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步入转型关键时期,我国高职院校的后勤机构管理创新受到教育体制改革一定程度的影响,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浪潮中,高职院校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取得健康的发展,必须重视对后勤管理的创新优化,这样才能够为高职院校各项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较好的支撑保障作用。然而在学院教育工作中,后勤管理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规范化后勤管理工作是高职院校正常工作的开展的基础,但是近年来,高职院校的后勤管理创新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和重视,这就使得高职院校更加需要与时俱进,积极地探索与创新,为高职院校管理工作提供更为有效的发展依据。
关键词:高职院校 后勤管理 创新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9(c)-0116-02
1 高职院校后勤机构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后勤管理理念相对滞后
高职院校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树立先进的后勤管理理念,突出服务育人功能,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当前,部分后勤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对责任意识的认知程度不足,经常出现消极怠工或糊弄过关的心态,对自己的本职工作做的不到位,在“编制”环境的保护氛围下,逐渐失去了相互竞争和追求长进方面的意识,认为多干工作和少干工作的结果是一样的,并不能改变什么,工作积极性和工作心态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后勤管理工作中这种消极的工作态度,对高职院校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1.2 后勤管理机构职能不清
高职院校内部各部门之间庞大的组织机构,需要各职能部门发挥不同类型的职能管理。因此,在这个层面发展中,充分反应出其中各个部门所承担的工作量,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充分完成本职工作基础上,通过和其他有关部门之间的联系性,来针对性完成其中某一项重点管理任务。如果管理任务在完成的过程中出现不同类型的问题,会产生对职位工作管理范围模糊不清的状况,各个部门相互之间推脱责任,易造成矛盾的出现,在客观的角度上演变成组织管理效率不强的问题。
1.3 后勤管理队伍素质有待提升
拥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后勤管理工作较强的队伍,充分保障后勤管理工作质量、工作效率,这与行政管理人员本身的业务开展能力、专业素质的高低等是分不开的。低素质行政管理人员没有丰富的理论知识,造成高职院校的行政管理工作的效率低下。
1.4 后勤信息化建设水平有待提高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用户对信息的需求将越来越大,这就使得后勤建设与需求的矛盾将更为突出。信息化校园建设存在着建设模式问题、后勤相关部门协调不够问题、高水平信息化人才队伍短缺问题和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
2 后勤机构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传统后勤观念根深蒂固
随着我国后勤机构管理体制的改革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传统的工作理念和方式与日益发展后勤建设不相适应。在这样的情况下,高职院校后勤机构管理需要更新观念。首先,部门负责人精神懈怠,办事不够积极。由于部门负责人固守传统的工作作风,工作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差。其次,后勤员工普遍缺乏创新意识,这些都会造成低后勤效率。因此,只有不断增强创新意识,才能避免因循守旧,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2.2 后勤管理体制不健全
一套科学、健全、后勤体制是提高后期机构管理效率的重要前提,有了制度的约束和管理,后期机构的工作才有了依据、有了规范的流程,后勤的效率才能得以提高。制度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而是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实践和完善的长期性工作。要想规范工作人员行为,保障各项工作有据可依,就要制定一套科学健全的制度,以此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目前,后勤机构管理创新效率低的根源之一就是制度的缺位和失修,缺少完善的培训制度,缺乏合理的监督管理制度。
2.3 后勤人综合素质不高
很多后勤人不愿意承担风险变革。后勤人整体素质水平不高,部分员工层次低,不愿意接受新事物,不愿意接受变革给后勤整体水平带来的好处。这也是组织工作所面临的非常重要的阻碍因素,确切说明了产生这种体制上变革风险,阻碍变革后所要承担的各个方面的成本,相比于组织成员在成本效益当中存在的预期性的受益,组织成员相互之间是不愿意承担改革工作当中存在的风险。
3 高职院校后勤管理机制创新的实施
3.1 提升服務理念,加强后勤管理
树立正确的责任管理体系,将服务与管理结合,是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发展的第一产业理念,同时针对后勤管理工作需要充分围绕对人才的有效培养,有效地服从对人才培养的相关工作和目标,侧重高素质搞管理人才的引进,提升服务理念,建立完善的后勤机构工作管理体系。在后勤机制管理过程中,实施目标化管理,对后勤机制创新工作实行管理和评测等,在对各种不同形式的活动进行实施的时候,充分打破传统类型的工作方式,丰富后勤活动的内容,不断地充实和完善后勤管理理念。
