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几年来,伴随着高校毕业生总数不断递增,毕业生就业压力逐渐加大,就业过程中出现了不少不诚信现象,这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诚信问题的分析,并提出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诚信;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从1999年开始,高校毕业生总数也从2002年的114万递增至2014年的727万。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也由原来的“指令性计划分配与统包统分”转变为现在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高校毕业生数量的激增,就业制度的转变等,多项因素叠加造成了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压力日趋严峻,大学生就业诚信问题也开始变得尤为突出。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诚信问题的主要表现
(一)双向推荐表造假
迫于就业压力,一些学生为了提升自身竞争力,在填写双向推荐表时弄虚作假。没有担任过班干部,或没有获得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奖学金等的,也在“在校期间担任的主要职务情况”、“奖惩情况”栏目里填写曾担任班干部,或是曾获得优秀学生干部荣誉称号、奖学金等虚假信息。
(二)個人简历造假
有些毕业生为了增加自己大学学习的含金量,提升就业竞争的机会,不惜在简历里造假,虚构自己参加过何种实践、竞赛等,用人单位往往很难去核实。
(三)成绩单造假
成绩单造假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修改成绩,另一种就是成绩单往往体现的是每门课程学生所修最高成绩,不能体现是否是补考或重修成绩,后一种是高校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主要是高校为学生就业考虑,但会造成用人单位不能掌握学生实际学习情况。
(四)面试时造假
主要体现为学生面试时从自己利益角度出发,在自己中意的岗位面试时,刻意夸大自身能力,让用人单位觉得自己完全能胜任岗位要求。
(五)毁约现象比较普遍
每年,11-12月份毕业生就开始投进求职大潮中,不少同学往往也很快找到了就业单位并顺利签订就业协议,但是在就业过程中,不少学生工作不久就单方面毁约。最能体现这个现象的数据就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半年内离职率数据,从全国数据看,2011—2013届全国高校毕业生半年内离职率分别为41%、33%、34%。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诚信问题产生的原因浅析
(一)社会环境因素
当前,我国整体社会大环境对大学生诚信度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不诚信行为没有得到有效制约,社会违法成本低等等。大学生也是社会人,也有其社会属性。当然,社会生存压力大,也是高校毕业生就业诚信问题产生的一个因素。
(二)学校诚信教育和评价、制约体系不健全
高校承担着育人的任务,诚信教育也是高校育人的内容之一。但是,当前高校教育的重点还是在专业知识的教育上,对诚信教育主要还是从由事学生工作的老师在日常管理中进行,缺乏系统性。对诚信的评价和制约体系也很不健全,没有从根本上重视起来。
(三)就业压力大
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压力巨大是不争的事实,到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将高达750万人。迫于形势,在求职初期,有单位愿意签就随便签了,等到了单位后发现岗位不能满足自身发展,或者薪资待遇不如意,又随便毁约。
(四)用人单位不科学用人制度
一些用人单位对招聘的岗位没有起码的摸底调查,不知道具体的要求,在招聘时只要求相关专业毕业,学历越高越好,不贴近实际工作需求,导致招聘来的毕业生不适应具体岗位需求,不能发挥其专长。三、高校毕业生诚信问题的应对策略
诚信是道德的底线,是社会的底线,是做人的基石。古语云:“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凭也。”(冯梦龙《东周列国志》)又有:“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论语?为政》)
社会、企业、高校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暴露的诚信问题,要群策群力,采取有效措施,杜绝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不诚信行为。
(一)政府要注重研究制定推进诚信体系建设的措施和举措,引导和规范公民行为,包括高校毕业生就业诚信问题,对不诚信行为进行监管和制约,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
(二)加强诚信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高校承担着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接班人的重要任务,毕业生的质量决定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层次。针对大学生法制意识淡薄的特点,要加强法制教育,严格校纪校规,帮助学生树立法制意识,养成“知法、懂法、守法”的好习惯。要建立诚信档案,对不诚信行为进行惩戒。要积极树立和宣传诚信榜样,行成“知榜样、学榜样、争当榜样”的良好氛围。
要注重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和办法,注重实效,教育和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求职观和择业观,不能麻木求职。要明确教育学生,人无信,寸步难行,更难在社会立足。
(三)规范招聘和用工行为,帮助毕业生尽快适应岗位需求。对用人单位招聘过程中的虚假宣传和承诺,求职人员要敢于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利益;监管单位也要加强监管和取证,予以惩罚,进一步规范招聘行为。
(四)客观认清两方面形势,增强法律意识。高校毕业生要充分认知自己,另外要认清就业大环境,要有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要全面提升个人能力和岗位竞争力,而不是靠提供虚假信息等来获取就业岗位。在签约时,要充分了解单位和岗位,不能盲目签约,后又随意毁约。
高校毕业生就业诚信问题是随着高校扩招,毕业生人数的不断递增后,逐渐暴露出来的,“根本的解决办法还在于整个社会形成一种诚信的氛围,用一整套信用机制来约束缺乏诚信的行为”,这就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用人单位、家庭、学校、学生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石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导论[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22-23.
[2]麦可思研究院.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42-84.
