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工具性学科,除工具性外,还具有思想性、文学性、知识性、社会性、实践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语文学科的美育因素必然比其他学科要丰富多彩,含有灵活多样、清新优美的美育因素的审美教育对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所以说美育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将促进语文智能的发展,辅助语文教学完成德育任务。可以说,语文教材就是美育教材,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必须将美育渗透于语文教学之中。下面笔者就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 审美教育谈几点认识和体会。一、指导学生感知美的特征。
审美感知是最基本的审美能力,是人的审美感官对审美对象的感知能力,是人的本质力量实现自我关照而带来的精神愉悦。美感的特征是直观性,鲁迅说,“美则平直感的能力而被认识,”“美底享受的特殊性,即在那直接性。”所以,美育过程中要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简历感性心里结构秩序。列宁指出,“感觉的确是意识和外部世界的直接联系;是外部刺激力向意识事实的转化”,而语文课教材是语言文字的集合体。语文教学美育直接感知的物质材料是语言文字,它没有现实美那样鲜明的直观性,有的课文有插图、录像等相配合,就容易产生美感。因此,首先要指导学生美读课文觉透过语言文字,感知所描写事物的表象,以便“转化”为初步的审美知觉。叶圣陶说:“文艺鉴赏还得从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入手”,并指出“这种事看来似乎浅近,但是最基本的”。他把对语言文字“灵敏的感觉”成为“语感”。学生作为审美主体先要学会认读、解词,同时要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所积累起来的表象,形成主体内在的图式,与审美对象的表象系统简历同形同构关系。语文课的感知美,要求学生养成稳定注意的品质和多读佳作的习惯,特别是观察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观察是审美的眼睛,是感知美的窗户。通过观察热、物、景。开阔美的天地,获得美的直接经验,提高对教材美的感知能力。所以要多指点学生参观、访问、丰富生活实践的内容,还要利用实物、图片和多媒体设备,调动多种感官来感知语言文字背后的各种表象,训练语感,丰富美的感受。
二、吟诵进入审美的感知。
我们知道,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通过语言文字来反映现象,文学的形象用语言文字构成,故直接呈现于读者面前的只是一些文字符号,不是事物形象本身。要在语文教学中唤起学生审美直觉,变文字符号为可感 的视觉和听觉是最有效的办法。朱自清先生的《春》是一篇文笔优美的抒情散文。为了感染学生,唤起学生对美的追求和探索,教师应让学生具体感知这篇文章的“美”,可以调动各种教学手段如听配乐朗诵,从听觉上引导学生进入美的境界;看有关江南春色的各种图画、照片,从视觉上丰富学生的感受;再联系学生自己的生活经历启发学生想象。其中,阅读尤其吟诵是进入审美感知领域的最基本的手段。可通过加强朗读训练,以活泼的语调和明快的节奏,力求把生机盎然的景色美和蓬勃向上的精神美读出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用轻松愉快的语调,读出渴望春天到来的迫切心情。“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果树“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在整个吟诵过程中,通过朗读、默读 、齐读、范读、分散读、个别读、回味读,使一幅幅描写细腻的春花、春草、春风、春雨以及人们为之欣喜的迎春图显得生动活泼、生气勃勃,表现出人们对春天的赞美喜爱之情。美国教育家帕克说过:“感觉是我们进入审美经验的门户。”通过吟诵可以进入审美感知,使学生头脑中留下一个个美的印象,进而产生美的愉悦感 ,达到一种美的和谐。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还应抓住关键 的词语、语段细细咀嚼、反复品味,充分感受语言美。如毛泽东的词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一个“飞”字,既显示出武汉长江大桥凌空高架、规模空前的雄姿,又赞美了造桥技术的高超、速度的快捷,显得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充满兴奋自豪之情,其语言之精妙,令人回味无穷。
三、用情感调动审美感知。
语文教学中的“情”包括:教师的感情,作者的感情和学生的感情。其中教师的感情是连结作者和学生感情的纽带和桥梁。在教学中,只有教师自己胸中燃起一团火,才能点燃全班学生的一片火,才能产生一种感染力和吸引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先进入角色,努力使教材描写的客观世界成为自己的主观感受,做到“身临其境”,中学语文教材范围很广,从时间看:有远古朝代的,有现代的,有当代的,从空间看:有现实生活中的,也有异国他乡的,从大海到高山,从地面到宇宙,无不涉及,从内容看:天文、地理、风俗、人情、无所不有。总之,教材中的许多内容与中学生的生活空间有较大的距离,要把学生带到所描写的情境中,教师首先要钻研教材,细心揣摩和体会作者在文字中流露出来的真情实感,被课文的人情美、言辞美所感动,没有这种情感的积聚也就不可能倾情,这就对语文教师的教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譬如教授《三峡》这篇课文时,教师首先要自己能感受到作者对祖国壮美山河的赞美,才可能将潜藏在课文中的情传给学生。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采用朗读引发、品读体味、情景再现、情境体验、背景穿插、烘托渲染等教学方法,并结合具体的教学手段,激起学生内心的感情波澜,引发学生的情感,使之与作者产生共鸣,进而理解课文、发展学生的情感空间。
总之,审美感知能力是一切审美能力的基础,决不可等闲视之。所以,语文教学中教师怀着对语文和语文教学的深深的爱,怀着对学生的喜爱,去讲授他心爱的语文,用富含情感的教学方法、教学言语去引领学生感受、体验、领悟认识课文所富含的语言美、情感美、哲理美、人性美等,去感受体验课文用语言表达的各种人类情感。审美化的语文教学是艺术,这艺术不是小摆设,不是随心所欲,不是华而不实的花架子,它是教师教学激情和热情的再现,是教师执著追求的心血结晶。
参考资料:1、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2、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3、语文教学能否实现审美化?
