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精品课程网站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探讨了精品课程网站设计和建设中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结合“光纤通信与数字传输”精品课程网站建设实例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精品课程;网站建设;教学互动
中图分类号:G250.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01-0064-02
一、引言
2003年教育部启动了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工程, 至今已有超过300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涵盖了高等教育中主要的学科和专业。[1][2]2004年,在中国教育科研网格“China Grid”项目的支持下启动了大学课程在线计划,目前已有超过3000小时的视频课程,每天有超过1万人在线进行学习。[3]从2009年开始,包括哈佛、麻省理工、普林斯顿、斯坦福、伯克利、卡耐基梅隆等国外顶尖大学的开放课程都可以在网络上免费获取,国内知名的视频网站包括优酷、土豆、百度播客等纷纷提供了相关资源下载和中文字幕翻译等服务,这不仅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获取优质教学资源的极大便利,也充分反映出了网络平台和技术对于课程学习和推广的重要意义。
二、精品课程网站建设定位
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具有先进性、互动性、整体性、开放性和示范性等显著特点。[4]因此,精品课程的建设要充分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反映课程领域的教学科研成果,充分运用各种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手段支撑教学。
精品课程网站是精品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精品课程网站是在精品课程内涵建设基础上,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进行精品课程研究成果展示、课程申报评审、指导实践教学、师生互动交互学习的综合信息平台。精品课程网站不是简单的课程内容堆积和教学辅助资源的罗列,更不是仅仅是为了应付网络评审,而更多要考虑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以及对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
由于精品课程网站的建设是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中的重要观察点,要求精品课程网站充分呈现教学队伍的实力、教学内容的设计和组织、教学条件的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设计、教学效果的反馈以及特色等。因此,现阶段有不少精品课程网站的规划建设思路都是以评审指标为出发点,而忽略了精品课程网站最核心的要素是以指导和辅助教学实践为最终目标。精品课程网站建设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评审,更多的是能真正让学生分享精品课程网站的建设成果,使其成为学科之间信息交流、资源共享的平台,师生间和学生间信息交流的平台,真正能起到指导教学实践的作用。
文献[5]给出了对于现有精品课程网站的调查统计,数据表明:不同年龄和年级阶段的学生有各自的学习过程特点, 面对同样的知识点或者问题, 进行理解、分析和解决的过程不尽相同。因此,不同年级和不同层次的学生对资源类型的需求和资源的表现形式的喜好并不相同。从学生知识学习的过程和教学基本规律来看,主要包括以下环节:(1)感知新知识点, 明确学习目标和条件; (2)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 与新知识点建立相关性;(3)形成策略,利用资源, 深化认知知识点;(4)自测、评价、反馈和应用。[6]另一方面,精品课程网站也是教师教学实践和成果的积累,所谓“教学相长”,教师的教学成果(包括教学资源、教学视频、教学辅助材料、教材和习题等)也可以通过精品课程网站这一平台,全面接受包括学生和同行的评价,并从中得到第一手的信息以反馈和促进教学,最终提升教学水平。因此,在精品课程网站的规划和建设中,必须牢牢把握基本的教学和学习规律,从包括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使用者角度,深刻理解教师和学生的需求,把使用者最需要的内容充分反映在精品课程网站中,而不是仅仅面向课程评估的一、二级指标和观察点。
三、“光纤通信与数字传输”精品课程网站建设
南京邮电大学是一所以工科为主、信息通信为主要特点的高校。“光纤通信与数字传输”是本科包括通信工程和网络工程等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课程所反映的内容也是现代信息通信网络最为基础的技术。课程的历史沿革以及课程内容的更新是精品课程教学实践中必须充分考虑的内容。为使得精品课程网站充分发挥教学实践中的作用,为学生学习和师生互动提供便利的手段,我们提出以用户(教师和学生)为出发点设计网站功能和建设网站内容。在进行“光纤通信与数字传输”精品课程网站建设的实践中,始终把握精品课程网站建设的目的是服务于教学实践,把最终用户是教师和学生放在首要位置,在精品课程网站设计和建设时,突出了以下要素:
1.稳定的平台,可靠的访问
精品课程网站的建设中不能盲目跟风最新的网站技术,如果不能实现稳定可靠的访问,则其在教学实践中的作用就无从谈起。随着IT技术的进步,除了传统的PC以外,现阶段有越来越多的包括3G手机、平板电脑和智能终端等新型用户设备,其操作系统和运算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就有在课堂上结合知识点进行讨论,学生即时利用3G手机进行网络搜索的情况。因此,在精品课程网站建设中需要把面向绝大多数类型终端应用考虑进来,不宜把过多的动画、视频和特效等加入精品课程网站,以免影响访问和受众。
