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柏拉图曾经说过:“知识是一切力量中最强大的力量,知识需要通过不断的积累而来”。古语云:“积累是治学和立业的基本功”,“天才在于积累”, 工作要有成绩,就得积累经验;演员要想成名,还需积累生活体验;作家搞创作,必须积累素材。这就表明,积累是人们学习语文的基本途径。
语文积累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显性积累,是事实性的、知识性的。它包括字词句篇等语言材料、知识、素材、典型的语言运用案例,包括用的精彩的巧妙的实例,有代表性的错误用例和语言修改范例,通过运用、积累成为自己的“语言库”。二是隐性积累,包括思想的积累,方法的积累,情感的体验,生活的经验,方法的积累等。
积累的方法各式各样,主要有诵读、做笔记、记卡片、剪报纸、阅读、走访、调查、体验等。
目前,我们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体会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已势在必行。近几年来的语文中考、高考也突出了这一点。因此,我们教者在平时教学实践中应注意加强学生语言积累,本人谈谈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自己一些不成熟的做法:
一、加强对课文语言的积累,培养学生形成积累语言的良好习惯
课文虽不是名家名篇,但却是编委会精心筛选出来的精品,是学生学习和积累语言的典范。在教学实践中,我每教一篇课文,都会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找出精彩语段进行赏析,然后让学生积累下来,熟读成诵。初中课文中有许多我们熟知的一些作家作品,都值得我们学习,如郭沫若、普希金的诗,朱自清、鲁迅的散文;四大名著中节选的精彩章节,让我们百读不厌。如九年级下册课文选自冰心《谈生命》一文,它把生命比成一棵树,一条河流,学生尤其普遍喜欢“不是每一道河流都能汇入大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长成树,不生长便成了空壳;……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这段文字读起来也朗朗上口,每读一次就有不同的收获,理解也更形象,对生命做了最好的诠释。通过学习、积累、理解,学生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甚者有同学也把冰心对生命比喻扩展得更丰富些,有学生写到:“生命像一首歌,歌中写满悲欢离合;生命像一幅画,画中画满了五颜六色;生命像一首诗,诗中写尽了酸甜苦辣。”这些语言至今还记忆犹新。创新的火焰被点燃了,大家都纷纷拿起笔写下自己对生命新的认识。不但丰富了积累,又加深了对语文理解与感悟。
叶圣陶曾说过:“课本中选取课文只不过是例子。”凭这些例子要使学生能够学会并举一反三,利用课堂上积累的方法指导学生把在课外读到的好词、好句、好段摘抄下来进行识记与感悟,且能运用到写作中去,有位学生在一次联考中做一道综合实践题要求为父亲画一幅画,并写上一句话:他写到:“父爱”阳光般地温暖;清泉般的甘甜;春风般的和煦。事后才得知,他因平时积累时见过有写关于母爱类似的语言,所以进行了仿写。
二、指导学生广泛地进行课外阅读与积累,定期开展“读书交流会”和“辩论会”,为学生创设更多的学习机会
为了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一是根据情况向学生推荐一些适合他们阅读的报刊杂志,如《青年文摘》、《散文》、《读者》、《中国青年报》、《中学生学习报》、《中学生作文报》、《语文报》等。让他们广泛博览书籍,汲取“营养”,拓展视野,与名人进行交流学习。为此,每学期开学我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积累本,每天进行不少于200—300字的积累,教师天天要检查,对优秀者表扬,对做的不好的要指出来加以改正。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我尽量少布置一些机械性练习,多布置些收集和整理型作业。二是要求学生走进社会,大胆汲取,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引导学生走进社会,去接触不同的人和事,从正面教材中取得真金,从反面教材中得到教训,以此丰富并健全自己的人生,感于体验生活的成功与失败、辛酸与甘甜。学生从课外获得的东西,有对自己真正有用的,也有不适应个人特点的。因此,我教会学生辨别,对课外学习中获得的知识不能照搬照抄,邯郸学步,要留下对自己有帮助的东西,舍弃那些不切合自身实际、没有积累价值的东西。
