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 】R725. 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6)4
摘要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体位性低血压与体位性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及风险防范护理体会。方法:样本选自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共100例,分别进行立位、卧位血压及心率测量,按照是否患有体位性低血压、体位性高血压分成三组,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观察指标及心脑血管疾病合并情况。结果:体位性低血压与体位性高血压发病率与年龄有较为显著的关系,并且体位性正常血压组样本的脑卒中、冠心病、高脂血症及糖尿病的患病率显著低于体位性低血压组和体位性高血压组患者的患病率(P<0.05)。结论:采用科学合理的护理模式亦可以降低患者的心脑血管疾病患病情况的发生。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体位性低血压;体位性高血压;临床研究;护理风险防范
体位性低血压与体位性高血压为临床中不常见高血压合并症,经相关研究发现,体位性低血压与体位性高血压可显著升高高血压患者发声脑卒中、糖尿病及高脂血症的发病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样本选自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共100例,均符合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委员会发表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关于高血压的临床诊断标准[2],其中男性患者68例,女性患者32例,样本年龄均在65岁以上,平均年龄在79.5±5.8岁。
1.2 方法
以上研究样本进行不同体位血压及心率测量,由两位心血管科室护士应用标准立式水银血压测量仪进行血压测量。研究样本于血压测量前2~3小时服用降压药物,首先患者取卧位静息10min后进行卧位血压测量,共测量三次,测量间隔1min,三次测量取平均值记录。卧位测量后,进行立位血压测量,同卧位测量相同,共测量三次,测量间隔为1min。
1.3 诊断标准
样本的体位性高血压与体位性低血压诊断根据本次研究不同体位血压变化情况进行评价。体位性低血压诊断:卧位血压测量及立位血压测量时间间隔为3min,舒张压测量值下降超过10mmHg或收缩压测量值下降超过20mmHg;体位性高血压诊断:卧位血压测量及立位血压测量时间间隔为3min,舒张压测量值升高超过10mmHg或收缩压测量值升高超过20mmHg。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处理上述患者临床资料和研究结果,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以P<0.05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本次研究100例样本中,经体位血压测量发现体位性正常血压患者63例,体位性低血压患者21例,体位性高血压患者16例,三组样本的临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如下表1所示。
研究样本年龄≥80岁共39例患者中,体位性正常血压患者20例(51.28%),体位性低血压患者11例(28.20%),体位性高血压患者8例(20.51%);年龄在65~80岁共61例患者中,体位性正常血压患者43例(67.21%),体位性低血压患者10例(16.39%),体位性高血压患者8例(13.11%)。体位性正常血压组共63例患者,体位性低血压组共21例患者,体位性高血压组共16例患者。体位性正常血压组样本共63例,其中脑卒中患者9例(14.29%),冠心病患者22例(34.92%),高脂血症患者31例(49.21%),糖尿病患者19例(30.16%);体位性低血压组样本共21例,其中脑卒中患者6例(28.57%),冠心病患者13例(61.90%),高脂血症患者12例(57.14%),糖尿病患者13例(61.90%);体位性高血压组样本共16例,其中脑卒中患者5例(31.25%),冠心病患者12例(75.00%),高脂血症患者10例(62.50%),糖尿病患者10例(62.50%)。应用统计学软件处理以上数据得到,体位性正常血压组样本的脑卒中、冠心病、高脂血症及糖尿病的患病率显著低于体位性低血压组和体位性高血压组患者的患病率(P<0.05)。
3 讨论
体位性低血压与体位性高血压因其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较高,成为脑卒中、冠心病、糖尿病及高脂血症等临床常見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3]。笔者总结出关于体位性低血压与体位性高血压风险防范性护理措施,可显著降低患者的心脑血管疾病患病风险。护理措施包括饮食、锻炼、心理和用药指导。饮食护理即控制每日盐分的摄入量,降低每日高脂肪食物的摄入量,多吃蔬菜水果。健康锻炼即指导每日选择适当的运动项目,有条件患者最好进行户外有氧运动。心理护理即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用药指导即正确指导患者每日服用降压或升压药物,对于用药量应由医师给予标准,不能自行增减用药量。综上所述,虽然体位性低血压与体位性高血压患者的心脑血管疾病风险较高,但采用科学合理的护理模式亦可以降低患者的心脑血管疾病患病情况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萌萌.老年高血压患者体位性低血压与体位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与护理风险防范[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
