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创造性地运用地理知识是地理科教学的重要任务,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点具体做法。
一、寓素质教育于课本知识教学之中
地理科学是研究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所以,地理教师的根本任务就是在教学中教会学生正确地处理人地关系,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围绕这个根本任务进行。比如,在讲述我国的面积时,要让学生知道我们有960万平方公里领土,而可耕土地只有9589万公顷(国情教育读本)。更要讲清我国有13亿人口,如果按人均占有耕地面积看只有1亩多。还要讲清,近年来我国耕地面积人为减少的情况相当严重,人口却在逐年增加。这就是说,耕地总量和人均量在不断减少。所以如何处理好人口与耕地面积关系问题是每个国民都应认真思考的问题。这样把地理知识人口知识相互联系起来,启发学生正确理解两者的关系,增强控制人口,节约土地,保护耕地的意识。
二、结合乡土地理对学生进行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的教育
如某乡几乎村村开过砖窑,有些村仍然继续开着砖窑。砖窑占用了大量耕地,砖窑停产后不能恢复地貌,造成耕地面积的大量流失。可各村征购粮的数量不减,这就直接增加了农民的负担。据北京电视台报道:北京市因烧砖取土毁地的数量累计,五至六年就要损失一个县的土地面积。用生动的乡土地理材料进行"人地关系"的教育,树立学生保护耕地的意识,当他们走上社会的时候,就可以正确处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三、把最新科研资料与地理教学结合起来
据联合国权威部门最新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耕地面积在现有数量保持不减少的情况下,最多可养活17亿人。把这个材料结合到讲解我国人口和土地的课本知识中去就很恰当。讲解了课本上人口和土地知识后,告诉学生:如果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能控制在千分之十的话,到公元2050年,我国将达到17亿人口的极限,而那时耕地面积人均只有0.8亩左右,仅仅能保证一个人一年的口粮,更谈不上其他用粮了。这将是一幅多么可怕的图画呀!告诉学生滥占耕地、浪费耕地的行为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这样,把最新的科研资料与课本知识联系起来讲才能使学生觉得有兴趣,学起来有收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素质。
四、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用创造性思维处理"人地关系"的意识
正确处理人地关系,一是说在不违背客观规律情况下适应自然,适应规律,这是比较消极的。二是说积极地适应客观规律,适应地理环境。这就要培养学生用创造性思维去解决人地关系问题,去解决人地之间的矛盾。这是地理课教学的重要目标。比如,讲到我国的晋煤外运问题,启发学生思考:除去修筑更多的铁路、公路之外,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呢?告诉学生在坑口建电站,把煤变成电能用电网输送出去的办法比修铁路公路更经济更方便更有利于节约物资、土地和保护环境,还可以把大量耗煤的企业建在山西,把煤转化成所需的商品再输送出去,也是很好的方法。告诉学生这就是运用创造性思维想出的好方法,这就是积极适应地理环境。我们讲地理知识千万不能照本宣科,一定要联系实际,联系国情努力造就一代具有开拓精神创造性头脑的劳动者。
五、结合学生的言行进行"人地关系"教学和创造性思维教育
地理教师为了上好地理课,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还应该深入学生中去,随时抓住他们中与地理、环境、自然等有关的言行进行"人地关系"教育。如,组织学生们去北京旅游回来后,有的学生说:"北京人太多了,真可谓’’摩肩接踵’’,让人头昏眼花。还不如乡下好呢!"老师就应该抓住这件事对学生进行人口知识教育。让他们从切身感受中理解控制人口的重要意义。再如,有的学生在除草时,发现一种类似芦苇的植物,生命力很强,无论埋得深浅,天气多么旱,土壤多么干,总是长生不死。他们提议:发动全国农村人口挖掘这种草的根,然后在雨季种到沙漠中去固沙。无论这个建议可行与否,老师对他们这种关心环境,改造自然的创造性设想应该给以鼓励和表扬,这说明他们在对待"人地关系"上有了以"人"为主的主动意识。俗话说"人杰地灵",但首先是培养"人杰",然后才能"地灵"。又如,有的学生对母亲河——黄河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频频断流表示关心和不解。这说明学生有了探求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意识,也可以说是地理教育使他们提高了素质。老师应因势利导,讲解水土保持、植树造林、节约用水、不能超量取水等知识。告诉学生人类活动不能违反自然法则,不然就会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以此强化学生对正确处理"人地关系"的认识。
综上所述,创造性地运用知识是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学地理教学的目标并不是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为地理学家,要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则必须让学生具备创造性思维品质,让学生像地理学家那样去思考和分析问题,去发现地理的本质和规律。就要求地理教师要具备地理教学的创造力,要有创造性的教学思路。只有这样的教师才有资格去培养创造性人才,那些把自己封闭在固有学段照本宣科的授课者和授课对象,是很难发出创造性火花的。由此可见,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给地理教师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因此地理教师一方面需要博学,对地理知识了然于胸,并能融会贯通从总体上联系把握,只有具备扎实的知识功底,才能在教学中厚积薄发,得心应手。另一方面教师要刻苦学习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才有可能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寓素质教育于课本知识教学之中
