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区域地理有效教学的研究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an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效教学就是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时空内不低于平均水准的教学。初中区域地理有效教学方法主要有——
  一、兴趣激励法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学习地理,是提高地理学科成绩的最好办法之一。如在区域地理新授课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搜集自己感兴趣的该区域的课外资料,如风土人情、气候、旅游景点等,利用课前2-5分钟通过图片、视频、小品、歌舞表演等形式展示成果,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现自己、展示自己,从而激发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教师也可以通过幽默风趣的语言、个人的魅力、学生感兴趣的事物等吸引学生学习。
  二、读图教学方法
  地图是地理学科独特的语言,是地理课堂教学的灵魂与核心,在初中区域地理教学中,通过观图、定图、绘图、填图、用图的训练,引导学生利用地图获取地理信息。
  1. 观图。刚接触到区域地图时,让学生观察该区域所属的上一级区域、该区域的海陆轮廓、河湖形状、图上展示的大概的地理事物等。如《新疆》一节的学习中,从图中可知新疆属于西北地区,轮廓大致成“ ”状,位于我国的边境(有邻国),沙漠广布(图例可知)等。
  2. 绘简易图。在区域图的基础上简化、加工、绘制成简易的轮廓图。采用“裁弯取直,弃小取大”的原则,把复杂的轮廓图绘成简易的几何轮廓图,加强对某区域的感性认识。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轮廓可以绘成“ ”,学生对这区域的轮廓就有了深刻的印象。
  3. 填图。每个区域都有主题不同的地图,教师如果展示的相关地图太复杂,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且增加了读图的难度,容易挫伤学生阅读地图的积极性。指导学生在简易图或空白的区域图上填出需要掌握的地理事物,用不同色彩的粉笔、图例画出主要的经(纬)线、山脉、气候类型、河流、、海洋、城市等,并标注中文,把该区域各类型的图综合起来,形成清晰而准确的地图表象,把地图由繁化简,大大提高了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4. 用图。根据手绘的简易图,结合课本知识,分析地图,获取地图上隐藏信息。如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一节中,根据学生已填的地形区,提出问题:能从地形区的分布,判断该区地势的特点?东南高,西北低(高原分别在东部、南部,盆地分别在西北部)。同理,也可以通过纬线判断该区以热带气候位置(该区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间)。
  三、综合分析法
  综合分析法就是从整体上认识和分析某区域的特征。区域特征是各种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形成的总体特征,需要通过全面、系统的分析,从整体上来认识。
  1. 确定地理位置,形成区域的空间概念。运用地图,认清区域的地理位置是学生学习区域地理,培养学生地理学思维模式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如下:
  2. 明确自然地理的主要要素及内部联系。自然地理是区域地理形成区域特征的基础,是区域差异的明显表现。自然地理各要素各有特点,它们互相影响又独立存在。(如下图):
  3. 初步建立“人——地”关系
  区域地理知识结构离不开“人——地”关系这个核心问题。古语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依据某地自然地理的特征,可以简单推断某地生产、生活、文化等活动;相反,也可以根据人文地理知识推断某地相关的自然地理要素。教师帮助学生建立区域地理的基本知识结构,形成初步的“人——地”关系(如下图):
  责任编辑 罗峰
其他文献
1 覆土菌丝在培养料内长透之后,在菌床上盖一层1厘米厚的沙壤土或菜园土,一般可增产10%左右.2 重力刺激菌丝长满后,在菌床面上放一定重量的石、砖、瓦块等重物,不久镇压物周
要让学生真正学会“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情”。作为老师、家长,一方面要重视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另一方面更要重视学生语言的积累,重视为学生创设适宜的习作情境,尤其是学困生,更要帮助他们降低习作的难度,提高习作的兴趣和质量。  一、以说“带”写——降低习作难度  1. 在游戏中渗透说写  游戏是每个孩子的最爱。当孩子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时,家长或老师可以多设计一些简单的趣味游戏给学生参与 增强直观感受
当前,随着各地圈养鸭生产的发展,饲养蛋鸭已成为农民致富的好门路.为实现圈养蛋鸭生产的高产高效,通过实践与调查,笔者现将各地圈养蛋鸭高产的一些主要经验和措施介绍如下.
自1999年政府启动高校扩招政策以来,贷款便逐渐成为高校筹集经费、弥补资金缺口的重要渠道。但是高校在贷款上往往肓目性很大,在举债期内不能像企业那样对贷款实施有效的财务管
英语隐性课程与外语学习环境的优化密切相关,能给学习者提供较充分的语言输入和互动环境,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和研究式学习,形成融合性学习动机及培养积极的情感,从而加速英语学科
当前,学生被动学习的现象比较普遍,课堂上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给多少,学生知多少,不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大多数学生头脑里只是老师“灌输”的内容,离开老师,就不会学习了,这种现状是应试教育的弊端所造成的后果。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呢?  一、正确的学习动机的形成,是促使学生自觉学习的动力  实践证明,小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便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情绪
学生需要与大学需要是确定高校学生组织价值取向的两个基本维度,从学生需要的维度看,学生组织是学生的服务性组织,要为学生提供服务、福利、支持和代表;从大学需要的维度看,学生组
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化,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  一、重视课前导入环节  语文教学的课前导入尤为重要。别具特色的课前导入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能从一开始就吸引住学生,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进入学习状态。课前导入的方法有很多,如:设计一个悬念;讲一则奇闻趣事、故事或笑话;听一段优美的音乐;做一个精彩的演示;展示一幅幅精美画面等等,总之,课前导入应力求