由于课外积累不是在教师统一组织下进行的,所以每个学生积累的知识会各不相同,如何从别的学生的“积累库”中找出对自己有用的东西,为己所用呢?我是通过开展“读书交流”与“辩论”活动达到这一目标的。为此,我在实际工作中,每周尽可能留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自行阅读和积累,两周为一个课外阅读周期,每两周轮流开展一次“读书交流”和“辩论”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也为学生创设相互学习的机会和积累知识的空间。通过同学间的交流与学习,学生掌握了更多的积累方式、方法,同时获得了更多的知识。而辩论,要求辩手快速的从大脑中提取知识,这个过程能综合展现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如辨别能力、分析能力、语言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经过一段时间地训练培养,学生体会到了积累的益处,正如有位学生在毕业时所说:“我之所以能把作文写好,语文成绩提高,与我语文积累有很大的关系。”
三、积累背诵古诗词、名言警句,提高写作水平
泱泱大中华,上下五千年。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唐诗宋词,脍炙人口,久传不衰,它是我国语言的精华。我在教学中除了要让学生必须掌握单元内的诗词而外,课后附录每册都有十首,更不可忽视,让学生每周背一首,学习小组长检查,教师抽查,课代表画表登记,对于没有完成者,教师要指导方法,限时背诵,最终达到人人过关。积累到一定时间后,让学生把写过的古诗词学会归类整理,如:“叙事诗、抒情诗、咏史诗。”细化一下:“归类成送别诗、爱情诗、咏史诗、状物诗”,像写带有”季节”的诗句,带有“日月星辰”诗句,含有“人生哲理”的诗句,从不同角度进行归类,把握其特征,理解其要义,体会其感情,领会其精神,并熟读成诵,学生在写作时才有可能引用经典,随手拈来,运用自如。
常言道“天才在于勤奋,知识在于积累”、“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积累是语文学习的根本,积累也是对语言材料的提升,没有积累的语文学习只能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的嬉戏,永远难识“庐山真面目”。而我们教师只要在实践中注重对学生积累方法地指导,培养学生积累的习惯,立足于大语文观,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指日可待。
(作者单位:陕西省镇巴县赤北初级中学)
语文积累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显性积累,是事实性的、知识性的。它包括字词句篇等语言材料、知识、素材、典型的语言运用案例,包括用的精彩的巧妙的实例,有代表性的错误用例和语言修改范例,通过运用、积累成为自己的“语言库”。二是隐性积累,包括思想的积累,方法的积累,情感的体验,生活的经验,方法的积累等。
积累的方法各式各样,主要有诵读、做笔记、记卡片、剪报纸、阅读、走访、调查、体验等。
目前,我们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体会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已势在必行。近几年来的语文中考、高考也突出了这一点。因此,我们教者在平时教学实践中应注意加强学生语言积累,本人谈谈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自己一些不成熟的做法:
一、加强对课文语言的积累,培养学生形成积累语言的良好习惯
课文虽不是名家名篇,但却是编委会精心筛选出来的精品,是学生学习和积累语言的典范。在教学实践中,我每教一篇课文,都会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找出精彩语段进行赏析,然后让学生积累下来,熟读成诵。初中课文中有许多我们熟知的一些作家作品,都值得我们学习,如郭沫若、普希金的诗,朱自清、鲁迅的散文;四大名著中节选的精彩章节,让我们百读不厌。如九年级下册课文选自冰心《谈生命》一文,它把生命比成一棵树,一条河流,学生尤其普遍喜欢“不是每一道河流都能汇入大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长成树,不生长便成了空壳;……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这段文字读起来也朗朗上口,每读一次就有不同的收获,理解也更形象,对生命做了最好的诠释。通过学习、积累、理解,学生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甚者有同学也把冰心对生命比喻扩展得更丰富些,有学生写到:“生命像一首歌,歌中写满悲欢离合;生命像一幅画,画中画满了五颜六色;生命像一首诗,诗中写尽了酸甜苦辣。”这些语言至今还记忆犹新。创新的火焰被点燃了,大家都纷纷拿起笔写下自己对生命新的认识。不但丰富了积累,又加深了对语文理解与感悟。
