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多种方式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j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一旦有了学习的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与思考中。学习数学是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又是节节相连、环环相扣的。怎样才能把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变为生动有趣的数学乐园呢?
  一、利用录音激发兴趣
  一节课的开头,怎样使学生尽快产生学习的兴趣,这就得看教师在新课引入一环时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录音的运用在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能起到特殊的配合作用。
  在讲“角的认识”这节课的引言时,我根据小孩子爱猜谜语的特点,让学生听录音,猜谜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悠扬婉转的乐曲中,动脑筋爷爷对同学们说:“小朋友,请你们猜一样东西,‘5兄弟,一个样,个个小嘴尖又长,身体相连头不连,解放军把它戴头上’。这是什么?”动脑筋爷爷的话音刚落,教室里已小手林立,大家都猜出了谜底是五角星。于是我马上出示一个五角星,问:“为什么把它叫五角星?究竟什么样的图形叫角呢?”学生无法回答后一个问题,他们一个个睁大眼睛望着老师,盼望能得到老师圆满的回答。
  在这节课的引入中,一个简单的谜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个小小的问题紧紧扣住了学生的心,使他们萌发出了寻求知识的欲望,形成愉快的学习情境,使他们很快进入了良好学习状态。
  二、采用生动形象的直观手段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卡片、投影等直观教具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在教学除法中的包含分时,有这样的一道题:8里有几个2?为了使学生能更直观地理解这道题的意义,我制成了投影片,底片上有8个圆,覆盖片上有竖线,覆盖后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出8里面有(4)个2。如在教学《10的认识》这一节课时,我先让学生观察主题图初步感知“10”,然后通过数数,拨计数器让学生知道“9再添1就是10”,从而进一步感知10,再通过摆小棒的过程,让学生进一步认识10,进而再教10的读法、写法、意义和组成。又如讲“圆锥的体积”时,我拿了几套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容器教具,端了一盆水,首先演示,然后让学生动手操作,引导他们自己归纳,得出“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1/3。”
  这样,学生对外在客体通过直观的大量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促进了理解力和判断力的发展。
  三、在实践操作下乐中求学
  教师应引导学生亲自动手,通过摆摆、分分、合合、比比等实践操作,使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激发学习兴趣,自觉进入到主动学习的状态中。
  在讲《元、角、分的认识》这节课时,我通过让学生一分一分地数,一角一角地数,使学生知道1元=10角,1角=10分。学生在摆动的过程中,不但认识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而且知道了它们之间的进率。最后我拿出各种各样的物品,报出他们的价钱,让学生摆出我报的价钱,谁摆对了,物品就奖给谁。
  在讲“分数大小的比较”这节课时,比较2/4和3/4的大小这个问题比较抽象、难懂。我让每个学生都拿出两张大小一样的纸,同桌相互结合,一个人分别折出一张纸的1/2和1/3,另一个人分别折出一张纸的2/4和3/4,然后把纸放在一起比较。最后我从中总结出“怎样比较两个分数大小的规则”。学生置身于轻松快乐的知识形成过程中,既培养了动手操做能力,又激发了求知欲,从而产生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且对新知识记忆深刻。
  四、课堂游戏化,趣中求知
  小学生爱动,喜欢做游戏,如果能把课堂游戏化,就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设计出符合学生心理的游戏,营造学生爱好、喜欢的氛围。
  在讲“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和“10的组成”这两节课时,我设计的都是拍手游戏。在讲第一个问题时,我先拍几下,然后要求学生拍的次数比我拍的多几下。在讲第二个问题时,我先拍一下,说老师拍一下,学生拍九下,说我拍九,再说一和九组成十;老师再拍二下,学生拍八下,只拍不说,用心记用心拍;最后,老师边拍边说,如老师拍三,然后再拍七,三和七组成十,让学生仿照老师的样子,先拍四,再拍六,并且说四和六组成十。我利用这种方法把十的组成全部说完。
  五、利用电化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对具体形象的实物比较感兴趣,因为具体形象的东西直观生动,给人的印象深刻。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运用电化教学上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学生对数学教学内容理解和掌握,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直观性、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使一些抽象、难懂的内容变得易于理解和掌握,能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取得的效果。
  教学中运用电化教学能化难为易。如:在教学《连加、连减》时,我通过制作投影片,演示小熊运南瓜,第一次运了4个,第二次运来2个,过了一会儿又运来了1个。学生根据画面很容易列出算式:4 2 1,不经老师指导就能正确地读连加算式,并结合情境进行计算,整个过程水到渠成,读、写连加算式的重、难点很容易的得以突破。多媒体动画演示很好地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为学生理解算理铺路搭桥。