[3]唐雪雷,孙永义.高校毕业生就业诚信缺失的表现及应对策略[J].教育探索,2012(3):149-150.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诚信;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从1999年开始,高校毕业生总数也从2002年的114万递增至2014年的727万。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也由原来的“指令性计划分配与统包统分”转变为现在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高校毕业生数量的激增,就业制度的转变等,多项因素叠加造成了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压力日趋严峻,大学生就业诚信问题也开始变得尤为突出。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诚信问题的主要表现
(一)双向推荐表造假
迫于就业压力,一些学生为了提升自身竞争力,在填写双向推荐表时弄虚作假。没有担任过班干部,或没有获得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奖学金等的,也在“在校期间担任的主要职务情况”、“奖惩情况”栏目里填写曾担任班干部,或是曾获得优秀学生干部荣誉称号、奖学金等虚假信息。
(二)個人简历造假
有些毕业生为了增加自己大学学习的含金量,提升就业竞争的机会,不惜在简历里造假,虚构自己参加过何种实践、竞赛等,用人单位往往很难去核实。
(三)成绩单造假
成绩单造假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修改成绩,另一种就是成绩单往往体现的是每门课程学生所修最高成绩,不能体现是否是补考或重修成绩,后一种是高校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主要是高校为学生就业考虑,但会造成用人单位不能掌握学生实际学习情况。
(四)面试时造假
主要体现为学生面试时从自己利益角度出发,在自己中意的岗位面试时,刻意夸大自身能力,让用人单位觉得自己完全能胜任岗位要求。
(五)毁约现象比较普遍
每年,11-12月份毕业生就开始投进求职大潮中,不少同学往往也很快找到了就业单位并顺利签订就业协议,但是在就业过程中,不少学生工作不久就单方面毁约。最能体现这个现象的数据就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半年内离职率数据,从全国数据看,2011—2013届全国高校毕业生半年内离职率分别为41%、33%、34%。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诚信问题产生的原因浅析
(一)社会环境因素
当前,我国整体社会大环境对大学生诚信度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不诚信行为没有得到有效制约,社会违法成本低等等。大学生也是社会人,也有其社会属性。当然,社会生存压力大,也是高校毕业生就业诚信问题产生的一个因素。
(二)学校诚信教育和评价、制约体系不健全
高校承担着育人的任务,诚信教育也是高校育人的内容之一。但是,当前高校教育的重点还是在专业知识的教育上,对诚信教育主要还是从由事学生工作的老师在日常管理中进行,缺乏系统性。对诚信的评价和制约体系也很不健全,没有从根本上重视起来。
(三)就业压力大
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压力巨大是不争的事实,到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将高达750万人。迫于形势,在求职初期,有单位愿意签就随便签了,等到了单位后发现岗位不能满足自身发展,或者薪资待遇不如意,又随便毁约。
(四)用人单位不科学用人制度
一些用人单位对招聘的岗位没有起码的摸底调查,不知道具体的要求,在招聘时只要求相关专业毕业,学历越高越好,不贴近实际工作需求,导致招聘来的毕业生不适应具体岗位需求,不能发挥其专长。三、高校毕业生诚信问题的应对策略
诚信是道德的底线,是社会的底线,是做人的基石。古语云:“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凭也。”(冯梦龙《东周列国志》)又有:“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论语?为政》)
社会、企业、高校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暴露的诚信问题,要群策群力,采取有效措施,杜绝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不诚信行为。
(一)政府要注重研究制定推进诚信体系建设的措施和举措,引导和规范公民行为,包括高校毕业生就业诚信问题,对不诚信行为进行监管和制约,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
(二)加强诚信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高校承担着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接班人的重要任务,毕业生的质量决定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层次。针对大学生法制意识淡薄的特点,要加强法制教育,严格校纪校规,帮助学生树立法制意识,养成“知法、懂法、守法”的好习惯。要建立诚信档案,对不诚信行为进行惩戒。要积极树立和宣传诚信榜样,行成“知榜样、学榜样、争当榜样”的良好氛围。
要注重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和办法,注重实效,教育和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求职观和择业观,不能麻木求职。要明确教育学生,人无信,寸步难行,更难在社会立足。
(三)规范招聘和用工行为,帮助毕业生尽快适应岗位需求。对用人单位招聘过程中的虚假宣传和承诺,求职人员要敢于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利益;监管单位也要加强监管和取证,予以惩罚,进一步规范招聘行为。
(四)客观认清两方面形势,增强法律意识。高校毕业生要充分认知自己,另外要认清就业大环境,要有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要全面提升个人能力和岗位竞争力,而不是靠提供虚假信息等来获取就业岗位。在签约时,要充分了解单位和岗位,不能盲目签约,后又随意毁约。
高校毕业生就业诚信问题是随着高校扩招,毕业生人数的不断递增后,逐渐暴露出来的,“根本的解决办法还在于整个社会形成一种诚信的氛围,用一整套信用机制来约束缺乏诚信的行为”,这就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用人单位、家庭、学校、学生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石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导论[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22-23.
[2]麦可思研究院.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42-84.
[3]唐雪雷,孙永义.高校毕业生就业诚信缺失的表现及应对策略[J].教育探索,2012(3):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