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实践是语言的发祥地,是写作的源泉,离开实践活动的语言或作品是不存在的,即使是一段神话故事也需现实生活的启迪,借用生活所赋予的创作灵感。因此,要让孩子们学会说话,学会作文,首先要教会他们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培养和发展自身的语言。
一、语言产生于对生活的需要
作文课的本身是孩子们运用语言的过程,也是借助文字符号表达思想情感的过程,如果脱离了生活基础让他们凭空想象,就不可能产生语言。曾经听一位青年教师的作文指导课,为了让学生(二年级)在作文课上有话可说,这位老师特意从市场上购买了一大堆水果。课堂上老师逐一将各种水果拿起来让学生观察,黄澄澄的芝麻蕉、紫溜溜的大龙眼、红彤彤的富士苹果,引导了好半晌,可这些“不争气”的孩子们还是给自己的老师吃了个不大不小的闭门羹,20分钟的时间,老师的引导占去了七八成,只有三四名学生站起来发言,而且又都是支离破碎不成句子的几个词语,没有听到一句切合实际的叙述。课下我给这位老师分析了教学失败的原因:生活不是看的,需要亲身体会。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面对这些诱人的水果,想摸就摸,想吃就吃,吃完再说话。在我的鼓励下,这位老师第二天重新登上讲台。这次她并没有多说话,而是先征求了学生的意见,按想吃水果的种类给学生自然划分出几个小组。学生活动之前老师只提出两个简单的问题:你是怎么吃的?吃完了有什么感觉?我清楚地记得一个吃过葡萄的小女孩写出了这样一段话:我挑自己最喜欢的一串葡萄,从顶端摘下一颗最大的,没擦干净就放进嘴里。等我把薄薄的果皮咬碎,呵,一股酸甜的汁水流出来,味道美极了!
二、语言产生于所处的生活情境
还记得发生在印度的一个“狼孩儿”的故事:孩子“与狼共舞”3年,靠食狼的乳汁长大。脱离人群,“引狼入室”,结果孩子7岁时还是靠四肢爬行,偶尔学几声狼叫,这就应该是他所有的语言了。这一事实告诉我们,生活环境决定着一个人语言发展的归宿。
记得上海老教师贾志敏先生指导学生作文时,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来自生活的气息,他设计了一段“父子”同台演绎生活的故事情节:“父亲”出差回来,从南方果园里给儿子买来了几斤水灵灵的鲜橘,橘黄似金,叶绿欲滴。“父亲”将橘子放在桌上,还不等卸下自己的行囊就急唤正在书房写作业的“儿子”。故事从这里开始,师生二人即兴演绎了一段父子互让橘子的生活场景。情境造就语言,学生要想把这段感人的生活片段交代清楚,还需要通过必要的语言对人物的动作、神态乃至心理活动描述出来,语言就在这样的情境中产生了。大概从三年级学生实际写作能力方面考虑,贾老师每引导学生写一段话,就创设一个情境,连续两节课,3次表演,3次动笔创作,平均每个学生都写出了五六百字的文章。
有人说作文难,指导学生作文更难,不知我们是否能从贾老师这节示范课上寻找一些解决问题的答案:语言不是学生装在囊中的小食品,想吃就掏出来,缺乏生活情境就不会有真正的语言出现。每到课间几个学生汇集到一起时总是有说不完的话,那是因为他们共同营造了一个令每个人都兴趣盎然的情境。
三、语言产生于对生活的思考
