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资源,提高实效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基教(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yibi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并使其实现效益最大化,是“品德与生活”课程既深化内涵,又充满活力的关键所在。把学校资源充分利用到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实践中,变室内为室外,引领学生“活动中感悟,活动中提炼,评价中总结;实践中提升,延伸中创新”,以此使教学更加充实,贴近学生,从而提高实效。
  课程资源 《品德与生活》 活动资源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指出:“能否积极有效地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关系到本课程性质、目标的实现,制约着课程实施的质量。有效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也是教师创造性的重要标志和促进教师自身成长的重要途径。”
  一、资源的挖掘应该成为品德与生活课的内在要求
  “以活动促发展”是活动教学的基本指导思想。早在19世纪,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在论及人的发展问题时就指出:“发展与培养不能给予人或传播给人。谁要享有发展与培养,必须用自己内部的活动和努力来获得。”由此看来,教育教学的关键或直接任务是要创造出学生的活动,给学生提供适宜的活动目标和活动对象以及为达到目标所需要的活动方法和活动条件,力求让学生主动发展,增强创新意识,促进情感体验。品德与生活的课堂教学中,需要我们建立新的教学目的观,那就是培养一个人的品德不在于告诉他遵守多少道德规范、规则,最根本的是要形成一定的、基本的待人做事的观念、态度和思考问题的取向。品德与生活的课堂教学关注学生品德的形成、品行的规范和人格的培养,正直的力量、诚信的价值、合作的回报、人格的魅力……德育活动恰好提供了鲜活的平台,学生在活动中感悟着,体验着、发展着,使品德与生活教学不在是传统讲授的方式,而是活动中体验、感悟与提升。
  二、合理利用德育活动资源,丰富学生感知,增强理解与领悟
  1.室内变室外,活动中感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得愉快,学生学得轻松,双方交流活跃,信息传输畅通,教学效果则佳。一年级的课堂原本很容易言之无物,老师空洞的讲解换来的是秩序的涣散。为了把课堂变得更加活跃,我把学校的一些有趣的活动引入教学,让学生在充分参与其中。
  冬天下雪,我组织学生堆雪人。一方面,把操场上的积雪合理分堆,另一方面,给学生创设情境,让孩子在玩中感受冬天的气候特点,体会到冬天带来的快乐。今年恰逢一年级上《我眼里的冬天》一课。教学中,我把室内课变成了室外课,让孩子们与雪娃娃充分地接触。在游戏中,孩子们领略了冬天的寒冷,领悟了集体与个体、个人与他人的合作关系。课堂由室内变成了室外,学生由单纯的看录像、听讲解,变成了自己的亲身感受。
  在“我和秋天的约会”活动中,我把一年级学生带入大自然,让他们去挖白薯、刨花生……实践中,孩子们不仅初步了解了白薯、花生生长习性,而且品尝到劳动的快乐:收获的不仅仅是物质的果实,也收获了更加重要的精神果实。
  这种活动资源的引入是根据教学内容,为落实教学目标所设定的,适合学习主体并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情感反应。在活动中营造的这种学习氛围,使学生能主动积极建构性学习的主动性,使其形成良好的求知心理,参与对所学知识的探索、发现和认识过程。
  2.活动中提炼,评价中提升——增强学生的理解与领悟
