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阅读有效教学模式初探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hy83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古诗是中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中小学生人文教育和语言文字学习的丰富资源。但当前语文古诗阅读教学有许多弊端,直接影响着古诗对学生的熏陶与感染。为此,需要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课前预习知背景——搭建平台明诗意——合作探究悟诗情——迁移运用激创新”,对中小学古诗阅读教学有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语文 古诗 阅读教学 新模式
  古诗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中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它凝练含蓄的语言,深邃的意境,倍受人们的喜爱。它以极简练,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面,创设了优美的意境,表达了真挚的情感,千百年来脍炙人口,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古诗不管是对小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还是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语文新课标在“附录”中推荐了古诗必背篇目,由此可看出,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古诗教学,扩大小学生对诗词的阅读,古诗学习的重要性也应引起我们广大语文教师的重视。遗憾的是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许多一线教师在古诗阅读教学中已明显表现出观念落后,教学方法、手段单一。
  在传统的古诗教学中,常常是以老师为主宰,老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教材上有什么老师教什么。学生主动性被忽略,主体地位被忽视,个性得不到张扬,更谈不上个性最优化发展。受传统思维定势的影响,把老师讲得好不好作为衡量教师教学的标准。所以古诗教学中往往出现这样一些误区:“倾盆大雨式的题解”在教学中,教师急功近利。既介绍作者生平,又介绍生活环境,既讲政治思想又说写作特点和主要成就,往往使学生云里雾里,不知从何学起,处于一种迷茫状态。教师基本是围绕试卷中题目式样来教学,功利思想严重。因为考试时,对于古诗一般只考默写诗句,解释诗句意思或字词。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就把目标死死盯在古诗默写和诗意背诵上。出现了把诗意抄下来让学生死记硬背,甚至于古诗中默不得一个字抄十遍等不该出现的现象。我们不能说这种做法是绝对错误的,但至少这样的做法违背了古诗编排的初衷,忽略了学生对古诗学习兴趣的培养,忽略了学生对古诗这一文学艺术的再创造。可以说在古诗学习这一平面上,仅仅只是抓了一个点而放弃了一个面。学生的能力和创造性是得不到培养的,情感的关注也得不到体现,古诗学习的目标意义自然也就无法实现。另外就是信口开河式的问答,在教学中滥用问答法,一问一答之中破坏了古诗的整体性,使学生无法很好领会其意境。再加上“花样翻新式”的表演,摇头晃脑、热热闹闹。虽然一定的表演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古诗,但是不能过分追求形式和追求新奇,而把古诗搞得不伦不类,表面上很热闹,可实质上破坏了古诗的原意,白白浪费学生和老师的精力和热情。正是这些落后的观念使我们的古诗教学呆板,机械教条化,没有生机活力。
  新课程理念下,作为教师,在古诗阅读教学中应充分引起重视,挖掘古诗人文内涵和工具作用,实现古诗教学的价值意义,对古诗阅读教学进行积极的探索研究。正是居于以上认识,古诗阅读教学的创新尝试已成为语文教师教改研究的重要领域。通过课前预习知背景——搭建平台明诗意——合作探究悟诗情——迁移运用激创新这一模式的探索实践,尽可能改变传统古诗阅读教学中的弊端,体现古诗阅读教学的目的意义,有效地提高古诗阅读教学质量。以下就是我在古诗阅读教学中的尝试探索:
  一、课前预习知背景
  预习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表现,也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好机会。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可以借助工具书扫清阅读障碍。重要的是布置学生去收集有关诗人的资料,了解诗人的创作背景。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为学生搭建自学平台,在交流汇报中,扩大学生信息量,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同时也为学生学习古诗奠定基础。比如《静夜思》的教学。由于古今语言的差异,生活环境变迁所形成的诗人与学生感情之间的距离,以及古诗抽象、精炼、含蓄的特点,均会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困难。所以,课前让学生去查询作者相关资料和当时的写作背景。学生从不同途径去获取信息,有的上网查,有的请教别人,有的上图书馆。课堂上教师进一步为学生创造机会,交流信息,让学生介绍自己收集的资料,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品质,也为下步学习古诗理解诗的内容打下基础。
  二、搭建平台明诗意
