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熊猫、小企鹅、笨笨的海牛,为何人见人爱?科学家通过研究揭开了其中的奥妙——原来它们都符合一定的可爱特征,而这些可爱的特征直接刺激人大脑中的愉快中枢——跟性爱、美餐、可卡因所刺激的部位相同。而只要掌握了可爱的秘密,就可以运用到生活和商业中——可爱的服装、可爱的汽车、可爱的卡通形象,广告创意者和产品设计师总是喜欢运用可爱的元素使得其产品具有立竿见影的吸引力。
去年12月,只有6个月大的大熊猫“泰山”在美国华盛顿国家动物园首次亮相。尽管华盛顿国家动物园的大熊猫馆一直是一个旅游热点,但是,“泰山”的这次露面还是引起了轰动。1.3万张票在两个小时内被抢购一空,几乎同时,在电子拍卖行eBay 上,一套两人套票就拍到了200美元。
前来参观的每个游客都由衷地发出赞叹:“我的天!快看,它真是太可爱了。”
“真好玩!我要是能走进去捏捏他的脸就好了。”
“你看他毛绒绒的。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可爱的小东西。”
《纽约时报》科学版将2005年称为“可爱年”,而对大熊猫的狂热追捧并非是使2005年变得可爱的唯一原因。去年夏天,一部记录一种跟大熊猫一样具有黑白两色皮毛的动物——帝企鹅的纪录片——《帝企鹅日记》成为有史以来最受关注的纪录片。而去年,像丰田Prius混合动力车和宝马Mini Cooper这样个头小小、模样可爱的汽车销售额飙升,而那些模样不够可爱的SUV车则销量大跌。
在2005年的女性时尚中,可爱的元素也超出了端庄、迷人等惯常的元素,松松垮垮的低腰裤、露脐上装等俏皮可爱的装束都成为女性的心头所好。即便是个头超大的东西也可以是可爱的——新版“金刚”的脸经过处理后给人的感觉就好像一个压扁的洋娃娃,而他对娜奥米·沃茨所扮演的女主角的爱怎么看都像是小孩子的单相思——没有希望,令人心碎,同时又是那么的可爱。
发现:可爱信号
研究视觉信号进化过程的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系列让某个事物看起来可爱的行为和特征,其中包括:大大的圆脸上长得偏低的明亮的眼睛、一对圆圆的大耳朵、懒散的四肢和一摇一摆的走路姿势。
科学家称,对于人类来说,极其年幼、脆弱、无害、需要照顾这些表征背后都蕴含着“可爱”的信号。人类自身的小婴儿刚生下来时很虚弱,如果没有大人的帮助,连抬头吃奶的力气都没有,这就要求人类必须对婴儿的需要迅速作出反应,继而进化到对任何孩童式的需要都迅速作出反应。
科学家指出,其实人类对于可爱元素的认知门槛极低——至少任何跟人类的小婴儿相仿的事物都会被认定为可爱。于是,几乎所有哺乳动物的幼崽、头部毛绒绒的鸟、灯蛾毛虫、在空中摆动的气球、堆在一块小石头上的大圆石,甚至一个冒号、一个连字符、连续排列的双括号,都构成了可爱的要素。
研究发现,一个动物或某个物体所包含的可爱信号越多,越夸张,其在人脑中所留下的印象就越深。
研究者称,可爱跟美丽有很大差别,可爱更强调圆滚滚的形态,而不是雕塑感,更强调柔软度而不是优雅感,更强调笨拙的举动而不是快捷的行动。美丽引起的是敬慕,而可爱所引起的是爱抚的冲动。美丽是稀缺而残酷的,一个斑点就可以破坏它,而可爱是平凡而慷慨的,每时每刻都给人亲切的感觉。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研究者罗杰·里普发现佛州人对一种海洋动物——海牛——情有独钟。海牛有着土豆一般圆滚滚的身子,有着木偶一样可爱的脸。里普分析说,人们之所以喜欢海牛,是因为它跟人的现实生活形成了强烈对比。“人们生活在紧张的节奏中,经常会遭受打击,当他们看到这个身体柔软、行动缓慢的动物时,就会情不自禁地被其‘温柔巨人’的形象所吸引。”而每当海牛翻过身子来搔痒时,更是让人们忍俊不禁。“因此尽管一只海牛的个头是人的3倍,体重是人的20倍,你还是禁不住想跳进水里跟它一起嬉戏。”里普根据他的观察和研究写成《生物和保护:佛罗里达海牛篇》一书。
可爱,跟一顿美餐刺激的是同一个神经中枢
新的研究还发现,可爱的形象所刺激人的大脑部位就是愉快中枢,与性爱、一顿美餐和可卡因等精神改变药物所刺激的部位相同。这可以解释为何所有人一看到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就禁不住绽放笑容。