[2]付琴.老年高血压患者体位性低血压与体位性高血压临床分析及护理风险防范[J]现代医药卫生2015,31
摘要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体位性低血压与体位性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及风险防范护理体会。方法:样本选自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共100例,分别进行立位、卧位血压及心率测量,按照是否患有体位性低血压、体位性高血压分成三组,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观察指标及心脑血管疾病合并情况。结果:体位性低血压与体位性高血压发病率与年龄有较为显著的关系,并且体位性正常血压组样本的脑卒中、冠心病、高脂血症及糖尿病的患病率显著低于体位性低血压组和体位性高血压组患者的患病率(P<0.05)。结论:采用科学合理的护理模式亦可以降低患者的心脑血管疾病患病情况的发生。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体位性低血压;体位性高血压;临床研究;护理风险防范
体位性低血压与体位性高血压为临床中不常见高血压合并症,经相关研究发现,体位性低血压与体位性高血压可显著升高高血压患者发声脑卒中、糖尿病及高脂血症的发病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样本选自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共100例,均符合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委员会发表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关于高血压的临床诊断标准[2],其中男性患者68例,女性患者32例,样本年龄均在65岁以上,平均年龄在79.5±5.8岁。
1.2 方法
以上研究样本进行不同体位血压及心率测量,由两位心血管科室护士应用标准立式水银血压测量仪进行血压测量。研究样本于血压测量前2~3小时服用降压药物,首先患者取卧位静息10min后进行卧位血压测量,共测量三次,测量间隔1min,三次测量取平均值记录。卧位测量后,进行立位血压测量,同卧位测量相同,共测量三次,测量间隔为1min。
1.3 诊断标准
样本的体位性高血压与体位性低血压诊断根据本次研究不同体位血压变化情况进行评价。体位性低血压诊断:卧位血压测量及立位血压测量时间间隔为3min,舒张压测量值下降超过10mmHg或收缩压测量值下降超过20mmHg;体位性高血压诊断:卧位血压测量及立位血压测量时间间隔为3min,舒张压测量值升高超过10mmHg或收缩压测量值升高超过20mmHg。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处理上述患者临床资料和研究结果,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以P<0.05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本次研究100例样本中,经体位血压测量发现体位性正常血压患者63例,体位性低血压患者21例,体位性高血压患者16例,三组样本的临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如下表1所示。
研究样本年龄≥80岁共39例患者中,体位性正常血压患者20例(51.28%),体位性低血压患者11例(28.20%),体位性高血压患者8例(20.51%);年龄在65~80岁共61例患者中,体位性正常血压患者43例(67.21%),体位性低血压患者10例(16.39%),体位性高血压患者8例(13.11%)。体位性正常血压组共63例患者,体位性低血压组共21例患者,体位性高血压组共16例患者。体位性正常血压组样本共63例,其中脑卒中患者9例(14.29%),冠心病患者22例(34.92%),高脂血症患者31例(49.21%),糖尿病患者19例(30.16%);体位性低血压组样本共21例,其中脑卒中患者6例(28.57%),冠心病患者13例(61.90%),高脂血症患者12例(57.14%),糖尿病患者13例(61.90%);体位性高血压组样本共16例,其中脑卒中患者5例(31.25%),冠心病患者12例(75.00%),高脂血症患者10例(62.50%),糖尿病患者10例(62.50%)。应用统计学软件处理以上数据得到,体位性正常血压组样本的脑卒中、冠心病、高脂血症及糖尿病的患病率显著低于体位性低血压组和体位性高血压组患者的患病率(P<0.05)。
3 讨论
体位性低血压与体位性高血压因其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较高,成为脑卒中、冠心病、糖尿病及高脂血症等临床常見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3]。笔者总结出关于体位性低血压与体位性高血压风险防范性护理措施,可显著降低患者的心脑血管疾病患病风险。护理措施包括饮食、锻炼、心理和用药指导。饮食护理即控制每日盐分的摄入量,降低每日高脂肪食物的摄入量,多吃蔬菜水果。健康锻炼即指导每日选择适当的运动项目,有条件患者最好进行户外有氧运动。心理护理即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用药指导即正确指导患者每日服用降压或升压药物,对于用药量应由医师给予标准,不能自行增减用药量。综上所述,虽然体位性低血压与体位性高血压患者的心脑血管疾病风险较高,但采用科学合理的护理模式亦可以降低患者的心脑血管疾病患病情况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萌萌.老年高血压患者体位性低血压与体位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与护理风险防范[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
[2]付琴.老年高血压患者体位性低血压与体位性高血压临床分析及护理风险防范[J]现代医药卫生20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