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中,网络信息成了新经济时代做显著的特征。而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创新,是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探讨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的有效途径,从促进学生个人的成长,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网络环境;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10-0226-01
目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生活越来越网络化的大环境中,对于学生管理工作上,高校管理者要积极适应网络化的大环境,将网络作为一种载体、平台,学习并熟练运用各类网络工具,来开展学生的管理工作,才能更好的对学生进行管理。但是随着网络信息不断的深入发展,高校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和方法受到了来自网络媒体等各个方面的影响,从而出现了以下几点问题。
一、 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现状分析
1. 高校学生管理方式滞后,缺少人性化管理
学生管理工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学生特点和需求的变化,导致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方式和方法不再适应高校工作的基本要求。在网络环境中,大学生群体日益呈现出新的特点,高校教育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们具有多样化的行为方式,具有开放性的思想,主体意识增强,个性突出。而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没有充分的顾及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往往采取行政化的教育管理方式,对学生训导多,处理问题方法简单粗暴,总是以命令的口吻和学生对话,不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想法,缺少人性化,这种以管理和控制为主的管理方式具有强制性、粗放式的特点,已经不能适应网络环境中学生的特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亟待改善和创新。
2. 管理工作者缺乏开展工作的理论基础和有效方法,综合素质不高
高校管理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工作能力和水平直接影响着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效果,肩负着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责任。但是目前,在网络环境中,学生管理工作者缺乏开展工作的理念,政治素质不高,很多管理者都是由思想政治辅导员来担任,没有接受过系统化的教育和培养,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把握不全面,在处理学生工作相关问题时,处理问题的方式比较粗暴、简单,思考问题的角度比较狭窄,工作手段相对单一,很难赢得学生发自内心的尊重和服从,没有充分符合网络环境中学生群体的理解和认识模式。同时,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过分强调管理职能,把自己定位在政治管理的角色上,偏离了为学生和教学工作服务的目标,忽略了管理学生和服务学生的双重功能,很难取得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对学生去缺乏理解和沟通。
3. 网络媒体提供的海量信息及其传播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
在网络环境下,校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网络媒体具有海量信息及实时、边界的信息传播方式,不但提高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效性,还为高校管理工作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和多元的渠道,加强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针对性。但同时,网络媒体具有无限度的自由虚拟空间,网络的发展影响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加大了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难度。并且虚拟的网络媒体在为学生提供逼真的网络环境的同时,也使学生在身临其境的网络环境中难以自拔,使大学生在面对网络与现实环境的差异下,感到无能和渺小。另外,网络媒体加重了学生的内心封闭性与冷漠型,也导致了学生间、师生间人际关系的淡化,阻碍了学生形成良好人际交往的能力。
二、 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的有效途径
1.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就是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满足学生的需要,一切为学生考虑,才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因此,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要坚持和秉承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才能更好地服务与学生的成长成材。现有的学生管理工作制度属于过度依赖性的制度,倡导无论是教育者、管理者,都应当在制度规范和约束下开展自己的工作,是以激励为主。这不符合网络环境下学生管理工作要求。如: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建立网站、开设论坛等方式,让学生自由的表达意见,摒弃以往那种开大会、做动员的方式。
2. 开展网络道德与法制方面的知识教育,进一步完善相关规章制度
在网络环境下,网络媒体发展快速,网络犯罪率不断攀升,因此,在网络应用方面,加强高校学生的道德及法制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要将网络应用方面的道德及法制教育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关注网络动态及其道德影响,开展网络道德与法制方面的知识教育,加大对学生网络道德的宣传力度,提高学生网络道德和法律意识的修养,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责任意识和道德意识,增强学生对不良信息的辨别能力,引导他们主动维护网络安全和秩序,以身作则,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同时,要加强对校园网络的监督,进一步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定期排查社会热点,严肃处理发表或散播不良言论的用户,情理与法律法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违背的内容,做到及时发现、处理。
3. 创新学生工作队伍的建设机制和管理模式,调动学生工作队伍的积极性
首先,要切实解决学生工作者的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方面的问题,增强学生工作队伍的稳定性,完善考评体系及学生工作者流动体制,加大学生工作者的工作实绩在职称评定中的比重,将学生工作者的职称评定条件具体化,真正解决职称评定难的问题。其次要促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向专业化发展,鼓励学生共组哟这在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研究,鼓励学生工作者向专家型发展。另外,让学生管理工作方面的专家担任研究团队的负责人,操作要精细化,服务要专业化,才能帮助搞笑管理工作者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才能促进学生工作者研究实力的提升。
(作者单位:陕西西安西京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朝辉,范深.以人为本,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I].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11(8).
[2]白海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问题及专业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66一68.
