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供应链融资”是一种新型融资模式,它为中小企业融资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也给金融风险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与其相伴随出现的风险有信用风险、运营风险和市场风险等。如何有效防范这些风险,是供应链中各个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文章希望通过讨论供应链融资的各种风险,对其成因进行细致研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供应链融资;风险;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F8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8-0324-02
供应链融资是在一般贸易融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贸易融资的一种创新。它基于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之间的长期贸易合作关系,主要由商业银行或物流公司主导。供应链融资虽然刚兴起,但在短短的几年里,在国内已经得到飞速的发展。然而尽管是新融资模式,也会有其相应风险,所以要积极对其风险进行防范管理,才能享受该融资模式所带来的好处。
一、供应链融资中的各类风险分析
作为一种创新的贸易融资新模式,供应链融资给中小型企业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和优势。但是,既然它是一种新颖的模式,就说明它还不成熟,相应地带来了不少问题,就是在供应链运作过程中,各方面可能潜在的风险,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一)信用风险
供应链融资中的信用风险是指,处于供应链背景下中小企业的综合信用风险,不仅包括企业自身的信用风险,而且还包括供应链的风险因素给中小企业带来的信用风险,如信息传递、财务状况和市场波动等风险;而信用风险也成了供应链融资服务商的主要风险来源。
首先,要深刻认识信息不对称的范畴,指的是在经济交易中,当交易双方获得某事件真实信息的程度存在差异或者说当交易一方知道的比另一方多,从而影响信息劣势者作出决策时,可以说交易的双方信息是不对称的。由于银行与企业以及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负面效应,使信用风险成为了供应链融资的主要风险内容。
(二)运营风险
供应链融资中的运营风险主要是指从事供应链业务的物流公司,要深入客户产销供应链中提供多元化的服务,相应地扩大了运营范围,也就增加了风险。从仓储、运输到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往来以及和客户供销商的接触,运营风险无处不在。中国的物流运输业还处于粗放型的发展阶段,运营风险不容忽视。
(三)市场风险
供应链融资中的市场风险主要涉及对供应链企业库存质押物保值能力进行评判,包括质押物市场价格、金融汇率的波动造成的变现能力改变等。另外,由于市场发生变化,使企业无法按照原定计划销售产品而给商业银行带来还款风险,从而导致企业销售计划落空,资金链条断裂,也会给企业带来损失。
(四)环境风险
环境风险是指由于政策制度和经济环境的改变给供应链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带来的风险,包括相关政策的适用性,新政策的出台,国内外经济的稳定性等。一般情况下,中国的政治和经济环境对供应链融资造成的风险不大,但是国际环境的变化,会通过贸易、汇率等方面产生作用。
二、供应链融资中各类风险的识别和防范
供应链融资中最主要的风险就是信用风险,对该风险的防范至关重要,因此,要将其作为风险管理的首要任务。
(一)信用风险的识别
风险识别是指通过统一的标准分析确定可能导致风险因素的行为,目的是预见风险,在业务流程中找出可能产生风险的因素和产生风险的节点,防患于未然。在供应链融资中,造成中小企业偿还贷款本息违约的因素包括以下几个:
1、系统风险
系统风险是指由于宏观经济周期或行业发展要素发生变化造成行业内大部分亏损的情况。在供应链融资的风险管理中,系统风险可以从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和行业状况两个层面来分析考察。特别指出的是,供应链本身以及核心企业是供直链融资中系统风险更直接的来源。
2、非系统风险
非系统风险是指企业自身的经营策略等因素造成的经营风险,是公司特有风险。对供应链中的中小企业而言,它们自身的经营或非经营决策仍然会形成非系统风险,比如投机性经营等,这将直接影响到其还款意愿和能力。
3、还款来源中的风险
供应链融资中的还款来源中最为重要的是授信支持性资产,其中包括三种基本形式:预付、存货与应收。三种资产的还款保障能力,首先取决于企业出现违约时银行对这些资产的控制能力;其次,预付与应收的资产支持能力还受到上下游企业信用状况的影响。