2.清晰的架构,便捷的使用
根据心理学家George A. Miller的研究表明:人一次性接受的信息量在7个比特左右为宜,因此在精品课程网站架构中我们也把主要栏目设置为7个,充分体现了结构清晰、内容明确、便于操作。下图给出了“光纤通信与数字传输”精品课程栏目示例。
精品课程网站的初始界面必须具有清晰易读,便于访问的特点,我们在“光纤通信与数字传输”精品课程网站的建设中,充分征求了包括学生在内的各方面意见和建议,把用户最需要的内容置于最显著和最便于应用的框架中,从而最大程度地满足了用户的需求。
3.突出互动性,方便师生交流
精品课程网站提供了师生互动的平台,其意义不仅在于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同时也是扩展课堂讨论和答疑解惑,实现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教与学的交互提高的有效手段。在“光纤通信与数字传输”精品课程网站的建设中,我们不仅设计了互动专区,便于学生进行留言交流。同时还积极引入了精品课程网站与短信平台的互通手段。目前有包括“飞信”和“网信”在内的基于3G网络的即时通信平台,我们借助精品课程网站的开放接口以及和运营商的良好关系,搭建了与3G移动通信网络的无缝平台。当有新的学生留言提问时,可以向预先设定的教师手机上推送短信,便于教师及时登录进行回复互动(也可以根据需要定时推送短信),从而实现了教学互动的时间无缝连接。
四、结束语
精品课程网站是精品课程建设和各项成果的网络表现形式,也是教学互动和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平台。精品课程网站的建设中必须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原则,使得教师和学生成为网络教学资源的第一使用者,通过优质的教学资源和便利的互动交流手段,为培养具有良好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学生提供有力的支撑。本文结合“光纤通信与数字传输”精品课程网站的建设实例,讨论了精品课程网站中建设的重要措施及其应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9年度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本科).
[2]国家精品课程资源中心.[EB/OL].http://www.tech.net.cn/
[3]大学课程在线[EB/OL].http://realcourse.grid.cn
[4]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Z].教高[2003]1号文.
[5]骆晓艳等.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的特色精品课程网站设计[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0(6):246-248.
[6]左晓梅.面向问题解决能力的数字化教学资源设计[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5(2):20-22.
(编辑:杨馥红)
关键词:精品课程;网站建设;教学互动
中图分类号:G250.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01-0064-02
一、引言
2003年教育部启动了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工程, 至今已有超过300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涵盖了高等教育中主要的学科和专业。[1][2]2004年,在中国教育科研网格“China Grid”项目的支持下启动了大学课程在线计划,目前已有超过3000小时的视频课程,每天有超过1万人在线进行学习。[3]从2009年开始,包括哈佛、麻省理工、普林斯顿、斯坦福、伯克利、卡耐基梅隆等国外顶尖大学的开放课程都可以在网络上免费获取,国内知名的视频网站包括优酷、土豆、百度播客等纷纷提供了相关资源下载和中文字幕翻译等服务,这不仅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获取优质教学资源的极大便利,也充分反映出了网络平台和技术对于课程学习和推广的重要意义。
二、精品课程网站建设定位
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具有先进性、互动性、整体性、开放性和示范性等显著特点。[4]因此,精品课程的建设要充分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反映课程领域的教学科研成果,充分运用各种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手段支撑教学。
精品课程网站是精品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精品课程网站是在精品课程内涵建设基础上,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进行精品课程研究成果展示、课程申报评审、指导实践教学、师生互动交互学习的综合信息平台。精品课程网站不是简单的课程内容堆积和教学辅助资源的罗列,更不是仅仅是为了应付网络评审,而更多要考虑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以及对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
由于精品课程网站的建设是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中的重要观察点,要求精品课程网站充分呈现教学队伍的实力、教学内容的设计和组织、教学条件的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设计、教学效果的反馈以及特色等。因此,现阶段有不少精品课程网站的规划建设思路都是以评审指标为出发点,而忽略了精品课程网站最核心的要素是以指导和辅助教学实践为最终目标。精品课程网站建设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评审,更多的是能真正让学生分享精品课程网站的建设成果,使其成为学科之间信息交流、资源共享的平台,师生间和学生间信息交流的平台,真正能起到指导教学实践的作用。