地理科学是研究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所以,地理教师的根本任务就是在教学中教会学生正确地处理人地关系,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围绕这个根本任务进行。比如,在讲述我国的面积时,要让学生知道我们有960万平方公里领土,而可耕土地只有9589万公顷(国情教育读本)。更要讲清我国有13亿人口,如果按人均占有耕地面积看只有1亩多。还要讲清,近年来我国耕地面积人为减少的情况相当严重,人口却在逐年增加。这就是说,耕地总量和人均量在不断减少。所以如何处理好人口与耕地面积关系问题是每个国民都应认真思考的问题。这样把地理知识人口知识相互联系起来,启发学生正确理解两者的关系,增强控制人口,节约土地,保护耕地的意识。
二、结合乡土地理对学生进行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的教育
如某乡几乎村村开过砖窑,有些村仍然继续开着砖窑。砖窑占用了大量耕地,砖窑停产后不能恢复地貌,造成耕地面积的大量流失。可各村征购粮的数量不减,这就直接增加了农民的负担。据北京电视台报道:北京市因烧砖取土毁地的数量累计,五至六年就要损失一个县的土地面积。用生动的乡土地理材料进行"人地关系"的教育,树立学生保护耕地的意识,当他们走上社会的时候,就可以正确处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三、把最新科研资料与地理教学结合起来
据联合国权威部门最新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耕地面积在现有数量保持不减少的情况下,最多可养活17亿人。把这个材料结合到讲解我国人口和土地的课本知识中去就很恰当。讲解了课本上人口和土地知识后,告诉学生:如果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能控制在千分之十的话,到公元2050年,我国将达到17亿人口的极限,而那时耕地面积人均只有0.8亩左右,仅仅能保证一个人一年的口粮,更谈不上其他用粮了。这将是一幅多么可怕的图画呀!告诉学生滥占耕地、浪费耕地的行为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这样,把最新的科研资料与课本知识联系起来讲才能使学生觉得有兴趣,学起来有收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素质。
四、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用创造性思维处理"人地关系"的意识
正确处理人地关系,一是说在不违背客观规律情况下适应自然,适应规律,这是比较消极的。二是说积极地适应客观规律,适应地理环境。这就要培养学生用创造性思维去解决人地关系问题,去解决人地之间的矛盾。这是地理课教学的重要目标。比如,讲到我国的晋煤外运问题,启发学生思考:除去修筑更多的铁路、公路之外,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呢?告诉学生在坑口建电站,把煤变成电能用电网输送出去的办法比修铁路公路更经济更方便更有利于节约物资、土地和保护环境,还可以把大量耗煤的企业建在山西,把煤转化成所需的商品再输送出去,也是很好的方法。告诉学生这就是运用创造性思维想出的好方法,这就是积极适应地理环境。我们讲地理知识千万不能照本宣科,一定要联系实际,联系国情努力造就一代具有开拓精神创造性头脑的劳动者。
五、结合学生的言行进行"人地关系"教学和创造性思维教育
地理教师为了上好地理课,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还应该深入学生中去,随时抓住他们中与地理、环境、自然等有关的言行进行"人地关系"教育。如,组织学生们去北京旅游回来后,有的学生说:"北京人太多了,真可谓’’摩肩接踵’’,让人头昏眼花。还不如乡下好呢!"老师就应该抓住这件事对学生进行人口知识教育。让他们从切身感受中理解控制人口的重要意义。再如,有的学生在除草时,发现一种类似芦苇的植物,生命力很强,无论埋得深浅,天气多么旱,土壤多么干,总是长生不死。他们提议:发动全国农村人口挖掘这种草的根,然后在雨季种到沙漠中去固沙。无论这个建议可行与否,老师对他们这种关心环境,改造自然的创造性设想应该给以鼓励和表扬,这说明他们在对待"人地关系"上有了以"人"为主的主动意识。俗话说"人杰地灵",但首先是培养"人杰",然后才能"地灵"。又如,有的学生对母亲河——黄河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频频断流表示关心和不解。这说明学生有了探求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意识,也可以说是地理教育使他们提高了素质。老师应因势利导,讲解水土保持、植树造林、节约用水、不能超量取水等知识。告诉学生人类活动不能违反自然法则,不然就会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以此强化学生对正确处理"人地关系"的认识。
综上所述,创造性地运用知识是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学地理教学的目标并不是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为地理学家,要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则必须让学生具备创造性思维品质,让学生像地理学家那样去思考和分析问题,去发现地理的本质和规律。就要求地理教师要具备地理教学的创造力,要有创造性的教学思路。只有这样的教师才有资格去培养创造性人才,那些把自己封闭在固有学段照本宣科的授课者和授课对象,是很难发出创造性火花的。由此可见,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给地理教师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因此地理教师一方面需要博学,对地理知识了然于胸,并能融会贯通从总体上联系把握,只有具备扎实的知识功底,才能在教学中厚积薄发,得心应手。另一方面教师要刻苦学习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才有可能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