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军!”
“我用相挡!”
“哈哈,我可要把你的车给抽杀了。”
老人爽朗的笑声夹杂着几十个孩童阵阵玩闹的嘻笑和吵闹回响在大山深处。
和孩子下棋的老人叫孙灶森,“少年之家”的创办者,孩子们都管他叫“代理爷爷”。“能在玩的过程中教化孩子,是我这辈子最快乐的事情了。”已进入耄耋之年的孙灶森,精力充沛,声若洪钟。
这是怎样的一个“少年之家”?又是怎样的一个“代理爷爷”?
那个“家”温暖留守儿童的心
孙灶森所创办的“少年之家”位于江西省婺源县浙源乡凤山村。
浙源乡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三山六水半分田,还有半分是庄园。”很多村民在说这句话的时候都有点无奈,因为这意味着村中很大一部分剩余劳动力必须出去谋生。据介绍,浙源乡就有六成人在外打工。
于是,成百上千的农民留下自己的子女外出谋生,要么把自己的孩子寄住在亲戚家,要么把孩子“扔”给了家里的老人,这些“留守儿童”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心理、学习、性格等很多方面出现了问题。
“自从孙老师办起了‘少年之家’,我少操了好多心。原来我的孩子整天呆在家看电视,没事可干。现在孩子一到双休日便很兴奋,连吃饭的速度都快了很多。”丈夫在外打工的查丽萍说。
在很多孩子心中,“少年之家”已成为他们学习课外知识,和小伙伴一起玩耍的另一个家。
“我教书教了几十年,对孩子有一种特殊的感情,看到他们,就像看到自己的孙子一样。”孙灶森说。
孙灶森退休后,一直被学校留用15年,直到1994年,年近70岁的他才依依不舍地离开沱口小学。回家后本应颐养天年,但看到村里的学前儿童没人照顾,孙灶森坐不住了,就在凤山村创办了婺源县农村第一所幼儿园,这一办就是10年。
2004年,孙灶森在没有一分资助和任何人的帮助下,用自己微薄的工资创办了免费的“少年之家”。
起初,“少年之家”借用村里的老祠堂,只有100平方米,随着“少年之家”被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孩子知晓,狭小的范围难以容纳日益增多的孩子。2007年,在孙灶森的努力下,“少年之家”终于搬进了一所宽大的老学校。如今的这个“少年之家”可不简单,不仅有读书区、运动区、娱乐区,还有放映区以及电脑室,并成立了腰鼓队。一到周末开放,成群结队的孩子从各地汇集而来。目前,它已吸纳固定小朋友377名。山里的孩子也能像城里人一样有属于自己的“少年宫”了。
“少年之家”如何及时更换报刊新书、添置新的器材,单靠孙灶森的工资远远不够。走在婺源街道、单位和部门,人们常会看到一位头发花白、穿着朴素的老人。人们都知道,他又是在为“少年之家”的事奔走了,就这样,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孙灶森不知道找过了多少位领导,回访过多少个部门。很多机关干部以及大街小巷的人,都认识他了。
为更好地培养孩子们,孙灶森还为“少年之家”的小朋友制定了奖励措施,表现好、进步快的学生,每年暑假可以参加“少年之家”组织的“夏令营”活动。每次参加活动前,孙灶森都要事先检查一遍线路,有坑洼的地方,他就用土填好;有石头的地方,他就用手搬掉;交叉路口,他就做上标记等等。
“孙老师对孩子们关爱到了极致,原来的凤山村每年暑、寒假经常发生小孩溺水事件和交通事故,但自从有了‘少年之家’,再也没有发生类似事件。”村民说。
那封遗嘱震撼心灵
2007年8月23日,80岁生日的那一天,孙灶森写了一封《公开的遗嘱》,张贴在村前屋后,并请求党组织监督家人执行,让他含笑九泉。
他在遗嘱中写道:我是全国优秀教师,死后请不要铺张浪费。在我80岁时,总算完成了两万元的积蓄,存入浙源信用社,每年提取利息奖给沱口小学1-6年级品学兼优的学生。
一封遗嘱,震撼了婺源广大干部群众的心灵。孙灶森说,他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就是要把一生所有的一切贡献给大山里的孩子。
2007年,当孙灶森老人拿着两万块钱和一封公开遗嘱一同存进浙源信用社时,信用社主任俞观生似乎不相信这是真的,他说,参加工作25年来,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事。
两万元钱,在年轻人看来微不足道,可是,孙灶森老人却积攒了一辈子。从1980年开始到2007年他八十大寿的后两天,他才把两万块钱攒够。“我生日的那天还差500元,是儿女们补上去的。”说这句话的时候,孙灶森一脸幸福。
他的女儿孙彩霞告诉记者,她和家人刚开始很反对孙老开办“少年之家”,但是,后来看到村里一个个小孩子张口闭口都是孙爷爷时,她和家人才慢慢理解并支持父亲。
“荣誉是前进的动力,不是享受的本钱”,这就是孙灶森的座右铭。
如今,孙灶森还在为大山中的孩子奔走着,他说,他要走到哪天他走不动为止。
摘自《大江周刊·焦点纪实》2008.10
“我用相挡!”