文献[5]给出了对于现有精品课程网站的调查统计,数据表明:不同年龄和年级阶段的学生有各自的学习过程特点, 面对同样的知识点或者问题, 进行理解、分析和解决的过程不尽相同。因此,不同年级和不同层次的学生对资源类型的需求和资源的表现形式的喜好并不相同。从学生知识学习的过程和教学基本规律来看,主要包括以下环节:(1)感知新知识点, 明确学习目标和条件; (2)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 与新知识点建立相关性;(3)形成策略,利用资源, 深化认知知识点;(4)自测、评价、反馈和应用。[6]另一方面,精品课程网站也是教师教学实践和成果的积累,所谓“教学相长”,教师的教学成果(包括教学资源、教学视频、教学辅助材料、教材和习题等)也可以通过精品课程网站这一平台,全面接受包括学生和同行的评价,并从中得到第一手的信息以反馈和促进教学,最终提升教学水平。因此,在精品课程网站的规划和建设中,必须牢牢把握基本的教学和学习规律,从包括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使用者角度,深刻理解教师和学生的需求,把使用者最需要的内容充分反映在精品课程网站中,而不是仅仅面向课程评估的一、二级指标和观察点。
三、“光纤通信与数字传输”精品课程网站建设
南京邮电大学是一所以工科为主、信息通信为主要特点的高校。“光纤通信与数字传输”是本科包括通信工程和网络工程等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课程所反映的内容也是现代信息通信网络最为基础的技术。课程的历史沿革以及课程内容的更新是精品课程教学实践中必须充分考虑的内容。为使得精品课程网站充分发挥教学实践中的作用,为学生学习和师生互动提供便利的手段,我们提出以用户(教师和学生)为出发点设计网站功能和建设网站内容。在进行“光纤通信与数字传输”精品课程网站建设的实践中,始终把握精品课程网站建设的目的是服务于教学实践,把最终用户是教师和学生放在首要位置,在精品课程网站设计和建设时,突出了以下要素:
1.稳定的平台,可靠的访问
精品课程网站的建设中不能盲目跟风最新的网站技术,如果不能实现稳定可靠的访问,则其在教学实践中的作用就无从谈起。随着IT技术的进步,除了传统的PC以外,现阶段有越来越多的包括3G手机、平板电脑和智能终端等新型用户设备,其操作系统和运算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就有在课堂上结合知识点进行讨论,学生即时利用3G手机进行网络搜索的情况。因此,在精品课程网站建设中需要把面向绝大多数类型终端应用考虑进来,不宜把过多的动画、视频和特效等加入精品课程网站,以免影响访问和受众。
2.清晰的架构,便捷的使用
根据心理学家George A. Miller的研究表明:人一次性接受的信息量在7个比特左右为宜,因此在精品课程网站架构中我们也把主要栏目设置为7个,充分体现了结构清晰、内容明确、便于操作。下图给出了“光纤通信与数字传输”精品课程栏目示例。
精品课程网站的初始界面必须具有清晰易读,便于访问的特点,我们在“光纤通信与数字传输”精品课程网站的建设中,充分征求了包括学生在内的各方面意见和建议,把用户最需要的内容置于最显著和最便于应用的框架中,从而最大程度地满足了用户的需求。
3.突出互动性,方便师生交流
精品课程网站提供了师生互动的平台,其意义不仅在于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同时也是扩展课堂讨论和答疑解惑,实现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教与学的交互提高的有效手段。在“光纤通信与数字传输”精品课程网站的建设中,我们不仅设计了互动专区,便于学生进行留言交流。同时还积极引入了精品课程网站与短信平台的互通手段。目前有包括“飞信”和“网信”在内的基于3G网络的即时通信平台,我们借助精品课程网站的开放接口以及和运营商的良好关系,搭建了与3G移动通信网络的无缝平台。当有新的学生留言提问时,可以向预先设定的教师手机上推送短信,便于教师及时登录进行回复互动(也可以根据需要定时推送短信),从而实现了教学互动的时间无缝连接。
四、结束语
精品课程网站是精品课程建设和各项成果的网络表现形式,也是教学互动和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平台。精品课程网站的建设中必须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原则,使得教师和学生成为网络教学资源的第一使用者,通过优质的教学资源和便利的互动交流手段,为培养具有良好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学生提供有力的支撑。本文结合“光纤通信与数字传输”精品课程网站的建设实例,讨论了精品课程网站中建设的重要措施及其应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9年度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本科).
[2]国家精品课程资源中心.[EB/OL].http://www.tech.net.cn/
[3]大学课程在线[EB/OL].http://realcourse.grid.cn
[4]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Z].教高[2003]1号文.
[5]骆晓艳等.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的特色精品课程网站设计[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0(6):246-248.
[6]左晓梅.面向问题解决能力的数字化教学资源设计[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5(2):20-22.
(编辑:杨馥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