3.2 完善后勤保障机制,推进精益管理
坚持“以人为本 服务育人”后勤工作指导思想。以人为本就是要把部门人员的管理提升到战略的高度,持续构筑人力资源竞争力,即加强对人的管理,提高人的素质,不断推动后勤规范化建设的进程;对服务对象,要学会换位思考,施行人性化服务,一切以人为本,以服务对象为工作重心。保障功能的实现,通过有效的机构管理或者对相关的组织措施来进行表现。所以,要想不断地提升后勤机构管理方面的工作效能,必须不断地提升对精益工作管理的理念,完善保障机制,对各项不同的管理工作提供更加强有力的保障。
3.3 建立后勤动态竞争考核机制
建立竞争机制,可以加强学院的后勤管理活动能力,促进队伍结构的改善,建立有效科学的用人机制,这样可以给在职管理人员的工作增加压力,挖掘他们的潜能,同时也能加强他们的动力,让他们提升工作效率和效果。机制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科学合理的定岗以及按岗聘用,所有人员在平等竞争的前提下,后勤管理人员采取聘任制,施行层级负责制,就是一级对一级负责和监督,对无法满足岗位需要的管理人员就要进行调离以及解聘,这可以给职业院校后勤管理工作增加新的活力。
3.4 健全和完善监督机制
通过对现阶段高职院校的日常经营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可以看出,国内外在针对这一现象进行处理时,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不同,对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处理。同时,通过国外、国内一系列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如果在高职院校的日常后勤管理过程中,对其不进行相对应的监督管理,那么其自身势必会逐渐走向腐败。实践中要与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结合,促使相关监督管理工作的制度建设得到有效推进。
最后,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现阶段的高职院校后勤管理中,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的需要,联系当前社会实际,提出在新时期背景下,高职院校后勤机构后勤管理机制需要创新研究,依法管理、依法治校、并且积极推动教育体制改革,逐步建立公平、公正的教育后勤管理平台。在全球化发展深入到了当今世界发展的各个领域,高职院校后勤机构后勤管理机制创新研究也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融入到这个大浪潮中,对高职院校后勤机构后勤管理的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模式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胡晓艳.基于SSH的高校后勤保障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天津大学,2013.
[2] 曹元龙.高校新校区后勤管理模式的若干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6(13):32.
[3] 雷智峰.高校后勤服务模式创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2.
[4] 曾定帮.高校后勤发展瓶颈及其应对措施[J].人力资源管理,2016(1):94.
关键词:高职院校 后勤管理 创新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9(c)-0116-02
1 高职院校后勤机构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后勤管理理念相对滞后
高职院校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树立先进的后勤管理理念,突出服务育人功能,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当前,部分后勤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对责任意识的认知程度不足,经常出现消极怠工或糊弄过关的心态,对自己的本职工作做的不到位,在“编制”环境的保护氛围下,逐渐失去了相互竞争和追求长进方面的意识,认为多干工作和少干工作的结果是一样的,并不能改变什么,工作积极性和工作心态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后勤管理工作中这种消极的工作态度,对高职院校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1.2 后勤管理机构职能不清
高职院校内部各部门之间庞大的组织机构,需要各职能部门发挥不同类型的职能管理。因此,在这个层面发展中,充分反应出其中各个部门所承担的工作量,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充分完成本职工作基础上,通过和其他有关部门之间的联系性,来针对性完成其中某一项重点管理任务。如果管理任务在完成的过程中出现不同类型的问题,会产生对职位工作管理范围模糊不清的状况,各个部门相互之间推脱责任,易造成矛盾的出现,在客观的角度上演变成组织管理效率不强的问题。
1.3 后勤管理队伍素质有待提升
拥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后勤管理工作较强的队伍,充分保障后勤管理工作质量、工作效率,这与行政管理人员本身的业务开展能力、专业素质的高低等是分不开的。低素质行政管理人员没有丰富的理论知识,造成高职院校的行政管理工作的效率低下。
1.4 后勤信息化建设水平有待提高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用户对信息的需求将越来越大,这就使得后勤建设与需求的矛盾将更为突出。信息化校园建设存在着建设模式问题、后勤相关部门协调不够问题、高水平信息化人才队伍短缺问题和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