“哈哈,我可要把你的车给抽杀了。”
老人爽朗的笑声夹杂着几十个孩童阵阵玩闹的嘻笑和吵闹回响在大山深处。
和孩子下棋的老人叫孙灶森,“少年之家”的创办者,孩子们都管他叫“代理爷爷”。“能在玩的过程中教化孩子,是我这辈子最快乐的事情了。”已进入耄耋之年的孙灶森,精力充沛,声若洪钟。
这是怎样的一个“少年之家”?又是怎样的一个“代理爷爷”?
那个“家”温暖留守儿童的心
孙灶森所创办的“少年之家”位于江西省婺源县浙源乡凤山村。
浙源乡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三山六水半分田,还有半分是庄园。”很多村民在说这句话的时候都有点无奈,因为这意味着村中很大一部分剩余劳动力必须出去谋生。据介绍,浙源乡就有六成人在外打工。
于是,成百上千的农民留下自己的子女外出谋生,要么把自己的孩子寄住在亲戚家,要么把孩子“扔”给了家里的老人,这些“留守儿童”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心理、学习、性格等很多方面出现了问题。
“自从孙老师办起了‘少年之家’,我少操了好多心。原来我的孩子整天呆在家看电视,没事可干。现在孩子一到双休日便很兴奋,连吃饭的速度都快了很多。”丈夫在外打工的查丽萍说。
在很多孩子心中,“少年之家”已成为他们学习课外知识,和小伙伴一起玩耍的另一个家。
“我教书教了几十年,对孩子有一种特殊的感情,看到他们,就像看到自己的孙子一样。”孙灶森说。
孙灶森退休后,一直被学校留用15年,直到1994年,年近70岁的他才依依不舍地离开沱口小学。回家后本应颐养天年,但看到村里的学前儿童没人照顾,孙灶森坐不住了,就在凤山村创办了婺源县农村第一所幼儿园,这一办就是10年。
2004年,孙灶森在没有一分资助和任何人的帮助下,用自己微薄的工资创办了免费的“少年之家”。
起初,“少年之家”借用村里的老祠堂,只有100平方米,随着“少年之家”被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孩子知晓,狭小的范围难以容纳日益增多的孩子。2007年,在孙灶森的努力下,“少年之家”终于搬进了一所宽大的老学校。如今的这个“少年之家”可不简单,不仅有读书区、运动区、娱乐区,还有放映区以及电脑室,并成立了腰鼓队。一到周末开放,成群结队的孩子从各地汇集而来。目前,它已吸纳固定小朋友377名。山里的孩子也能像城里人一样有属于自己的“少年宫”了。
“少年之家”如何及时更换报刊新书、添置新的器材,单靠孙灶森的工资远远不够。走在婺源街道、单位和部门,人们常会看到一位头发花白、穿着朴素的老人。人们都知道,他又是在为“少年之家”的事奔走了,就这样,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孙灶森不知道找过了多少位领导,回访过多少个部门。很多机关干部以及大街小巷的人,都认识他了。
为更好地培养孩子们,孙灶森还为“少年之家”的小朋友制定了奖励措施,表现好、进步快的学生,每年暑假可以参加“少年之家”组织的“夏令营”活动。每次参加活动前,孙灶森都要事先检查一遍线路,有坑洼的地方,他就用土填好;有石头的地方,他就用手搬掉;交叉路口,他就做上标记等等。
“孙老师对孩子们关爱到了极致,原来的凤山村每年暑、寒假经常发生小孩溺水事件和交通事故,但自从有了‘少年之家’,再也没有发生类似事件。”村民说。
那封遗嘱震撼心灵
2007年8月23日,80岁生日的那一天,孙灶森写了一封《公开的遗嘱》,张贴在村前屋后,并请求党组织监督家人执行,让他含笑九泉。
他在遗嘱中写道:我是全国优秀教师,死后请不要铺张浪费。在我80岁时,总算完成了两万元的积蓄,存入浙源信用社,每年提取利息奖给沱口小学1-6年级品学兼优的学生。
一封遗嘱,震撼了婺源广大干部群众的心灵。孙灶森说,他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就是要把一生所有的一切贡献给大山里的孩子。
2007年,当孙灶森老人拿着两万块钱和一封公开遗嘱一同存进浙源信用社时,信用社主任俞观生似乎不相信这是真的,他说,参加工作25年来,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事。
两万元钱,在年轻人看来微不足道,可是,孙灶森老人却积攒了一辈子。从1980年开始到2007年他八十大寿的后两天,他才把两万块钱攒够。“我生日的那天还差500元,是儿女们补上去的。”说这句话的时候,孙灶森一脸幸福。
他的女儿孙彩霞告诉记者,她和家人刚开始很反对孙老开办“少年之家”,但是,后来看到村里一个个小孩子张口闭口都是孙爷爷时,她和家人才慢慢理解并支持父亲。
“荣誉是前进的动力,不是享受的本钱”,这就是孙灶森的座右铭。
如今,孙灶森还在为大山中的孩子奔走着,他说,他要走到哪天他走不动为止。
摘自《大江周刊·焦点纪实》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