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紧紧围绕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要的“留得住,下得去,用得上”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逐步形成“能力为主线、应用为目的、发展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特色。本文以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提出了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课程改革,阐述了课程改革的具体方法及实施过程。
[关键词]课程开发;典型工作任务;课程体系;课程设计
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紧紧围绕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要的“留得住,下得去,用得上”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逐步形成“能力为主线、应用为目的、发展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特色。其中,课程改革也紧紧围绕这个宗旨,以适应职业需求。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思路
工作过程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但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
职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职业能力,即在真实工作情境中整体化地解决综合性的专业问题的能力,是人们从事一门或若干相近职业所必备的本领,是个体在职业工作、社会和私人情境中科学的思维、对个人和社会负责任行事的热情与能力。
学习领域是以一个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的专业教学单元,它是从具体的“工作领域”转化而来,常表现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综合性学习任务。通过一个学习领域的学习,学生可完成某个职业(或专业)的一个典型工作任务,处理一种典型的“问题情境”;通过若干体系学习领域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得某一职业(职业小类或多个岗位)的职业资格。
以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把学习的内容变成工作过程,在工作过程中学习。具体的课程开发思路。
二、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课程体系改革
典型工作任务是描述一项完整的工作行动,包括计划、实施和评估整个行动过程,它反映了职业工作的内容和形式以及该任务在整个职业中的意义、功能和作用。
常用的课程体系采用应用模式:以知识逻辑为基础。实践是理论的应用,分为三个阶段: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课程由抽象到具體、由基础到应用、由宽到窄进行排列,构成一个封闭的顺三角形。
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课程体系采用建构模式,以工作逻辑为基础,学习者从经验中积极构建自己的知识和意义。从实践到理论,课程从具体到一般、从应用到基础、从实践到理论。课程体系的切入口由原来的宽泛、抽象变为狭小、具体,其出口则由原来的狭小、具体变为宽泛、抽象,呈倒三角形。
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提出了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533”课程体系,所谓“533”是指:
5(组合):5个课程模块,每个模块是针对一个职业成长阶段。
3(内容):3级内容体系。课程以案例为内容,模块以学期项目为内容,顶岗实习以毕业项目为内容。
3(比例):3类课程。公共基础课(含公选课)、专业课(专业平台课、专业分立课、专业拓展课)、综合实践课。
以学院应用电子专业学生从事相关职业为例为例,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课程体系
三、基于职业岗位的课程设计
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教学内容,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遵循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教、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实训、实习等教学环节设计合理。
把传统的课程设计进行重组,整合成适用于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的知识内容,布置具体的学习任务。以电子CAD课程为例,具体的课程设计以。
四、结束语
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围绕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思路,以典型工作任务作为课程体系改革的依据,紧贴职业岗位需求进行课程设计。逐步形成了以“能力为主线、应用为目的、发展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特色,正在把职业教育的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邓桂萍,宋烨.电子类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一体化设计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3(14):31-33.
[2]邢江勇.对口招生模式下中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一体化设计[J].职业技术教育2012(35):25-28.
[3]姜大源.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化设计——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2009(4):66-70.
[4]于素芳.基于产业发展需求的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2(8):22-24.
[5]石雪飞,薛峰.“工产学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实践与研究----以“动画设计与制作”课程为例,2013(8):104-109.
作者简介
盛奋华,女,讲师,研究方向为应用电子,
[关键词]课程开发;典型工作任务;课程体系;课程设计
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紧紧围绕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要的“留得住,下得去,用得上”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逐步形成“能力为主线、应用为目的、发展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特色。其中,课程改革也紧紧围绕这个宗旨,以适应职业需求。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思路
工作过程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但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
职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职业能力,即在真实工作情境中整体化地解决综合性的专业问题的能力,是人们从事一门或若干相近职业所必备的本领,是个体在职业工作、社会和私人情境中科学的思维、对个人和社会负责任行事的热情与能力。
学习领域是以一个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的专业教学单元,它是从具体的“工作领域”转化而来,常表现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综合性学习任务。通过一个学习领域的学习,学生可完成某个职业(或专业)的一个典型工作任务,处理一种典型的“问题情境”;通过若干体系学习领域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得某一职业(职业小类或多个岗位)的职业资格。
以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把学习的内容变成工作过程,在工作过程中学习。具体的课程开发思路。
二、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课程体系改革
典型工作任务是描述一项完整的工作行动,包括计划、实施和评估整个行动过程,它反映了职业工作的内容和形式以及该任务在整个职业中的意义、功能和作用。
常用的课程体系采用应用模式:以知识逻辑为基础。实践是理论的应用,分为三个阶段: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课程由抽象到具體、由基础到应用、由宽到窄进行排列,构成一个封闭的顺三角形。
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课程体系采用建构模式,以工作逻辑为基础,学习者从经验中积极构建自己的知识和意义。从实践到理论,课程从具体到一般、从应用到基础、从实践到理论。课程体系的切入口由原来的宽泛、抽象变为狭小、具体,其出口则由原来的狭小、具体变为宽泛、抽象,呈倒三角形。
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提出了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533”课程体系,所谓“533”是指:
5(组合):5个课程模块,每个模块是针对一个职业成长阶段。
3(内容):3级内容体系。课程以案例为内容,模块以学期项目为内容,顶岗实习以毕业项目为内容。
3(比例):3类课程。公共基础课(含公选课)、专业课(专业平台课、专业分立课、专业拓展课)、综合实践课。
以学院应用电子专业学生从事相关职业为例为例,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课程体系
三、基于职业岗位的课程设计
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教学内容,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遵循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教、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实训、实习等教学环节设计合理。
把传统的课程设计进行重组,整合成适用于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的知识内容,布置具体的学习任务。以电子CAD课程为例,具体的课程设计以。
四、结束语
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围绕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思路,以典型工作任务作为课程体系改革的依据,紧贴职业岗位需求进行课程设计。逐步形成了以“能力为主线、应用为目的、发展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特色,正在把职业教育的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邓桂萍,宋烨.电子类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一体化设计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3(14):31-33.
[2]邢江勇.对口招生模式下中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一体化设计[J].职业技术教育2012(35):25-28.
[3]姜大源.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化设计——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2009(4):66-70.
[4]于素芳.基于产业发展需求的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2(8):22-24.
[5]石雪飞,薛峰.“工产学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实践与研究----以“动画设计与制作”课程为例,2013(8):104-109.
作者简介
盛奋华,女,讲师,研究方向为应用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