[3]易晖.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的几点思考[J].科学管理,2013.
关键词:网络环境;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10-0226-01
目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生活越来越网络化的大环境中,对于学生管理工作上,高校管理者要积极适应网络化的大环境,将网络作为一种载体、平台,学习并熟练运用各类网络工具,来开展学生的管理工作,才能更好的对学生进行管理。但是随着网络信息不断的深入发展,高校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和方法受到了来自网络媒体等各个方面的影响,从而出现了以下几点问题。
一、 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现状分析
1. 高校学生管理方式滞后,缺少人性化管理
学生管理工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学生特点和需求的变化,导致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方式和方法不再适应高校工作的基本要求。在网络环境中,大学生群体日益呈现出新的特点,高校教育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们具有多样化的行为方式,具有开放性的思想,主体意识增强,个性突出。而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没有充分的顾及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往往采取行政化的教育管理方式,对学生训导多,处理问题方法简单粗暴,总是以命令的口吻和学生对话,不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想法,缺少人性化,这种以管理和控制为主的管理方式具有强制性、粗放式的特点,已经不能适应网络环境中学生的特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亟待改善和创新。
2. 管理工作者缺乏开展工作的理论基础和有效方法,综合素质不高
高校管理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工作能力和水平直接影响着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效果,肩负着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责任。但是目前,在网络环境中,学生管理工作者缺乏开展工作的理念,政治素质不高,很多管理者都是由思想政治辅导员来担任,没有接受过系统化的教育和培养,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把握不全面,在处理学生工作相关问题时,处理问题的方式比较粗暴、简单,思考问题的角度比较狭窄,工作手段相对单一,很难赢得学生发自内心的尊重和服从,没有充分符合网络环境中学生群体的理解和认识模式。同时,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过分强调管理职能,把自己定位在政治管理的角色上,偏离了为学生和教学工作服务的目标,忽略了管理学生和服务学生的双重功能,很难取得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对学生去缺乏理解和沟通。
3. 网络媒体提供的海量信息及其传播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
在网络环境下,校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网络媒体具有海量信息及实时、边界的信息传播方式,不但提高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效性,还为高校管理工作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和多元的渠道,加强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针对性。但同时,网络媒体具有无限度的自由虚拟空间,网络的发展影响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加大了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难度。并且虚拟的网络媒体在为学生提供逼真的网络环境的同时,也使学生在身临其境的网络环境中难以自拔,使大学生在面对网络与现实环境的差异下,感到无能和渺小。另外,网络媒体加重了学生的内心封闭性与冷漠型,也导致了学生间、师生间人际关系的淡化,阻碍了学生形成良好人际交往的能力。
二、 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的有效途径
1.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就是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满足学生的需要,一切为学生考虑,才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因此,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要坚持和秉承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才能更好地服务与学生的成长成材。现有的学生管理工作制度属于过度依赖性的制度,倡导无论是教育者、管理者,都应当在制度规范和约束下开展自己的工作,是以激励为主。这不符合网络环境下学生管理工作要求。如: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建立网站、开设论坛等方式,让学生自由的表达意见,摒弃以往那种开大会、做动员的方式。
2. 开展网络道德与法制方面的知识教育,进一步完善相关规章制度
在网络环境下,网络媒体发展快速,网络犯罪率不断攀升,因此,在网络应用方面,加强高校学生的道德及法制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要将网络应用方面的道德及法制教育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关注网络动态及其道德影响,开展网络道德与法制方面的知识教育,加大对学生网络道德的宣传力度,提高学生网络道德和法律意识的修养,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责任意识和道德意识,增强学生对不良信息的辨别能力,引导他们主动维护网络安全和秩序,以身作则,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同时,要加强对校园网络的监督,进一步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定期排查社会热点,严肃处理发表或散播不良言论的用户,情理与法律法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违背的内容,做到及时发现、处理。
3. 创新学生工作队伍的建设机制和管理模式,调动学生工作队伍的积极性
首先,要切实解决学生工作者的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方面的问题,增强学生工作队伍的稳定性,完善考评体系及学生工作者流动体制,加大学生工作者的工作实绩在职称评定中的比重,将学生工作者的职称评定条件具体化,真正解决职称评定难的问题。其次要促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向专业化发展,鼓励学生共组哟这在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研究,鼓励学生工作者向专家型发展。另外,让学生管理工作方面的专家担任研究团队的负责人,操作要精细化,服务要专业化,才能帮助搞笑管理工作者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才能促进学生工作者研究实力的提升。
(作者单位:陕西西安西京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朝辉,范深.以人为本,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I].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11(8).
[2]白海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问题及专业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66一68.
[3]易晖.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的几点思考[J].科学管理,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