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姚颖,文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中小学语文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儿童阅读与儿童文学教育等。担任中国教育学会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学术委员和中国教育学会传统文化教育研究中心委员等社会职务。
《礼记·学记》被誉为中国古代最早探讨教学论问题的专著,比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早了1 800多年。它系统阐述了教育的意义、目的和任务,教学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与作用,以及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等。
我很喜欢其中的一句话:“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其原文是:“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这段名言探讨了“教”与“学”的辩证关系问题,“教学相长”也成为我国古代教育的重要原则之一。
这段话从师生两个方面进行阐释。首先,用《学记》擅长的打比方的方式入手,以美味佳肴作喻。然后由饮食推及学习,切入正题,“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最后,由类比举例得出结论:“学,然后才知道自己的欠缺;教,然后才明白自己理解的困顿不透。”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关注了学生的“学”,也强调了教师的“教”,这在2 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实属难能可贵。更鞭辟入里的是,在得出结论之后,论述并没有就此打住,而是进一步强调认识这一教学关系对师生行为上带来的改进和启示意义。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明晰了自己的欠缺和不足,才能刻苦钻研,自我反思;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明确了自己的不解与困惑,才能变得更加智慧。这才是所谓的“教学相长”。
下面就以我个人“学”和“教”两个方面的切身经历,谈谈对“教学相长”的粗浅理解。
硕士和博士阶段,我都有幸拜师在国学大师、著名古典文献学家启功先生门下学习。老先生主要采取的教学方式是耳提面命的谈话式。每次去启先生家求学,先生都会海阔天空地和我们谈历史、谈文学、谈典籍、谈名人。对于20岁出头的黄毛丫头来说,面前这位饱经风霜又博学洞达的耄耋老者提到的很多历史文化人物、专有名词术语,远到魏晋南北朝的“四声”“八病”,近到《红楼梦》中的满族礼仪风俗,很多知识都闻所未闻。我常常自愧才疏学浅,更是对老先生视若泰山北斗。
有一次,启先生和我们谈“汉语诗歌的特点”。自认为对古典诗词非常熟悉且喜爱的我,心中窃喜,想这次先生可难不倒我了。在谈到“汉语诗歌的形式”时,先生提到,诗歌从一字句到多字句逐步发展,《诗经》中的“四言”,汉魏六朝诗歌中的“五言”,词曲中的杂言,比比皆是。说到这里,先生突然抛出了一个问题:“除了诗、词、曲的形式,诗歌的范围是很广的。外国有散文诗,这诸位都知道。有人说中国没有散文诗,你们说有没有?”我们顿时一愣,学习汉语语言文学,特别是古典文学多年,还真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因为“散文诗”从文体学的角度来看,是一个舶来品。先生见我们迟疑迷惑,停了一停,接着说:“其实中国古代的赋,就是西方所谓的散文诗。《文心雕龙》有云,‘赋者,古诗之流也’。赋,就是古代诗歌的一类。”为了进一步论证,先生还为我们举了非常别致的例子。贾谊的《过秦论》是散文,“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就是明证。这篇散文中也有诗歌所讲究的对偶句式,其中有三串人的名字,就非常精致地运用了诗歌的韵律平仄。顺着先生循循善诱的讲解,我们突然领悟到中国古典文学和文献的博大精深,纷纷感慨道以严谨论理著称的古代文赋,居然还有如此唯美诗情的一面。
此后,我和同门翻阅了大量的古代散文,研究其中的诗歌形式,收获很多惊喜,也进一步加深了对古典文学形式的理解。
以上便是我求学阶段“学然后知不足”的体会。从教八年来,“教然后知困”的故事,更是经常发生。
初涉教坛,可谓初生牛犊不怕虎。什么都敢讲,什么都不怕,觉得学生什么都不懂,需要教师进行“传道、授业”。随着教学时间的增加,经验的丰富,却越来越觉得自己底气不足。几年的教学生涯,接触了很多的本科生、研究生,我越发觉得学生远比教师想象中聪明博学,作为教师,有时候要俯下身向学生学习。最近发生的一个小故事更让我深信自己的这一发现。