不过,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艺术哲学家丹尼斯·杜登指出,由于可爱的门槛很低,可爱也可能给人以快餐般的廉价、浅薄的感觉。
不过,对于那些希望迅速抓住大众眼球、取悦大众的商家来说这一点颇具吸引力。广告创意者和产品设计师总是喜欢运用可爱的元素,力图多层面传递可爱的信息,使得他们的产品具有立竿见影的吸引力。
貌似丑陋的椰菜娃娃玩偶、外星人ET、《星球大战》系列中的尤达大师都是设计师们利用可爱元素追求可爱效应的产物,虽然这些形象看似古怪却同样惹人怜爱。最初大众汽车刚设计的甲壳虫车并不可爱,但是后来升级后的版本外形变得更圆,外表更华丽。位于费城的坦普尔大学美国研究系教授迈尔斯·奥维尔博士说:“新款的甲壳虫看起来就像是一个笑脸。这时的甲壳虫再也不会让人联想起它产生在希特勒政权时代,而它像德国士兵头盔一样的原型也就被忘记了。”
可爱还容易使人产生信任感。密西根大学医学中心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中学生更倾向于相信由可爱的卡通形象,如穿红外套的企鹅、傻笑的北极熊等所传递的禁止吸烟的信息。研究者称,孩子们更信任可爱的卡通形象而不是干巴巴的警示语本身。
日本文化更注重可爱性
科学家说,尽管人们对可爱的感觉有共通之处,不过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中可爱的意义还是有所不同。这就如同人们对糖果的喜爱:每个人都喜欢糖化在舌头上甜甜的感觉,但是,在某些国家,存在某些人,他们比别的人更嗜糖如命。
专家指出,日本是一个最热衷可爱风潮的民族。日语中对可爱的表述“卡哇伊”一词已经风靡世界,而且卡哇伊精神已经渗透到日本生活的方方面面。卡车司机把Hello Kitty雕像贴在仪表板上,日本警察局则在安全公告和追逃公告中启用两个可爱的卡通公仔Pipo kun 和Pipo chan做“代言人”。
亚利桑那大学东亚研究学者布赖恩·J·麦克维认为,在卡哇伊现象的背后,是日本文化中等级森严的社会结构。“可爱是用来软化垂直分布的社会关系的,”麦克维教授说,“它可以软化权力关系,并且在不具有威胁性的状态下表现权威。”
而在美国,可爱形象的运用更多地是用来表现美国人对儿童的关爱,而不是为了模糊等级的界限。坦普尔大学美国研究系教授奥维尔博士认为,美国目前所盛行的可爱潮流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那时的人普遍不愿意长大,其表现为拒绝成人化的着装、对成人价值观的颠覆、对明亮色彩的追求和对别人看来怪怪的、卡通化的熔岩灯的热爱。
而如今,可爱的运用对一家公司来说,不仅仅体现在广告中,公司的名字本身也开始运用可爱的元素。奥维尔博士指出,像Google 和Yahoo 这样的名字就非常可爱而富有活力,而且一听就知道它的创建者是年轻人。
企鹅和大熊猫的可爱实际是生存所需
对于动物身上可爱因素的热衷容易让人们产生认识误区。法国的一名企鹅研究专家米歇尔·戈蒂埃-克莱说,人们往往误以为企鹅是哺乳动物而非鸟类,因为企鹅走起路来一摇一摆,颇似小儿蹒跚学步;而企鹅好似穿着男士晚礼服的装扮,又好像小孩子故意效仿大人的穿着。
戈蒂埃·克莱说,其实,这种步态跟肢体的笨拙或者找不到身体的平衡点没有关系,企鹅之所以蹒跚而行,是为了节省能量。一摇一摆地曲折前行消耗的能量要少于直着前行。而对于生活在严寒气候的鸟类来说,每一分卡路里都十分重要。
而企鹅那身优雅的“晚礼服”也是适应环境需要的产物。企鹅身子前白后黑是为了更好地在水中保护自己。当它们潜到水中时,从俯视的角度,其黑色后背很难被发现,从而让它们避开来自空中或陆地的潜在的猎捕者;而当它们白色的前胸浸在水中时也可以起到伪装作用,让它们既可以避免引起水中天敌的注意,又方便捉到鱼类做食物。
大熊猫的可爱也不是故意装扮,也是环境促成的。尽管大熊猫来自凶狠的熊家族,但是却不像它的表兄弟们一般是食肉动物,它主要以吃竹子为生。
大熊猫的大脑袋使它显得憨态可掬。研究大熊猫的专家称,在这个大大的圆脑袋里,是高度发达的下巴肌肉,还有宽阔的臼齿以方便它每日磨碎约18公斤纤维丰富的竹子。