叶圣陶曾说过:“课本中选取课文只不过是例子。”凭这些例子要使学生能够学会并举一反三,利用课堂上积累的方法指导学生把在课外读到的好词、好句、好段摘抄下来进行识记与感悟,且能运用到写作中去,有位学生在一次联考中做一道综合实践题要求为父亲画一幅画,并写上一句话:他写到:“父爱”阳光般地温暖;清泉般的甘甜;春风般的和煦。事后才得知,他因平时积累时见过有写关于母爱类似的语言,所以进行了仿写。
二、指导学生广泛地进行课外阅读与积累,定期开展“读书交流会”和“辩论会”,为学生创设更多的学习机会
为了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一是根据情况向学生推荐一些适合他们阅读的报刊杂志,如《青年文摘》、《散文》、《读者》、《中国青年报》、《中学生学习报》、《中学生作文报》、《语文报》等。让他们广泛博览书籍,汲取“营养”,拓展视野,与名人进行交流学习。为此,每学期开学我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积累本,每天进行不少于200—300字的积累,教师天天要检查,对优秀者表扬,对做的不好的要指出来加以改正。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我尽量少布置一些机械性练习,多布置些收集和整理型作业。二是要求学生走进社会,大胆汲取,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引导学生走进社会,去接触不同的人和事,从正面教材中取得真金,从反面教材中得到教训,以此丰富并健全自己的人生,感于体验生活的成功与失败、辛酸与甘甜。学生从课外获得的东西,有对自己真正有用的,也有不适应个人特点的。因此,我教会学生辨别,对课外学习中获得的知识不能照搬照抄,邯郸学步,要留下对自己有帮助的东西,舍弃那些不切合自身实际、没有积累价值的东西。
由于课外积累不是在教师统一组织下进行的,所以每个学生积累的知识会各不相同,如何从别的学生的“积累库”中找出对自己有用的东西,为己所用呢?我是通过开展“读书交流”与“辩论”活动达到这一目标的。为此,我在实际工作中,每周尽可能留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自行阅读和积累,两周为一个课外阅读周期,每两周轮流开展一次“读书交流”和“辩论”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也为学生创设相互学习的机会和积累知识的空间。通过同学间的交流与学习,学生掌握了更多的积累方式、方法,同时获得了更多的知识。而辩论,要求辩手快速的从大脑中提取知识,这个过程能综合展现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如辨别能力、分析能力、语言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经过一段时间地训练培养,学生体会到了积累的益处,正如有位学生在毕业时所说:“我之所以能把作文写好,语文成绩提高,与我语文积累有很大的关系。”
三、积累背诵古诗词、名言警句,提高写作水平
泱泱大中华,上下五千年。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唐诗宋词,脍炙人口,久传不衰,它是我国语言的精华。我在教学中除了要让学生必须掌握单元内的诗词而外,课后附录每册都有十首,更不可忽视,让学生每周背一首,学习小组长检查,教师抽查,课代表画表登记,对于没有完成者,教师要指导方法,限时背诵,最终达到人人过关。积累到一定时间后,让学生把写过的古诗词学会归类整理,如:“叙事诗、抒情诗、咏史诗。”细化一下:“归类成送别诗、爱情诗、咏史诗、状物诗”,像写带有”季节”的诗句,带有“日月星辰”诗句,含有“人生哲理”的诗句,从不同角度进行归类,把握其特征,理解其要义,体会其感情,领会其精神,并熟读成诵,学生在写作时才有可能引用经典,随手拈来,运用自如。
常言道“天才在于勤奋,知识在于积累”、“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积累是语文学习的根本,积累也是对语言材料的提升,没有积累的语文学习只能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的嬉戏,永远难识“庐山真面目”。而我们教师只要在实践中注重对学生积累方法地指导,培养学生积累的习惯,立足于大语文观,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指日可待。
(作者单位:陕西省镇巴县赤北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