娱乐是孩子们的天性,多数学生没有养成自觉思考问题的习惯,很多发生在身边的事情都是司空见惯,视而不见,所以,我们常常看到不少学生作文课上因找不到写作材料发愁,这就需要我们的老师适时加以引导,帮助他们学会对生活的思考。曾有幸听到了全国特级教师靳家彦的一节作文指导课“让我最难忘的……”。“感之于外,受之于心,任何事物都是人通过自身的各种器官感觉到它的存在,而对事物的看法、思考必须通过大脑来完成,这才是完整的感受。”这是靳老师的开场白,“一个人每天都要经历很多事情,或是你已经感受到的,或是你还没有来得及回味的。现在老师就要同学们想,让你最难忘的是什么,想好了向大家汇报。”按老师的要求,学生开始进入对生活的搜索状态,几分钟过去了,全班学生没有一人举手发言。靳老师再没有让学生说下去,拿出自己的一篇下水文《母亲的扁担》满怀深情地读给学生听。这是写他自己母亲的,读到关键处靳老师禁不住热泪盈眶。“同学们,其实让我们感动的生活真的很多,只是我们没有去看,没有去想,没有用心去感受,大家再好好地想一想,都什么让你真的感动了,想好了再谈感受。”一石激起千层浪,一篇下水文给学生打开了思维的闸门,每个学生都想出好多让自己感动的事情来。
四、语言产生于对生活的积累
关于对小学生的语言表达及写作能力发展情况笔者曾经做过这样一次调查:在36名语言发展及写作能力都比较好的学生中,有32名学生平时有看书习惯,且不分类别,有书就看;23人喜欢看中外名著;36名学生全都喜欢看电视、上网,喜欢到大自然中去活动。这些积累为其语言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让喜欢文学的人都不感到陌生,除能经常拜读到他的作品,在电视上也时常能见到他的身影。我们只看到他如何潇洒地游戏于语言,面对访谈问题都能侃侃而谈,却不知道在其背后吃了多少苦,下了多少功夫。《一个王朝的背影》是他前几年写出的一篇散文,文章里几乎把整个清朝所有帝王之事追踪了一遍。如果夸张一点说,避暑山庄里的每株草、每棵树甚至每一块砖头瓦砾都有他了解到的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见到一块石碑,触及到碑上的每一个字迹,就仿佛触摸到了一个又一个惊天动地的大事件。这些平凡的事物给予他的和常人之所以不同,那就是知识的积累,当然也是生活的赐予。
(责任编辑:符 洁)
一、语言产生于对生活的需要
作文课的本身是孩子们运用语言的过程,也是借助文字符号表达思想情感的过程,如果脱离了生活基础让他们凭空想象,就不可能产生语言。曾经听一位青年教师的作文指导课,为了让学生(二年级)在作文课上有话可说,这位老师特意从市场上购买了一大堆水果。课堂上老师逐一将各种水果拿起来让学生观察,黄澄澄的芝麻蕉、紫溜溜的大龙眼、红彤彤的富士苹果,引导了好半晌,可这些“不争气”的孩子们还是给自己的老师吃了个不大不小的闭门羹,20分钟的时间,老师的引导占去了七八成,只有三四名学生站起来发言,而且又都是支离破碎不成句子的几个词语,没有听到一句切合实际的叙述。课下我给这位老师分析了教学失败的原因:生活不是看的,需要亲身体会。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面对这些诱人的水果,想摸就摸,想吃就吃,吃完再说话。在我的鼓励下,这位老师第二天重新登上讲台。这次她并没有多说话,而是先征求了学生的意见,按想吃水果的种类给学生自然划分出几个小组。学生活动之前老师只提出两个简单的问题:你是怎么吃的?吃完了有什么感觉?我清楚地记得一个吃过葡萄的小女孩写出了这样一段话:我挑自己最喜欢的一串葡萄,从顶端摘下一颗最大的,没擦干净就放进嘴里。等我把薄薄的果皮咬碎,呵,一股酸甜的汁水流出来,味道美极了!