大熊猫身上的黑白斑点有两个作用。一方面,它有助于让大熊猫掩身于斑驳的竹林背景,另一方面,颜色之间的对比也可以作为一个社交信号,让喜欢单独行动的大熊猫容易发现自己倾慕的另一半,完成家族的繁衍使命。
去年12月,只有6个月大的大熊猫“泰山”在美国华盛顿国家动物园首次亮相。尽管华盛顿国家动物园的大熊猫馆一直是一个旅游热点,但是,“泰山”的这次露面还是引起了轰动。1.3万张票在两个小时内被抢购一空,几乎同时,在电子拍卖行eBay 上,一套两人套票就拍到了200美元。
前来参观的每个游客都由衷地发出赞叹:“我的天!快看,它真是太可爱了。”
“真好玩!我要是能走进去捏捏他的脸就好了。”
“你看他毛绒绒的。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可爱的小东西。”
《纽约时报》科学版将2005年称为“可爱年”,而对大熊猫的狂热追捧并非是使2005年变得可爱的唯一原因。去年夏天,一部记录一种跟大熊猫一样具有黑白两色皮毛的动物——帝企鹅的纪录片——《帝企鹅日记》成为有史以来最受关注的纪录片。而去年,像丰田Prius混合动力车和宝马Mini Cooper这样个头小小、模样可爱的汽车销售额飙升,而那些模样不够可爱的SUV车则销量大跌。
在2005年的女性时尚中,可爱的元素也超出了端庄、迷人等惯常的元素,松松垮垮的低腰裤、露脐上装等俏皮可爱的装束都成为女性的心头所好。即便是个头超大的东西也可以是可爱的——新版“金刚”的脸经过处理后给人的感觉就好像一个压扁的洋娃娃,而他对娜奥米·沃茨所扮演的女主角的爱怎么看都像是小孩子的单相思——没有希望,令人心碎,同时又是那么的可爱。
发现:可爱信号
研究视觉信号进化过程的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系列让某个事物看起来可爱的行为和特征,其中包括:大大的圆脸上长得偏低的明亮的眼睛、一对圆圆的大耳朵、懒散的四肢和一摇一摆的走路姿势。
科学家称,对于人类来说,极其年幼、脆弱、无害、需要照顾这些表征背后都蕴含着“可爱”的信号。人类自身的小婴儿刚生下来时很虚弱,如果没有大人的帮助,连抬头吃奶的力气都没有,这就要求人类必须对婴儿的需要迅速作出反应,继而进化到对任何孩童式的需要都迅速作出反应。
科学家指出,其实人类对于可爱元素的认知门槛极低——至少任何跟人类的小婴儿相仿的事物都会被认定为可爱。于是,几乎所有哺乳动物的幼崽、头部毛绒绒的鸟、灯蛾毛虫、在空中摆动的气球、堆在一块小石头上的大圆石,甚至一个冒号、一个连字符、连续排列的双括号,都构成了可爱的要素。
研究发现,一个动物或某个物体所包含的可爱信号越多,越夸张,其在人脑中所留下的印象就越深。
研究者称,可爱跟美丽有很大差别,可爱更强调圆滚滚的形态,而不是雕塑感,更强调柔软度而不是优雅感,更强调笨拙的举动而不是快捷的行动。美丽引起的是敬慕,而可爱所引起的是爱抚的冲动。美丽是稀缺而残酷的,一个斑点就可以破坏它,而可爱是平凡而慷慨的,每时每刻都给人亲切的感觉。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研究者罗杰·里普发现佛州人对一种海洋动物——海牛——情有独钟。海牛有着土豆一般圆滚滚的身子,有着木偶一样可爱的脸。里普分析说,人们之所以喜欢海牛,是因为它跟人的现实生活形成了强烈对比。“人们生活在紧张的节奏中,经常会遭受打击,当他们看到这个身体柔软、行动缓慢的动物时,就会情不自禁地被其‘温柔巨人’的形象所吸引。”而每当海牛翻过身子来搔痒时,更是让人们忍俊不禁。“因此尽管一只海牛的个头是人的3倍,体重是人的20倍,你还是禁不住想跳进水里跟它一起嬉戏。”里普根据他的观察和研究写成《生物和保护:佛罗里达海牛篇》一书。
可爱,跟一顿美餐刺激的是同一个神经中枢
新的研究还发现,可爱的形象所刺激人的大脑部位就是愉快中枢,与性爱、一顿美餐和可卡因等精神改变药物所刺激的部位相同。这可以解释为何所有人一看到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就禁不住绽放笑容。
不过,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艺术哲学家丹尼斯·杜登指出,由于可爱的门槛很低,可爱也可能给人以快餐般的廉价、浅薄的感觉。