审美感知是最基本的审美能力,是人的审美感官对审美对象的感知能力,是人的本质力量实现自我关照而带来的精神愉悦。美感的特征是直观性,鲁迅说,“美则平直感的能力而被认识,”“美底享受的特殊性,即在那直接性。”所以,美育过程中要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简历感性心里结构秩序。列宁指出,“感觉的确是意识和外部世界的直接联系;是外部刺激力向意识事实的转化”,而语文课教材是语言文字的集合体。语文教学美育直接感知的物质材料是语言文字,它没有现实美那样鲜明的直观性,有的课文有插图、录像等相配合,就容易产生美感。因此,首先要指导学生美读课文觉透过语言文字,感知所描写事物的表象,以便“转化”为初步的审美知觉。叶圣陶说:“文艺鉴赏还得从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入手”,并指出“这种事看来似乎浅近,但是最基本的”。他把对语言文字“灵敏的感觉”成为“语感”。学生作为审美主体先要学会认读、解词,同时要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所积累起来的表象,形成主体内在的图式,与审美对象的表象系统简历同形同构关系。语文课的感知美,要求学生养成稳定注意的品质和多读佳作的习惯,特别是观察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观察是审美的眼睛,是感知美的窗户。通过观察热、物、景。开阔美的天地,获得美的直接经验,提高对教材美的感知能力。所以要多指点学生参观、访问、丰富生活实践的内容,还要利用实物、图片和多媒体设备,调动多种感官来感知语言文字背后的各种表象,训练语感,丰富美的感受。
二、吟诵进入审美的感知。
我们知道,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通过语言文字来反映现象,文学的形象用语言文字构成,故直接呈现于读者面前的只是一些文字符号,不是事物形象本身。要在语文教学中唤起学生审美直觉,变文字符号为可感 的视觉和听觉是最有效的办法。朱自清先生的《春》是一篇文笔优美的抒情散文。为了感染学生,唤起学生对美的追求和探索,教师应让学生具体感知这篇文章的“美”,可以调动各种教学手段如听配乐朗诵,从听觉上引导学生进入美的境界;看有关江南春色的各种图画、照片,从视觉上丰富学生的感受;再联系学生自己的生活经历启发学生想象。其中,阅读尤其吟诵是进入审美感知领域的最基本的手段。可通过加强朗读训练,以活泼的语调和明快的节奏,力求把生机盎然的景色美和蓬勃向上的精神美读出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用轻松愉快的语调,读出渴望春天到来的迫切心情。“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果树“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在整个吟诵过程中,通过朗读、默读 、齐读、范读、分散读、个别读、回味读,使一幅幅描写细腻的春花、春草、春风、春雨以及人们为之欣喜的迎春图显得生动活泼、生气勃勃,表现出人们对春天的赞美喜爱之情。美国教育家帕克说过:“感觉是我们进入审美经验的门户。”通过吟诵可以进入审美感知,使学生头脑中留下一个个美的印象,进而产生美的愉悦感 ,达到一种美的和谐。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还应抓住关键 的词语、语段细细咀嚼、反复品味,充分感受语言美。如毛泽东的词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一个“飞”字,既显示出武汉长江大桥凌空高架、规模空前的雄姿,又赞美了造桥技术的高超、速度的快捷,显得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充满兴奋自豪之情,其语言之精妙,令人回味无穷。
三、用情感调动审美感知。
语文教学中的“情”包括:教师的感情,作者的感情和学生的感情。其中教师的感情是连结作者和学生感情的纽带和桥梁。在教学中,只有教师自己胸中燃起一团火,才能点燃全班学生的一片火,才能产生一种感染力和吸引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先进入角色,努力使教材描写的客观世界成为自己的主观感受,做到“身临其境”,中学语文教材范围很广,从时间看:有远古朝代的,有现代的,有当代的,从空间看:有现实生活中的,也有异国他乡的,从大海到高山,从地面到宇宙,无不涉及,从内容看:天文、地理、风俗、人情、无所不有。总之,教材中的许多内容与中学生的生活空间有较大的距离,要把学生带到所描写的情境中,教师首先要钻研教材,细心揣摩和体会作者在文字中流露出来的真情实感,被课文的人情美、言辞美所感动,没有这种情感的积聚也就不可能倾情,这就对语文教师的教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譬如教授《三峡》这篇课文时,教师首先要自己能感受到作者对祖国壮美山河的赞美,才可能将潜藏在课文中的情传给学生。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采用朗读引发、品读体味、情景再现、情境体验、背景穿插、烘托渲染等教学方法,并结合具体的教学手段,激起学生内心的感情波澜,引发学生的情感,使之与作者产生共鸣,进而理解课文、发展学生的情感空间。
总之,审美感知能力是一切审美能力的基础,决不可等闲视之。所以,语文教学中教师怀着对语文和语文教学的深深的爱,怀着对学生的喜爱,去讲授他心爱的语文,用富含情感的教学方法、教学言语去引领学生感受、体验、领悟认识课文所富含的语言美、情感美、哲理美、人性美等,去感受体验课文用语言表达的各种人类情感。审美化的语文教学是艺术,这艺术不是小摆设,不是随心所欲,不是华而不实的花架子,它是教师教学激情和热情的再现,是教师执著追求的心血结晶。
参考资料:1、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2、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3、语文教学能否实现审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