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蒋经国是蒋介石的第一任妻子所生。1925年,他进入上海浦东中学就读,开始关心政治和国家大事。当年5月,“五卅惨案”爆发,蒋经国基于爱国义愤,积极参加示威游行,发起抵制洋货运动被学校以“思想危险、行为越轨”为由将其开除。那年夏天,他赴广东探望时任黄埔军校校长的父亲,在校园遇见许多苏联学生,感到“只有苏联才是中国人的真正朋友”,因此对世界革命中心苏联十分向往。
蒋经国提出去苏联留学的要求时,蒋介石刚从苏联考察归来,他对那里的印象并不好,便没有同意。但在苏共代表的竭力推荐和国民党元老的劝说下,蒋介石终于答应了。1925年10月,蒋经国乘海轮前往苏联。
一个月后,蒋经国抵达莫斯科。同来的还有一批国民党高官的子弟。在同学中,蒋经国年纪最小,他性格开朗,活泼顽皮,很快得到了大家的喜爱。蒋经国虽然在来苏联前已经加入了国民党,但他对共产党的印象却比对国民党好得多,他对当时中共驻莫斯科大学支部的评价颇高,称“它的党员组织严密,并受到严格监督,而且永远遵照中央集权领导的指示行事。他们生活简朴,纪律严明。因此,我有一阵子对他们的活动产生了兴趣”。可能正因如此,到莫斯科不久,蒋经国就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
留学期间,蒋经国曾担任学校墙报《红墙》的编委,自己也经常写稿,还在文章中提出“在中国建立起苏维埃政权”。但在关于中国革命领导权的问题上,蒋经国认为国民党是国民革命的领导者,共产党只能充当配角。
1927年,从上海传来了令人震惊的消息:时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的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血腥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开始“反苏反共”。作为蒋介石之子,蒋经国一下子成了矛盾的焦点,他必须立即表明自己的态度,与蒋介石划清界限,不能有丝毫犹豫。在中山大学举行的声讨蒋介石罪行的大会上,蒋经国跳到了主席台上,用俄语振臂高呼:“打倒反革命蒋介石!”同学们激动万分,把他举起来,抛到半空中,高喊:“乌拉!乌拉!(俄语,为欢呼之意)”
次日,蒋经国又在苏联《消息报》上发表公开声明:“蒋介石已经结束了他的革命生涯。作为一个革命者,他死了!他已走向反革命,并且是中国工人大众的敌人。蒋介石曾经是我的父亲和革命的朋友,他已走向反革命阵营,现在他已经是我的敌人了!”蒋经国的表现让他在苏联一下子成了万人瞩目、家喻户晓的新闻人物。许多苏联人一见到中国学生就打听哪一个是蒋介石的儿子,以一睹蒋经国的容颜举止为荣。
不久,中共领导人周恩来到莫斯科出席中共六大会议,会议期间他曾会见蒋经国,并告诉蒋经国,批判蒋介石固然是一件正确的事情,但仍不应忘记随时给其父写信,以保持联系。可以看出,在蒋氏父子关系问题上,周恩来目光更为远大,他看到了将来情况发生变化的可能性,所以希望维系蒋氏父子的关系。后来发生的事证明了周恩来的远见。
编辑/冰如
蒋经国提出去苏联留学的要求时,蒋介石刚从苏联考察归来,他对那里的印象并不好,便没有同意。但在苏共代表的竭力推荐和国民党元老的劝说下,蒋介石终于答应了。1925年10月,蒋经国乘海轮前往苏联。
一个月后,蒋经国抵达莫斯科。同来的还有一批国民党高官的子弟。在同学中,蒋经国年纪最小,他性格开朗,活泼顽皮,很快得到了大家的喜爱。蒋经国虽然在来苏联前已经加入了国民党,但他对共产党的印象却比对国民党好得多,他对当时中共驻莫斯科大学支部的评价颇高,称“它的党员组织严密,并受到严格监督,而且永远遵照中央集权领导的指示行事。他们生活简朴,纪律严明。因此,我有一阵子对他们的活动产生了兴趣”。可能正因如此,到莫斯科不久,蒋经国就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
留学期间,蒋经国曾担任学校墙报《红墙》的编委,自己也经常写稿,还在文章中提出“在中国建立起苏维埃政权”。但在关于中国革命领导权的问题上,蒋经国认为国民党是国民革命的领导者,共产党只能充当配角。
1927年,从上海传来了令人震惊的消息:时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的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血腥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开始“反苏反共”。作为蒋介石之子,蒋经国一下子成了矛盾的焦点,他必须立即表明自己的态度,与蒋介石划清界限,不能有丝毫犹豫。在中山大学举行的声讨蒋介石罪行的大会上,蒋经国跳到了主席台上,用俄语振臂高呼:“打倒反革命蒋介石!”同学们激动万分,把他举起来,抛到半空中,高喊:“乌拉!乌拉!(俄语,为欢呼之意)”
次日,蒋经国又在苏联《消息报》上发表公开声明:“蒋介石已经结束了他的革命生涯。作为一个革命者,他死了!他已走向反革命,并且是中国工人大众的敌人。蒋介石曾经是我的父亲和革命的朋友,他已走向反革命阵营,现在他已经是我的敌人了!”蒋经国的表现让他在苏联一下子成了万人瞩目、家喻户晓的新闻人物。许多苏联人一见到中国学生就打听哪一个是蒋介石的儿子,以一睹蒋经国的容颜举止为荣。
不久,中共领导人周恩来到莫斯科出席中共六大会议,会议期间他曾会见蒋经国,并告诉蒋经国,批判蒋介石固然是一件正确的事情,但仍不应忘记随时给其父写信,以保持联系。可以看出,在蒋氏父子关系问题上,周恩来目光更为远大,他看到了将来情况发生变化的可能性,所以希望维系蒋氏父子的关系。后来发生的事证明了周恩来的远见。
编辑/冰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