4、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也是信用风险的一个重要来源,它是指借款人有意骗取银行贷款用于投机或其他不正常经济目的而使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供应链融资中,道德风险可能表现为:企业以次充好,不向银行披露抵质押物的品质问题;应收账款没按约定路径回流到授信银行等。因此,供应链融资中一出现道德风险,银行必须立刻启动预警程序,并制定客户退出计划。
(二)信用风险的防范
1、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信息不对称会对银企带来很多不利影响,而信息共享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一种有效制度。它主要具有如下作用:
(1)减少逆向选择,减低总体风险。不管是银行与企业之间,还是银行与银行之间,通过信息共享,都有助于了解借款人的特征,銀行能够更准确地筛选借款人和为其贷款定价,从而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
(2)避免多头借贷,防止无效信贷。一般来说,每家银行只了解借款人债务全貌的一部分情况,借款人可能会有意或无意地将剩余信息隐藏起来。但通过信息共享,就能显现出借款人债务的全貌了。这样,银行就能比较全面的了解到借款人的情况,所存在的信用风险就更加清晰易见了,最终可以避免多头借贷所带来的风险。
2、基于信息共享,进行供应链融资信用风险防范 (1)建立和完善针对供应链融资的信贷管理信息系统
对原有的信贷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改造,改变信息筛选和发布机制,使之既是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监控系统,又能给链上的企业提供必要的生产经营信息,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从而增加供应链融资所能提供的增值服务,吸引核心企业和优质中小企业的加入,从总体上降低信贷风险。
(2)主动出击,培育和整合优秀的行业供应链
改变以前信贷发放由企业提供资料申请的局面,有目的的对核心企业和优质中小企业进行营销,以类似“第四方物流”和银行的双重身份,介入到供应链的平稳培育和整合中来,稳定供应商、生产商和销售商的关系,并利用信息系统对供应链进行监控,在客户之间充当“联系人”角色,保障链上信息的共享与畅通,提高供应链的抗风险能力。
3、尝试金融业务外包
面对各家商业银行业务逐渐向中小企业拓宽,供应链金融模式也在不断变化。一方面,供應链融资中各金融产品的组合和捆绑销售已经成为银行规避信用风险的有效工具,另一方面,商业银行还可以通过金融业务外包分散风险,即将供应链融资中不属于商业银行核心业务的物料流、信息流管理工作外包给物流公司等,而重点对资金流进行管理与控制。具体来说,首先是寻找与第三方物流公司合作,通过利用物流公司在仓储、运输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管理,实施物流监控。其次,收集、整理和应用质抵押商品的价格信息,实现对供应链融资中涉及的商品价格的实时跟踪。再者是向保险公司投保,或要求客户购买保险产品,以防范货物在库、在途期间等出现意外的信用风险。
(三)其他风险的防范
1、运营风险防范
对核心企业的业绩、设备管理、质量控制、成本控制、技术开发、用户满意度和交货协议等方面做出及时的调查,并进行科学的评估。一旦发现某重要供应商可能出现问题,应及时通知关联企业进行预防和改进。
2、市场风险防范
商业银行应根据市场行情正确选择质押物,并设定合理的质押率来规避市场风险。一般情况下,选取销售趋势好、市场占有率高、实力强、知名度高的产品作为质押品,这样即使在企业因为市场风险无法实现预期销售而不能还贷时,银行能够通过价值较高的质押品是损失降到最低。
3、环境风险防范
要建立健全社会信用系统和企业、个人信用登记制度及信用档案,创造公正的法制环境,保证商业银行能够在依法维权保权方面减少行政干预,把商业银行的风险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另外,也应加强供应链融资文化建设,增强成员之间的团结协作,形成一种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共同创造、共同发展和共享成果的双赢关系,从而维持供应链的稳定与发展。
三、结语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经济社会,各种贸易融资的风险不可能一直固定不变的,更不用说是作为新融资模式的供应链融资了。供应链融资可能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发生变化,也可能产生新的风险。所以我们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地做出风险的识别,进而对风险进行防范。这样,供应链融资就会继续发挥它的优势,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周纯敏.商业银行对供应链融资的风险管理[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31):115-116.
[2]邱贵巍,梁超杰.供应链融资的风险控制之道(上)[J].中国外汇,2009(4):52-53.