不过,对于那些希望迅速抓住大众眼球、取悦大众的商家来说这一点颇具吸引力。广告创意者和产品设计师总是喜欢运用可爱的元素,力图多层面传递可爱的信息,使得他们的产品具有立竿见影的吸引力。
貌似丑陋的椰菜娃娃玩偶、外星人ET、《星球大战》系列中的尤达大师都是设计师们利用可爱元素追求可爱效应的产物,虽然这些形象看似古怪却同样惹人怜爱。最初大众汽车刚设计的甲壳虫车并不可爱,但是后来升级后的版本外形变得更圆,外表更华丽。位于费城的坦普尔大学美国研究系教授迈尔斯·奥维尔博士说:“新款的甲壳虫看起来就像是一个笑脸。这时的甲壳虫再也不会让人联想起它产生在希特勒政权时代,而它像德国士兵头盔一样的原型也就被忘记了。”
可爱还容易使人产生信任感。密西根大学医学中心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中学生更倾向于相信由可爱的卡通形象,如穿红外套的企鹅、傻笑的北极熊等所传递的禁止吸烟的信息。研究者称,孩子们更信任可爱的卡通形象而不是干巴巴的警示语本身。
日本文化更注重可爱性
科学家说,尽管人们对可爱的感觉有共通之处,不过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中可爱的意义还是有所不同。这就如同人们对糖果的喜爱:每个人都喜欢糖化在舌头上甜甜的感觉,但是,在某些国家,存在某些人,他们比别的人更嗜糖如命。
专家指出,日本是一个最热衷可爱风潮的民族。日语中对可爱的表述“卡哇伊”一词已经风靡世界,而且卡哇伊精神已经渗透到日本生活的方方面面。卡车司机把Hello Kitty雕像贴在仪表板上,日本警察局则在安全公告和追逃公告中启用两个可爱的卡通公仔Pipo kun 和Pipo chan做“代言人”。
亚利桑那大学东亚研究学者布赖恩·J·麦克维认为,在卡哇伊现象的背后,是日本文化中等级森严的社会结构。“可爱是用来软化垂直分布的社会关系的,”麦克维教授说,“它可以软化权力关系,并且在不具有威胁性的状态下表现权威。”
而在美国,可爱形象的运用更多地是用来表现美国人对儿童的关爱,而不是为了模糊等级的界限。坦普尔大学美国研究系教授奥维尔博士认为,美国目前所盛行的可爱潮流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那时的人普遍不愿意长大,其表现为拒绝成人化的着装、对成人价值观的颠覆、对明亮色彩的追求和对别人看来怪怪的、卡通化的熔岩灯的热爱。
而如今,可爱的运用对一家公司来说,不仅仅体现在广告中,公司的名字本身也开始运用可爱的元素。奥维尔博士指出,像Google 和Yahoo 这样的名字就非常可爱而富有活力,而且一听就知道它的创建者是年轻人。
企鹅和大熊猫的可爱实际是生存所需
对于动物身上可爱因素的热衷容易让人们产生认识误区。法国的一名企鹅研究专家米歇尔·戈蒂埃-克莱说,人们往往误以为企鹅是哺乳动物而非鸟类,因为企鹅走起路来一摇一摆,颇似小儿蹒跚学步;而企鹅好似穿着男士晚礼服的装扮,又好像小孩子故意效仿大人的穿着。
戈蒂埃·克莱说,其实,这种步态跟肢体的笨拙或者找不到身体的平衡点没有关系,企鹅之所以蹒跚而行,是为了节省能量。一摇一摆地曲折前行消耗的能量要少于直着前行。而对于生活在严寒气候的鸟类来说,每一分卡路里都十分重要。
而企鹅那身优雅的“晚礼服”也是适应环境需要的产物。企鹅身子前白后黑是为了更好地在水中保护自己。当它们潜到水中时,从俯视的角度,其黑色后背很难被发现,从而让它们避开来自空中或陆地的潜在的猎捕者;而当它们白色的前胸浸在水中时也可以起到伪装作用,让它们既可以避免引起水中天敌的注意,又方便捉到鱼类做食物。
大熊猫的可爱也不是故意装扮,也是环境促成的。尽管大熊猫来自凶狠的熊家族,但是却不像它的表兄弟们一般是食肉动物,它主要以吃竹子为生。
大熊猫的大脑袋使它显得憨态可掬。研究大熊猫的专家称,在这个大大的圆脑袋里,是高度发达的下巴肌肉,还有宽阔的臼齿以方便它每日磨碎约18公斤纤维丰富的竹子。
大熊猫身上的黑白斑点有两个作用。一方面,它有助于让大熊猫掩身于斑驳的竹林背景,另一方面,颜色之间的对比也可以作为一个社交信号,让喜欢单独行动的大熊猫容易发现自己倾慕的另一半,完成家族的繁衍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