  “三样”教育是我校的特色教育活动。我们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站有站样,坐有坐样,走有走样”教育活动。开学初,学校对学生的三样进行强化训练,同时利用课间操时间在全校进行了三样展示活动,各班参与的热情极高,就连一年级的小同学都拿出了上佳表现。在“坐、立、走,姿势好”一课中,为让学生充分姿势好,不仅人显得精神,对生长发育也非常重要,我把展示活动的视频资料作为本节课的导入,让孩子们欣赏自己在三样中的风采,结合视频说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有的孩子在谈体会时说到:开始训练很苦、很累,但是看到第一,特别高兴。有的说:“李思远站得特别精神,头正正的,胸脯一直挺着。”还有的从视频中看到问题:“小玲在走路的时候,一边走一边摸头发,我觉得不好。走路时要抬头挺胸,不能随便乱摸乱动。”由于录像来自学生本身,自然亲切可信。课堂上,再让那些表现好的同学进行展示,使认识与行动有机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活动与交流中加深了理解与认识。
  学校每年开展感恩节活动,要求孩子们对父母、老师表达感恩之情。但为什么要感恩?如何真正理解感恩?靠单纯的讲解往往不能深入学生之心。老师讲得再多再透,孩子们还是难以呼应。为此,我结合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带领他们开展了“寻找我的成长足迹”活动。在寻访中让孩子们回忆父母对自己的疼爱,以及自己爱父母长辈、为家庭添欢乐的事情。孩子们认真寻找,找到了自己小时候的照片,衣服和鞋子、出生证、涂鸦作品等等,一幅幅充满童真的画面,一个个洋溢着幸福的场景,把孩子带回了婴幼儿时代。通过回想,孩子们体会到自己长大的不容易,从而初步感受到父母的艰辛,家长的心血,形成用行动回报父母的观念。在《我为家人添欢乐》的教学中,我结合学校开展的“寻找”活动,把家长请到课堂,请他们讲抚育孩子的曲折。让孩子们体会父母的慈爱,了解父母的期望。许多孩子从而意识到自己是家庭的一员,爱家庭爱亲人的重要表现就是要有一点责任感,少让父母操心,多为家庭分忧。
  活动资源的引入,使干巴枯燥的讲课,一下子变得生动活泼,情味浓浓。
  我校每月都有环保日活动,提倡环保理念。我们把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变废为宝我能行》与学校的“低碳小达人”活动结合起来,带领孩子们用废易拉罐做成小车,用废报纸做成了垃圾篓、用旧雪碧瓶做成装饰花。在活动中,孩子们知道了造纸的主要原料是木材,而消耗大量的树木,就会对环境造成破坏。
  在活动中孩子们解读着什么是环保,什么是变废为宝,什么是低碳。他们制作出一个个创意作品,潜移默化树立起环保观念,也落实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三、德育活动资源的利用丰富课堂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德育活动资源被充分利用到品德与生活的教学中去,孩子们在活动中参与,体验,用活动的体验与感受来理解教学内容,使其更真切,更爱上这门课程,把每次上品德与生活课程当成一种快乐的事情。以下是前期对一年级120名学生对课程的喜好问卷调查统计。
  喜爱上品德的孩子在所有学科中排名第二位,甚至超过了孩子原本喜爱的音乐、美术,原由多半在于活动资源在品德课堂中的充分应用,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孩子们在形式多样,内容充实的课堂中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总之,课程资源开发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丰富的德育活动资源中,我把与学生课堂中能利用的德育活动资源充分利用,让学生在活动的感染中充分体验、感受,使课堂更加贴近学生,更有针对性,课堂实效性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2]冯春河,赵义章.课堂教学艺术集萃.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
  [3]品德与生活教师教学参考用书.
  [4]郭芳.小学品德课中提高活动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2009.