[3]高珉,余思勤,袁象.供应链融资的信用风险控制[J].航运金融,200931(7):33-35.
[4]宋炳方.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业务[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关键词;供应链融资;风险;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F8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8-0324-02
供应链融资是在一般贸易融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贸易融资的一种创新。它基于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之间的长期贸易合作关系,主要由商业银行或物流公司主导。供应链融资虽然刚兴起,但在短短的几年里,在国内已经得到飞速的发展。然而尽管是新融资模式,也会有其相应风险,所以要积极对其风险进行防范管理,才能享受该融资模式所带来的好处。
一、供应链融资中的各类风险分析
作为一种创新的贸易融资新模式,供应链融资给中小型企业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和优势。但是,既然它是一种新颖的模式,就说明它还不成熟,相应地带来了不少问题,就是在供应链运作过程中,各方面可能潜在的风险,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一)信用风险
供应链融资中的信用风险是指,处于供应链背景下中小企业的综合信用风险,不仅包括企业自身的信用风险,而且还包括供应链的风险因素给中小企业带来的信用风险,如信息传递、财务状况和市场波动等风险;而信用风险也成了供应链融资服务商的主要风险来源。
首先,要深刻认识信息不对称的范畴,指的是在经济交易中,当交易双方获得某事件真实信息的程度存在差异或者说当交易一方知道的比另一方多,从而影响信息劣势者作出决策时,可以说交易的双方信息是不对称的。由于银行与企业以及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负面效应,使信用风险成为了供应链融资的主要风险内容。
(二)运营风险
供应链融资中的运营风险主要是指从事供应链业务的物流公司,要深入客户产销供应链中提供多元化的服务,相应地扩大了运营范围,也就增加了风险。从仓储、运输到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往来以及和客户供销商的接触,运营风险无处不在。中国的物流运输业还处于粗放型的发展阶段,运营风险不容忽视。
(三)市场风险
供应链融资中的市场风险主要涉及对供应链企业库存质押物保值能力进行评判,包括质押物市场价格、金融汇率的波动造成的变现能力改变等。另外,由于市场发生变化,使企业无法按照原定计划销售产品而给商业银行带来还款风险,从而导致企业销售计划落空,资金链条断裂,也会给企业带来损失。
(四)环境风险
环境风险是指由于政策制度和经济环境的改变给供应链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带来的风险,包括相关政策的适用性,新政策的出台,国内外经济的稳定性等。一般情况下,中国的政治和经济环境对供应链融资造成的风险不大,但是国际环境的变化,会通过贸易、汇率等方面产生作用。
二、供应链融资中各类风险的识别和防范
供应链融资中最主要的风险就是信用风险,对该风险的防范至关重要,因此,要将其作为风险管理的首要任务。
(一)信用风险的识别
风险识别是指通过统一的标准分析确定可能导致风险因素的行为,目的是预见风险,在业务流程中找出可能产生风险的因素和产生风险的节点,防患于未然。在供应链融资中,造成中小企业偿还贷款本息违约的因素包括以下几个:
1、系统风险
系统风险是指由于宏观经济周期或行业发展要素发生变化造成行业内大部分亏损的情况。在供应链融资的风险管理中,系统风险可以从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和行业状况两个层面来分析考察。特别指出的是,供应链本身以及核心企业是供直链融资中系统风险更直接的来源。
2、非系统风险
非系统风险是指企业自身的经营策略等因素造成的经营风险,是公司特有风险。对供应链中的中小企业而言,它们自身的经营或非经营决策仍然会形成非系统风险,比如投机性经营等,这将直接影响到其还款意愿和能力。
3、还款来源中的风险
供应链融资中的还款来源中最为重要的是授信支持性资产,其中包括三种基本形式:预付、存货与应收。三种资产的还款保障能力,首先取决于企业出现违约时银行对这些资产的控制能力;其次,预付与应收的资产支持能力还受到上下游企业信用状况的影响。
4、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也是信用风险的一个重要来源,它是指借款人有意骗取银行贷款用于投机或其他不正常经济目的而使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供应链融资中,道德风险可能表现为:企业以次充好,不向银行披露抵质押物的品质问题;应收账款没按约定路径回流到授信银行等。因此,供应链融资中一出现道德风险,银行必须立刻启动预警程序,并制定客户退出计划。