我在学校为学前教育专业的本科生开设了专业选修课“儿童文学”,课程内容比较偏重于儿童文学的教育学、心理学阐释和实践层面的教学运用。选课的学前教育三年级的学生们,在课堂也表现出对丰富灵动的儿童文学世界的喜爱。依照惯例,我给学生们布置了一个需要合作完成的课堂汇报任务—推介一本儿童绘本,并对它进行讲读示范。这项任务看似比较感性,实际却考量了学生们选择绘本的依据和标准,对所选绘本的理解和分析以及在教学层面如何关照到接受对象进行讲读,可以说是一项综合性的活动。
从学生课堂汇报展示的实际效果来看,这项活动的确起到了调动学生们积极参与和主动思考的作用。当大部分学生按照我的教学思路和要求进行展示的时候,一位来自文学院辅修教育学的女孩推荐的绘本,给了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她推荐的是日文版低幼绘本《噗~噗~噗》。这本从书名、创作风格,到主题内容、艺术特色都极尽简约之能事,而又耐人寻味,立刻引起了在座师生的强烈兴趣。
实际上,我也阅读过几千本绘本,研读过诸多学术专著,还从未接触过这种类型的绘本作品。此时此刻,看着讲台上自信又饶有兴致地进行讲解的女孩,我感觉自己是学生,她是教师。也正是在“教”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自己的欠缺和困顿不清的地方,意识到自己对儿童绘本认识的局限性。
以往的学习和研究中,我更多关注的是绘本深层次的思想文化价值,或者是其外在新颖多变的形式。而眼前这位学生介绍的绘本以及她的讲解,让我认识到那些从形式到内容再普通不过的绘本,也有着无限发现的可能。这无疑洞开了我的思维天地,引发我更持久的反思,更深入的
研究。
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然后明晰努力的方向,不断改进、丰富;教师在“教”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教学实践,在与学生的互动生成中,了解教学中的欠缺,甚至错误,及时纠正,提高自身的学术修养与学术水平。“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就好比水和鱼的关系。学校教育犹如一个富含营养的大池塘,教师是池中之水,学生是水中之鱼。鱼离不开水,没有教师的“教”,学生就无法获取新知,无法继续成长。而鱼之于水的意义也不容小觑,没有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丧失根本,失去活力,成为一潭死水。所以,“教学相长”的智慧应该给教师带来更多的启迪和思考。
(责任编辑:任媛媛)
《礼记·学记》被誉为中国古代最早探讨教学论问题的专著,比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早了1 800多年。它系统阐述了教育的意义、目的和任务,教学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与作用,以及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等。
我很喜欢其中的一句话:“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其原文是:“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这段名言探讨了“教”与“学”的辩证关系问题,“教学相长”也成为我国古代教育的重要原则之一。
这段话从师生两个方面进行阐释。首先,用《学记》擅长的打比方的方式入手,以美味佳肴作喻。然后由饮食推及学习,切入正题,“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最后,由类比举例得出结论:“学,然后才知道自己的欠缺;教,然后才明白自己理解的困顿不透。”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关注了学生的“学”,也强调了教师的“教”,这在2 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实属难能可贵。更鞭辟入里的是,在得出结论之后,论述并没有就此打住,而是进一步强调认识这一教学关系对师生行为上带来的改进和启示意义。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明晰了自己的欠缺和不足,才能刻苦钻研,自我反思;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明确了自己的不解与困惑,才能变得更加智慧。这才是所谓的“教学相长”。
下面就以我个人“学”和“教”两个方面的切身经历,谈谈对“教学相长”的粗浅理解。
