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产业转型与产业升级的理论研究
国内学者对产业升级的研究大多始于20世纪80年代,较少从公司层面的微观角度出发,主要是从中宏观视角对产业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中产业升级理论的一些深化认识。一般认为,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升级密切相关。喆儒(2006)认为,产业升级指产业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的转换过程,不仅包括产业产出总量增长,而且包括产业结构高级化,后者即产业结构升级。在产业转型方面,国内学者成果相对较多。张建平(1999)提出,产业转型实质上就是产业的升级换代,通常是由支柱产业的转换来表示产业结构的变动,是经济发展的一种过程和一个质的飞跃。衡量产业转型的标准可以是三次产业的比例变化,也可以是劳动、资金、技术三者分别在产品中投入的密度和比例。张米尔(2001)也同样认为,产业转型是一个动态的概念,由于区域内部产业在不断发展,其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也在不断变化,所以需要根据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选择合适的转型模式。在此基础上,王德鲁、周敏(2005)基于产业转型中价值转化目标和形式的分析,借鉴两部门内生增长模型,引入生态因子的概念,将包含生态因素的价值增值转化为判断产业转型成功的标准。凌文昌、邓伟根(2004)则认为产业转型速度对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均有明显的影响,生产要素的供给状况及相对价格是影响产业转型速度的主要因素。
二、产业演进规律与产业转型路径研究
对于产业演进规律,刘伟、张辉(2008)的实证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变迁所体现的市场化力量将逐步让位于技术进步的力量,某些发展和体制的因素仍然阻碍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提高。李杰(2009)则发现产业结构的演变往往表现为新兴产业的迅速发展,同时一些结构效益下降的衰退产业被淘汰。为了防止产业结构变化的结果与预期目标相偏离,这一过程需要在政府行政力量引导下,通过市场机制影响企业行为来完成。孙军(2008)将对外开放条件下我国产业结构演变的特点做出归纳,认为在宏观层面上,我国产业结构已经远远超越了其需求结构所对应的高度,外需在我国产业结构演变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国内关于产业转型路径的探讨集中在本世纪初。张其仔(2009)认为,一个国家的产业升级路径由其比较优势演化路径所决定,比较优势演化的路径不一定是线性的、连续的,可能出现分叉和断档。金碚等(2009)则强调要充分认识到产业升级的渐进性和阶段性,产业升级不仅仅是产业间的替代过程,更具有普遍意义的是产业内升级,即同一产业的技术提升、工艺革新、产品创新。黄茂兴、李军军(2008)在研究技术选择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技术选择、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模型,分析了技术选择、产业结构升级与促进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认为通过技术选择和合理的资本深化,能够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劳动生产率,实现经济快速增长。
三、产业政策及其政策选择研究
国内学者对产业政策理论问题也有研究。比较有影响的有林毅夫的“新结构经济学”(2007),这是其在结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综合分析,他认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世界产业链中所处的位置不同,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式也不同。发达国家处于世界产业链的最前沿,企业难以在谁是下一个有前景的新产业上形成共识,政府也没有更准确的信息,因此,发达国家的产业升级只能主要依靠市场。发展中国家处于世界产业链的中后端,产业结构变动时,所投资的是技术成熟、产品市场已经存在、处于世界产业链内的“新产业”,是有先验信息的。因此,在发展中国家,企業很容易对哪一个是有前景的新产业形成共识,政府相对于企业具有总量信息优势,可以利用这一信息优势制定产业政策引导产业升级。这一观点为不同的国家进行产业政策干预和不进行产业政策干预都提供了解释理由。和林毅夫有区别的是,张冰、金戈(2007)根据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可实施产业政策,不过要区分诱导性政策和强制性政策。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变迁路径已经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示范,政府和市场中的经济主体很容易就下一个有前景的产业形成共识,所以适宜采取强制性产业政策,不然诱导性产业政策会导致“潮涌现象”,引起资源的浪费。
四、文献评述
学界关于产业转型升级方式的相关探讨集中在微观与宏观两大学派:一是关注产业核心竞争力研究,创新能力来源于在竞争优势方面的强化和积聚;二是侧重于产业体系动态能力的研究思路,强调产业协调与长期发展的动态能力。
受限于某国或某区域经济体具体的经济发展阶段、社会制度和文化环境的变革,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在不同主体间存在重要差异。不仅表现在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不同尝试,而且表现在发达经济体内部也有所不同。
很多学者承认产业政策的成功实施依赖于严格的条件,但不能因为严格的条件要求就否定产业政策,加之我国市场有效性相对较弱,因而任何时候都不能缺失产业政策。(作者单位为山西财经大学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研究院)