2 后勤机构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传统后勤观念根深蒂固
随着我国后勤机构管理体制的改革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传统的工作理念和方式与日益发展后勤建设不相适应。在这样的情况下,高职院校后勤机构管理需要更新观念。首先,部门负责人精神懈怠,办事不够积极。由于部门负责人固守传统的工作作风,工作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差。其次,后勤员工普遍缺乏创新意识,这些都会造成低后勤效率。因此,只有不断增强创新意识,才能避免因循守旧,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2.2 后勤管理体制不健全
一套科学、健全、后勤体制是提高后期机构管理效率的重要前提,有了制度的约束和管理,后期机构的工作才有了依据、有了规范的流程,后勤的效率才能得以提高。制度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而是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实践和完善的长期性工作。要想规范工作人员行为,保障各项工作有据可依,就要制定一套科学健全的制度,以此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目前,后勤机构管理创新效率低的根源之一就是制度的缺位和失修,缺少完善的培训制度,缺乏合理的监督管理制度。
2.3 后勤人综合素质不高
很多后勤人不愿意承担风险变革。后勤人整体素质水平不高,部分员工层次低,不愿意接受新事物,不愿意接受变革给后勤整体水平带来的好处。这也是组织工作所面临的非常重要的阻碍因素,确切说明了产生这种体制上变革风险,阻碍变革后所要承担的各个方面的成本,相比于组织成员在成本效益当中存在的预期性的受益,组织成员相互之间是不愿意承担改革工作当中存在的风险。
3 高职院校后勤管理机制创新的实施
3.1 提升服務理念,加强后勤管理
树立正确的责任管理体系,将服务与管理结合,是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发展的第一产业理念,同时针对后勤管理工作需要充分围绕对人才的有效培养,有效地服从对人才培养的相关工作和目标,侧重高素质搞管理人才的引进,提升服务理念,建立完善的后勤机构工作管理体系。在后勤机制管理过程中,实施目标化管理,对后勤机制创新工作实行管理和评测等,在对各种不同形式的活动进行实施的时候,充分打破传统类型的工作方式,丰富后勤活动的内容,不断地充实和完善后勤管理理念。
3.2 完善后勤保障机制,推进精益管理
坚持“以人为本 服务育人”后勤工作指导思想。以人为本就是要把部门人员的管理提升到战略的高度,持续构筑人力资源竞争力,即加强对人的管理,提高人的素质,不断推动后勤规范化建设的进程;对服务对象,要学会换位思考,施行人性化服务,一切以人为本,以服务对象为工作重心。保障功能的实现,通过有效的机构管理或者对相关的组织措施来进行表现。所以,要想不断地提升后勤机构管理方面的工作效能,必须不断地提升对精益工作管理的理念,完善保障机制,对各项不同的管理工作提供更加强有力的保障。
3.3 建立后勤动态竞争考核机制
建立竞争机制,可以加强学院的后勤管理活动能力,促进队伍结构的改善,建立有效科学的用人机制,这样可以给在职管理人员的工作增加压力,挖掘他们的潜能,同时也能加强他们的动力,让他们提升工作效率和效果。机制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科学合理的定岗以及按岗聘用,所有人员在平等竞争的前提下,后勤管理人员采取聘任制,施行层级负责制,就是一级对一级负责和监督,对无法满足岗位需要的管理人员就要进行调离以及解聘,这可以给职业院校后勤管理工作增加新的活力。
3.4 健全和完善监督机制
通过对现阶段高职院校的日常经营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可以看出,国内外在针对这一现象进行处理时,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不同,对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处理。同时,通过国外、国内一系列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如果在高职院校的日常后勤管理过程中,对其不进行相对应的监督管理,那么其自身势必会逐渐走向腐败。实践中要与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结合,促使相关监督管理工作的制度建设得到有效推进。
最后,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现阶段的高职院校后勤管理中,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的需要,联系当前社会实际,提出在新时期背景下,高职院校后勤机构后勤管理机制需要创新研究,依法管理、依法治校、并且积极推动教育体制改革,逐步建立公平、公正的教育后勤管理平台。在全球化发展深入到了当今世界发展的各个领域,高职院校后勤机构后勤管理机制创新研究也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融入到这个大浪潮中,对高职院校后勤机构后勤管理的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模式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胡晓艳.基于SSH的高校后勤保障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天津大学,2013.
[2] 曹元龙.高校新校区后勤管理模式的若干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6(13):32.
[3] 雷智峰.高校后勤服务模式创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2.
[4] 曾定帮.高校后勤发展瓶颈及其应对措施[J].人力资源管理,2016(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