(二)信用风险的防范
1、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信息不对称会对银企带来很多不利影响,而信息共享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一种有效制度。它主要具有如下作用:
(1)减少逆向选择,减低总体风险。不管是银行与企业之间,还是银行与银行之间,通过信息共享,都有助于了解借款人的特征,銀行能够更准确地筛选借款人和为其贷款定价,从而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
(2)避免多头借贷,防止无效信贷。一般来说,每家银行只了解借款人债务全貌的一部分情况,借款人可能会有意或无意地将剩余信息隐藏起来。但通过信息共享,就能显现出借款人债务的全貌了。这样,银行就能比较全面的了解到借款人的情况,所存在的信用风险就更加清晰易见了,最终可以避免多头借贷所带来的风险。
2、基于信息共享,进行供应链融资信用风险防范 (1)建立和完善针对供应链融资的信贷管理信息系统
对原有的信贷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改造,改变信息筛选和发布机制,使之既是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监控系统,又能给链上的企业提供必要的生产经营信息,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从而增加供应链融资所能提供的增值服务,吸引核心企业和优质中小企业的加入,从总体上降低信贷风险。
(2)主动出击,培育和整合优秀的行业供应链
改变以前信贷发放由企业提供资料申请的局面,有目的的对核心企业和优质中小企业进行营销,以类似“第四方物流”和银行的双重身份,介入到供应链的平稳培育和整合中来,稳定供应商、生产商和销售商的关系,并利用信息系统对供应链进行监控,在客户之间充当“联系人”角色,保障链上信息的共享与畅通,提高供应链的抗风险能力。
3、尝试金融业务外包
面对各家商业银行业务逐渐向中小企业拓宽,供应链金融模式也在不断变化。一方面,供應链融资中各金融产品的组合和捆绑销售已经成为银行规避信用风险的有效工具,另一方面,商业银行还可以通过金融业务外包分散风险,即将供应链融资中不属于商业银行核心业务的物料流、信息流管理工作外包给物流公司等,而重点对资金流进行管理与控制。具体来说,首先是寻找与第三方物流公司合作,通过利用物流公司在仓储、运输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管理,实施物流监控。其次,收集、整理和应用质抵押商品的价格信息,实现对供应链融资中涉及的商品价格的实时跟踪。再者是向保险公司投保,或要求客户购买保险产品,以防范货物在库、在途期间等出现意外的信用风险。
(三)其他风险的防范
1、运营风险防范
对核心企业的业绩、设备管理、质量控制、成本控制、技术开发、用户满意度和交货协议等方面做出及时的调查,并进行科学的评估。一旦发现某重要供应商可能出现问题,应及时通知关联企业进行预防和改进。
2、市场风险防范
商业银行应根据市场行情正确选择质押物,并设定合理的质押率来规避市场风险。一般情况下,选取销售趋势好、市场占有率高、实力强、知名度高的产品作为质押品,这样即使在企业因为市场风险无法实现预期销售而不能还贷时,银行能够通过价值较高的质押品是损失降到最低。
3、环境风险防范
要建立健全社会信用系统和企业、个人信用登记制度及信用档案,创造公正的法制环境,保证商业银行能够在依法维权保权方面减少行政干预,把商业银行的风险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另外,也应加强供应链融资文化建设,增强成员之间的团结协作,形成一种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共同创造、共同发展和共享成果的双赢关系,从而维持供应链的稳定与发展。
三、结语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经济社会,各种贸易融资的风险不可能一直固定不变的,更不用说是作为新融资模式的供应链融资了。供应链融资可能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发生变化,也可能产生新的风险。所以我们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地做出风险的识别,进而对风险进行防范。这样,供应链融资就会继续发挥它的优势,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周纯敏.商业银行对供应链融资的风险管理[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31):115-116.
[2]邱贵巍,梁超杰.供应链融资的风险控制之道(上)[J].中国外汇,2009(4):52-53.
[3]高珉,余思勤,袁象.供应链融资的信用风险控制[J].航运金融,200931(7):33-35.
[4]宋炳方.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业务[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