国内学者对产业升级的研究大多始于20世纪80年代,较少从公司层面的微观角度出发,主要是从中宏观视角对产业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中产业升级理论的一些深化认识。一般认为,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升级密切相关。喆儒(2006)认为,产业升级指产业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的转换过程,不仅包括产业产出总量增长,而且包括产业结构高级化,后者即产业结构升级。在产业转型方面,国内学者成果相对较多。张建平(1999)提出,产业转型实质上就是产业的升级换代,通常是由支柱产业的转换来表示产业结构的变动,是经济发展的一种过程和一个质的飞跃。衡量产业转型的标准可以是三次产业的比例变化,也可以是劳动、资金、技术三者分别在产品中投入的密度和比例。张米尔(2001)也同样认为,产业转型是一个动态的概念,由于区域内部产业在不断发展,其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也在不断变化,所以需要根据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选择合适的转型模式。在此基础上,王德鲁、周敏(2005)基于产业转型中价值转化目标和形式的分析,借鉴两部门内生增长模型,引入生态因子的概念,将包含生态因素的价值增值转化为判断产业转型成功的标准。凌文昌、邓伟根(2004)则认为产业转型速度对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均有明显的影响,生产要素的供给状况及相对价格是影响产业转型速度的主要因素。
二、产业演进规律与产业转型路径研究
对于产业演进规律,刘伟、张辉(2008)的实证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变迁所体现的市场化力量将逐步让位于技术进步的力量,某些发展和体制的因素仍然阻碍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提高。李杰(2009)则发现产业结构的演变往往表现为新兴产业的迅速发展,同时一些结构效益下降的衰退产业被淘汰。为了防止产业结构变化的结果与预期目标相偏离,这一过程需要在政府行政力量引导下,通过市场机制影响企业行为来完成。孙军(2008)将对外开放条件下我国产业结构演变的特点做出归纳,认为在宏观层面上,我国产业结构已经远远超越了其需求结构所对应的高度,外需在我国产业结构演变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国内关于产业转型路径的探讨集中在本世纪初。张其仔(2009)认为,一个国家的产业升级路径由其比较优势演化路径所决定,比较优势演化的路径不一定是线性的、连续的,可能出现分叉和断档。金碚等(2009)则强调要充分认识到产业升级的渐进性和阶段性,产业升级不仅仅是产业间的替代过程,更具有普遍意义的是产业内升级,即同一产业的技术提升、工艺革新、产品创新。黄茂兴、李军军(2008)在研究技术选择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技术选择、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模型,分析了技术选择、产业结构升级与促进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认为通过技术选择和合理的资本深化,能够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劳动生产率,实现经济快速增长。
三、产业政策及其政策选择研究
国内学者对产业政策理论问题也有研究。比较有影响的有林毅夫的“新结构经济学”(2007),这是其在结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综合分析,他认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世界产业链中所处的位置不同,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式也不同。发达国家处于世界产业链的最前沿,企业难以在谁是下一个有前景的新产业上形成共识,政府也没有更准确的信息,因此,发达国家的产业升级只能主要依靠市场。发展中国家处于世界产业链的中后端,产业结构变动时,所投资的是技术成熟、产品市场已经存在、处于世界产业链内的“新产业”,是有先验信息的。因此,在发展中国家,企業很容易对哪一个是有前景的新产业形成共识,政府相对于企业具有总量信息优势,可以利用这一信息优势制定产业政策引导产业升级。这一观点为不同的国家进行产业政策干预和不进行产业政策干预都提供了解释理由。和林毅夫有区别的是,张冰、金戈(2007)根据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可实施产业政策,不过要区分诱导性政策和强制性政策。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变迁路径已经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示范,政府和市场中的经济主体很容易就下一个有前景的产业形成共识,所以适宜采取强制性产业政策,不然诱导性产业政策会导致“潮涌现象”,引起资源的浪费。
四、文献评述
学界关于产业转型升级方式的相关探讨集中在微观与宏观两大学派:一是关注产业核心竞争力研究,创新能力来源于在竞争优势方面的强化和积聚;二是侧重于产业体系动态能力的研究思路,强调产业协调与长期发展的动态能力。
受限于某国或某区域经济体具体的经济发展阶段、社会制度和文化环境的变革,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在不同主体间存在重要差异。不仅表现在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不同尝试,而且表现在发达经济体内部也有所不同。
很多学者承认产业政策的成功实施依赖于严格的条件,但不能因为严格的条件要求就否定产业政策,加之我国市场有效性相对较弱,因而任何时候都不能缺失产业政策。(作者单位为山西财经大学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