二、语言产生于所处的生活情境
还记得发生在印度的一个“狼孩儿”的故事:孩子“与狼共舞”3年,靠食狼的乳汁长大。脱离人群,“引狼入室”,结果孩子7岁时还是靠四肢爬行,偶尔学几声狼叫,这就应该是他所有的语言了。这一事实告诉我们,生活环境决定着一个人语言发展的归宿。
记得上海老教师贾志敏先生指导学生作文时,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来自生活的气息,他设计了一段“父子”同台演绎生活的故事情节:“父亲”出差回来,从南方果园里给儿子买来了几斤水灵灵的鲜橘,橘黄似金,叶绿欲滴。“父亲”将橘子放在桌上,还不等卸下自己的行囊就急唤正在书房写作业的“儿子”。故事从这里开始,师生二人即兴演绎了一段父子互让橘子的生活场景。情境造就语言,学生要想把这段感人的生活片段交代清楚,还需要通过必要的语言对人物的动作、神态乃至心理活动描述出来,语言就在这样的情境中产生了。大概从三年级学生实际写作能力方面考虑,贾老师每引导学生写一段话,就创设一个情境,连续两节课,3次表演,3次动笔创作,平均每个学生都写出了五六百字的文章。
有人说作文难,指导学生作文更难,不知我们是否能从贾老师这节示范课上寻找一些解决问题的答案:语言不是学生装在囊中的小食品,想吃就掏出来,缺乏生活情境就不会有真正的语言出现。每到课间几个学生汇集到一起时总是有说不完的话,那是因为他们共同营造了一个令每个人都兴趣盎然的情境。
三、语言产生于对生活的思考
娱乐是孩子们的天性,多数学生没有养成自觉思考问题的习惯,很多发生在身边的事情都是司空见惯,视而不见,所以,我们常常看到不少学生作文课上因找不到写作材料发愁,这就需要我们的老师适时加以引导,帮助他们学会对生活的思考。曾有幸听到了全国特级教师靳家彦的一节作文指导课“让我最难忘的……”。“感之于外,受之于心,任何事物都是人通过自身的各种器官感觉到它的存在,而对事物的看法、思考必须通过大脑来完成,这才是完整的感受。”这是靳老师的开场白,“一个人每天都要经历很多事情,或是你已经感受到的,或是你还没有来得及回味的。现在老师就要同学们想,让你最难忘的是什么,想好了向大家汇报。”按老师的要求,学生开始进入对生活的搜索状态,几分钟过去了,全班学生没有一人举手发言。靳老师再没有让学生说下去,拿出自己的一篇下水文《母亲的扁担》满怀深情地读给学生听。这是写他自己母亲的,读到关键处靳老师禁不住热泪盈眶。“同学们,其实让我们感动的生活真的很多,只是我们没有去看,没有去想,没有用心去感受,大家再好好地想一想,都什么让你真的感动了,想好了再谈感受。”一石激起千层浪,一篇下水文给学生打开了思维的闸门,每个学生都想出好多让自己感动的事情来。
四、语言产生于对生活的积累
关于对小学生的语言表达及写作能力发展情况笔者曾经做过这样一次调查:在36名语言发展及写作能力都比较好的学生中,有32名学生平时有看书习惯,且不分类别,有书就看;23人喜欢看中外名著;36名学生全都喜欢看电视、上网,喜欢到大自然中去活动。这些积累为其语言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让喜欢文学的人都不感到陌生,除能经常拜读到他的作品,在电视上也时常能见到他的身影。我们只看到他如何潇洒地游戏于语言,面对访谈问题都能侃侃而谈,却不知道在其背后吃了多少苦,下了多少功夫。《一个王朝的背影》是他前几年写出的一篇散文,文章里几乎把整个清朝所有帝王之事追踪了一遍。如果夸张一点说,避暑山庄里的每株草、每棵树甚至每一块砖头瓦砾都有他了解到的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见到一块石碑,触及到碑上的每一个字迹,就仿佛触摸到了一个又一个惊天动地的大事件。这些平凡的事物给予他的和常人之所以不同,那就是知识的积累,当然也是生活的赐予。
(责任编辑:符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