  六、设置引人入胜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教师在数学的教学中引入新知识时,可以结合实际提出一些引人入胜的问题,这样可以极好地激发学生征服的欲望和强烈的兴趣,从而可以帮助教师较为轻松地实现教学目标。
  例如,在讲“认识100万”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一天,派出所民警接到报案,有人举报某公司会计用手提箱携带该公司三百万现金准备外逃。接到报案后,民警们经过分析,认为该人报了假案。你们认为民警们的分析对吗?为什么?问题提出后,学生极感兴趣,为了找到答案,思维立即进入最为活跃和积极的状态,最终归结到如果知道100万一百元的崭新人民币的体积,就可知道三百万元的人民币能否用一个小提箱来装,也就知道该人是否报了假案。
  恰如其分地提出问题,能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而问题一旦得到解决,他们就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在精神上得到极大的满足,从而激起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多种手段双管齐下,使教学课堂充满情趣,让学生感到数学的魅力,从而自觉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接受新知识。
  总之,兴趣在教学活动中有极大作用,它能驱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追求对感兴趣事物的认识,为达到目的,克服重重困难。事实更进一步证明,激发兴趣,是学好数学的根本保证。
其他文献
鸡球虫病(Coccidiosis)是由艾美属(Eimeria)的多种球虫寄生于鸡消化道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养鸡业发展的原虫病,全世界每年因鸡球虫病而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0亿美元以上。我国
摘 要: 概念的引入是教学概念的第一步,教师应确定概念的内涵、理清概念的外延,通过数学的应用,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概念的这些属性,概念体系隐没在知识内容之中。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 初中数学 概念教学    概念是人们通过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出反映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然后用词加以命名,达到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认识。而数学概念则反映了事物在数量关系、结构关系、空间形式方面的本质属性。在数学概念
摘 要: 一节数学课必须是科学的、动态的、有序的、激情高涨的,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全身心地融入到课堂教学氛围中,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思维与思维的碰撞这样才能形成一个高效、光彩夺目的数学课堂,才能使学生乐于走进数学课堂。如何才能形成这样一个充满激情的数学课堂是本文所探讨的主旨。  关键词: 数学课堂 激情 激励 主体    数学课堂是理性化思维的天地,是学生求知的殿堂。
摘 要: 随着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改革的开展,数学作为学习其他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的工具,也已经迈出了改革的步伐。而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要实施分层教学,本文作者分析了在职业学校实施数学课分层教学所面临的困难并对如何实施分层教学作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 职业学校 数学教学 分层教学    目前,江苏省职业学校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以及《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精神的指引下,已经全面拉
摘 要: 数学概念课的教学在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何搞好新课标下数学概念课的教学呢?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一是在体验数学概念产生的过程中认识概念;二是在挖掘新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基础上理解概念;三是在寻找新旧概念之间的联系的基础上掌握概念;四是在应用数学概念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概念;五是通过数学情境,学习全新数学概念。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 新课标 数学概念 认识 理解    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在教授小学生数学知识时,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动手实验,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各不相同,教师应采用不同的问题情境进行教学。这就要求教师要创设适合教学内容的问题情境,否则会适得其反。我结合自己多年的课堂教学经验,谈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  一、问题情境设置,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思维是以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学生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