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厢情愿地把我们放到全球焦点的中心。仿佛我们真的已经很牛,牛到足以让别人整天算计我们,整天想着怎么给我们施加阴谋的地步,这样的想象力,实在有点夸张。
知道杨卫隆先生,源于2008年初风靡一时的《次贷风暴高清面目》,那时,次贷危机在美国刚刚全面爆发,倏忽问,人们从“新经济”的田园牧歌中惊醒,每个人都在问:为什么会这样?这一切的原因何在?
从天堂到地狱,太大的落差,让杨卫隆的那本书光彩夺目,他和宋鸿兵一样,戴上了“杰出民间经济学家”的光环。但杨卫隆更西方化,这体现在他惊人的自信上,他对“新经济”、“金融创新”彻底否定,这是沉浸在美国式思路的大陆经济学者们没有做到的。在对“金融风暴”的反思中,我们至今没走出这样的荒唐:反贪官不反皇帝,反皇帝不反帝制。
我们从没有以对等的视角来看世界经济,除了抱怨与撒娇,我们究竟做了什么?
从书名上看,杨卫隆的新书《三割志》很像《三国志》,这是他的隐喻,他相信,世界经济格局正走向美国、中国、欧盟三极化,大国博弈在所难免,那么,如何面对这样的困境?我们究竟该怎么做?
杨卫隆提出了一个好问题,也给了一个好视角,但在解决方案层面,《三割志》并无新货。
从该书的优点看,首先是数据挖掘有特色,这源于作者多年金融从业经历,他能一眼看出哪些数据有用,哪些是装饰性的:其次是穿行在“新经济”那些大词与大理论问,作者闲庭信步,体现了不同寻常的写作风度与趣味;第三是平易近人,只要懂常识,就能读懂这本书。
然而,与宋鸿兵一样,杨卫隆也过度沉浸在“阴谋论”中,这种写法虽有趣,却很难成立。
首先,阴谋的策划者是谁?假设是美国政府,可为什么金融危机首先打击的是美国经济,而非其他国家?如果说阴谋源于“超级企业”,那么,它们的攻击目标应该是商业竞争对手,可次贷危机中有几个真正的巨头倒下?市场整体受冲击,事实上也打击了“超级企业”自己的利益,既然如此,它们何必要搞这样的自杀式攻击呢?
第二,全球化已发展到如此地步,经济体的边界与政治体的边界并不重合,比如,当美国税收更高时,超级企业会毫不犹豫地将总部迁到低税国家,在今天,经济选择政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那么,基于国家控制经济的立场来看问题,将资本扩张人格化、阴谋化,这样的立论,怎能成立?
事实上,杨卫隆对此也颇矛盾,在书中,“美国”、“美国政府”、“美国经济”等词的使用异常含混,杨卫隆似乎暗示着它们是一回事,然而,相信他自己也明白,它们并不等同。
作者将当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解读为阴谋,这与郎成平的观点不谋而合,表面上看,中国确实面临着当年日本同样的风险,然而,中国经济对全球化的依赖度有多高呢?日本国家重商主义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怎能简单类比?作者对日本经济了解显然不深,比如小泉政府已基本解决国家负债问题,还有以现代日本资源的规划与组织能力,早已摆脱了“资源匮乏”的困境。忽视了这些材料,立论难免偏颇。
最滑稽的是,作者为证明美国经济那一套行不通,居然拿美国经理人在中国水土不服来说事,这就混淆了“经济”与“商”的区别,商遇到问题,并不等于经济学理论就是错误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有几个是大富翁?比尔·盖茨估计也不会关心“芝加哥学派”。再者说,经理人遭遇“文化墙”是全球都有的现象,美国经理人在中国遇到的麻烦,恐怕不比日本同行更多。
像这样过于率性、充满意气的观点,在书中比比皆是。
这是必须警惕的一种思维范式:“阴谋论”固然充满戏剧性,但它也会封闭我们的视野,成为缠绕不去的心魔,当我们相信别人有阴谋时,则目之所见皆为阴谋,很容易因过度敏感而走向神经质。从逻辑上看,动机是很难通过理性来推断的,同样一个人,你可以用理性证明他犯罪了,也可以用理性来证明他无辜,关键是要靠确定无疑的证据,而杨卫隆给出的证据,说服力有限,倒是推理过程很曲折,甚至到了引人入胜的地步。但,这只有审美价值。
无论如何,“阴谋论”都是危险的,它会认因为果,认源为流。阴谋也罢,竞争也罢,从长远看可能确实存在,但现代国家竞争力的根本,只能源于内部,源于机制,忽略了这个竞争劣势,只关注手段和策略,一厢情愿地把我们放到全球焦点的中心,仿佛我们真的已经很牛,牛到足以让别人整天算计我们,整天想着怎么给我们施加阴谋的地步,这样的想象力,实在有点夸张。
知道杨卫隆先生,源于2008年初风靡一时的《次贷风暴高清面目》,那时,次贷危机在美国刚刚全面爆发,倏忽问,人们从“新经济”的田园牧歌中惊醒,每个人都在问:为什么会这样?这一切的原因何在?