硕士和博士阶段,我都有幸拜师在国学大师、著名古典文献学家启功先生门下学习。老先生主要采取的教学方式是耳提面命的谈话式。每次去启先生家求学,先生都会海阔天空地和我们谈历史、谈文学、谈典籍、谈名人。对于20岁出头的黄毛丫头来说,面前这位饱经风霜又博学洞达的耄耋老者提到的很多历史文化人物、专有名词术语,远到魏晋南北朝的“四声”“八病”,近到《红楼梦》中的满族礼仪风俗,很多知识都闻所未闻。我常常自愧才疏学浅,更是对老先生视若泰山北斗。
有一次,启先生和我们谈“汉语诗歌的特点”。自认为对古典诗词非常熟悉且喜爱的我,心中窃喜,想这次先生可难不倒我了。在谈到“汉语诗歌的形式”时,先生提到,诗歌从一字句到多字句逐步发展,《诗经》中的“四言”,汉魏六朝诗歌中的“五言”,词曲中的杂言,比比皆是。说到这里,先生突然抛出了一个问题:“除了诗、词、曲的形式,诗歌的范围是很广的。外国有散文诗,这诸位都知道。有人说中国没有散文诗,你们说有没有?”我们顿时一愣,学习汉语语言文学,特别是古典文学多年,还真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因为“散文诗”从文体学的角度来看,是一个舶来品。先生见我们迟疑迷惑,停了一停,接着说:“其实中国古代的赋,就是西方所谓的散文诗。《文心雕龙》有云,‘赋者,古诗之流也’。赋,就是古代诗歌的一类。”为了进一步论证,先生还为我们举了非常别致的例子。贾谊的《过秦论》是散文,“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就是明证。这篇散文中也有诗歌所讲究的对偶句式,其中有三串人的名字,就非常精致地运用了诗歌的韵律平仄。顺着先生循循善诱的讲解,我们突然领悟到中国古典文学和文献的博大精深,纷纷感慨道以严谨论理著称的古代文赋,居然还有如此唯美诗情的一面。
此后,我和同门翻阅了大量的古代散文,研究其中的诗歌形式,收获很多惊喜,也进一步加深了对古典文学形式的理解。
以上便是我求学阶段“学然后知不足”的体会。从教八年来,“教然后知困”的故事,更是经常发生。
初涉教坛,可谓初生牛犊不怕虎。什么都敢讲,什么都不怕,觉得学生什么都不懂,需要教师进行“传道、授业”。随着教学时间的增加,经验的丰富,却越来越觉得自己底气不足。几年的教学生涯,接触了很多的本科生、研究生,我越发觉得学生远比教师想象中聪明博学,作为教师,有时候要俯下身向学生学习。最近发生的一个小故事更让我深信自己的这一发现。
我在学校为学前教育专业的本科生开设了专业选修课“儿童文学”,课程内容比较偏重于儿童文学的教育学、心理学阐释和实践层面的教学运用。选课的学前教育三年级的学生们,在课堂也表现出对丰富灵动的儿童文学世界的喜爱。依照惯例,我给学生们布置了一个需要合作完成的课堂汇报任务—推介一本儿童绘本,并对它进行讲读示范。这项任务看似比较感性,实际却考量了学生们选择绘本的依据和标准,对所选绘本的理解和分析以及在教学层面如何关照到接受对象进行讲读,可以说是一项综合性的活动。
从学生课堂汇报展示的实际效果来看,这项活动的确起到了调动学生们积极参与和主动思考的作用。当大部分学生按照我的教学思路和要求进行展示的时候,一位来自文学院辅修教育学的女孩推荐的绘本,给了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她推荐的是日文版低幼绘本《噗~噗~噗》。这本从书名、创作风格,到主题内容、艺术特色都极尽简约之能事,而又耐人寻味,立刻引起了在座师生的强烈兴趣。
实际上,我也阅读过几千本绘本,研读过诸多学术专著,还从未接触过这种类型的绘本作品。此时此刻,看着讲台上自信又饶有兴致地进行讲解的女孩,我感觉自己是学生,她是教师。也正是在“教”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自己的欠缺和困顿不清的地方,意识到自己对儿童绘本认识的局限性。
以往的学习和研究中,我更多关注的是绘本深层次的思想文化价值,或者是其外在新颖多变的形式。而眼前这位学生介绍的绘本以及她的讲解,让我认识到那些从形式到内容再普通不过的绘本,也有着无限发现的可能。这无疑洞开了我的思维天地,引发我更持久的反思,更深入的
研究。
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然后明晰努力的方向,不断改进、丰富;教师在“教”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教学实践,在与学生的互动生成中,了解教学中的欠缺,甚至错误,及时纠正,提高自身的学术修养与学术水平。“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就好比水和鱼的关系。学校教育犹如一个富含营养的大池塘,教师是池中之水,学生是水中之鱼。鱼离不开水,没有教师的“教”,学生就无法获取新知,无法继续成长。而鱼之于水的意义也不容小觑,没有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丧失根本,失去活力,成为一潭死水。所以,“教学相长”的智慧应该给教师带来更多的启迪和思考。
(责任编辑:任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