其他文献
她是在男人世界里“卧底”28年的妩媚女人,是真人秀节目《中国好舞蹈》《舞林大会》里犀利的“毒舌”评委,是《金星秀》《奇葩说》等脱口秀节目中标杆性的主持人……她就是金星。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金星永远站在浪尖上”。很多人眼中的传奇人物金星最在乎的,却是自己的母亲身份。她誓与育儿潮流相抗衡,是个不折不扣的“教子守旧派”。2015年7月,在东方卫视《金星秀》节目中,她自信地说:“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东西,
遇上“出轨”这枚炸弹  2018年开年不久,一部美剧《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成了“朋友圈”的热门话题。  故事发生在美国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麦瑟尔夫人本名米琪,“麦瑟尔”是她婚后被冠以的夫姓。两人结婚四年,育有一男一女。幽默而且聪明的米琪几乎是个“完美主妇”。为了保持身材,她每天量三围,结婚4年来从没让丈夫见到她素颜的形象,不仅能独自一人搞定复杂装修,还能做丰盛的赎罪日晚宴。  米琪的丈夫乔尔·麦瑟尔
【摘要】随着互联网 、物联网及AI人工智能等国家战略的深入推进,目前各行业都在加快升级互联网接入方案,以便搭乘信息化时代的东风,促进自身的跨越式发展。本文以广州市白云区石湖小学(以下简称石湖小学)的校园网升级改造工程为案例,分析POL全光校园网对石湖小学、乃至乡村学校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与意义,为信息技术与教学工作更深入融合,有效地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提供参考与依据。   一、背景分析  
1  沙宝是我妈和她前夫的女儿。那年,沙宝的生父给她续娶了后妈。妈妈担心她受欺负,常常趁周末带我去学校看她。那时候,她已经比妈妈高出半个头,体形丰满,看着像个大姑娘了。我感觉称呼她为姐姐很别扭,所以直呼她的名字“沙宝”。  沙宝胖乎乎的右手捏着吸管小心地搅动着草莓沙冰,低下头一小口一小口地啜饮。妈妈小心翼翼地问:“缺钱不?妈妈给你留一些?”  “不用,不用。”沙宝埋着头,连连摆手,宽松的衬衫袖子从
本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60分钟  第Ⅰ卷 单项选择题  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9年11月3日11时22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專项高分七号卫星,并搭载发射了精致高分试验卫星、苏丹科学实验卫星一号、天怡十五号卫星等三颗卫星。读图,完成1~3题。  1.
人头部的发际、眼、耳、鼻、舌等部位聚集有大量血管、神经、经络、穴位,故素有“诸阳之首”的称号,它与人体的健康息息相关。而五官均位于头部,较少运动,如果“从头做起”,也许可能让你的养生运动“事半功倍”。  头发“发为血之余”,经常梳发有益于促进头部血液循环,还是治疗失眠、眩晕、中风后遗症的辅助手段。方法是:先搓手掌至掌心发热,再以手由前额开始扫上去,经后脑扫回颈部,梳时手指要紧贴头皮,每次5~8分钟
我也是读者,张开逊教授的这本书我很早就看了,而且我也写过一篇评论文章。另外,我也是这次中国科普作协评奖的评委。关于这本书,我想用最短的语言讲3点:  第一,这是一部发明家写的发明史。张开逊本人就是一位发明家,他自己的发明就有很多。这本书是他花了7?年的心血写成的。他用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就是发明家的视角审视人类历史上的各种发明。这个评价是我们要格外注意的。比如说,他讲到人类开始写字是伟大发明。在很多
陇南西和县长道镇一处院子里,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坐在纺车前娴熟地操作着,花白的头发一丝不苟地梳在脑后,面颊沟壑纵深却泛着红润的光。老人似乎并不在意我的到来,直到我跟她搭话:能让我试试吗?老人伸开盘着的腿,挪了一下,给我让出一个位子说,纺线看上去简单,其实可难了。的确,我左手捏着棉花团,右手摇动纺车,两边怎么都配合不起来,不是摇得太慢抽不出棉线,就是摇得太快总把棉线抻断。反复几次后实在怕给老人添乱便起
《牛郎织女》是我国的四大民间故事之一,讲述了牛郎织女相爱但却被王母娘娘拆散,只能一年一度鹊桥相会的悲剧爱情故事。这篇课文内容很多,篇幅很长,共有两千二百多字。但因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语言通俗易懂,想象奇幻和内容神奇,所以入编部编版“五上”语文教材。  备课时,我在思考:这个故事学生大多已经从课外书或者电视上看过,甚至已耳熟能详,早就了解和明白故事内容了。那么,在教学中,我应该怎么做呢?对于五年级的学
一个周末,我和朋友一起逛街。两位好友相继看中的衣服都过千元,身为全职妈妈的她们都有点心动兼纠结。买吧,这件还是奢侈了点;不买吧,穿在身上确实凸显气质,感觉都不一样了。最终,她们都决定再逛逛。  但是,她们不约而同地做了一件事情:给老公打电话,说这衣服有点贵,问他到底要不要买。其实,询问之前,她们心里已经有了决定。最后,问询的结果是,两位好友的老公都顺利通过考验,一致支持自己的老婆买,说难得看她们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