  在了解诗的背景基础上,教师为学生搭建一个小平台,同桌互相帮助,先初步感知全诗,互相读一读,评一评,读出节奏与停顿,然后再借助解释分解诗句中的字词,逐个理解,连词成句说说诗意。如教学《古风》一诗。课开始,指导学生在初步感知基础上,针对古诗特点,先引导学生把一句句诗分解成一个个独立的词或词组。这是中小学生学习古诗的起步环节,同桌得心应手地解体句子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意会诗意,开动脑筋的积极思维过程。接着,引导学生同桌互相协作吃透每个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内涵,对词语进行准确的解释,在此基础上分析每个词语之间的有机联系,并用现代汉语连缀成句,这个环节不是词语的简单堆砌,而是在深刻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基础上的复杂逻辑思维活动,进而引导学生分析句与句的关系,将句子连接起来口述一段前后语意贯通,上下语调和谐、服从于一个中心的译文,从而理解诗意。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既学到知识,从字到词再到句到段,语文基本功也得到扎实训练,方法的掌上也有了收获。
  三、合作探究悟诗情
  传统的古诗教学模式,到上一步应该是完成任务了,学生应付考试也基本没问题了。但事实上,对于学生来说,通过以上学习,一般来说,积极参与思维的学生总会产生一些问题,或是不懂的,或是感兴趣的。而且古诗中丰富的人文内涵也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探究空间,所以教师应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一步为学生搭建合作平台,为学生营造探究氛围,让学生围绕感兴趣的问题或是不懂的问题去探究,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探究诗的语言、意境、表达特点、情感体验等方面去探究,从而悟出诗中情感,受到感染与熏陶。如杜甫的《春望》可让学生探究:“花儿为什么落泪?鸟儿的鸣叫为何让人心悸?”从而理解战争给诗人带来的巨大伤害。《草》中究竟蕴含着什么哲理?诗人在创作时,往往把自己的情操、理想等融入景物描绘中,或给人以鼓舞、或给人以启迪,而诗中暗含哲理。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可让学生探究,这一首诗在生活中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这个环节中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各抒已见,体会情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欲望。
  四、遷移运用激创新
  古诗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渠道,教学中应积极创造机会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造力。有人说:“创造力是没法教的,所谓创造力教学,指的是学生要真正有被鼓励并发表他们想法的机会,如此才能发展他们富于创造的才能。”实践表明,广泛的实践活动能使学生具有较多解决问题的机会,而更多独立与自由,有益于创造人格的培养。在这环节上主要是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归纳方法,培养能力。再为学生营造氛围,搭建迁移平台,激发学生创造欲望。比如让学生画一画,演一演,写一写,背一背。选择一项或几项完成。如在改写古诗中,体验创新。在学生学习了古诗,对其形式、意境、构思等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教师再加以适当点拨诱导,触发学生 的灵感,让他们学习诗中的写作手法,对古诗进行改写。
其他文献
在班级管理中,我有一法宝就是“变变变”。以变启德,以变养德,以变促德……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巧妙的方法,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创造出班级管理的蹊径。  一、变说教为身教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错误。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我采取“留白”的方式,让学生三思,自省,进而自觉纠正错误,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比如,一年级的小学生在家都是些“天子轿子”有父辈、爷爷奶奶们给以无微不至的照顾。到了学校后他们习
纵读《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生态文明”贯穿始终,纲要的指导思想、战略定位、功能分区、发展原则、发展目标,都在强调要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不是国际旅游岛的
1问题齐佳[江西省景德镇市十六中(333000)]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P.63:“RNA的转录在细胞核中,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这一过程称为转录”“转录是
印尼农业部在4月份表示,计划实行覆盖整个种植过程的印度尼西亚可持续棕油认证(简称ISPO),以应对来自环保团体制止加速全球变暖的砍伐森林行为。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以及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学校健康教育的发展已经成为学校卫生工作者普遍关心的焦点问题之一。学校健康教育是整个学校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综合了医学、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学说的基本内容,并将保证学生的身体和精神健康作为主要目标。确切的说学校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所起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它通过一些很具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课程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培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