底,四川阆州人蒲宗孟回乡省亲。他沿长江而上路过合阳,再由此转道嘉陵江回阆中。同为官员,所到之处,按礼节都要去拜会一下当地的地方官员。判官为州的副长官,当时合州知州位缺,周敦颐应该是以主持州事的身份出来会见蒲宗孟的。
蒲宗孟,仁宗皇祐五年(1053年)进士,太常丞阆中蒲师道的儿子。太常丞,在朝廷掌管宗庙祭祀礼仪事务,总管本府诸曹,参与礼制。蒲宗孟本人后来曾官至六部之上的尚书省左丞,神宗朝的副宰相之一,史书习惯称他为“左丞”。[16]
这次蒲宗孟回乡省亲,应该是在夔州(治今重庆奉节)观察推官任上,因为离家近的缘故,他便可抽身回乡看看。这也是他考中进士后的第一次荣归。在合州衙门,当蒲宗孟了解到周敦颐不是科班出身后,便来了神气,开始天南地北、上下纵横地侃侃而谈起来,有意展示自己,好让尽地主之谊的人高看他一眼。(按:历史上的蒲宗孟与王安石兴趣、性格相投,在变法中为“同党”,两人均恃才傲物,都属有争议的人。)谈着谈着,蒲宗孟觉得有些不对劲了,本来是以我为主在谈着,怎么这会儿就随他去了呢?而且无论你说什么,对方都潇洒自如,对答如流……不过,接下来,两人越谈越贴近,越谈越投入,从先秦诸子到四书五经,从宇宙人生到修身养性,无所不及,无所不言。这一谈不打紧,不知不觉就过去了三天三夜,仍意犹未尽。要不是蒲宗孟要赶着回家过年的话,还真的不会离开合州衙门呢!这从他后来为周敦颐所写的《墓碣铭》中可以看到。[17]
此刻,蒲宗孟才真的感悟到“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这句话的含义,也真真切切地领受到后来成为国子博士的周敦颐的才识与风采。他退而叹曰:“世间怎会有这般奇才?”短暂的默然后他猛地回过神来:“这不正是我妹妹苦苦寻觅了多年的如意郎君吗?!”[18]于是临别之际,蒲宗孟把自己还有一个六妹,因家境好眼光高,至今尚未婚配之事给周敦颐提起。[19]
此时离陆氏辞世已一年多了。面对蒲宗孟的热情,周敦颐自然抹不开面子;再说陆氏的离去,留下一个幼儿嗷嗷待哺,加之自己年岁已大,身边确实需要有一个人端茶递水、嘘寒问暖了。于是周敦颐答应待来年相互见面,然后再论婚否。
第二年春,周敦颐如约去了阆中。当他踏进蒲家大院时,看到到处张灯结彩,人人喜气洋洋,心里不禁纳闷。
实际这一切是蒲宗孟为其妹与周敦颐准备的婚礼,就只等周敦颐上门了。自打上次他在合州与周敦颐谈了婚约后,就心里有数了。虽说周敦颐年岁是大了点,但毕竟相貌堂堂,才华超群(用当时“程朱理学”二程父亲的话说就是:“视其貌,非常人也”)。[20] 而妹妹的心思蒲宗孟最懂。另一方面,对妹妹自身的条件,蒲宗孟也非常自信:拿她与周敦颐相比,真可谓郎才女貌!果然,他六妹与周敦颐一碰面,便立即互生爱意,相见恨晚。
于是,这段良缘就在双方称心如意,皆大欢喜中成功缔结了!
周敦颐就这么又成为四川人的女婿。而这个四川媳妇不久就为周敦颐生下第二个儿子焘,这个焘“元祐三年登李长宁榜,为贵池令,迁两浙转运使,知成都府,终朝议大夫徽猷阁待制,累赠先生宣奉大夫,苏东坡知杭州时与之同官,亲如兄弟。”[21] 感谢上苍的眷顾,这个焘还是笔者与周恩来、鲁迅这一脉的先祖呢![22]
注释:
[1]《太极图说》。
[2]《胡宏集》。
[3]《鹤山全集·奏议卷》。
[4][7][8][12][15][19]《元公周先生濂溪集·年谱》。
[5][9]《元公周先生濂溪集·仙居县太君墓志铭》。
[6]《新五代史》卷六十四《后蜀世家第四》。
[10]《元公周先生濂溪集·先生墓志铭》。
[11]《宋史》卷三百一《郑向列传》。
[13][21]《周敦颐年谱》。
[14][17][18]《元公周先生濂溪集·先生墓碣铭》。
[16] 《蒲左丞集》。
[20] 伊川《太中公家传》。
[22]《浙江周氏族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