从天堂到地狱,太大的落差,让杨卫隆的那本书光彩夺目,他和宋鸿兵一样,戴上了“杰出民间经济学家”的光环。但杨卫隆更西方化,这体现在他惊人的自信上,他对“新经济”、“金融创新”彻底否定,这是沉浸在美国式思路的大陆经济学者们没有做到的。在对“金融风暴”的反思中,我们至今没走出这样的荒唐:反贪官不反皇帝,反皇帝不反帝制。
我们从没有以对等的视角来看世界经济,除了抱怨与撒娇,我们究竟做了什么?
从书名上看,杨卫隆的新书《三割志》很像《三国志》,这是他的隐喻,他相信,世界经济格局正走向美国、中国、欧盟三极化,大国博弈在所难免,那么,如何面对这样的困境?我们究竟该怎么做?
杨卫隆提出了一个好问题,也给了一个好视角,但在解决方案层面,《三割志》并无新货。
从该书的优点看,首先是数据挖掘有特色,这源于作者多年金融从业经历,他能一眼看出哪些数据有用,哪些是装饰性的:其次是穿行在“新经济”那些大词与大理论问,作者闲庭信步,体现了不同寻常的写作风度与趣味;第三是平易近人,只要懂常识,就能读懂这本书。
然而,与宋鸿兵一样,杨卫隆也过度沉浸在“阴谋论”中,这种写法虽有趣,却很难成立。
首先,阴谋的策划者是谁?假设是美国政府,可为什么金融危机首先打击的是美国经济,而非其他国家?如果说阴谋源于“超级企业”,那么,它们的攻击目标应该是商业竞争对手,可次贷危机中有几个真正的巨头倒下?市场整体受冲击,事实上也打击了“超级企业”自己的利益,既然如此,它们何必要搞这样的自杀式攻击呢?
第二,全球化已发展到如此地步,经济体的边界与政治体的边界并不重合,比如,当美国税收更高时,超级企业会毫不犹豫地将总部迁到低税国家,在今天,经济选择政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那么,基于国家控制经济的立场来看问题,将资本扩张人格化、阴谋化,这样的立论,怎能成立?
事实上,杨卫隆对此也颇矛盾,在书中,“美国”、“美国政府”、“美国经济”等词的使用异常含混,杨卫隆似乎暗示着它们是一回事,然而,相信他自己也明白,它们并不等同。
作者将当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解读为阴谋,这与郎成平的观点不谋而合,表面上看,中国确实面临着当年日本同样的风险,然而,中国经济对全球化的依赖度有多高呢?日本国家重商主义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怎能简单类比?作者对日本经济了解显然不深,比如小泉政府已基本解决国家负债问题,还有以现代日本资源的规划与组织能力,早已摆脱了“资源匮乏”的困境。忽视了这些材料,立论难免偏颇。
最滑稽的是,作者为证明美国经济那一套行不通,居然拿美国经理人在中国水土不服来说事,这就混淆了“经济”与“商”的区别,商遇到问题,并不等于经济学理论就是错误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有几个是大富翁?比尔·盖茨估计也不会关心“芝加哥学派”。再者说,经理人遭遇“文化墙”是全球都有的现象,美国经理人在中国遇到的麻烦,恐怕不比日本同行更多。
像这样过于率性、充满意气的观点,在书中比比皆是。
这是必须警惕的一种思维范式:“阴谋论”固然充满戏剧性,但它也会封闭我们的视野,成为缠绕不去的心魔,当我们相信别人有阴谋时,则目之所见皆为阴谋,很容易因过度敏感而走向神经质。从逻辑上看,动机是很难通过理性来推断的,同样一个人,你可以用理性证明他犯罪了,也可以用理性来证明他无辜,关键是要靠确定无疑的证据,而杨卫隆给出的证据,说服力有限,倒是推理过程很曲折,甚至到了引人入胜的地步。但,这只有审美价值。
无论如何,“阴谋论”都是危险的,它会认因为果,认源为流。阴谋也罢,竞争也罢,从长远看可能确实存在,但现代国家竞争力的根本,只能源于内部,源于机制,忽略了这个竞争劣势,只关注手段和策略,一厢情愿地把我们放到全球焦点的中心,仿佛我们真的已经很牛,牛到足以让别人整天算计我们,整天想着怎么给我们施加阴谋的地步,这样的想象力,实在有点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